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牛零零柒 发表于 2023-8-9 15:12:24

从鸡娃到反向育儿,我的孩子竟开始自律了

本帖最后由 壹牛零零柒 于 2023-8-9 14:33 编辑

从鸡娃到反向育儿,我的孩子竟开始自律了






儿子从上四年级开始就变得特别磨蹭。
早上起床,闹钟要提前二十分钟响才能把他叫起来,洗漱、吃饭、上学都要催上无数遍他才会动。
晚上放学回家,写作业不仅要催、还要盯,否则半个小时的作业他能磨蹭到两三个小时才能写完。
不管我怎么催、怎么骂,他好像对学习的兴趣都很低,还天天抱怨“为什么要读书”。
为此,我一度要崩溃。
后来,朋友一句话点醒了我:
孩子都是越管越反的,你要学会反向育儿,你要是不管他了,他绝对开始着急。
他不想写作业,你就拿一两次不让他写,他被老师批评了就会长记性。
听了她的话,我第二天就做了“试验”。
那天,我没再盯着他写作业,反而让他“自由活动”。
因为没有提醒他写作业,他那天玩得已经忘了写作业这回事。
第二天一早,我只叫了他一遍起床,然后把早餐放在桌子上就没管了。
结果就是:那天他不仅上学迟到了,作业也没完成,被老师罚站了一天。
果不其然,那天晚上一回来,他就匆匆忙忙写作业,速度比平时快了一倍。
也是从那天开始,他的“磨蹭病”慢慢就犯得越来越少了。
很多父母总是在做“驯兽师”,用强硬的态度逼迫孩子;
到最后,反而让孩子越来越反感我们。
其实,父母应该学着“反向育儿”,用“以柔克刚”的教育方式去征服孩子。
上海师范大学蔡丹教授曾说过:
反向育儿是一种有效的育儿方式。
但前提是父母真的信任孩子,支持孩子。
是啊,如果我们能相信孩子。
不用打骂、说教、讲道理,依然能用“温柔法”去征服孩子。
那么,怎样做才是正确的呢?

惩罚式的“反向育儿”是在为孩子“埋雷”

在微博上看到一个关于“妈妈半夜带娃暴走”的视频有很高的热度。
凌晨两点多,两岁多的女孩想出去玩,怎么哄都没有用。
于是妈妈就“满足”女儿,深夜带着她出门去玩,
当女孩玩够了想回家时,妈妈却拒绝了,还说“要玩到天亮才回家”。
女孩当时就哭了,对妈妈说:“我小手冷,我想让妈妈给我暖一会”。
可是妈妈依然没有妥协。
一直到女儿崩溃地大哭,说着“我要妈妈牵我回家、再也不出来玩了”这样的话,
妈妈最终才同意带她回家。

这可能就是大多数父母眼中的“反向育儿”。
但是这种以让孩子“厌恶”的方式,去阻止孩子做一件事,更多的是在惩罚。
尤其是在女孩崩溃大哭的那一刻,她的内心只有害怕。
这也是心理学上所说的“厌恶疗法”:
把戒除的不良行为,与不愉快的或者惩罚性的刺激结合起来,形成一个厌恶性的条件反射。
比如:
孩子喜欢玩游戏,就让他不停地玩,每天复盘;
孩子喜欢看电视,就让他通宵来看,不许睡觉……
这种让孩子产生厌恶、恐惧的方式,它只会压抑孩子的需求。被压抑的孩子最终可能会变成——
以牺牲亲子关系让孩子妥协,会让孩子对父母的恨意加深。
孩子今天可以用这样的方式厌恶游戏,明天也可能因为这样的方式厌恶学习。
孩子被压制的欲望,要么让他在沉寂中爆发,要么在高压政策之下学会讨好。
任何一种以压制、令孩子厌恶的教育方式,最后只会给孩子带来伤害。
那什么是正确的“反向育儿”呢?

面对孩子的情绪,父母“弱一点”

2岁以后,孩子的自我中心阶段逐渐发育完善,他会有自己的想法和需求。
但由于他们的能力有限,愿望和实际能力的错位,心理的挫败感和无力感就会使他们脾气暴躁:
想吃零食没被满足发脾气;和伙伴闹不愉快了发脾气;
被妈妈批评了几句也要发脾气……
这时候,我们很多的父母,对待孩子情绪的方式是什么样的呢?
自己抗拒、压抑,用同等的情绪去阻止孩子发脾气。
就像一位专家所说:
如果孩子有60分的情绪,妈妈可能就会有80分的情绪;
孩子情绪变成90分时,妈妈的可能就变成了95分……
最后彼此都变成了情绪的奴隶。
实际上,
孩子发脾气时,是在向父母“寻爱”,以此来确认自己的重要性。
最好的处理方式是“示弱”,去让孩子找到价值。
有这么一个故事:
因为4岁儿子总是突然大发脾气,爸爸越斥责,他的情绪就越强烈。
后来,爸爸换了个办法,没想到效果意外的好。
当儿子又一次突然大发脾气时,这位爸爸蹲了下来,向孩子大喊:我需要一个拥抱!
这时候孩子一愣,问道:什么?
爸爸再次喊道:你能抱抱我吗?
儿子看上去完全懵了,但他还是不情愿地给了爸爸一个拥抱。
然后父子俩融化在彼此的怀抱里。
其实,一个小小的拥抱,向孩子传递的是“我需要你”,它让孩子有了价值。
有时候,孩子的脾气不是情绪,而是在寻求父母的一种宠爱。
当我们给到他了,他的情绪就消失了。
父母的“弱情绪”,才能让彼此的情绪完美平衡。


孩子叛逆时,“以退为进”

研究数据表明,女孩10岁,男孩12岁左右进入青春期。
美国心理学家霍林沃斯将它称之为 “心理性断乳期”。
这时候的孩子独立意识逐渐成熟,总想为自己“争权”。
但是,很多父母还不肯对孩子放权,什么都想管。
陈默老师说:当孩子感觉到自己不允许被长大的时候,就开始反抗了。
当孩子不能拥有“自由”,他们会通过顶嘴,脾气暴躁,表现得无礼和粗鲁等叛逆性行为来对抗。
遇到叛逆期的孩子,父母千万不要硬碰硬;
而要用到“以退为进”的教育,让孩子信服你。
鲁迅先生在《无声的中国》中写道:
中国人的性情总是喜欢调和、折中的。
譬如你说,这屋子太暗,说在这里开一个天窗,大家一定是不允许的。
但如果你主张拆掉屋顶,他们就会来调和,愿意开天窗了。
这种行为后来在心理学上被称为“拆屋效应”。
如果用在教育上就可以理解为:
当我们给孩子提一个要求时,
先提出难以完成大要求,再适当的让步,提出小要求,对方会权衡利弊,更容易接受后者。就比如:
我们不让孩子玩游戏,他反抗时,可以允许他做完以后玩一会游戏,那么他就不会那么抗拒了。
用以退为进的方式,能在双方的满足下获取亲子关系的和谐。
当父母“软”下来,孩子也会卸下防御心,更愿意与父母合作,实现亲子关系和学习效率的双赢。

孩子提要求时,“满足她”

一位网友说:女儿上学经常迟到。
为根治女儿喜欢迟到这一毛病,早晨她特意放慢动作,故意让女儿迟到。
果不其然。
那天迟到后,女儿深深体会到拖拉的坏处,每天早晨上学再没有被爸爸妈妈督促过。
这样的教育就叫做“体验式育儿”。
当一个孩子在提出原则范围内的不合理要求时,与其“不行,不准,不可以”地拒绝一百遍,也不如让她直接感受一次。
孩子有试错、才会成长。
一位科学家曾讲过自己童年时的一次经历。
两岁时,他将一瓶牛奶洒到地上。妈妈看见后没有责怪他,而是很温柔地问他:
“哇,我从来没有见过那么多牛奶晒在地上,既然损失已经造成了,你要不要玩一会我们再来打扫?”
他开心地在牛奶滩上玩了几分钟后,妈妈说:“我们是时候收拾了,你更喜欢用海绵、毛巾、还是拖把呢?”
随后,妈妈便陪他一起把地上的牛奶清理干净。
妈妈并没有因为他犯错就打骂他,而是把它当成是一种试错的机会。
他把妈妈的教导贯彻到自己的整个人生中。
每一次面临挑战,每一次遇到困难重重的科学实验,他都告诉自己:“试试吧,即使失败,我也可以从中学到很多东西。”
让孩子在合适、安全的范围内去试错,才会让他走正确的路。
让孩子感受一次,会比说教一百次效果要好。
父母在把握好度的前提下,允许孩子体验,是人生的宝贵财富。

孩子提问时,学会说“我不会”
一位知名演员曾分享过一段与女儿的经历。
女儿小的时候,连最基本的积木都不敢玩。
后来观察一段时间后,她发现女儿不玩积木是因为她玩得太好了,让女儿觉得自己很笨。
知道这一点后,她在搭积木就故意搭歪,然后故意让积木倒塌,还特意去“请教”女儿。
于是,女儿不仅重新玩起了积木,还不断在纠正妈妈的错误,积木也越搭越好了。
父母表现得越完美,孩子的自卑感越强烈。
如果父母能降低优越感,用“示弱”的方式面对孩子,他做事情的积极性也会大大增加。
教育孩子,要学会转换角色。
在外人面前,你可以无所不能,但在孩子面前,就要学会“装傻”。
在《老师,请回答》节目中,有一位医生被问到“在家里会不会辅导孩子写作业”时,他这样回答:
在我们家比较特别,在家里基本不怎么教孩子,当孩子有问题过来问的时候,我们说“这个我也不懂,你来教我吧”。
在孩子面前“弱”一点,不仅提升孩子的自信和价值,还能让孩子在探索与思考中培养他的独立能力。
如果最终能将孩子变得优秀,父母“弱”一点又有什么关系呢。

写在最后

反向育儿的真正意义并不是带着惩罚的厌恶,而是让孩子带着责任成长。
打破常规的“父强子弱”的局面,
那种对自己行为、和做决定的“身教”体验,也往往比家长的“言”教更有领悟价值。
我们把教育孩子的重心放在:
试错、看见、探索和合作的基础上去进行“反向育儿”。




本文来自武志红,由壹牛零零柒整理编辑,分享于此,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欢迎大家回帖,和众多的牛爸牛妈一起交流讨论!作者和壹牛家长论坛拥有最终版权,转载请注明出处!
http://img.16jzq.com/forum/202305/21/140637rznx3w4pdnllxn4a.jpg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从鸡娃到反向育儿,我的孩子竟开始自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