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大品德基石奠定孩子人生长城
孩子的教育问题永远是家长关注的焦点,但家长们更愿把时间用在督促孩子学习上面,认为只有学习好将来才会有出息。他们认为品德教育是虚无缥缈的东西,体现不出什么价值。然而,品德教育的缺失将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埋下巨大隐患。著名教育家陶行知曾说过:“道德是做人的根本。根本一坏,纵然使你有一些学问和本领,也无甚用处。”美国著名教育家卡尔 •萨默根据50多年的教育实践经验,创作了一套“萨默品德养成图画书”系列,书中讲了很多鼓舞人心、塑造美好品德的趣味故事,通过阅读故事可以潜移默化地影响孩子的行为,让孩子懂得什么是好品德。这套书在美国是中小学生品德教育的荣誉范本,畅销20年,得到了美国家庭、教师、妈妈以及儿童共同的喜爱。
1、尊重,成功交往的前提
尊重是让孩子学会尊敬别人,平等待人,尊重每一个生命;是让孩子自尊自爱,规范自我,洁身自好;只有懂得自尊且又能尊敬别人的人,才能成功迈出社会交往的步伐。
在萨默的故事中,小蚂蚁并没有因丑陋嘲笑毛毛虫,反而用平等善良的心去和它交往,因此得到了真诚的友谊。另外一个故事中,捣蛋鬼斯派克则是一个反面教材,他不懂得什么是尊重,他觉得作弄别人,看别人出丑是一件很开心的事情,当所有人都疏远他时,他反而觉得这是因为大家嫉妒他。直到有一天他掉进了自己做的陷阱却没人来帮他时,那种无助感最终让他意识到自己之前的行为是多么愚蠢。通过这样的对比,孩子可以学会分辨对与错、是与非,懂得尊重的重要性。
2、责任,让孩子勇于担当
家长都爱自己的孩子,但这种爱很容易变成偏爱与溺爱,很多家长都是一边抱怨孩子什么活儿都不做,一边还在包揽孩子的一切。在溺爱中长大的孩子往往都不成熟、遇事喜欢逃避、缺乏责任感。萨默在他的书中也塑造了这样一个形象:男孩无意间拥有了时间遥控器,只要按下按钮就能跳过所有不喜欢的时间。于是,男孩利用它跳过了吃蔬菜时间、学习时间、考试时间,甚至将时间直接跳到了长大以后。可是因为他什么都不会,所以找不到好工作,所以又干脆将时间跳到了退休之后。当他庆幸自己终于可以享受退休时光时,等待他的却是穷困潦倒……这样一则科幻的小故事,帮孩子实现了逃避的愿望,但也将逃避的后果直接呈现在孩子面前,不需说教,故事的结局就是对孩子最好的教育。
3、信赖,对孩子的另一种保护
有人说当今是信任感缺失的年代,生活中充斥着负面信息。在这种情况下,我们不仅要教孩子诚实守信,也要教会他如何辨别真正值得信赖的人。很多家长会告诉孩子“不要和陌生人说话”,当这个原则只是一句话时,孩子很难理解它的重要性,但当它变成一个有趣的故事后,孩子会更容易理解它的重要性。在《千万别信狐狸的话》中,狡猾的狐狸披上了羊的外衣,用各种花招哄骗小鸡,小鸡抵挡住了糖果的诱惑,抵挡住了同情心的泛滥,抵挡住了假警察的诱导,最终却在玉米的诱惑下步入了狐狸的陷阱。只有让孩子看到危险的结尾,才能唤起他的警惕性,这是对孩子最好的保护。
4、公平,培养不抱怨的好心态
公平教育是要告诉孩子少一些偏见,多一些客观,少一些抱怨,多一些倾听。在《小蜜蜂飞回家》中,小蜜蜂发现蜂巢中只有她们工蜂是最累的,几乎包揽了所有事情:采蜜、防卫、打扫卫生……而蜂王和雄蜂们却心安理得地享受。于是,小蜜蜂和工蜂们都抱怨了一遍她们遇到的不公平,最后所有的工蜂都决定离开蜂巢建立一个完全公平的家园。但由于没有了蜂王的指挥,新生活陷入了混乱……这个故事能让孩子懂得公平是相对的,告诉孩子抱怨是不好的事情,爱抱怨不仅不能改变境遇,反而会让境遇更糟。
5、关怀,成就快乐幸福的人生
在社会这个大家庭中,任何人都不是独立存在的,从小让孩子懂得关怀、拥有爱心,才能养成孩子乐观的性格。《帮助别人很开心》便讲了一个找回笑容的故事:小熊把快乐弄丢了,为了找回快乐尝试了很多方法和各种好玩的游戏……可是快乐还是没有回来,直到爷爷告诉他,“去帮助别人吧,那样笑容就会回到你的脸上。”果然,当他受到别人的感谢时,笑容真的回来了。快乐是一种能力,有一项调查显示年龄越大,快乐这种能力越会退化,如果不再具备快乐的能力,成功还会是喜悦的吗?如果你希望你的孩子快乐,就把“帮助别人很开心”这个秘诀传给孩子吧,让孩子学会关怀,快乐的能力才不会退化。
6、公德,有规矩才成方圆
“无规矩不成方圆”,规矩就是标准,它的存在是为了建立更好的秩序。但是,当规矩只是以行为规范的形式存在时,往往会让孩子反感,他们会认为规矩束缚了他们。在《没有规矩真可怕》中,孩子们可以跟随小主人公一起体验废掉规矩之后的生活:买东西排队?不用排了!过马路等红灯?不用等了!踢足球也可以不再遵守规则了!结果没有规矩后的城市变得一团糟……当孩子看到这里时,他会知道破坏了规矩会造成怎样的混乱,从而明白为什么家长要求他遵守规矩。
尊重教育、责任教育、信赖教育、公平教育、关怀教育以及公德教育,是“萨摩品德养成图画书”中最重要的6个方面,这些都是孩子在成长中必备的好品质,也是决定孩子成功与否的关键。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