抓早抓小,事半功倍
抓早的含义包括两层:第一层是打预防针,把问题想在前面;第二层是抓住培养的关键期。我们先从第一层意思谈起,先看一个故事:一天,魏文王问名医扁鹊:“你们家兄弟三人,哪一位最善于医术?”扁鹊答道:“大兄最佳,二兄其次,我最差。”魏文王颇感奇怪:“既然你最差,可为什么你却最有名气?”扁鹊回答说:“我的大兄弟治病是治病症于未发之前。别人根本觉察不到病症,所以他的名气只有我们家里人才知道,没有传出去。我的二兄弟治病,是治病症于初起之时,一般人都以为这只是小病很容易治,所以他的名气也不大。至于我治病,是治病症于严重之后,别人看到我时而割肉切骨,时而又敷上毒药等一系列大动作,自然以为我医术精湛,因此,我闻名于天下。其实,比起我大兄和二兄,我的医术是最差的。”魏文王恍然大悟。
被誉为管理大师中的大师的彼德•杜拉克在《卓有成效的管理者》一书中说:“管理好的企业,总是单调无味,没有任何激动人心的事件。那是因为凡是可能发生的危机早已被预见,并已将它们转化为例行作业了。”
主动预防,防患于未然,达到无为而治,在某程度上而言,这可能是教育的最高境界。提前输入有益信息,主动预防各种缺憾、毛病和灾难,就像孩子刚出生就接种卡介苗预防结核病一样。主动预防比治病救人代价要小得多,难度也低得多。虽说教育者要多花些心思未雨绸缪,但比起后来的补教、矫正要轻松得多。
教育家马卡连柯说:“儿童将成为怎样的一个人,主要决定于你们在他5岁以前把他造成一种什么样子。假如你们在5岁以前没有按照需要的那样去进行教育,那么,以后就得去进行‘再教育’。”可这个“再教育”是相当困难的,“如果你们不能够合理地教育自己的儿女,如果你们稍有疏失,对儿童关心不够,或者有时候偷懒起来,放松了对儿童的教育,那时候,要加以改造或矫正,就必须下许多工夫了……再教育需要更大的力量,更多的知识,更大的忍耐……这样的工作即使获得完全的成功,对父母也会造成经常的苦痛,会使他们伤尽脑筋,又往往能损害父母的性格。”“有的父母根本做不好‘再教育’工作,只好把孩子送到工学团去;有的工学团对这样的儿童也没有什么办法,到社会上,这些儿童仍然不能变成社会真正需要的人。”
我们现在很多教育家都是在做这种再教育工作,甚至与其说他们是教育家,不如说他们是再教育家。
教育者不要把事半功倍的教育变为事倍功半的再教育,预防教育是比补救教育更高的层次。那么教育者怎样才能有效地做到预防教育,达到无为而治呢?
第一,先学习,再做父母。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应当在中学时代就给未来的父亲和母亲以教育学的知识。教育学,应当成为对一切人都有用的学科。没有研究过教育学基本知识的青年公民不应当有成立家庭的权利。”教育者的教育素质高低就决定了自己的教育层次的高低。任何教育者都不可能教会孩子连他自己都不知道的东西。比如,优秀学生的基本素质是什么?一个人获得成功幸福的人生需要哪些基本素质,哪些良好的习惯?自己都不知道,连这种意识都没有,在教育孩子时就不会内化进去,孩子也就很难具备这些良好的素质、能力和习惯。通过学习能提高教育者的教育预防意识和能力。
第二,教育者要通过各种方法手段培养孩子一些重要的好习惯及良好的个性品质。在一定程度上,这就是最好的预防措施。比如,教育者在平时教育实践中一直致力于培养孩子时间管理能力、独立能力、思考能力、反省习惯、目标计划习惯、良好学习习惯及自信心、自制力、勤奋、进取心、责任感、意志力、爱心、诚信等品质,孩子就不会出现与之相对应的弱点、缺点或不良习惯及品质。当然,教育者亦可通过情景模拟训练等方式培养孩子主动预防能力和实际解决问题能力。
第三,间接输入法。抄录一些有针对性的格言、警句,立有针对性的座右铭,贴在墙上或桌子上,让孩子每天回来独自看看、想想这些充满人生哲理的话,内容可以定期更换,效果非常好。
第四,让孩子阅读教育者挑选的一些社会新闻,好的文章、好的作品或与孩子成长相关的一些文章、作品、新闻;然后找时间一起和孩子分析讨论。这也是常用的提前输入法。
第五,随机进行。只要教育者有此意识,就能见缝插针,遇到什么点拨什么,看到什么引导什么。
抓早的另一层意思是抓住培养的关键期。所谓教育的关键期又称敏感期,是指人生学习最佳时期,效果最好时期,投入最小、收益最大时期。在这个年龄段培养孩子的智力、能力,习惯成效最大。如果在这个年龄段对孩子实施某种教育,可以事半功倍,而一旦错过了这个年龄阶段,再进行这种教育,效果明显差多了,有时不只是事倍功半的问题,甚至终身难以弥补。
经长期调查研究证实,3~12岁是形成良好行为习惯的关键期。因为这个时期,孩子求知的欲望强烈,容易接受成人的引导和训练。12岁以后,孩子已经形成的习惯再去矫正,就困难得多,训练的强度也要更高一些。夸美纽斯说过:“一切存在美的东西其本性都是在软弱的时候容易屈服,容易形成,但是到了长硬以后就不容易改变了。”孩子年龄小,如同炼好的铁水,可以铸成各式各样的形状,但是等铁水凉了变成了大铁块,再想改变形状就难得多了。如果孩子小时养成了坏习惯再来改造,将付出太多的代价。因此,养成教育要抓住关键期,确定规范,反复提醒,严格要求,强化训练。
抓小的含义是防微杜渐,把问题扼杀于萌芽状态,注意第一次,狠抓初犯。
注意第一次,狠抓初犯,这要求教育者抓住萌发状态的事物,好事一萌芽抓住培养它;问题一露头,抓住解决它,防患于未然,不让它再发展。善于抓住苗头,主动工作,而不是等问题成难成灾之后,再去被动地解决。
对于孩子来说,第一动作很重要,第一次做对了,第二次,第三次就容易做好;第一次做错了,第二、第三次就容易错,慢慢养成不良的习惯,要花很大的力气才能改正过来。所以,教育者教给孩子的东西必须是正确的。
对待孩子的习惯培养或矫正要抓好“第一次”。对于好习惯的培养哪怕仅是一点点的进步,也要及时给予适当的肯定、赞许、表扬,使之受到激励,取得再进步的动力。如果教育者对孩子的进步漠不关心,不以为然,或是忽略了,没有给予及时的必要的肯定,就不能促使其进一步得到巩固,也会使孩子丧失继续进步的动力。
无论什么事,第一次做得好,第二次就容易做得好。孩子的种种习惯都是由于开始学的时候,教育者没有留意去指导他们的缘故,以致后来一误再误,成为第二天性。所以,要想教小孩教得好,必定要在第一次的时候教得好,对于第一次的动作,教育者要格外留意指导,以免错误。比如,以写字为例,要求孩子一笔一画,一丝不苟,不要潦草,就要从第一篇作业做起,有违规就要重做,直到达到要求为止。
一个孩子在幼儿园上学,开始握笔用四个指头,他的老师没有留意,也就没有矫正他。过了一段时间,这种握笔的姿势成了这个孩子的习惯。后来,他换了一家幼儿园,那儿的老师发觉了他的这种不正确的姿势,费了4个月的工夫才把他矫正过来。
对于孩子不良习惯的矫正更需要注意第一次。洛克认为:“假如儿童在刚刚表现出任何一点邪恶的倾向时就能得到正确的处理。开始时向他表示惊愕,再出现时教育者及一切左右亲近的人都给他一点严厉的眼色,直至他明白自己的过失并为此感到羞愧。这样一来,其他处罚就都用不着了,也不再会有责打的机会了。棍棒惩罚,通常都是以往过于纵容疏于管教的结果。”比如,孩子第一次撒谎,是要体验撒谎能不能掩盖过失、错误,能不能逃避教育者的批评、惩罚。如果教育者大意了,轻易放过了这“第一次”,使之尝到了“甜头”,那么,紧接着还会有第二、第三次撒谎。教育者要特别重视孩子第一次错误和过失的处理,抓住不放,谨慎处理,严加管教。孩子承认了错误和过失,可以原谅;若是撒谎掩盖,是错上加错,绝不容许。这样态度明确地严肃处理“第一次”,会给孩子以正确的行为规范,印象极深。当然,对“第一次”处理不当,也会造成很不好的后果。因此,对“第一次”的处理,尤其要慎重。并且教育者要特别留意孩子方方面面的“第一次”,特别是影响重大品格及习惯形成的“第一次”,要出狠招,让孩子铭记于心。
在孩子大约3岁时,有一次妈妈带她出去,看见路边有卖椰子的,10元钱一个。她特想要,但妈妈觉得不值。妈妈对她讲:一听耶汁才两元钱,而且也比这个好喝,椰子就别买了。但女儿不听,小贩也在一旁极力推销。妈妈一看说女儿不听,就告诉她:那我走了。女儿站在那里不动,妈妈就真的走了。走了好远,女儿还在卖椰子的地方站着。妈妈也犹豫:要不就给她买了吧,不就10元钱吗?可又一想:不能惯孩子这个坏习惯,第一次如果依了她,以后就不好教育了。所以,妈妈一直往前走,走得快看不见了,孩子才追过来。就这一次,孩子就记住了。从这以后,孩子再也不为要东西而不听父母的话了。
另一位母亲也曾有过类似的经历。
孩子小时候,有一次我发现她把玩具摔到地上,我当即很严厉地教育了她一顿,并且让她捡起来。孩子一开始很犟,坚持不去捡,我就让她伸出小手,并且警告说:“玩具是妈妈用辛辛苦苦挣来的钱买的,你要好好爱护,不能随便乱摔,对任何一样东西都要好好珍惜,不珍惜就是浪费,浪费是不是该打?”看着孩子点了点头,我便松开了她的小手。她把玩具捡起来。从此,孩子牢记任何东西都不能浪费的道理,处处注意节俭,把用过的作业本反面再当草稿纸,用坏的文具修理再用。
大量事实证明,孩子养成不良习惯往往与第一次发生不良行为未能及时得到指正密不可分。第一次的错误行为没有得到及时纠正,甚至得到默许,等到想纠正时,就难上加难了。“扼杀在萌芽状态”永远是不让任何行为演变成习惯的最成功的方法。
孩子难以忘怀的学习体验,往往来自于许许多多的第一次,第一次得到了激励,获得了满足,从而成为促进儿童成长的契机;第一次不良行为受到批评惩罚纠正,产生羞愧感,以后就会多加注意。如何抓好第一次,应该是家庭教育的重要内容。
来源:《教育就是习惯培养》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