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怕孩子,也不要让孩子怕你
自从11岁儿子额头上冒出大大小小的青春痘,王媛就知道,她最担心的挑战来临了:儿子进入青春期了。眼下,儿子除了什么都要顶下嘴,还没有什么出格的,毕竟他才上小学六年级。但王媛知道,更多的对抗和更多的担心,在后面—青春期,对于所有的父母来说,可能都是一个可怕的字眼。“孩子的青春期就像一个巨大的黑洞,一团高速运转的漩涡,我害怕我的孩子会不由自主地被吸进去,而我们做父母的,却可能根本帮不到他。”父母为何如此担心
青春期确实如家长们担心的那样充满危险吗?李子勋认为,我们对孩子的教育过于强调一致性,而忽视对个性的尊重;太多使用非此即彼的评价系统,使孩子内心处在分裂的环境中;还有就是父母不鼓励独立,或者滥用家长权力,不主动给予孩子自我的空间与行为决定权,这些都会造成青春前期的孩子普遍感觉压抑。
李子勋认为,从心理层面说,青春期应该是父母的问题,而非孩子的问题。“孩子小的时候无条件地依恋父母,需要父母,全方位地听从父母,按照父母的价值观生活、学习与交往,父母在与孩子的关系中可以体验到快感、权威感、被需要感、自我价值实现,甚至是活着的意义。当孩子开始有自己独立的思想、审美、情趣、价值体系时,他们首先放弃的是父母给予的那套价值体系。对孩子来说青春期是获得,对父母来说青春期是丧失。”很多父母意识中渴望孩子长大,潜意识中又害怕他长大,于是孩子在社会适应中遇到的许多麻烦就会被父母无限放大,从而加重了孩子适应社会的挫败感。李子勋认为,强调青春期的管理,不过是帮助父母能够合理化自己依恋孩子的行为,使分离延缓到来。
1/3的年轻人青春期是痛苦的
我们确实看到,虽然有些孩子顺利地度过了青春期,但还是有相当比例的孩子青春期过得相当艰难。
张芸的孩子从12岁开始,就像一匹脱缰的野马,再也无法管束。他不但与父母对抗,与学校对抗,好像也在与整个社会对抗。李建军的儿子在15岁时与一群社会青年混在一起,差点轮奸一个11岁的小姑娘—幸亏未遂。王辛说,她的女儿每周末都要和同学去酒吧,当她看到那些留着各种奇形怪状的发型,耳朵、鼻子、嘴唇上都挂满了金属环、金属钉的男女进出酒吧时,她真的为自己的女儿会不会也行为失控感到担心。
“青春期是一方避无可避的海岬,从孩子的奇思妙想到成年人的独立自主,需要经过一个心理年龄的过渡。”法国专为青少年提供服务的索雷恩之家的领导者马塞尔·吕弗(Marcel Rufo)教授认为,世界上有1/3的年轻人可以顺利度过青春期,另1/3是“恰到好处”地使人厌烦,只有对最后1/3的年轻人来说,青春期是痛苦、复杂的—但这个比例也相当高了,不容父母们不重视。
为孩子的青春期做好心理准备
青春期也是青少年反抗父辈权威的一个时期,父母是青少年的首选攻击目标。在过分担心和不够担心之间,很难确定合适的行为方式,那个界限到底是什么?
马塞尔认为:“关键在于不要害怕。这也是心理医生相对父母的优势所在。我们之所以害怕我们的青少年,并且为他们而害怕,是因为他们代表了我们自己的未来。而心理医生本人则跟他们没有这种关系。”
李子勋认为父母要减少关注:“一个和谐的婚姻很少会对孩子青春期给予过分关注。同样,一个开放的多元化的文化也不会对青春期那么关注,原因是从整体社会意识上就没有把这些麻烦当问题,反倒会为孩子的长大而欣喜。对父母来讲,孩子满11周岁,就要开始调整孩子在生活中的重要性,把精力多分配给自己一些。努力学会把孩子看成一个可以独立的、有自己价值观念与思想的人。”李子勋建议年轻父母蹲下来学习“80后/90后”的生活态度与方式,因为他们比我们更理解这个社会的现在与未来,未来是孩子的未来。未来的社会只会更适合孩子。
如何“参与”孩子的青春期?
首先,无条件接纳与尊重是最重要的。
要让孩子觉得自己重要,尊重自己,那么,父母首先要尊重孩子。父母作为孩子的法律监护人,必须引导孩子某些行为。尊重就意味着关系有了界限,对青春期的孩子来说,父母是亲友团、拉拉队,或者是热心的旁观者。
第二,责任心的培养。
父母要让孩子明白,自己的行为只能自己负责。当然,青春期孩子犯错时要保护他/她的心灵与尊严,父母不能让孩子在众人面前丢脸。对犯了大错的孩子,父母要通过让孩子对社会的公益服务来“偿还”。我个人觉得有一个意识要从小培养:个人行为要以不影响他人为前提。
第三,不要替代孩子。
让孩子按自己的意愿去成长,当孩子面对困境时,让孩子自己解决。尤其是人际关系问题,更要给孩子解决问题的时间与空间,让孩子在失败中成长。最后,学会分享孩子的快乐与悲伤。
分享意味着只是共情,没有评价和指导;分享需要父母的内心能够容忍不同的观点、行为。
青春期孩子容易走极端,父母用一种接纳、并存的态度,可以帮助孩子尽快适应多元化的社会。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