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孩子养成读书的好习惯
作者:余世雄来源:《孩子的竞争力,父母教最好》
为孩子提供良好的读书环境
读书不是只要孩子学习课本,更重要的是要让孩子懂得更有价值的社会文化知识。
有一次,我的两个女儿在家吃饭。太太看着两个宝贝女儿,心中发出感慨:“你们两个读书好,又懂事,但是其实我和爸爸对你们的管教并不多,你们完全是自动自发啊!”
大女儿看了妈妈一眼,说:“其实不是这样的,你们做得很好,因为我们都没有看过你们吵架,即使你们什么都不做,我和妹妹内心都是安定的。所以,我们做事都能专注。”
可见,和睦的家庭环境,对于孩子的学习是至关重要的。
对于孩子的学习,父母觉得给他们买好书,尽力辅导他们功课就是最大的帮助,而我女儿的话让我明白,作为父母,我们真的还可以在无形中做到更多。
很多人的书房,装修得十分豪华,藏书也多,古典文学一书架,浩浩荡荡几十本,外国名著一书架,又浩浩荡荡几十本,但是这些都是锁在书架里面的,书页都是崭新的,一次也没有看过。这样,书成了他们家的装饰。这是多么可惜的事情。可见,有书但不带领孩子去读,并不算为孩子提供了读书的环境。
有的家庭,父母不读书,孩子读书他在看电视,孩子要读书,他要去打麻将。这样,孩子受到了坏影响,三天打鱼两天晒网,坚持不了两天,以后也就跟父母一起看电视、一起打麻将了。
书籍是人类智慧的结晶,我们都要善于利用书籍,将读书作为提升自己的重要途径,不读书,将来很难成大器。父母们一定要改变自己浮躁的心态,为孩子提供一个有利的读书环境,让孩子的精神不再贫乏,让他们学会达事理、明善恶、辨美丑,让他们气质出众,让他们富于学养。
引导孩子读有意义的书
有意义的书应该是这三种:工具书、经典著作和对个人未来发展有指导帮助作用的书。
我们家有一个书架是专门放工具书的,有字典、词典、百科全书、年鉴、手册,既有学术性的,也有生活性的。大多数人并不会去读工具书,只是在需要的时候便拿出来查一查。其实,平时读一读工具书也是有很多好处的。比如,学中文的多读《成语词典》《歇后语手册》之类的书,学英语的读读《牛津词典》,学医的读读《疾病大全》,都是有帮助的。
读工具书,一方面可以巩固旧知识,学习新知识;另一方面,工具书编纂得十分有逻辑性,内容又是准确而严谨的,有助于培养做事严谨的作风。此外,读工具书也是培养毅力的好方法。因此,书房中一定要准备一些工具书,针对孩子的不同情况指导孩子去阅读。
经典著作指的是经过大家甚至经过时代的认可的书。经典著作既有科学方面的,也有文学艺术方面的。比如各种经史子集、中外经典名著等,这些都是经典文化。每个学科领域都有经典著作,批判地去读这些经典著作,我们就会学到其中的精华。另外,这些经典著作往往影响我们未来的职业选择。
阅读影响人的一生,一个人的阅读生活必将对其人生观的形成产生重要影响。一些名人传记就有这样的作用。多让孩子读一读人物传记,给他们找到精神偶像,对于培养各种优秀品格是非常有帮助的。
对待孩子的阅读生活,应当有这样一种觉悟:让孩子从好书中寻求生活的支撑,以此来滋养他们的生命,以此来抚慰他们的心灵,以此来帮助其他人,以此来推动社会的进步。父母一定要好好检查书架上的书是否能起到这样的作用。
教会孩子做读书札记
小时候,因为我读书时手中没有一支笔,被我父亲批评了一顿。他说:“手中没有笔怎么能读好书,不随手做笔记就相当于翻书,翻书又能记得多少知识,还不如不去读。”我父亲是很严厉的,提醒两次不行,就要上板子打手的。所以,从此以后我左手抓本书,右手拿支笔,养成了做读书札记的习惯。
做读书札记可以直接在书上做眉批,把书中的重点语句和重要内容用圈、点、线等标记出来,在空白处写上批语、心得体会,或是夹纸条做记号;也可以在本子上作摘录、写心得,将书中比较好的语言或重点内容完整地摘录下来。这是积累材料的重要方法。心得式的笔记,应该以自己的语言为主,可以适当地引用原文作例证,表达自己的看法,写出真情实感。这样既锤炼了思想,也练了文笔。
读完书,我女儿除了要做读书札记外,还要回答我四个问题:
这本书最让你得到启发的地方有哪些?
你最想做到的是哪些方面?
要做到这样你该如何去操作?
你打算多久能够做到这样?
我大女儿十岁左右看到别的同学在读《林肯传》,于是便借来读。我现在还记得她读完后是怎么回答我这四个问题的:
最让我受启发的地方是林肯小时候向别人借《华盛顿传》读,不小心把书弄坏了,向别人道歉,然后给人家做工来偿还那本书;
最想做到的是承认错误,承担责任;
我愿意用做工的方式偿还别人;
应该很快就能做到,下次我会更小心。
我认为我女儿的《林肯传》没有白读,因为她在其中学到了承担责任和做事的方法,她经过思考了。让孩子读人物传记就是让孩子能够从伟人们的生平中得到一些启发,能够学习一下伟人们做事的方法以及习惯。我无法保证我女儿能取得像林肯那样的成就,但是她肯定学到了林肯的责任感。她的每一任导师都夸她认真负责、做事严谨,还专门给她设置奖学金,这便是一项佐证。
很多孩子读伟人传记,都是泛读一下,了解一下人物的生平轶事便满足了,这样是不够的。父母在孩子读完书后,多问孩子几个深刻的、有总结意义的问题,让他回味思考,让他写下来,这才是真正的读书。
做读书札记有一个方法,就是建立个人资料库。我的建议是,一般的杂志遇到比较有用的东西可以把那一页剪下来,如果是很重要的书,就只能将其影印下来,或者把重要的内容抄写下来。把书中的精华存档,就是个人的资料库了,使用起来很方便,自然会节省很多时间。
将书中的重要内容做成档案,知识更为清晰,不仅方便查找,也更容易记住。
孩子的竞争力怎么增强?就是从方方面面的习惯开始增强的。尽管做读书札记只是一个小习惯,但能帮助孩子身心健康成长,有益于孩子以后的生活和工作。
引导孩子平均地汲取知识
首先,不要让孩子偏科。有研究机构曾经对学生的偏科现象做过调查,发现80%的高中学生有偏科现象。这个阶段的偏科是有着一定原因的,因为这个阶段要进行文理分班,有一定的倾向也属于正常。但是,调查也发现,21%的小学生也有偏科现象。如果孩子过早出现偏科现象,就应该引起重视了。父母一定要多关注孩子的弱势学科,帮助孩子、引导孩子对弱势学科提起兴趣,让他做到文理平衡。
其次,等孩子上大学的时候,要多注意语言、哲学知识的普及。哲学关系到一个人的思想,语言是交流的工具。进入社会以后,应用科学很重要。贸易、企管、金融等方面的知识,在孩子的初高中阶段,父母可以给他们适当地传达,因为孩子一旦进入社会,他们就是“工商人”了。当工作十年之后,他们就要学习另外一些东西了,那就是政治、外交,甚至是生态,因为制高点拉高了,看到的东西要跟整个社会结合到一起才行。
培养孩子对学习的热爱
首先,应该对孩子的学习有所关注。父母对孩子的爱一种是物质上的,一种是情感上的。情感上的爱,即精神上的关注。很多父母在孩子读书习惯形成时期没有陪伴在身边,之后却厉声指责:“你的习惯怎么这么差!”“你怎么这么不听话!”“你怎么这么不如人家孩子!”有部分父母大力投入金钱,希望孩子上各种补习班,当补习班都无济于事时他们就会说:“我办法都想尽了,你怎么这么无可救药!”殊不知,孩子“无可救药”,跟父母没有给予应有的关注有直接的因果关系。
其次,要对孩子感兴趣的事情表示理解和支持,并尽可能参与到孩子的兴趣中去。经常带孩子去图书馆、博物馆、科技馆、动物园、少年宫这样的地方,对于刺激孩子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很有帮助。
孩子总是在一次次打击下丧失兴趣和信心的,他们一旦灰心失望,就很难再提起兴趣了。几何图总是看不明白,二次方程总也解不开,慢慢孩子就会对数学失去兴趣。父母要多让孩子尝到成功的滋味,在具体的生活中培养孩子的数学思维,这样孩子对数学的热情才会慢慢恢复。
我大女儿上初中的时候,数学很不好,尤其是学到正弦、余弦、正切、余切函数时,总是出错。大女儿那段时间几乎将数学撇在一旁。
我太太虽然能够帮助她辅导一些功课,但是成效总不大。有一天,我们一家开车去郊游,看见远处有一个塔,我对女儿说:“我知道那塔有多高。”
“爸爸你要上去量一下吗?”女儿取笑我。
“用三角函数就可以解出来。”
“又是三角函数,我头都大了。”女儿苦恼地说。
“今天就让你见识一下三角函数的厉害。”
我带着女儿回家取了一个量角器,回到我们郊游的地点,测量了一下角度,然后又开车带着女儿直线到达塔底,车上的行程表就显示了我们的里程。之后,我就给女儿画了一张图,利用正弦函数将塔高解了出来,又在这张图上,给她标示了余弦、正切、余切。
女儿一路上和我玩得很高兴,三角函数也慢慢学会了。女儿觉得数学似乎也不那么可怕了,从数学课本的第一页开始,努力补上自己落下的数学知识。
再次,不要总是拿孩子与别人作比较,尤其是不要为了激励孩子,总是拿孩子跟成绩好表现好的优秀孩子作比较。这样既伤害了孩子的自尊心,也容易让孩子产生逆反心理。孩子故意不去学习,慢慢的,就真正地失去了兴趣和热情。
激发孩子的学习动机,充分调动孩子的学习积极性,让孩子从被动学习变为主动学习,从“要我学”变成“我要学”,这才是从根源上解决孩子学习兴趣问题的关键所在。
注意力集中的孩子学习更好
要学就要学得踏实,要玩就要玩得痛快。吃饭就是吃饭,读书就是读书,游戏就是游戏,睡觉就是睡觉,专心做一件事,一心不要二用,专心的效果是不专心的三倍。
孩子在做功课的时候,爸爸在一旁看电视,妈妈一会儿端进去一盘水果,孩子一会儿瞄两眼电视,一会儿吃块水果,一会儿又去冰箱拿根冰棒,作业肯定做得马马虎虎,而且一被打断肯定忘了前面自己看了什么,不得不重新翻回去。
如果小时候就是一边学习一边玩,长大了自然就是一边工作一边玩,一边吃东西一边打电脑,一边聊天一边写文章,写出来的报告牛头不对马嘴,做出来的财务计划数据都是错的……这样的员工怎么晋升?
孩子年龄小,自制力有些差,注意力难以集中是正常的,父母只能想办法让孩子慢慢专心起来。
首先,父母要监督孩子。孩子三心二意的时候要指出来,对于一边吃东西一边做事情这样的恶习一定要让他们改正过来。
其次,引导孩子充分调动各种感官,使孩子在做一件事的时候动脑动手动耳动眼,以集中注意力。比如,老师上课的时候,脑子跟着老师一起思考,同时不忘做笔记,这样既不容易走神,也没有时间走神。再如,背英文的时候,念一遍,背一遍,写一遍,效果肯定比就用眼睛盯着看好得多。
孩子无法集中注意力,还有一个原因是家庭环境太嘈杂,父母的行动造成了孩子的困扰。孩子在学习,妈妈在看韩剧;孩子要读英文,爸爸和朋友在客厅打麻将;孩子要复习功课,爸爸妈妈要睡觉了。这样的话,孩子肯定无法专心,他会跟着妈妈看电视,看爸爸打麻将,然后看爸爸妈妈睡了,自己便也睡觉去了。所以,在孩子做一件事情的时候,父母要给孩子一个安静的环境,最好是与孩子一起做,好好带动孩子。
一般来说,我们在一件事情的开始以及结束的时候做事的效率是最高的,而中间会出现效率低下、注意力不集中的现象,心理学上将这种现象称为“中间松懈”。小孩子目标不明确,自制力差,又有畏难情绪,所以经常会出现这种松懈情况。注意力一丧失,事情往往就做得虎头蛇尾甚至半途而废。为了避免这种情况的发生,在做事情的过程中不妨让孩子设立“中间站”,以保证效率。
其实,注意力也是可以训练的,最简单的就是“凝视法”。平时父母可以训练孩子看一些小东西,随着凝视,意识就会逐渐缩小到很小的地方,精神马上就凝聚高昂起来。一些球类运动,比如高尔夫球、羽毛球、乒乓球等都能很好地帮助孩子培养注意力,因为玩这些球类运动时,注意力必须高度集中,眼睛随着这些小球运动,否则,球就会被跟丢了。
安排好孩子一生的读书计划
我在日本航空当经理的时候,总经理是日本人,他年龄很大了,晚上有应酬的时候,经常是我将他送回家。
有天晚上我们应酬到很晚,我将总经理送到家的时候都凌晨一点半了,跟他道了晚安以后,我就开车回家了。十分钟后,突然间我想到一件重要的事情忘了提醒他,便回头再去找他。原本想的是如果他睡了就不打扰他了,没想到他客厅的灯还是亮的,我很清楚地看见他坐在沙发上看书。于是,我按了门铃,提醒他明早有个重要的会。
临走前我说:“总经理,这么晚了还在看书啊!”他回答:“财经新闻的经济年报还没有看。”
那时总经理62岁,我才35岁,他的年纪几乎是我的两倍。62岁了,晚上应酬到一点半,脸是红的,还想着财经新闻的经济年报。我觉得自己做得很不够,应该像他一样,将学习时刻放在心上,雷打不动。
在日本时间久了,我发现好学的人随处可见,不仅仅是我们总经理一个人。在地铁中,日本人很少讲话,而是在看书。据统计,日本平均每一个国民每一年花在书刊、杂志上的经费是中国人的85倍,当然,我们人多也是一个原因,但这个比例还是很吓人。
德国、荷兰等国家的人也都很好学。我在德国法兰克福机场过境的时候,看到很多德国人都在看书;我在阿姆斯特丹机场的时候,看到很多荷兰人都在看书;我在美国芝加哥火车站的时候,看到大家都在看书。
孩子的读书计划要与他所处阶段、年龄和需求结合起来,要有层次地去读不同的书。父母应该在适当的阶段让孩子学习适当的东西,这是对孩子一生精神动力的一种有效安排。
当然,如果孩子对超出他年龄段的知识比较感兴趣又有足够时间的话,父母也可以鼓励他们阅读相关的书籍。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