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子 | 从教50余年老校长:家长,你千万要和孩子一起成长
家庭是人生的第一个学校,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在孩子的成长道路上,家庭教育至关重要。上海中学原校长唐盛昌从教50余年首次谈家庭教育问题,讲得全都是干货!孩子成长 家长也要同步成长唐盛昌在我看来,做家长第一条最重要的事情,就是要了解孩子。这是家庭教育最核心、最关键的问题。不了解孩子,家庭教育就会产生各种各样的偏差。这是家庭教育中面临的一个非常核心的问题。我感觉相当多的父母并不真正了解自己的孩子,而且,孩子越大父母就越不了解孩子。总的来说,孩子从婴儿期到高中阶段,需求从安全和基本教育的需求,到基本学习的需求,到过渡期,再到更多自己思考的需求,这样一个个阶段上升,每个阶段都会对父母提出更多、更高的要求。了解了不同阶段孩子的特点之后,家长要做的第二件事就是要反思自己。了解孩子意味着对孩子能够做出一个比较确切的判断,而反思自己就意味着要对孩子提出一个合适的恰当的要求。1、低龄儿童需求:安全和基本交往的需求上幼儿园之前,孩子的需求大多是作为人类的基本需求,除了食物、饮水、温暖、安全等物质需求之外,他还有一些最基本的交往需求,主要是和父母等家人之间的互动需求,以及由此建立起初步的规则意识。比如,孩子想要某个玩具而家长不同意,有的孩子就会发嗲,有的孩子会发脾气,有的孩子会吵、哭、闹。如果孩子用某一种方法成功了,就得到了强化,下次遇到类似问题仍然会采用这种方法。久而久之,这就成为他的“必备武器”了。反之,如果父母告诉他这样做不行,那么他就会换别的办法。家庭教育常见误区:强化孩子不正确的做法在这个过程中,如果家长有意无意地将孩子不恰当的方式强化了,从而让孩子养成了不好的习惯。比如,如果父母觉得孩子吵闹很烦而让步,时间长了孩子就养成了喜欢吵闹的习惯;如果父母觉得孩子自己吃饭太慢而喂饭,时间长了也变成吃饭时要处处迁就孩子了。建议:家长要给孩子安全感、建立规则意识家长要认识到,从更广阔的角度看,家长如何对待孩子的行为会涉及到孩子今后的社会融入问题,因此要有意识地培养孩子应对社会的一些简单规则:喜欢一样东西该怎么表达、怎么得到;犯错误时会得到什么样的对待等等。这个阶段父母在家庭中首先要给孩子的第一个要素是安全感,让孩子感觉到在父母那里是能得到最大的安全的;另外一个是要满足孩子基本的交往需求,并建立最初步的规则意识。2、学龄儿童需求:学习的需求孩子进入幼儿园、小学后,就出现了另外一种需求——学习的需求。但学习需求在不同的孩子身上会产生分化。同样的知识或技能,有的孩子掌握得快,有些孩子掌握得慢。随之而来的就会产生各种问题:兴趣的问题、悟性的问题、能力的问题等等。家庭教育常见误区:围绕学习的矛盾这个阶段,家庭教育中的核心问题是家长和孩子在对待学习需求方面的矛盾问题。一般来说会有三个方面的问题:第一个是学什么、学多少的问题。这个问题上,很多家庭都是完全根据家长的意愿来决定,很少考虑孩子的想法、兴趣、爱好。有的家长甚至会用粗暴的方式,例如打、骂、惩罚等来逼迫孩子就范。这时,孩子就会感觉到,以前和父母之间建立的安全感、信任感开始下降了。第二个问题是学得好不好的问题。家长有时会觉得孩子学得不够快,不够好。第三个容易发生矛盾的问题是时间如何分配。孩子喜欢玩,希望不受拘束地玩,但家长从另外一个角度看,觉得孩子应该多学习,学得越多越好。一个要玩,一个要学,时间分配上就产生矛盾了。以上这三个问题都是围绕学习产生的矛盾。建议:了解孩子的强势智能 激发孩子学习动机家长希望孩子学的东西孩子却不想学,为什么?很重要的一个原因是孩子的学习动机出了问题。怎么激发孩子内在的学习动机?有些家长用遥远的未来激励:小时候不好好学习,长大了就找不到好工作;还有的家长用不远的将来激励:你这次考试考100分我就奖励一样东西。到底用什么方式激励孩子的学习兴趣,应该成为家长要考虑的大事,而且也应该和每个孩子的具体情况相联系。比如我遇到过一个孩子,很聪明,也很要强,希望自己在每个领域都能做到最好。他的成绩只是不错,算不上最好,不过他看了很多其他方面的书。有些人觉得这个孩子兴趣广泛,但我感觉不一定是这样,他可能是因为觉得自己在某一个学科上不能超过别人,就用广泛的知识面来维护自己的优越感。所以,只有真正了解孩子,才能接下来谈如何激发孩子的内在动机。前面说过,不是每个孩子在每一个领域的智能都是同样发展的,所以家长要了解孩子的强势智能,有针对性地进行引导和激发孩子的兴趣。3、中学阶段孩子需求:独立思考的需求到了初中,孩子逐渐出现一个过渡期。这个阶段除了前面的几个需求继续存在之外,孩子一方面对性别的感觉更加强烈,另一方面对社会、对学习从原来没有怀疑、以接受为主的方式,发展到要自己思考、分析,逐步形成自己的思想,自己的判断。这也能解释为何在这个阶段出现叛逆期。到高中以后,基本上孩子性格也成型了,对社会也有了一定的思考,价值观、世界观初步形成,有些孩子对自己的前途都有了比较明确的想法。家庭教育常见误区:孩子不听话就是叛逆对孩子的“叛逆”,有些家长的想法是:第一,我讲的就是对的;第二,即使我讲的不对,也是为你好,你应该理解我的不对。这对孩子来说其实是过高的要求。中学时母亲和孩子的关系往往出现一个矛盾,因为母亲往往停留在提供后勤阶段,只关心孩子的生活和学习,但当孩子思想上需要父母更多关爱的时候却给不了,这就产生了矛盾。建议:家长要跟上孩子成长节奏这个阶段,如果家长跟不上孩子思索的节奏,没有能力来指导孩子,那么家长在孩子心目中的威信就降低了。所以家长一方面要不断和孩子沟通,认真倾听孩子的想法,了解孩子在想什么;另一方面也要不断学习,提升自己的思维能力和视野水平,才能跟得上孩子的发展需求。(文字整理 吴华)(内容据《上海教育》杂志公众号)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