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很努力,成绩却差强人意?学会把握目标四要素,行动才有依据
学习很努力,成绩却差强人意?学会把握目标四要素,行动才有依据本节是专栏的第六节,从本节开始我们讲雪糕的高效的学习方法,也是最关键的点,掌握学习方法,有好的成体系学习习惯的孩子肯定不会差,本篇开始才是最硬核的部分,也是逐渐拉开学习差距的关键点。家长-定要重视起来,帮孩子养成习惯,以后学习不费力。不要等到了初高中还不明白怎么回事。 很多学生小学阶段学习成绩还不错,进入初高中以后迅速沦为学渣,为什么? ---伪学霸。 小学知识点少,只要稍微努力,就能轻松考100分。初高中后,知识点成倍增加,难度加大,而且还要组合运用。这时候,没有目标和规划的伪学霸就露馅了,脑袋里面一团乱。 方法不掌握,孩子越努力,成绩效果不理想。时间久了,没有好的反馈,就会自暴自弃。这就是心理学上我们常说的习得性无助。 那我们该怎么办呢?我们常常说要有远大目标,挂在嘴边的目标到底是什么?怎么制定目标才算合格,有行动的依据,而不是乱开枪。 很多学了这套方法的学生家长反映,孩子现在很自觉。不会像以前一样浪费时间和无所事事了。 认知前提 在开始之前,我们需要一些认知上的改变。 第一,我们所说的很努力,是主观感受还是客观事实,确实比别人付出了更多的时间,有没有进行量化。量化就是自己记录时间和做的事情,比如你在学习数学上你做了多少练习题,花了多少时间。你语文阅读读了几本书,写了几篇作文,用了多少时间。这是客观的量的标准。而不是凭自己的主观感受,觉得自己很努力了。有时候你越努力,效果越差.。你越毫无思考的加倍努力,陷入恶性循环。用数据记录你会发现,其实也没做多少一天下来,但总是感觉好像做了很多。这是你精力消耗在了-一些不相关的事情上,大脑会欺骗我们,以为自己很努力了。 "世界大脑先生”东尼博赞在《启动大脑》中如是说: 因为你没有应用正确的思维来思考你所面临的挑战。你之所以会陷进去,实际上正是因为你的努力。我们会莫名地不知如何发挥大脑巨大的能量。目标制定与执行
一、目标制定 做任何事情我们需要-一个方向和目标,制定目标是行动的第一步,有目标我们就有行动的指南和方向。 就好比瞄准一样,没有了靶心,不知道往哪开枪,往往自己的努力没有集中在这个方向上,而是被平均分散了。这样的例子我们在生活中处处感受得到。这也凸显出孩子平时的学习缺乏-定的计划和学习习惯,家长没有很好的指导孩子习得这项技能。 但是目标的制定需要遵循几个原则:那就是目标要具有效性(可达成)、具体化、可测量、可操作。
目标制定的原则1-有效性(可达成) 目标制定要父母跟孩子一起,结合当前的时间安排和空余进行规划,目标的指定要根据自己的实际,要根据自己能力看是否在计划的期限内完成,不能太简单,轻轻松松就完成。这样的挑战没有任何意义,我们要在学习区域练习,刚开始可以先制定一个短期的,根据效果和反馈在逐步惨正,并且加长期限。 这才是正确的方法和方式,在不断完成短期预期的过程中,我们可以获得肯定的评价,对自己更好完成长远目标是真反馈,本身长期目标就是很多短期目标达成的。 因此,有效性,就是制定目标要根据自己的情况和实力,制定的过高打击自己的信心。制定的过低没有突破自己的舒适区,都是不恰当的。 2-具体化 如果奋斗的目标不明确具体。我们无法看到任务在哪里,这就好比我们家长很忙的时候有具体的任务,但是一旦清闲下,就不知道该干些什么了?很容易向疲意、灰心或无聊妥协,孩子学习目标的具体化就是这样的意义,有了具体化的目标,他就便无法欺骗自己了。 很多人卡在了这一步,因为制定的目标:不!够!具!体!。我们来看一下以下目标有什么区别: ■半年后我要学好英语:■12月后我要学好听力;■2月26日前,我要在英语听力方面达到基本脱离原文听懂慢速voa。 以上三个目标,你觉得哪个好?为什么尽量具体?前面我们说过了,只有具体,才能明确知道自己到底应该在哪方面多下功夫,最后能实现什么样的效果。并且这个效果是可以进行测量的。设定好期限,才能把具体的目标分解到每一天的量化的行动中,可以检验自己的任务完成进度条。很直观的看到自己今天完成的任务量。这个欺骗不了任何人,完全靠数据说话。 比如说,我想提高数学成绩这是目的。制定目标时不能说数学成绩达到多少分为目标,而是,在半年内,我要完成多少针对某- -类知识点或概念的练习题,并记录多少知识点。例如语文,一个月之内,完成某类体裁的多少篇阅读,以及完成写作多少篇,每篇800字。这样具体的目标。这样我们才有具体行动的动力和方向。专注于行动,并养成习惯。
目标制定的案例 3-可操作目标要具有可操作性,而不是抽象的描述。根据目标反向推演。比如,一个月内完成阅读文章20篇,并完成10篇笔记,字数300-500,我需要设置好这样的学习内容在什么时间、什么地点、以怎么样的方式进行。你总不能说让孩子在坐公交车的时候做吧。这就是目标达成的可操作性。 4-可测量
经过一个阶段的实施,我们需要测量我们的目标有没有完成,在前面三个步骤的基础上,我们运用数量化的可测量的目标可以实时监控我们的行动,如果你不知道自己的进度如何,便无法对行为或策略加以调整,最.后,目标变得无效。所以通过可测量的手段,可以随时检查自己的进度和最终的结果完成度。 一旦我们的目标制定好以后,我们无需再浪费时间和精力来思考我们的目标,而是可以.把关注点更多的落实在执行上。 同时,把注意力放在进步上面,而不是表现和短期的分数上面。 二、计划执行这个非常重要,很多人做完目标就觉得万事.大吉了。其实接下来的具体计划和执行才是我们完成目标的体现。计划是根据要达成的目标逆推得来的。很多时候学不下去,就是因为没有制定一个切实可行的计划。其中有3个关键点: 1.切实可达到:计划不是空话,一定要保证计划本身是可实施的,比如你给自己定每天背100个单词,估计没两天就放弃了。一定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哪怕开始任务量少一点。保证自己能完成,这侧面给自己树立了正面反馈和信息。这才是我们最关键的第一步,哪怕这个任务量是你平时的二分之一。走出第一步,这才是最关键的。尤其是在这个时候,前期几天保证自己能顺利走下来才最重要! 2.计划要具体: 在日期.上最好细到每天的固定时间安排,同时需要考虑到可能出现的突发情况。不要制定一个很泛泛的月计划,那基本就流产了。在行动上,具体到这件事做的时间点和时间段。 例如阅读:我应该读哪类的书一这类书 ,我应该从哪本开始读一预计多长时间读完,每天读多少页一一读书的过程中如何做笔记一笔记需不需要复习一 如果笔记需要复习,复习间隔是多少...计划越具体,实施的可能性越大。孩子只需依照这个菜单执行就可以了。 3.要有触发行动的机制: 计划执行策略触发机制目标设定好以后,接下来就是具体的执行触发阶段,目标设定好了,到了执行阶段却无法操作,或者因为其他因素的干扰以及诱惑,说好的完成的学习任务,有没有去完成?计划执行阶段也是最重要的阶段,是保证我们目标达成的关键。但是执行阶段要养成习惯需要-一个触发习惯的动作,也就是地点(场景) +时间策略。 因为有些细节被忽略掉了。比如,按照计划是今天完成阅读文章一篇,并写完300字。触发这个行为的场景是什么,我们很可能一天下来没有去执行。并不是所有的计划都有效。 海帮.格兰特.霍尔沃德在《成功,动机与目标》这本书中介绍了触发行为计划的有效策略: “如果......... .........”的计划。 当你决定了行动的时间和地点时,你的脑中会发生神奇的反应。这个计划会为情景或暗示(“如果”)与既定的行为(“就" )之间搭起一座桥梁。 比如,你想完成你的语文写作计划,而中午午饭后在教室这段时间比较空。这个时候你制定一个“如果....就.....”计划,你就触发了“ 午饭后在教室”这个场景地点与“写作文”这个行为联系到一起了。 这样我们就可以应对当前、抵抗诱惑、应对焦虑和自我怀疑。把精力集中在行动上,而不是在痛苦和怀疑中浪费不必要的精力。 有了目标和具体的看得见的计划,再加上触发这些行为的时间地点,那孩子的行动就处于任务模式中,而不是盯着空洞的一句话的目标不知道怎么做。 本文由娃娃头整理,作者隐者有言。分享于此,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欢迎大家回帖,和众多的牛爸牛妈一起交流讨论!作者和壹牛家长论坛拥有最终版权,转载请注明出处!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