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初一了,为什么还长不大?
文/田国秀 首都师范大学教授、少年儿童问题研究专家开学不到三周,老师就找了三次家长
冬冬刚刚升入初一,开学不到三周,老师就找了三次家长。第一次,冬冬坚决不吃学校提供的配餐,理由是“太难吃了,吃不下去。”老师给他做工作,建议他要学会适应,学会遵守公共规范,有意识地锻炼自己。冬冬不接受,对着眼前的餐盘生气,甚至任性到大声哭闹。第二次,冬冬做事速度极慢,经常是全班同学等他一个人。去操场、去机房、去礼堂,他不是丢三落四就是找不到地方,害的老师经常派同学去找他。第三次,小组讨论时,同组的一位同学嫌冬冬想法太幼稚,批评了他两句。冬冬受不了了,表示说:“我不想上学了,我不想在这个班,我让我爸妈帮我换一个班。”全班同学哄堂大笑,冬冬坐在座位上大哭,老师和同学们束手无策。
老师对冬冬的突出反映是:心理年龄明显滞后,行为举止与实际年龄不相符,难以适应初一年级的学校生活,建议父母尽快帮其调整,否则有可能出现厌学、辍学的后果。
听了老师的描述与建议,冬冬的妈妈一愁莫展。完全不能理解自己的孩子为什么出现这种情况,更不知道如何帮助冬冬进行改变。
两位老人乐此不疲当家长,女儿女婿心安理得当孩子
我从后期接触了解到,从冬冬妈怀孕开始,冬冬的姥姥姥爷就住到了女儿家,洗衣做饭,清洁采买,包办了所有家务活。女婿工作忙,每天早出晚归,姥姥姥爷也不让他插手。久而久之,家里的模式形成了,两位老人乐此不疲地当家长,女儿女婿心安理得地当孩子,四个人相安无事,各得其所。
冬冬出世了,按说女儿女婿已经升格为父母了,家庭模式应该随之调整。事实是,顺其自然的调整并没有出现。两位老人身体很好,习惯了忙里忙外,一如既往地行使着家长的角色与职能。每天早晨,他们将女儿女婿叫醒,小两口洗漱完毕,早饭就摆好了。冬冬有时哭闹,姥姥第一时间冲进卧室,抱着哄着,完全不用小两口操心。
冬冬上幼儿园了,送进去,接回来,全部是姥姥姥爷负责。夏天洗澡,冬天防寒,姥姥姥爷对冬冬照顾得无微不至,小两口乐得省心,度周末,看电影,旅游聚会,样样照旧,过着没孩子一般的神仙日子。
冬冬上小学了,姥姥姥爷文化水平不低,照管冬冬写作业,辅导冬冬课外学习,绰绰有余。小学一年级到六年级,寒来暑往,风吹雨打,都是姥姥姥爷接送。姥爷会开车,身体棒棒的,接送外孙,乐不可支。
成年父母就像孩子,孩子只能学习到如何做小孩子了
“尽管我们早已做了爸妈,但因为一直有老两口在身边,他们愿意干,我们求之不得呢。我和冬冬他爸都是40岁上下的人了, 但在我父母面前,似乎没长大,自己依然像个孩子。”
“所以你们的孩子就更像孩子了。在这个家庭里,根本没有他成长的空间。40多岁的父母还得到像孩子一般的被照顾,还享受着像孩子一般的照顾,他何必着急呢!最重要的是,自己的父母就像孩子,他只能学习如何做孩子了。”
冬冬的妈妈意识到问题所在了,但当谈到如何解决冬冬的问题?如何终止现有的家庭模式时,她显出一脸茫然。
“你的父母没有自己的房子吗?”
“有的,就在我们同一个小区,离的很近,中间隔了一栋楼。”
“他们不愿意回去住吗?”
“他们不愿意。”
“你问过他们,是吗?”
“问过,他们说自己身体很好,又没有别的事,很愿意帮助我们做。”
“你问过你自己吗?希望继续住在一起,还是分开住,有事的时候互相帮一把?”
“不瞒您说,我还真没有认真想过这个问题。”
“为了你儿子成长、长大这事,你愿意认真想想吗?就在现在。”
冬冬妈妈是否做出了抉择?两代人是否分开了?最后的结果我不得而知,但这个故事带给我们的启示值得思考。
第一,老人帮助儿女可能源于离不开儿女。
心理独立,有能力应对分离与依恋的关系,是成长与成熟的重要标志。分离是双向的,既有赖于儿女一方的长大与自主,也有赖于父母一方的放手与断开。当儿女准备起飞,渴望起航的时候,遭到父母的极力阻拦,甚至以帮忙、解困为借口,拒绝儿女分开,阻挡孩子单过,可能源于父母对子女的心理依赖。
第二,成年父母是家庭结构的轴心。
稳定和谐的三代家庭,应该以成年父母为运转轴心,向上联动老年父母,向下带动年轻子女。就像冬冬家,爸爸妈妈是家庭关系的轴心,而不是姥姥姥爷。家庭要事、重要决策、子女教育、居家安排等,都应该由爸爸妈妈担任,姥姥姥爷承担辅助功能,配合行事。否则就会造成家庭重心上移,本应处于辅助角色的老人反而成为家庭轴心,将成年子女挤压到未成年状态,最终侵占冬冬的成长空间。
第三,分开生活,为冬冬释放成长空间。
姥姥姥爷搬回自己的住所,或是冬冬一家三口搬出现在住房是解决问题的关键步骤。姥姥姥爷搬走,强迫爸爸妈妈必须承担父母责任,构建与冬冬之间的亲子关系,切断原有的不正常关系。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