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有孩子,一定要尽早带他见这4种世面
本帖最后由 壹牛零零柒 于 2023-4-26 11:36 编辑如果你有孩子,一定要尽早带他见这4种世面
相信很多家长都有带孩子出门游玩、旅行的经历。
喊上三两好友,认认真真地做功课,规划行程,拖着一群孩子出门,吵吵闹闹,状况不停,一趟下来精疲力尽。
带孩子出门旅行属实是一件麻烦事。
但为什么很多父母乐此不疲地去做这件事呢?
对很多家长朋友的回答是——见世面,让孩子感受不一样的世界。
现在有一句很流行的话叫做:“你读过的书,走过的路,最后都会成为你身体和思想的一部分。”说得就是人要主动增长见识,丰富内心。
见过世面的孩子,往往比其他孩子看上去更有底气、更加自信。
世面,用百科的解释来说,是人世间形形色色的情况,也就是世界的方方面面。
带孩子见世面,不仅是只有旅行,还有下面这些方面。
PART01.
第一种世面,是读万卷书
读书, 是见世面最简单的路。
稻盛和夫曾说:“书本教给我们无法亲身经历的事情,让我们可以在头脑里进行模拟演练。自身的直接经验,加上读书得来的间接经验,构成了人生成功的精神基础。”
书是看世界的窗口,足不出户,孩子可以看看中国的兵马俑、埃及金字塔、印度泰姬陵;
知道最高的山、最长的河流、最深的峡谷;为什么会下雨、为什么会做梦.......这些问题,在书里都能找到答案。
书里还有孩子从未涉足世界。
一本优秀的书,往往是作者多年的知识和经验总结,每读完一本书,就是和一位老师对话,汲取不仅仅有知识,还有教训。
这也是我们一直做童书的推荐原因之一,书,不仅仅是用来学习,更是为了完善孩子对这个世界的理解,帮孩子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和价值观。
博览群书之后,就开始拨云见日。
能读书、会思考,孩子未来在谈吐中就会增加一份从容和笃定。
PART02.
第二种世面,是“行万里路”
“行万里路”的意思就是等孩子到了一定年龄,尽可能多带孩子出去走走、看看。
很多孩子小小年纪就沉迷电子产品里的虚拟世界不能自拔,与真实世界的互动非常少。避免此类现象发生的方法之一,是当孩子到了一定年龄,尽可能多带他出去走走、看看。
你可以带孩子参观各种各样的博物馆,让孩子感受历史的厚重,艺术的精妙;
你可以带孩子感受大自然的鬼斧神工,自然中的花草树木、虫鸟禽兽、山川河流都是最天然的“教材”;
你可以带孩子去旅行,品尝当地的特色美食,欣赏当地的建筑风格,感受不同的人文风情。
有条件的家庭,带孩子旅行,见识不同地方的人文风情;如果没有条件,街头巷尾、家附近的小公园、郊外的一座山,一条河,对孩子来说,都是新的体验。
旅途中的所见所闻,好的坏的,都是一种见识。
认识一位家长,老师布置了一篇名为“山”的主题作文,他趁着周末让女儿带上作业本,开车去郊外深山里,去登山、观察山……
他说:“让孩子自己在山里行走一天,就是最好的写作素材”。
不一定多去几个地方旅行才叫见世面,对孩子来说,与父母一起,去认识和探索世界,都是增加阅历的机会。地点不重要,重要的是收获了什么。
PART03.
第三种世面,是看生活百态
知乎上有人提问:“见过世面究竟有多重要?”
其中一个回答很有意思:
会讲究,能将就,能享受最好的,也能承受最坏的。见过世面的他们自然会在人群中散发不一样的气质,温和却有力量,谦卑却有内涵。
父母在教育孩子的时候,往往注重让孩子享受最好的,却忽略了让孩子去看到真实的生活。
前几天无意中听到这样一个故事:有个高中生,一身名牌,衣服手机用的都是最贵的牌子。想要什么买东西,各种方式要求父母,最后总是能得逞。生日那天,请同学吃饭,一千多的账单随手就付。
而他的爸爸妈妈,平时一份炒饭都舍不得点,他们最常说的话就是:“花一些冤枉钱做什么!”
在这个家庭里,孩子过的生活是一种“虚假的生活”,父母给了孩子生活优越且受之无愧的错觉。
陶行知说,生活即教育。
成年人不该向孩子抱怨生活的不易,但是生活真实面貌却应该让孩子看到。
有位朋友喜欢带孩子去充满人间烟火气的菜市场,他觉得这里能让孩子真真切切地感受到什么叫“生活”,孩子在这里明白了妈妈做的每一道食物,既要花钱买材料,还要耗时做,繁琐却不易,这就是生活。
有一天,在摊贩林立的菜市场,一位80岁的老人家在门口摆摊卖青菜,孩子看到了,主动拉着他去老奶奶的摊位。那一刻,他很欣慰,因为孩子已经懂得如何表达自己的善良。
了解好的生活是什么样,看到负重前行的人是怎么生活,目睹这些人生百态的孩子,才会更加珍惜所拥有的生活。
PART04.
第四种世面,是见人心
见世面也包括见人心。
家长们向来都是鼓励孩子多结交朋友,但是我们却很少教孩子如何客观地去认识一个人。
孩子从生下来那一刻起,注定会和不同的人打交道,人心繁杂,仅仅靠保护是不能完全避免孩子在人际关系中受到伤害的。
我们必须承认,身边的人,不是每一个都值得我们与之交往。父母教育责任之一,是教会孩子多元化地看待每一个人。
多带着孩子参加校内外的各种亲子活动,也可以带着他去大人的饭局,让他学习如果跟不同的人打交道。
等到见的人多了,理解了人与人之间的千差万别,就慢慢形成完善的人生价值观,能分善恶,也能充满包容地去看待他人,充分包容和接纳他人的不同。
新裤子乐队主唱彭磊说:
“平时只要有演出,我都会尽量带上女儿,虽然她年纪小,但多看看社会上一些乱七八糟的人总是好的。
一般女孩都是因为无知才上当的,让我女儿先接触这些东西,以后她长大了就不会被这些东西骗了。”
打造这样有独立思考能力的孩子,需要家长要会“聊天”,多用启发性对话引导孩子思考,鼓励孩子开动脑筋。
我身边有朋友喜欢跟孩子聊生活,尤其是孩子上了初中之后,小到社会百态,大到国际局势,只要孩子感兴趣,父母就愿意讲,在这种思想的碰撞中,让孩子从不同角度去看待和理解人和事。
美国知名教育工作者朱莉•利思科特·海姆斯曾说:“对话是练习和观察批判性思维结果的最佳机制。”
能读书、会思考,孩子未来在谈吐中就会增加一份从容和笃定。
这份包容,终将变成见识与涵养。
内容来源于钱志亮工作室,由壹牛零零柒整理,分享于此,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欢迎大家回帖,邀请更多的家长加入壹牛交流群,和众多的牛爸牛妈一起交流讨论!作者和壹牛家长论坛拥有最终版权,转载请注明出处!
http://img.16jzq.com/forum/202302/22/172803v6xqze22it206xm9.jpg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