胡萝卜 发表于 2015-3-10 09:57:54

劳力更要劳心,让孩子在生活中学会思考

本帖最后由 胡萝卜 于 2015-3-10 11:19 编辑

      文:杨学强
      来源:《舍得用,孩子成大器》
  “生活即教育”,是叫教育从书本的到人生的,从狭隘的到广阔的,从字面的到手脑相长的,从耳目的到身心全顾的。
  ——陶行知
  生活是孩子成长的“源头活水”,陶行知先生提出“生活即教育”,杜威强调“教育即生活”。
  教育与生活本该是一体的,一旦教育与生活分了家,这样的教育就成了无本之木、无源之水。生活是鲜活的、灵动的,看重动手、动脑,“在劳力上劳心”的内化或创造的过程,而不是看重一个个冷冰冰的标准答案。孩子读书是学习,做家务、购物、交往也是学习,尽管这项学习没有评定分数,也没有考级升学的压力,但是却切切实实影响着孩子的成长。
  宋神宗元丰二年,大文豪苏轼因作诗“谤讪朝廷”,贬谪黄州担当团练副使。这是一个闲差使,这使得苏轼能够有时间与孩子一起读书作文,说古论今。
  有一天,与长子苏迈谈到了鄱阳湖畔石钟山的名称由来。苏迈从《水经注》等古书中找出许多说法,如“下临深潭,微风鼓浪,水石相搏,声如洪钟”,对这些说法苏轼都觉得是牵强附会。苏迈想找其他书举证,苏轼阻止了他,“不用找了。大凡研究学问、考证事物,切不可人云亦云,或者光凭道听途说就妄下结论。看来,石钟山这个问题,还必须实地考察求实才能解决呢!”从这时起,这个问题就一直挂在苏轼父子俩的心中。
  五年后,苏迈出任饶州德兴县县尉,苏轼送他到湖口,顺便带着苏迈一起考察石钟山,以解心中之惑。白天的时候选出些石头敲打,没有得出结论。当天晚上,月光明亮,父子俩乘着小舟来到绝壁下,沿着山脚寻找答案。
  寻到一个地方,只听见一阵阵清畅高扬的声音,“噌吰如钟鼓不绝”,原来这里的山脚下遍布石窍,大小、形状、深浅各不相同。它们不停地受到波涛撞击,所以才发出各种不同的音响。父子俩此刻终于恍然大悟:这才是“石钟”名称的由来啊!
  孩子的知识和能力是在学习和实践中得来的,父母要放开手脚,哪怕他们碰得鼻青脸肿,对他们来说都是有益的,因为成长就是要付出代价。
  有时候,父母自己能勇敢地去尝试生活中的酸甜苦辣,却唯恐孩子吃得太苦、太辣……父母为孩子操碎了心,其结果却累了自己害了孩子,不如大胆让孩子去做,大不了摔倒了再爬起来,以后就不会再摔了,这是有钱也买不来的经历。
  陶行知先生的生活教育理论中,有一条“行而后知原则”,他认为家庭教育首要的是行动,即“做”,其次是要思考。为此陶行知先生总结出了“在劳力上劳心”的教育方法,他说:“单纯的劳力,只是蛮干,不能算做;单纯的劳心,只是空想,也不能算做。真正的做只是在劳力上劳心。”只有用心做,才能把事情做好。
  一天,一位父亲带着孩子出去郊游,并准备在外面野炊。孩子听说要在外面野炊,高兴极了。走了不久,两人就饥肠辘辘了。于是在几块大石头上面搭好了灶台,捡来一些干草和枯树枝,准备生火做饭。但是,出门前没有带火柴,这可急坏了孩子。于是父亲有意将这个棘手的问题交给孩子解决,并在一边旁敲侧击地说:“我提出一个想法,要是能利用太阳光将干草点燃就好了。”孩子赶紧把干草放在太阳光下面,等了很久,干草只是被晒热了,并没有着火。父亲又提议:“要是能把太阳光长时间地集中在一点上,草一定会被点燃。”孩子完全同意这个办法,但他认为这是不可能的事。正当他有些泄气的时候,父亲从背包里取出一个凸透镜,用石头固定下来,然后把干草堆在焦聚的一个亮点上。开始干草也没有反应,过了段时间,草发出了“吱吱”的声音,然后就冒起烟来,孩子高兴得满脸通红。野炊顺利地进行下去。但是,孩子对父亲刚才的举动一直很好奇,这个镜片为什么会把草点燃呢?父亲告诉他,点燃干草的不是镜片,仍然是太阳光。镜片的作用是把光集中在一点上,并长时间地照射,才能把草点燃。父亲借此教育孩子:“这个道理在很多地方都可以用,人也可以,人把注意力长时间地集中在一件事上,并且用心思考,会产生意想不到的效果。”
  所以,父母一定要记住陶行知先生“在劳力上劳心”这句话,生活处处皆学问,给孩子深入生活的机会。让孩子在生活中用心做事,学会时时思考,这也是古往今来很多伟大人物取得惊人成就的原因。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劳力更要劳心,让孩子在生活中学会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