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实记录:我是如何利用玩手机培养孩子的自律精神和责任感的
本帖最后由 零零柒 于 2020-8-18 17:40 编辑真实记录:我是如何利用玩手机培养孩子的自律精神和责任感的
01现在我孩子每天到点就去看电视或者手机,并且顺带拿着那个15分钟的漏斗计时器,当时间结束后,孩子就会关掉电视或手机去干别的。
达到这个状态是我通过两个多月的引导,不断坚持实现的。
02对于手机电视这类电子产品,大多数父母都有抱有本能的排斥心理,他们觉得这些东西容易让孩子上瘾,所以应该控制孩子,甚至禁止孩子玩。父母本能的排斥,这可以理解。
但是从长远来看,尽管孩子被控制住了,但是孩子的欲望并没有消失,它只是被压制了。而一旦解禁,它将以更加剧烈的方式爆发出来。
我大学的时候,周围的很多男同学,包括我都沉迷网络,为什么?就是因为初中、高中时父母控制的厉害,玩不到。现在解禁了,总算没人管了,就可劲的玩。而且越是之前乖的孩子,大学后爆发的越剧烈。
所以,父母的感情上本能排斥没问题,但要理性思考这个问题:光靠逼迫打压来控制孩子远离手机电脑电视是否能真正的让孩子杜绝电视手机这类电子产品?
结果很明显------不能。
03
那么我是怎么做到让孩子自我控制,自我约束自己的玩手机时间的呢?
答案是:就是利用手机、电视这类电子产品。
一,正确认识孩子沉迷电子产品问题是电子产品本身让孩子沉迷的吗?
表面上看,好像是。
视频、电影、游戏、聊天等等,电子产品能满足人们各种各样的喜好,它的世界太丰富了,让谁都会容易沉迷的。
但是问题来了,为什么有人不容易沉迷?
因为有的人自控力强,他们也喜欢玩,但是会控制自己,不让自己沉迷。而对于大多数孩子,恰恰欠缺的就是自控力,所以就更容易沉迷了。
所以孩子沉迷手机电视这类电子产品的问题根源,不在于电子产品本身,而在于孩子自身没有坚强的意志,很好的自控力。
沉迷的根本就是缺少自我控制。
网上很多网友说让国家禁止电子游戏,说游戏害了孩子。但我想说,如果自我控制能力不行,即使没有了这类电子产品,孩子还是会沉迷于其他的东西,到时候网友是不是又要国家禁止其他东西呢?
所以,我的重点不是在控制孩子玩手机电视等电子产品,而是如何帮助孩子建立自我控制能力。
二、如何帮助孩子建立自我控制通过上面分析,我们意识到预防孩子沉迷的关键是增加孩子的自控力,所以我们的问题重点就转变为:如何帮助孩子建立自控力。而孩子又恰好喜欢玩手机电视等电子产品,我们完全可以把二者结合起来,一起培养。利用孩子对电子产品的兴趣调动他们参予我的训练计划的积极性。
具体做法:第一步:让孩子正确认识手机电视等电子产品
找个孩子情绪好的时候,跟孩子坐一起探讨手机电视等电子产品问题。明确表达我们的看法,告诉孩子:手机电视等都可以看,可以玩,这是你的权力,但前提是要保护好自己的眼睛,不能无节制的看。
在这一步中,我们还可以找了一些有关眼睛的科普材料,让我们的沟通更有说服力。
第二步:跟孩子一起制定玩手机时间
当孩子理解健康的重要性后,跟孩子一起制定一个游戏时间。
你看的没错,为玩手机制定计划。
一开始,我给孩子提供了选择:在保护眼睛的前提下,一次看多久,多久看一次。
因为第一步跟孩子正确沟通了视力的保护,所以让孩子做选择时,孩子会做出一个合适的选择,她选择了15分钟,一个小时玩一次,然后自己用图画制作了玩的时间。
只有当孩子感觉有兴趣时,他才会积极的参予,才会有主动性。他想玩就要遵守规则,就要守时。这就形成了一种相互制约。
只有当我们对孩子玩电子产品真的采取了开放的态度,孩子知道自己什么时候可以玩,能玩多久,孩子便不会对电子产品有太多的紧迫性。
你玩或不玩,它都在那里等着你。降低孩子对游戏的心理期望
第三步:执行
最难的是这一步。
在执行过程中最容易出现的问题就是孩子经常因为看电视手机太投入,到时间也忘了关,这几乎是肯定出现的。
这是孩子的正常情况,因为孩子意志力弱,几乎所有的孩子都会出现这种情况,所以父母不要太过在意。
我们要记住我们的重点,我们是要培养孩子的自律精神,让他自己控制自己。不要因为孩子一开始做不到就贬低攻击孩子,贴不守时等负面标签,打击孩子的参予热情。
第四步:反馈修改
当我们发现第一次计划孩子经常不能坚持,计划失败后,我们应该跟孩子重新回到谈判桌前,跟孩子制定第二次计划。
记住我们是跟孩子一起,是帮助孩子进步的,所以我们不要指责孩子,而是要表达了我对孩子不能坚持自己计划的担忧。
在这第二次谈话中,我没有指责孩子的不足,而是肯定了孩子的进步,但是孩子做的还不够,经常不能坚持,所以,我希望跟孩子一起看看有没有更好的方法,让我们做的更好。
孩子说,她觉得15分钟有点少,有时候看电视看不完,觉得看20分钟的话就能控制自己。
我同意了孩子的看法,觉得这个方案可行,可以试试。并且我也提出了我的建议:可以做一个表格,上面统计自己有坚持做到的次数。
当孩子提出他们的想法时,我们要赞赏他们的想法,我们要肯定他为解决问题做出的努力,这样孩子才有动力积极的跟我们互动,来解决问题。
记住我们的重点:是帮助孩子解决问题,而不是指责批评孩子做的不好。
经过第二次制定时间,孩子自觉性有了明显的提高。原来10次可能坚持3次的话,现在10次能坚持6、7次。
对于孩子的进步,我们要及时的肯定鼓励,给孩子以自信心。
如果对现在结果父母还不满足,注意过段时间,当孩子习惯现在的行为后,我们可以跟孩子再制定新的计划,争取能百分百守时。当然对于孩子不要一次要求太高,要循序渐进。
第五步:扩展延伸
当孩子形成了能坚持定时定量的玩手机电视后,证明孩子掌握了初步自我控制能力。
我们这时候可以引导孩子建立新的计划,比如看10分钟的书,或者画10分钟的画,然后再慢慢延伸到20分钟、30分钟,孩子的自我控制能力越来越强,时间也不是总浪费在手机上
注意事项:1、激发孩子的主动性
我们要培养孩子的自律,所以要尽可能的调动孩子的积极性。在父母能接受的范围内,尽量的满足孩子的要求。
比如如果孩子制定了一个玩20分钟,再休息20分钟,再玩20分钟的计划的话,如果没有背离父母保护眼睛的原则的话,也应该支持孩子。因为我们现在要做的是培养孩子的自律,养成自律后,后期我们还可以引导孩子减少手机时间。
2、切忌批评贬低
很多父母看到孩子表现不好,制定的计划达不到,就容易心理失衡,讥讽、贬低孩子,这是大忌。这样做只会让孩子讨厌跟你的配合,不想再继续计划。
尤其是7岁以下的孩子本能就控制弱,你要认识到孩子控制不了才是正确的表现。如果给孩子传递了负面情绪,让孩子感到你在控制他而不是帮助他,孩子就会产生抵触情绪。
3、相信孩子,尽量不要监督
我们的目的是培养孩子的自律精神,如果全靠父母监督的话,这跟我们其他的控制方法又有什么区别呢?
所以父母应该相信孩子,自觉遵守。
父母可以偷偷的观察,但不要发现孩子一不守时就着急上火的去批评孩子。应该观察一段时间后,在跟孩子具体谈下出现的问题。但即使谈问题时,也应该抱的是信任的态度。
4、不要惩罚
因为我们的目的是激发孩子的内驱力,建立自我控制,而父母的惩罚是一种外驱力,惩罚的越多越不利于孩子内驱力的建立。
有的父母可能会觉得,如果没有惩罚孩子岂不是做不到也无所谓?
不是这样的,每个人都有想让自己变得优秀的心向,孩子肯定也想坚持,只不过他们的意志力不够,所以,父母应该做的是帮助孩子增强意志力,提供可行的帮助方法,或者修订计划,降低难度,帮助孩子实现自己的计划,获得成就感。记住只有让孩子感觉到优秀,孩子才能变得更优秀。
以上是我利用电子产品培养孩子自律能力的方法。步骤是关键,但是父母的心态才是基础,没有好的心态,父母步骤再好也培养不了孩子。
本帖由零零柒编辑,作者神通奶爸,欢迎各位牛爸牛妈们回帖讨论,作者和壹牛家长圈拥有最终版权,转载请注明出处。如涉版权问题,请联系删除。
首先父母自己不上瘾,娃娃才不沉迷!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