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萝卜 发表于 2014-1-4 14:46:41

初中文言文知识点梳理大全

      PS:本文含初中文言文全部文章知识点梳理,通假字归纳, 代词归纳,句式总结,难点破译,标点辨析,问句的固定表述以及虚词“之”“而”“以”的用法。

       初中文言文知识点梳理:《曹刿论战》
  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曹刿请见。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乃入见。问:“何以战?”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对曰:“小惠未徧,民弗从也。”公曰:“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对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公曰:“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对曰:“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战则请从。”
  公与之乘,战于长勺。公将鼓之。刿曰:“未可。”齐人三鼓。刿曰:“可矣。”齐师败绩。公将驰之。刿曰:“未可。”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曰:“可矣。”遂逐齐师。
  既克,公问其故。对曰:“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背诵:
  1、《曹刿论战》中反映战前政治准备,表现曹刿“取信于民”的战略思想的一句话是: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2、曹刿冲破阻挠,坚持进见鲁庄公的原因是:肉食者鄙,未能远谋。
  3、曹刿在对战争的论述中提出追击敌兵时机的句子是:视其辙乱,望其旗靡;
  4、 本文中出现的一个成语是:一鼓作气。
  指出加横线的词的含义
  1、十年春,齐师伐我:攻打。   
  2、肉食者鄙:鄙陋,在文中指目光短浅。
  3、又何间焉:参与。            
  4、小惠未徧:通“遍”,遍及,普遍。
  5、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指猪、牛、羊等;虚报;实情。
  6、小信未孚,神弗福也:赐福,保佑。
  7、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案件;即使。
  8、忠之属也。可以一战:可以凭借   
  9、既克,公问其故:战胜
  10、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振作;第二次。
       初中文言文知识点梳理:《邹忌讽齐王纳谏》
  邹忌修八尺有余,而形貌昳丽。朝服衣冠,窥镜,谓其妻曰:“我孰与城北徐公美?”其妻曰:“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忌不自信,而复问其妾曰:“吾孰与徐公美?”妾曰:“徐公何能及君也?”旦日,客从外来,与坐谈,问之客曰:“吾与徐公孰美?”客曰:“徐公不若君之美也!”明日,徐公来,孰视之,自以为不如;窥镜而自视,又弗如远甚。暮寝而思之,曰:“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妾之美我者,畏我也;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
  于是入朝见威王,曰:“臣诚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王曰:“善。”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词语解释
  1、邹忌讽齐王纳谏   讽:讽谏。纳:接受。
  2、邹忌修八尺有余。修:长,这里指高。有,“又”。
  3、朝服衣冠,窥镜。服:穿戴。窥:照。
  4、忌不自信,而复问其妾。复:又一次。
  5、明日,徐公来,孰视之。明日:第二天。孰:通“熟”,仔细。
  6、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美:认为……美。私:偏爱。
  7、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蔽:受蒙蔽,这里指因受蒙蔽而不明。
  8、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过者。面刺:当面指责。
.初中文言文知识点梳理:《生于忧患 死于安乐》
  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中心:阐述造就人才和治理国家的问题,人才的培养中,逆境作用不可小视;国家的治理中,如果没有执法严格,直言敢谏的臣子和邻国的侵扰,国家就会在安逸享乐中灭亡。
  生字、重点词和句子翻译
  1、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
  重点词:任:责任,担子。 苦,劳,饿,空乏,均为使动用法,翻译为“使……痛苦”“使……劳累”“使……受到贫困之苦”拂:违背,逆,不顺。乱:扰乱。
  句义:所以,上天将要下达重大使命给这个人,一定要先使他的内心痛苦,使他的筋骨劳累,使他经受饥饿之苦,使他受到贫困之苦,所行不顺,使他所做的事情颠倒错乱。
  3、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
  重点词:衡:同“横”,梗塞,指不顺。
  作,奋起,指有所作为。征:征验。喻:明白,了解。
  句义:内心困扰,思虑阻塞,然后才能有所作为;(一个人的想法只有)从脸色上显露出来,在吟咏叹息声中表现出来,然后才能为人们所了解。
  4、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重点词:入:在里面,指国内。出:在外面,指国外。法家:守法度的大臣。
  拂士:足以辅佐君主的贤士。拂:通“弼”读bì,辅佐。恒:常。
  句义:如果国内没有坚持法度的大臣和足以辅佐君主的贤士,国外没有敌对的国家和外来的忧患,国家时时都有灭亡的危险。
       初中文言文知识点梳理:《鱼我所欲也》
  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则凡可以辟患者何不为也?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辟患而有不为也。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一箪食,一豆羹,得之则生,弗得则死。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与?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妻妾之奉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是亦不可以已乎?此之谓失其本心。
  一、生字
  箪(dān) 蹴(cù) 羹(gēng) 死亦我所恶(wù)
  二、重点词解释
  1、本心:天性,天良。
  2、患:祸患,灾难 。
  3、辟:通“避”,躲避。
  4、箪:古代盛饭用的圆竹器。
  5、蹴:用脚踢。
  6、得:通“德”,恩惠,这里是“感激”的意思。
  7、乡:通“向”,从前。
  8、何加,有什么好处。
  9、恶:厌恶。
  10、辩:通“辨”,辨别。
  11、义:正义或仁义。
  12、勿丧:不丢掉,丧:遗失
  13、万钟:这里指高位厚禄
  14、贤者:有道德的人。
  15、苟得:苟且取得,本文指苟且偷生,意思是只为求利益,不择手段。
  三、重点句子翻译
  1、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尔。
  不仅有道德的人有这种信念,而且人人都有,只是有道德的人能不丧失罢了。
  2、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与我何加焉。
  对于优厚的俸禄如果不问他合不合礼义,就接受它,那么优厚的俸禄对我来说有什么益处呢?
       初中文言文知识点梳理:《醉翁亭记》
  环滁皆山也。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作亭者谁?山之僧智仙也。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山肴野蔌,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
  1、文学常识。本文出自《欧阳文忠公文集》作者是北宋著名文学家欧阳修,唐宋八大家之一。
  2、生字
  环滁(chú)/林壑(hè)/琅琊(láng yá)/饮少辄醉(zhé)
  岩穴暝(míng)/伛偻(yǔ lǚ)/酒洌(liè)/山肴野蔌(sù)
  觥筹(gōng chóu)/射者中(zhòng) 弈者胜(yì)/颓然(tuí)/阴翳(yì)
       初中文言文知识点梳理:《出师表》
  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然侍卫之臣不懈于内,忠志之士忘身于外者,盖追先帝之殊遇,欲报之于陛下也。诚宜开张圣听,以光先帝遗德,恢弘志士之气,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也。
  宫中府中,俱为一体,陟罚臧否,不宜异同。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宜付有司论其刑赏,以昭陛下平明之理,不宜偏私,使内外异法也。
  侍中、侍郎郭攸之、费祎、董允等,此皆良实,志虑忠纯,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愚以为宫中之事,事无大小,悉以咨之,然后施行,必得裨补阙漏,有所广益。
  将军向宠,性行淑均,晓畅军事,试用之于昔日,先帝称之曰能,是以众议举宠为督。愚以为营中之事,事无大小,悉以咨之,必能使行阵和睦,优劣得所。
  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先帝在时,每与臣论此事,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侍中、尚书、长史、参军,此悉贞良死节之臣,愿陛下亲之信之,则汉室之隆,可计日而待也。
  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
  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受命以来,夙夜忧叹,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庶竭驽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至于斟酌损益,进尽忠言,则攸之、祎、允之任也。
  愿陛下托臣以讨贼兴复之效,不效,则治臣之罪,以告先帝之灵。若无兴复之言,则责攸之、祎、允等之慢,以彰其咎;陛下亦宜自谋,以咨诹善道,察纳雅言。深追先帝遗诏,臣不胜受恩感激。
  今当远离,临表涕零,不知所言。
  1、作者:诸葛亮是三国蜀汉政治家、军事家。
  题解:表:古代奏议的一种。用于向君主陈说作者的请求和愿望。
  2、重点实词
  布衣:平民。躬耕:亲自。以驱驰:奔走效劳。倾覆:兵败。
  光:发扬光大。恢弘:发扬扩大。义:适宜、恰当。宫中:皇宫中。
  府中:朝廷中。陟(奖)罚(惩罚) 臧(善)否(恶)。刑:罚。
  遗:给予。夙夜:早晚。驽钝:比喻才能平庸。攘除:排除、铲除。
       初中文言文知识点梳理:《小石潭记》
.  一、词语
  水尤清冽:格外。伐竹取道,下见小潭:道路;出现。为坻,为屿,为嵁:水中高地;小岛;不平的岩石。潭中鱼可百许头:大约。佁然不动:呆呆的样子。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凄清;停留。隶而从者:跟从。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西:向西。下见小潭:在下面。日光下澈:往下。皆若空游无所依:在空中。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像北斗星一样;像蛇那样。其岸势犬牙差互:像狗的牙齿那样。似与游者相乐:逗乐。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使……凄凉;使……寒冷。记之而去:离开。
  二、句子翻译
  1、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佩环,心乐之。
  从小丘向西行走一百二十步的样子,隔着竹林,就能 听到水声,好象挂在身上的玉珮、玉环相互碰撞的声音, 心里很是高兴。
  2、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
  于是砍了竹子,开出一条小路,顺势往下 走便可见一个小潭,潭水特别清澈。
  3、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青葱的树木,翠绿的藤蔓,遮盖缠绕,摇动下垂,参差不齐,随风飘拂。
  4、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
  潭中游鱼约有一百来条,都好像在空中游动,什么依靠也没有。阳光照到水底,鱼的影子映在水底的石面上,呆呆地不动。
  5、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
  顺着水潭向西南方向望去,看到溪水像北斗七星那样曲折,像蛇那样蜿蜒前行,或隐或现,都看得清楚。
       初中文言文知识点梳理:《岳阳楼记》
  一、生字注音
  谪(zhé)守/朝晖(huī)夕阴/霏霏(fēi)/薄暮冥冥(míng)/淫(yín)雨/心旷神怡(yí)/皓(hào)月/宠辱偕(xié)忘/潜行(qián)/浩浩汤汤(shāng)/潇(xiāo)湘/属( zhǔ 同“嘱”)
  二、重点解词
  增其旧制:扩大它旧有的规模。制,规模。 横无际涯:宽阔无边。际:涯,边。
  朝晖夕阴:或早或晚(一天里)阴晴多变化。 晖,日光。大观:雄伟景象。
  前人之述备矣:前人的记述很详尽了。备,详尽。 山岳潜形:山岳隐没了形体。
  薄暮冥冥:傍晚天色昏暗。薄,迫近。
  翔集:时而飞翔,时而停歇。集,栖止,鸟停息在树上。
  岸芷汀兰:岸上的小草,小洲上的兰花。长烟一空:大片烟雾完全消散。一,全。
  何极:哪有穷尽。 樯倾楫摧:桅杆倒下,船桨断折。郁郁:形容草木茂盛。
  把酒临风:端酒当着风,即在轻风吹拂中端起酒来喝。把,持、执。
  微斯人:没有这种人。微,无、没有。吾谁与归:我同谁一道呢?归,归依。
       初中文言文知识点梳理:《马说》
  一、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
  1、策之不以其道:驾驭;方法。
  2、执策而临之。鞭子;面对。
  3、其真无马邪:难道。 
  4、其真不知马也:恐怕。
  5、一食或尽粟一石:吃;容量单位,十斗为一石。
  6、食之不能尽其材:喂;通“才”指才能。
  7、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这样。
  8、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尚且;一样。
  9、才美不外见:通“现”表现出来。
  10、故虽有名马:即使。
  11、安求其能千里也:怎么;日行千里。
  二、翻译下列文言句子
  1、故虽有名马,祗辱于奴隶人之手。所以虽有好马,也只好屈辱在做贱役的(养马)人的手里。
  2、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和普通的马)一同死在马棚里,不能用"千里马"(的称号)去称呼它。
  3、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喂马的人不懂它能日行千里而(根据它的食量)喂养它。
  4、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驾驭千里马而不采用驾驭千里马的方法,饲养它(又)不让它吃饱以充分发挥它(日行千里的)才能,(马)嘶叫又不懂得它的意图。
  5、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难道真的没有(千里)马吗?恐怕是真的不识(千里)马吧!
       初中文言文知识点梳理:《送东阳马生序》
  1、文学常识:作者,明朝著名文学家:宋濂,
  2、重点字词解释:益慕圣贤之道:仰慕。媵人持汤沃灌,以衾以覆:热水;蒙盖。走送之,不敢稍逾约:跑;超过期限。四支僵劲不能动:通“肢”肢体。
  同舍生皆被绮绣:通“披”穿着。余幼时即嗜学:喜欢,爱好。致书:得到书。这里是买书的意思。致,取得、得到。假借:借。假也是借的意思。
  弗(不)之怠:懈怠,不放松抄写。“之”是“怠”的宾语,指“笔录”这件事。既加冠:已经加了冠,到了成年。(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患,忧虑。
  硕师,才学渊博的老师。硕,大。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尝,曾经。趋:奔向。先达:学术界的前辈。执经叩问:拿着经书请教。叩,请教。
  德隆望尊:道德高,声望重。门人弟子填其室:学生挤满了他的屋子。门人,弟子。填,塞。这里的是拥挤的意思。稍降辞色:把言辞放委婉些,把脸色放温和些。
  援疑质理:提出疑难,询问道理。援,引,提出。质,询问。俯身倾耳以请:弯下身子,侧着耳朵(表示专心而尊敬的)请教。或遇其叱咄:或,有时。
  叱咄:训斥,呵责。(礼愈)至:周到。(不敢出一言以)复:这里指辩解。俟(其欣悦):等待,等。负箧曳屣:背着书箱,拖着鞋子(表示鞋破)。
  穷冬:隆冬。皲裂:皮肤因寒冷干燥而开裂。(至)舍:学舍,书馆。僵劲:僵硬。(持)汤沃灌:热水。沃灌,浇洗。以衾(拥覆):以,用。衾,被子。
  寓逆旅:住在旅店里。逆旅,旅店。(主人)日再食:每天提供两顿饭。再,两次。食,提供伙食。(戴)朱缨(宝饰之帽):朱缨,红色的帽。
       初中文言文知识点梳理:《记承天寺夜游》
  一、作者:苏轼,北宋著名的文学家,唐宋八大家之一。学过他的文章有《水调歌头• 明月几时有》、《江城子•密州出猎》
  二、解释句中加点的词:念:考虑,想到。寝:睡。但:只是。相与:共同,一起。闲人:清闲的人。空明:形容水的澄澈。户:门。水(指月光)中藻、荇(水草,这里指竹子和柏树的影子)交横。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遂:于是。至:到。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交横:交错,纵横。盖:原来是。
  三、把下列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1、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张怀民也没睡,于是我们一起在庭院散步。
  2、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月光照在庭院中,像积水那样清澈透明,竹子和柏树的影子就像水中交错的藻和荇。
  3、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耳。 哪一夜没有月亮呢?哪里没有竹子和柏树呢?只是缺少像我们两个这样的“闲人”罢了!
  四、填空
  1、全文以“月光”为线索,依据作者的行踪,以诗的笔触描绘了夏夜月光图,创设了一种清冷皎洁的意境,表达了作者旷达心境。
  2、文中描写月光美景的语句是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3、表达作者微妙复杂的感情语句是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耳。(主旨句)
  4、用简洁的语言概括作者的复杂感情。(旷达胸怀)(1)贬谪悲凉。(2)人生感慨。(3)赏月喜悦。(4)漫步悠闲。
       初中文言文知识点梳理:《三峡》
  1、文学常识:
  作者:郦道元,北魏著名地理学家、散文家。《三峡》一文出自《水经注》这是记叙我国古代水道的一部地理书。
  2、实词:
  自:在。自非:如果不是。曦月:太阳,月亮。曦,日光,这里指太阳。空谷传响:空旷的山谷传来猿啼的回声。襄:上。漱,这里是冲刷的意思。沿:顺流而下。溯:逆流而上。御:驾。巚:山峰。清荣峻茂:水清,树荣,山高,草盛。良:实在、真。肃:寂静。属:(zhǔ)连续。引:延长。绝:消失。素:白色;旦:早晨。嶂:高耸险峻如屏障的山峰。朝:早晨。
  3、特殊用法:
  奔:飞奔的马。湍:急流。三声:几声。三,这里不是确数。
  4、注意区别:
  属:属引凄异(连接)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类)属予作文以记之(嘱咐)。绝:久绝(消失)。绝(山峰):极。阻绝:断。自三峡……(在)。自非……(如果)
  5、通假字:阙;同“缺”,中断。
  6、重点句翻译
  (1)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如果不是正午和半夜的时候,连太阳和月亮都看不见。
  (2)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即使骑上快马,驾着疾风,也不如它快。
  (3)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到了夏天江水上涨漫上小山包的时候,上行和下行的船只都被阻绝了,不能通航。
       初中文言文知识点梳理:《爱莲说》
  一、 解释文中加点的词语:
  1、可爱者甚蕃:多。2、益: 副词,更。3、植:立。4、鲜:少。5、亵:亲近而不庄重。6、宜:应当独:7、只,仅 。8、濯清涟而不妖:濯:洗涤。妖:美丽而不端庄。9、不蔓不枝:蔓:长枝蔓。枝:长枝节。
  二、翻译:
  1、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我只爱莲花,(因为它)出于污泥却不受污染,在清水里洗涤过却不显得妖媚。
  2、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茎)中间贯通,外形挺直,不生枝蔓,不长枝节,芬芳远播。(就)更显清香,笔直地洁净地立在那里。
  3、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人们)可以远远地观赏,却不能轻易地玩弄它。
  4、噫! 菊之爱,陶后鲜有闻。唉!爱菊花(的人),(从)陶渊明以后很少听到过。
  5、莲,花之君子者也。莲是花中的君子。
  6、菊之爱,陶后鲜有闻。对菊花的喜爱,陶渊明以后就很少听到了。
  7、莲之爱,同予者何人?对莲花的喜爱,像我一样的还有什么人呢?
  8、牡丹之爱,宜乎众矣。喜爱牡丹的人该是很多了。
  三、“牡丹之爱,宜乎众矣”一句照应了上文的“世人甚爱牡丹”。结尾这一句感叹表达了作者对追名逐利(追求富贵、贪慕富贵)、趋炎附势 的世风的鄙弃。
  四、本文采用了以花喻人、托物言志的写法。
  课文中的“牡丹”、“菊”、“莲”分别象征什么样的人?作者对莲的描述和赞美寄寓着他怎样的思想感情?
  (1)牡丹:“ 花之富贵者”象征:追求功名、富贵的人。
  (2)菊:“花之隐逸者”象征:不趋炎附势的隐士。
  (3)莲:“花之君子者”象征:品行高尚的贤能之士。
  (思想感情)答:不慕名利、洁身自好,要在污浊的世间保持高洁的品格和坚贞的节操。
       初中文言文知识点梳理:《陋室铭》
  ①《陋室铭》一文作者认为陋室不陋的原因:斯是陋室,惟吾德馨;②文章点明全文主旨的句子是:斯是陋室,惟吾德馨;③文中描写“陋室”环境恬静、雅致,令人赏心悦目的语句是: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④表现陋室主人交往之雅的句子是: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⑤用比喻赞美“陋室”的句子是: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⑥《陋室铭》一文中为突出主旨而引用孔子的一句话是:孔子云:何陋之有?⑦作者在文中结尾把自己与古代贤士相比,表现出了他的高尚情趣的一句话是: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⑧《陋室铭》中与“时人莫小池中水,浅处无妨有卧龙”意思相近的句子是: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一、解释加点词的含义
  1、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名:出名;灵:成为灵异的水。   
  2、斯是陋室,斯:这 。
  3、惟吾德馨,德馨:美好的品德。
  4、无丝竹之乱耳,丝竹:这里指奏乐的声音。乱:使……乱。
  5、无案牍之劳形,案牍:官府的文书。劳形:使身体劳累。
  6、何陋之有?何:什么。
  二、译句
  1、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没有嘈杂的音乐扰乱两耳,没有官府的公文劳身心。
  2、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这(虽)是间简陋的房子,只是我(住屋的人)的品德好(就不感到简陋了。)
.
初中文言文知识点梳理:《论语十则》
  1、积累文中几个成语:学而不厌、诲人不倦、温故而知新、三人行,必有我师、不耻下问。
  2、试归纳文中有关谈学习态度和学习方法的例句:
  学习态度:敏而好学,不耻下问。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三人行,必有我师焉。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学习方法:学而时习之/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默而识之/温故而知新。
  3、理解背诵
  ①《论语》中阐述学习与思考关系的句子是: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②生活中表示既善于从正面学习,也善于从反面借鉴的意思时,我们常引用《论语》中的话:(也是与“取长补短”意思相近的句子)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③孔子借题发挥,教育弟子勤学好问的句子是: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④在生活中,我们要表示应当向有长处的人学习,常用“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来表示;
  ⑤阐述正确的学习态度是实事求是,不能不懂装懂的句子是: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⑥阐述读书求学问的态度是以求学为快乐的句子是(三重境界):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⑦孔子感叹时光易逝,以勉励自己和学生要珍惜时间求学的句子是: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初中文言文知识点梳理:《桃花源记》
  1、作者:陶渊明,朝代:东晋诗人,散文家。本文选自《陶渊明集》。还学过他的文章有《归园田居》(其三)《饮酒》《五柳先生传》等。
  2、文章知识:(1)线索:渔人(武陵人),进出桃花源的行踪为线索:发现——访问——离开——再寻,贯穿起来。(2)顺序:时间先后。
  3、重点字词:(1)通假字:要通“邀”,邀请。(2)古今异义:交通,交错相通。无论:不要说,更不必说。妻子:妻子和儿女。绝境:与世隔绝之地 。 鲜美:鲜艳美丽。(3)一字多义:志:处之志之:做标记;寻向所志:标记。(4)重点词:欲穷其林穷:穷尽。具答之:详尽。悉如外人:全部、完全。咸来问讯:都。黄发(老人)垂髫(小孩),并怡然自乐,都。
  4、成语:(1)世外桃源:与世隔绝,没有战乱,人人安居乐业的理想社会。后用此成语指虚构的超脱现实的安乐美好的地方。(2)豁然开朗:豁然,开阔明亮的样子。形容有狭窄阴暗突然变为开阔敞亮。也比喻心理突然悟出道理而 感觉明朗。(3)无人问津;津:渡口。没有人来问渡口。后用此成语比喻没有人过问受到冷遇。(4)落英缤纷;落英:落花。缤纷:繁多凌乱的样子。鲜花纷纷飘落,形容春天美好的景色。也指花儿凋谢的暮春天气。
  5、理解背诵:
  (1)本文中描绘桃花林中草美花繁(桃花林奇异景象)的语句是芳草鲜美,落英缤纷。
  (2)本文中是什么吸引渔人“欲穷其林”的?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
  (3)本文中描写了桃花源美好的自然环境的句子: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4)本文中描写了桃花源社会环境的安宁的句子: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髻。并怡然自乐。
  (5)本文中描写了桃花源人民安居乐业、和平幸福的境况(或:描写老人和小孩神情)的句子黄发垂髻。并怡然自乐。
  (6)本文最能体现桃花源人热情好客、民风淳朴的句子有:a.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B.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
  (7)本文“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桃花源人为何叹惋不已?问今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8)交代桃源人来历的句子: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
  6、思考:
  (1)本文中第三段描写了桃花源人社会风尚的哪两个方面?(简答):生活幸福;民风淳朴。
  (2)本文的哪两件事能说明桃花源是虚构的理想社会?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未果,寻病终。
  (3)从文章那些地方知道内容是虚构的:从“桃源世界”,结果“不复得路”,而后“无人问津”可知。
  (4)虚构目的:描绘无剥削,压迫,自食其力,自给自足,和平宁静,人人自得其乐的社会,同当时的黑暗社会形成鲜明对照,表达了作者和广大劳动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理想社会的追求。
  (5)作品意义:尽管这种理想不可能实现,但它体现了人们的追求和向往,也反映出人们对现实的不满与反抗。
文言文常见通假字归纳  古汉语中,有些字可以用声音相同或相近(有时形体也相近)的字来代替,这种语言现象叫做文字“通假”(“通”是通用,“假”是借用)。“通假”是“本有其字”却弃而不用,临时借用了一个音同或音近的别字。一般认为,通假字的产生可能是由于书写或抄书的人一时笔误,写了音同或音近的别字,或是因地方习惯而写了另一个字。后人见古人有先例,便跟着写,约定俗成,别字和本字就通用了,学会辨识通假字,对学习文言文是很重要的。
  下面是我们所学课文中出现的通假字。
  《<论语>十则》:
  不亦说乎 “说”通“悦”,愉快。
  由,诲女知之乎 “女”通“汝”,你。
  《扁鹊见蔡桓公》:
  扁鹊望桓侯而还走 “还”通“旋”,回转、掉转。
  疾在腠里,汤熨之所及也 “汤”(tàng)通“烫”,意思是用热水焐。
  在肠胃,火齐之所及也 “齐”(jì)通剂。
  《乐羊子妻》:
  日知其所亡 “亡”通“无”。
  《为学》:
  屏弃而不用 “屏”通“摒”。
  《卖油翁》:
  但手熟尔 “尔”通“耳”。
  《西江月》:
  路转溪头忽见 “见”通“现”
  《桃花源记》:
  便要还家 “要”通“邀”,邀请。
  《口技》:
  满坐寂然 “坐”通“座”。
  《伤仲永》:
  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 “扳”通“攀”,牵,引。
  《愚公移山》:
  河曲知叟亡以应 “亡”通“无”,意思是没有寒暑易节,始一反焉 “反”通“返”,还,返回。
  甚矣,汝之不惠 “惠”同“慧”,聪明。
  一厝朔东,一厝雍南 “厝”(cuò)通“措”,放置。
  《观书有感》:
  问渠那得清如许 “那”通“哪”,怎么 《三峡》:略无阙处 “阙”通“缺”。
  《闲情记趣》:
  项为之强 “强”通“僵”,僵硬。
  《晏子故事两篇》:
  傧者更道 “道”通“导”,引导。
  缚者曷为者也 “曷”通“何”。
  圣人非所与熙也 “熙”通“嬉”。
  《寓言四则》:
  辑以羽翠 “辑”通“缉”,连缀。
  宣王说之 “说”通“悦”,高兴。
  此何遽不为福乎 “遽”通“讵”,岂。
  《公输》:
  子墨子九距之 “距”通“拒”,抵抗。
  子墨子之守圉有余 “圉”通“御”,防守,抵挡。
  公输盘诎 “诎”通“屈”,理屈。
  《桃花记》:
  左手倚一衡木 “衡”通“横”。
  盖简桃核修狭者为之 “简”通“拣”,挑选。
  右手攀右趾 “攀”通“扳”,往里拉。
  诎右臂支船 “诎”通“屈”,弯曲。
  虞山王毅叔远甫刻 “甫”通“父”,男子美称。
  《唐雎不辱使命》:
  寡人谕矣 “谕”(yù)通“喻”,知晓,明白。
  故不错意也 “错”通“措”,筹划。
  轻寡人与 “与”通“欤”,表示询问语气,相当于“吗”“呢”。
  仓鹰击于殿上 “仓”通“苍”。
  《荔枝图序》:
  华如橘 “华”通“花”。
  《山市》:
  裁如星点 “裁”通“才”,仅仅。
  《陈涉世家》:
  发闾左適戍渔阳九百人 “適”通“谪”,意思是远调,这里是强迫去守边。
  为天下唱 “唱”通“倡”,倡导。
  固以怪之矣 “以”能“已”,已经。
  将军身被坚执锐 “被”通“披”,穿着。
  卜者知其指意 “指”通“旨”,意图。
  《马说》:
  食之不能尽其材 “材”通“才”,能力。
  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之 “食”通“饲”,喂养。
  其真无马邪?“邪”通“耶”,语气词,表疑问。
  《始得西山宴游记》:
  自余为僇人 “僇”通“戳”,遭到贬谪。
  《峡江寺飞泉亭记》:
  而游者皆暴日中 “暴”通“曝”,晒。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 “见”通“现”,出现。
  《〈孟子〉二章》:
  寡助之至,亲戚畔之 “畔”通“叛”,背叛。
  曾益其所不能 “曾”通“增”,增加。
  衡于虑 “衡”通“横”,意思是梗塞,指不顺。
  入则无法家拂士 “拂”通“弼”,辅佐。
  《岳阳楼记》:
  政通人和,百废具兴 “具”通“俱”,全。
  属予作文以记之 “属”通“嘱”,嘱咐。
  《越巫》:
  持其赀去 “赀”通“资”,资财。
  《<世说新语>三则》:
  尊君在不 “不”通“否”。
  《行路难》:
  玉盘珍馐直万钱 “直”通“值”。
  《鱼我所欲也》:
  故患有所不辟 “辟”通“避”,躲避。
  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 “辩”通“辨”,辨别。
  所识穷乏者得我与 “得”通“德”,感激。
  乡为身死而不受 “乡”通“向”,从前。
  《隆中对》:
  欲信大义于天下 “信”通“伸”,伸张。
  自董卓已来 “已”通“以”。
  《墨池记》:
  教授王君盛恐其不章也 “章”通“彰”,显著。
  《曹刿论战》:
  小惠未徧 “徧”通“遍”,遍及,普遍。
  《送东阳马生序》:
  四支僵劲不能动 “支”通“肢”。
  同舍生皆被绮绣 “被”通“披”。
  《君子于役》:
  鸡栖于桀 “桀”通“橛”,指为鸡做的木架。
  《大道之行也》:
  选贤与能 “与”(jǔ)通“举”,推举。
  矜、寡、孤、独、废疾者 “矜”(guān)通“鳏”,老而无妻的人。
  《杜甫诗三首》:
  荡胸生曾云 “曾”通“层”。
文言文常见代词归纳  一、人称代词
  吾、我、予、余、朕、孤、寡人、臣、仆、妾等词,代说话或写文章的人,即今之所谓第一人称代词。其中“我”字,不仅各时代的文言皆用,而且一直用到现在。其余的在现代汉语中都不用了。
  尔、汝、女、若、乃、而、子、君、公、阁下、陛下、足下等,代受话人,是第二人称代词,相当于现代汉语的“你”“您”。其中“阁下”“陛下”有外交用语中还用。
  之、其、彼,代谈话或为文所及的第三者,是第三人称代词,今作“他”或“它”,不仅代人,还可以代事代物。
  “或”相当于现代汉语“有的人”,“有时”;
  “莫”,相当于“没有谁”,是无定指的代词;
  “相”作互指代词,相当于“相互”“彼此”,也可以偏指,代“你”“我”“他”。与“相”的偏指现象极相似的还有“见”字,多代“我”,即《辞源》所谓“表示他人行为及于己”。
  二、疑问代词
  文言的疑问代词,问人的有“谁”“孰”“何”;“何”也问事。问事的还有“奚”“胡“曷”“恶”“安”“焉”等。
  三、指示代词
  文言常见的指示代词有“此”“是”“斯”“兹”“夫”等,另“之”“其”“彼”除作人称代词外,还常作指示代词。
文言文固定句式总结  所谓固定句式,是文言文表达中的一种习惯用法。了解常见的固定句式,有助于理解句子的含义以及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下面我们列出文言文中较为常见的固定句式。
  ●何……之有:表反问,其中“之”字是助词,是宾语提前的标志,“有”是动词,“何……”是它的宾语。可译为“有什么……呢”。特别注意,“何”并不是宾语,而是宾语的定语。如:宋何罪之有?(《公输》)
  ●不亦……乎:表反问语气,相当于“不是……吗”。如: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论语•学而》)
  ●得无……乎:表猜度语气,译为“恐怕(莫非)……吧”。如:览物之情,得无异乎?(《岳阳楼记》)
  ●但(惟)……耳:只不过……罢了。如:无他,但手熟尔。(《卖油翁》)
  ●宁……乎,顾(独)……乎(邪、哉):表反问,译为“难道……吗”。如:①王侯将相宁有种乎!(《陈涉世家》)?蛐②顾不如蜀鄙之僧哉?(《为学》)
  ●何(奚)以……为:反问语气,相当于“为什么要……呢”“哪里用得着……呢”。如:是社稷之臣也。何以伐为?(《论语•季氏》)
  ●何所……:是“所……(者),(为)何”的主谓倒装,相当于“所……的,是什么”。如:问女何所思,问女何所忆。(《木兰诗》)
  ●如……何,若……何,奈……何:都是表示疑问的句式,可译为“把……怎么样”“拿……怎么样”“对……怎么样”如: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愚公移山》)
  ●其……其……:表选择,相当于“是……还是……”。如: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马说》)
  ●与其……孰若……:表选择,可译为“与其……不如……”或“与其……哪比得上……”。如:与其坐而待亡,孰若起而拯之?(《冯婉贞》)
  ●……孰与……:表示“与……相比,谁……”,可译为“与……比较起来怎么样”。如:我孰与城北徐公美?(《邹忌讽齐王纳谏》)
文言文异读字难点破译  中考语文文言诗文知识盘点—异读字,何为异读字?异读字是一种特有的读音现象,它是指一个字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读音,而表示的意义相同的字。文言文异读字有三种情况:破音异读、通假异读和古音异读。
  破音异读,又叫“读破”。它是采用改变汉字通常读音的方法来表示该字词性和意义的改变。如:天雨墙坏。(《智子疑邻》)句中没有谓语动词,因此“雨”转化为动词。所以,在习惯上把它读作yù,以表示和作名词的“雨”(yǔ)的区别。
  所谓通假异读,是指在通假现象中,通假字要按本字的读音去读。如: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论语•学而》)这里的“说”是“悦”的通假字,因此,就应该读成它的本字“悦”(yuè),而不能再读shuō音了。
  所谓古音异读,是指古代的一些专有名词,如人名、地名、官名、民族称呼、器物名、姓氏等,因其专有,就有了固定性,从而保留发古音。如:可汗问所欲,木兰不用尚书郎。(《木兰诗》)此句中“可汗”是对我国古代北方部族首领的称呼,应读为“kèhán”,而不能读为“kěhàn”。
  信本义是表示“诚实”“信任”“的确”“任意”“使者”等意,读xìn。例:
  此悉贞良死节之臣,愿陛下亲之信之。(《出师表》)
  有时假借为“伸展”“伸张”之意,即与“伸”同义,读为shēn。例:
  孤不度德量力,欲信大义于天下。(《隆中对》)
  食、其在用于人名时,“食”读yì,“其”读jī。例:
  信引兵东,未渡平原,闻汉王使郦食其已说下齐,韩信欲止。(《史记•淮阴侯列传》)
  房古同“旁”,读páng,用于“阿房宫”。例:
  阿房宫,三百里,住不下金陵一个史。(《葫芦僧判断葫芦案》)
  王作名词,表示“帝王”“诸侯王”等意时,读wáng。例:
  胡不见我于王?(《公输》)
  当其用作动词,表示“成就王业”等意时,读wàng。例:
  大楚兴,陈胜王。(《陈涉世家》)
  度作名词,表示“计量长短的标准”“限度”“法制”“气度”“度过”等意时,读dù。例:
  已得履,乃曰:“吾忘持度。”反归取之。(《韩非子•外储说左上》)
  在作动词,并表示“计量”“揣测考虑”等意思时,读duó。例:
  孤不度德量力,欲信大义于天下。(《隆中对》)
  臭作形容词,表示与“香”相对的意思时,读chòu。例:
  三牲之肉,臭而不可食。(《昌言•理乱》)
  作名词,表示“气味”时,读xiù。例:
  左佩刀,右备容臭,烨然若神人。(《送东阳马生序》)
  乘作动词,在表示“驾”“坐”“趁”等意时,读chéng。例:
  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赠汪伦》)
  在表示“车辆”或作“四”的代称时,读shèng。例:
  道千乘之国,敬事而信,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论语•学而》)
  读表示“诵读”等意时,读dú。例:好读书,不求甚解。(《五柳先生传》)
  表示“句读”(即不足一句,读时须稍有停顿)的意思时,读dòu。例:
  彼童子之师,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师说》)
  泛在表示“漂浮”“广泛”“浮行”等意思时,读fàn。例:盖大苏泛赤壁云。(《核舟记》)
  而在表示“覆”“翻”等意时,读fěng。例:大命将泛,莫之振救。(《论积贮疏》)
  创当表示“始造”“首创”的意思时,读作chuàng。例: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出师表》)
  在表示“创伤”的意思时,读chuāng。例:夫身中大创十余,适有万金良药,故得无死。(《史记•魏其武安侯列传》)
  罢表示“停止”“罢免”等意思时,读bà。例:
  夫子循循然善诱人,博我以文,约我以礼,欲罢不能。(《论语•子罕》)
  当表示“疲劳困乏”之意时,同“疲”,读作pí。例:
  今天下三分,益州罢敝。(《出师表》)(注:教材中“罢敝”写作“疲弊”)
  女表示“女性”“女儿”的意思时,读nǚ。例:
  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木兰诗》)
  作人称代词时,则同“汝”,读作rǔ。例:
  由,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论语•为政》)
  降动词,在表示“降落”“降临”“降给”“下达”等意时,读jiàng。例:
  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在表示“欢悦”“平和”的意思时,读xiáng。例:未尝稍降辞色。(《送东阳马生序》)
文言文标点辨析  文言文本身没有标点符号,研究者根据现代的标点规范为其加上标点,以便于大家学习和研究。有些文言语句的标点出现些许差错可以理解,但是选入中学语文课本的文言篇目应是典范之作,不管从文言句式、篇章结构、辞采修饰还是标点符号哪方面来说,都是学生学习的范本,不应出现差错。笔者发现新编语文教材所选文言文中出现两处标点错误,特分析如下:
  1.“秦孝公据崤函之固,拥雍州之地,君臣固守以窥周室。有席卷天下,包举宇内,囊括四海之意,并吞八荒之心。”——《过秦论》
  这句中的“席卷天下,包举宇内,囊括四海之意”与“并吞八荒之心”之间是并列关系(大并列),而前半句中的“席卷天下”、“包举宇内”、“囊括四海”三个动词短语之间也是并列关系(小并列),既然大并列之间用逗号表示停顿,那么小并列之间就应该用顿号表示停顿。这样才符合上下句之间的语法关系,理解时才更明晰。
  2.“当是时,诸侯以公子贤,多客,不敢加兵谋魏十余年。”——《信陵君窃符救赵》
  此句中的“公子贤,多客”表示原因,“不敢加兵谋魏十余年”表示结果,这两个分句构成一个因果复句,上下句之间的停顿用逗号表示。而前一个分句“公子贤”与“多客”之间是并列关系,两者都做了介词“以”的宾语,从层次上划分这个介宾短语要比因果复句之间的停顿小而短,因而“公子贤”与“多客”之间应该用顿号而不是逗号。这样才能与因果复句之间的停顿区分开来,句意理解上也不会出现分歧。
文言文中问句的固定表述  一、表示反问的固定句型
  1.“何……之有”表示反问,其中的“之”是助词,是宾语提前的标志。“有”是动词,“何……”是其宾语。提前宾语的作用在于强调宾语。“何……之有”可译为“有何……”。“何”并不是宾语,而是定语。宾语是“……”所代替的名词性短语。如:
  (1)孔子云:何陋之有?(《陋室铭》)——孔子说:有什么简陋的呢?
  (2)亦君之力,臣何力之有?(《韩非子•难二》)——也是国君的力量,臣子有什么力量呢?
  2.“不……乎”“不亦……乎”是较委婉的反问说法,即“不是吗”,或者“不也是吗”。如:
  (1)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论语•学而》)——学习了又按时去复习它,不是很高兴(的事)吗?
  (2)阻而鼓之,不亦可乎?(《左传•子鱼论战》)——利用敌人受阻的机会进攻他们,不也可以吗?
  3.“何以……为”,“为”是动词,“何”是疑问代词,作“为”的前置宾语;“以……”是介宾短语,作“为”的状语。所以“何以……为”,等于介宾短语“以……”加动宾短语“为何”,相当于“用(要)……做什么”。如:
  (1)然则又何以兵为?(《荀子•议兵》)——既然如此,那么用兵做什么?
  (2)即为真王耳,何以假为?(《史记•淮阴侯列传》)——就要做真王了,要个假王的名义做什么?
  “何以……为”有时也作“奚以……为”“安……以为”。如:
  (1)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庄子•逍遥游》)——要飞到九万里之外又向南飞干什么?
  (2)君长有齐,奚以薛为?(《战国策•齐策》)——您长久地据有齐国,要薛城做什么?
  4.“无乃……乎”,可译为“恐怕……吧”,用反问的形式,委婉地表示说话人肯定的看法。如:
  (1)今少卿乃教以推贤进士,无乃与私心刺谬乎?(《报任安书》)——现在您让我推荐贤士,恐怕与我的心意相违背吧?
  (2)孔子曰:“求,无乃尔是过与?”(《论语•季氏》)——孔子说:“冉求,恐怕该责备你吧?”
  二、表示疑问的固定句型
  1.“如……何”“奈……何”“若……何”,相当于“对(把)……怎么样(怎么办)”。“如、若、奈”是动词,“何”是疑问代词。如:
  (1)如太行、王屋何?(《愚公移山》)——能把太行、王屋两座山怎么样呢?
  (2)虞兮,虞兮,奈若何?(《史记•项羽本纪》)——虞姬啊,虞姬啊,对你怎么办呢?
  有时可将上述句式紧缩为“如何(何如)、奈何、若何”,它们作谓语,用来询问办法,相当于“怎么样、怎么办”;作状语,用来询问原因,相当于“为什么、怎么”。如:
  (1)更若役,复若赋,则何如?(《捕蛇者说》)——更换你捕蛇的差役,恢复你的赋税,那怎么样?
  (2)终日在天中行止,奈何忧崩坠乎?(《杞人忧天》)——整天在天里面(大气里面)活动,为什么担心天会塌下来呢?
  2.“何所……”“谁……者”,这是两个主谓倒装疑问句式。“何所……”等于“所……(者)何”。  “所……”作主语;“何”是疑问代词,作谓语。如:
  (1)问女何所思,问女何所忆?(《木兰诗》)——木兰你想的是什么,思念的是什么?
  (2)谁为大王为此计者?(《鸿门宴》)——给您出这个主意的是谁?
文言文虚词“之”“而”“以”的用法讲解     之
  一、代词
  1、人称代词,译作“他”、“她”、“他们”
  ①公与人乘,战于长勺。(《曹刿论战》)
  ②陈胜佐之,并杀两尉。(《陈涉世家》)
  ③孔文子何以谓之“文”也?(《<论语>十则》)
  ④醒侯故使之问之。(《扁鹊见蔡桓公》)
  2、指示代词,指代事物,译作“它”、“它们”或直译事物名称。
  ①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论语>十则》)
  ②屠自后断其股,亦毙之。(《狼》)
  ③子曰: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论语>十则》)
  ④鬼问:“汝复谁?”定伯诳之。(《宋定伯捉鬼》)
  ⑤复投之,后狼止而前狼又至。(《狼》)
  二、助词
  1、结构助词,译作“的”
  ①君之病在肠胃,不治将益深。(《扁鹊见蔡桓公》)
  ②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愚公移山》)
  ③予尝求古仁人之心。(《岳阳楼记》)
  ④南面而制秦,尚何取鸡鸣狗盗之力哉?(《读孟尝君传》)
  ⑤叩石垦壤,箕畚运于渤海之尾。(《愚公移山》)
  2、结构语气助词,放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
  ①医之好治不病以为功。(《扁鹊见蔡桓公》)
  ②在骨髓,司命之所属,无奈何也!(《扁鹊见蔡桓公》)
  ③虽我之死,有子存焉。(《愚公移山》)
  ④日月之行,若出其中。(《观沧海》)
  ⑤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爱莲说》)
  3、语气助词,凑足音节。
  ①公将鼓之。(《曹刿论战》)
  ②久之,目似暝,意暇甚。(《狼》)
  ③怅恨久之。(《陈涉世家》)
  ④顷之,贼二十余骑四面集,步行负弓矢从者百许人。(《大铁椎传》)
  4、结构助词,提前宾语的标志。
  ①菊之爱,陶后鲜有闻。(《爱莲说》)
  ②何陋之有?(《陋室铭》)
  ③宋何罪之有?(《墨子。公输》)
  而

  一、连词
  1、表示并列关系的连词,可译为“又”“而且”“也”等,有时也可不译。
  ①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论语>十则》)
  ②永州之野产异蛇,黑质而白章。(《捕蛇者说》)
  ③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核舟记》)
  2、表示承接关系的连词,译作“然后”“就”
  ①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论语>十则》)
  ②扁鹊望桓侯而还走。(《扁鹊见蔡桓公》)
  ③尉剑挺,广起,夺而杀尉。(《陈涉世家》)
  3、表示转折关系的连词,译作“但是”“然而”“却”“可是”。
  ①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论语>十则》)
  ②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爱莲说》)
  ③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马说》)
  4、表示递进关系的连词。译作“而且”“并且”或不译。
  ①以三保勇而多艺,推为长。(《冯婉贞》)
  ②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醉翁亭记》)
  ③敏而好学。(《<论语>十则》)
  5、表示修饰关系,可译为“地”“着”或不译。
  ①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愚公移山》)
  ②吾恂恂而起,视其缶。(《捕蛇者说》)
  ③睨之,久而不去。(《卖油翁》)
  6、表示因果关系的连词,译作“因此”“所以”“因而”。
  ①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醉翁亭记》)
  ②刘备天下枭雄,与操有隙,寄寓于表,表恶其能而不能用他。(《资治通鉴。赤壁之战》)
  ③非夫人之物而强假焉,必虑人逼取,而惴惴焉摩玩之不已。(《黄生借书说》)
  7、表目的相当于现代汉语里的“来”。
  ①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狼》)
  ②陛下亦宜自谋,以咨诹善道。(《出师表》)
  ③故为之说,以俟夫人观人风者得焉。(《捕蛇者说》)
  ④诚直开张圣听,以光先帝遗德,恢弘志士之气。(《出师表》)
  8、表结果,可译作“以至”“因而”。
  ①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也。(《出师表》)
  9、表并列或承接,因果关系,属予作文以记之。
  以
  一、介词
  1、介绍动作行为发生的时间,可译为“在”“从”等。
  ①介以乾隆三十九年十二月,自京师乘风雪,……至于泰安。(《登泰山记》)
  2、介绍动作行为产生的原因,可译为“因为……”“由于……”。
  ①不以物喜,不以已悲。(《岳阳楼记》)
  ②世皆称孟尝君能得土,士以故归之。(《读孟尝君传》)
  ③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陈涉世家》)
  ④而吾以捕蛇独存。(《捕蛇者说》)
  3、介绍动作行为所凭借的条件,可译为“凭、用、按照”等。
  ①不用则以纸贴之,每韵为一帖,木格贮之。(《马说》)
  ②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马说》)
  ③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孟子》二章)
  ④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愚公移山》)
  二、动词 译为“认为”。
  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出师表》)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初中文言文知识点梳理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