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萝卜 发表于 2015-12-1 17:41:30

做孩子精神成长的引领者

演讲/陈钱林杭州师范大学附属学校校长、浙江省第八届督学
原文摘选自第八届新东方家庭教育高峰论坛演讲实录

21年前,我得了一对龙凤胎孩子。21年来,孩子的成长之路走得比较好。刚才主持人介绍了,两个孩子都获得世界名校全额奖学金攻读博士的机会。也许有人会说,读博士就算家教成功吗?当然不是。但,读博士总不会是坏事。我今天对大家分享的,不是如何培养孩子读博士,而是我家两博士的背后,拥有当前孩子少有的轻松自由的童年。两个孩子没有参加过培训班,没有参加早自修、晚自修,甚至不做老师作业。是什么力量,使孩子轻轻松松走精英之路?

两个孩子出生时,我先后在三所初中任教,刚刚调动县教育局负责高中管理。从中学的教育情况看,其它也都不错,只是我受不了,过多的作业。本来让孩子吃点苦也不是坏事。问题是,我觉得过多作业的背后,是孩子独立人格的被忽视。老师喜欢控制着孩子,家长也喜欢控制着孩子。连作业都不能自主,连睡眠时间都不足,非常不利于独立人格。当时,我有着强烈的愿望,我得加强家庭教育,不然,这么可爱的孩子,也逃不了受应试教育摧残的命运。

我就思考,什么是教育?我觉得,我们的教育,要给孩子健全的人格,给孩子强大的精神力量,其它都是无所谓的。要培育健全人格,就要给孩子精神力量。做为家长,角色要变化,不能只做知识的传播者,不能只做特长的培训者,而要做孩子精神成长的引领者。现在回顾一下,我有几点做得比较好:那就是,以学习引领学习,以追求引领追求,以精神引领精神。

首先,以学习引领学习

孩子俩小时,我特别注重书香家园的氛围。每个房间都摆着书,我床头也摆着书,让孩子感到,爸爸就是读书人。孩子俩读幼儿园时,我调到教育局办公室工作,常常要写计划、总结、领导的讲话稿,这倒好,在孩子的眼里,“爸爸是作家”。

当然,最重要的是,引导孩子自学。幼儿时,当其他父母习惯于给孩子讲故事的时候,我却引导孩子看绘本、讲故事,想怎么讲就怎么讲,只要讲了我都表扬。有段时间,我女儿喜欢开着灯睡觉,原来她在看天花板上的小飞虫,她说小飞虫与它的爸爸、妈妈在说话。我就引导女儿把小飞虫的“对话”讲出来,不管她怎样讲,我都表扬。孩子讲故事,就是自学。

读小学后,我引导孩子俩自学。这与我的教育思想有关:孩子读小学,100分的试卷要考90分相对容易;从90分考到95分,要花一些精力;从95分考到100分,需要花太多的精力;我一直认为,如果能轻松获得90多分,说明孩子具备学习能力,不如省下时间用于自学。

还有,与我的家教培养目标有关。我当时希望,儿子长大后,最好当商人,灵活最要紧。我怕孩子做作业而变得木纳,就让儿子跳级,对教师说,跳级都跳了,作业就不用做了。我当时希望,女儿长大后最好当教师,所以得规矩点,作业得做。后来,我女儿到初一时,作业多了起来,常常做到晚上十一点,她也受不了,我更受不了,我引导女儿也不要做作业。我说,如果成绩受影响,以后就卖衣服。我说,“你看那些卖衣服的阿姨,多幸福。”

自学,怎么学?拓展学习,如两个孩子九岁开始读报纸,我的家教引导,就是听孩子说新闻。超前学习,学习后面一个单元,学习下一册课本。很多人认为,我家孩子在家自学,都是我在辅导。实际上,我根本就没有辅导。小学的课程,初中语文,我还是有辅导能力的,但我觉得,孩子不做老师的作业,却跟着老爸做作业,对独立人格培养,还是换汤不换药。当然,孩子自学中有些方法问题,我会提建议,但具体怎样自学,主要还是孩子自己摸索。后来,我儿子在初中时获得自学能力,所有就有了下午在家自学的创新;我女儿在高中获得自学能力,也就有高一隔天在家自学、高二隔周在家自学的创新。我孩子成人后,对我的家庭教育中引导自学的做法,非常感谢。他们说,同学们真辛苦。

我在网上看到一幅画,画的是孩子有对翅膀,大人在剪。画的配字是:“你总是不断地剪掉我的翅膀,现在却让我飞翔?”对照我们当前的教育,实在太贴切了。而我的家庭教育,正是引导孩子自学,给了孩子“飞翔的翅膀”。

其次,以追求引领追求

自学,有时需要意志力。我觉得,需要志向来激励。我认为,孩子的成长,自学能产生推力,志向能产生引力,两者如果都具备了,学习就不会差。

希望孩子有志向,家长要把自己的追求展示在孩子面前。孩子俩读小学时,领导安排我到新开发区的小学当校长。我就与孩子俩商量去不去。我没有希望他们有什么好的建议,我只是把这个事,作为家庭教育的事来做。我参加过几次县里的拔尖人才评比,都与孩子商量,我获评通过后,孩子俩自然很振奋。有时候,我更喜欢把自己的失败展示给孩子。比如,有次有去考研究生。我的英语很差,肯定考不上,但我还是去考,并且让孩子俩做做“爸爸考上研究生的梦”。结果,自然落榜。孩子俩很难过。有次,我又申报特级教师。作为农民子弟,报特级教师,更多的是空想,但我还是报了。结果,自然也落榜。我觉得,我展示给孩子,是屡败屡战的精神。这也就是精神的引领。

尤其是,我喜欢与孩子一起“做梦”。如,两个孩子出生后半个月,我家乡有特大台风登陆。这本来很正常。等他们稍懂事,我就说,“你们看看,凡历史上名人出生,都会有自然灾害的,如岳飞出生发大水”,两个孩子深信自己会成为名人,不然“怎么会有特大台风登陆呢?”

我孩子有任何志向,我都说好。有次,我儿子说,想当导演;有次,我女儿说,想当侠客;我都说好。当然,两个孩子小时,最想获诺贝尔奖。孩子俩5岁时,有次对我说,“证明了地球是圆的了”,理由是:从我们家七单元,往八单元、九单元走,不用走回来,绕一个弯,又走到七单元,“这不就是一个圆吗?”尽管我觉得很可笑,但我大为称赞,多次陪他们在楼下绕弯,研究“地球是个圆”的道理。

有次,孩子俩买了两条金鱼,发现有条金鱼眼睛是瞎的。有天,他们兴奋地猜想:“瞎眼睛的金鱼寿命长”,因为瞎眼睛金鱼吃鱼食时很吃力,“生命在于运动”。过了一段时间,那条没瞎的金鱼果然早死了,那天,我家“沸腾”了,网络上查不到“瞎眼睛金鱼寿命长”的文字,说明世界上没人研究个这个问题,所以有可能会得诺贝尔奖。

我儿子读高中、我女儿读初中时,还在研究宇宙形状的猜想,我儿子说“空间会是个圆”,我女儿说“时间可能也是个圆”。

有梦想就会有奇迹,有梦想就会有引力。我有一句教育名言:教育,要让孩子做梦,帮助孩子追梦,而不要太在乎是否圆梦。

最重要的,以精神引领精神

每个人的一生都会碰到困难。有的人碰到困难就萎靡不振,有的人却会从困难中获取人生智慧,这取决于人的精神。家庭教育,要引领孩子不怕困难的精神。孩子的精神,是可以培育的。精神成长,靠的是精神引领,包括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

引导孩子阅读,能带给孩子精神食粮。有专家说,一个人的阅读史,就是精神成长史。我非常赞同这个说法。我喜欢引导孩子读名人传记。两个孩子小时的偶像是爱因斯坦。我出差时看到爱因斯坦的书都会买来,肯定是两个孩子最喜欢的礼物。看到爱因斯坦的科学成就,感受到的就是科学精神;看到爱因斯坦给美国总统写信,赶在德国之前研究出原子弹,看到爱因斯坦晚年致力于销毁原子弹,看到爱因斯坦放弃了以色列总统的提名,感受到的就是人文精神。

“读万卷书”外,“行万里路”也是好办法。我儿子6岁时,我带他到清华大学。我说,“地上的每一块石子,都曾经有名人走过。”我儿子说,“是的,包括今天我在走。”受到我表扬。我曾带我女儿到北京孔庙,看历代状元的书法石刻。有次冬天,我陪同我女儿到北大,看结冰的未名湖。当然,我更多的是带孩子到家乡的一些景点走走,每个地方都有特别人文元素的景观,基本上不花钱,孩子的收获也不小。

把长辈的创业故事告诉孩子,特别能传递精神力量。我小时,我父亲在村里做些泥砖,烧成青砖赚些劳力钱。村里有人做坏事,夜里到砖窑上,用松树枝在窑上挖了个洞,后来青砖都变了质,我家亏了一大笔钱。记得当时,我母亲跑到村里老人亭哭了半天。我父亲,没有读过书的农民,却在家庭教育上做出了一件了不起的事:把那害人的松树枝寄上红头绳挂在大梁上。我小时,每每看到这大梁上的松树枝,就会暗下决心发奋学习。所以,我觉得,我父亲没上过学,却也是教育家,他知道“精神的力量”。我孩子小时,我就反复讲这个松树枝的故事,孩子能感受到特别的精神力量。

受松树枝故事的启发,我有意把自己的艰难求学与创业故事讲给孩子听,并有意放大了“艰难”的程度。有次,我带孩子去飞云江边玩,我就说了件事:我读师范时,就是从这里渡船过江去学校的;在学校,我把父母给的一点钱买了书,晚上常饿肚子;晚上,每天都会有卖馒头的人到宿舍叫卖,同学们都买了吃,我肚子很饿,却舍不得。我对两个孩子说,“现在大鱼大肉吃不了,爸爸却常梦到吃馒头,什么时候爸爸写篇《馒头飘香》,会很感人的。”孩子俩听了很感动。我想,他们能感受到精神力量。

我师范毕业教了一年书后,再去读大学。因为经济困难,有年寒假期间,只身去北京做生意,回上海时出了点小问题:大年二十九,在公平码头买了船票后,身上没钱了,想不到却误了船。当时还没有手机,没有信用卡,后来在一位好心老人的帮助下,坐火车再坐汽车才到家。这事本来与两个孩子无关,但我多次对他们讲。两个孩子13岁时,我们一家人到上海过年,大年二十九,那天正好下大雪,我带两个孩子大雪中到了公平码头。特别的情境,两个孩子有不一样的感悟。

孩子的成长过程中,常常会碰到困惑,这时候,正是精神引领的好时机。当孩子出现心灵困惑时,不管如何的幼稚,都要站在孩子的视角,帮助其拨开迷雾,让孩子感受长者的智慧和精神境界。

网络上有个故事,说一个人感觉生活很苦,向智者求教。智者拿了一个茶杯,抓了把盐,放一点水,让他喝,他说很苦。智者带他到了湖泊边,将茶杯中的盐水倒进湖泊,再舀点水给他喝,当然不苦啦。智者说,“为什么同样的事,有时候苦,有时候不苦?因为原来心胸像茶杯一样小,现在心胸像湖泊一样大。”

好的家庭教育,要给孩子宽阔的心胸,要给孩子强大的精神力量。这就是今天主题的“心成长”。要给孩子精神力量,家长得先做精神强者。所以,我起先说的,家长不能只做知识传播者,不能只做特长的培训者,而要做孩子精神成长的引领者。这就是今天主题的“新父母”。

如果孩子缺乏应有的精神世界,获再高的奖项,考上最名牌的大学,都不能算教育的成功。而如果具有强大的精神力量,孩子的分数、荣誉,甚至以后不管从事何种职业,实在无所谓。这就是我今天演讲最核心的思想。

623880910 发表于 2015-12-7 00:13:42

学习了,谢谢分享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做孩子精神成长的引领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