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四下午3点在武昌区教育局门口有一场签名请愿活动,目的是请求教育局恢复高中晚自习和周六的校内补课!希望家长们支持!”近日,这样一条通告在武汉市高中学生家长群中引起轰动。
据了解,前来请愿的家长代表均为武汉市各高中非毕业班学生的家长。他们针对的是前不久武汉市教育局取消晚自习和周六校内补课的“禁补令”,家长们认为实施“禁补令”带给孩子的负面影响多,要求收回。
教育部门倡导减负、推行禁补政策,家长们却“不领情”,要求恢复补课。“禁补”理想与现实之间的鸿沟到底能否跨越?
“要不补,都不补,不要拿我们的孩子当试验品”
2011年以来,湖北省纠风办、省教育厅多次发出通知,要求“所有补课停止”,放学后一律不得进行“特色课程”“兴趣班”教学活动。武汉市教育局和下辖各区教育部门也曾多次发文对此予以落实。教育局的态度很明确:坚决取缔补课,禁止增加学生负担。
但是,“禁补令”从发出时起,就遭到了家长们的反对。后来,武汉市教育局不得不对禁补令作了调整:高三毕业年级不纳入禁补范围。即使如此,家长们仍然“不买账”。
家长们反对的首要原因是担心难以一碗水端平,有的地方停止补课后,其他地方依旧在悄悄补课,会间接影响到学生的高考(精品课)成绩。
汉阳第三中学学生小林今年9月调考成绩为594分,在该校排名第五,而她的成绩拿到亲戚所在的宜都一中也只能排在第三名。堂堂的所谓省重点高中和地方高中之间没有分出胜负来,这让小林的父母无法接受。他们分析后认为,差距缩小的主因就是女儿的学校高三之前一直没补课,而地方中学高一高二曾经悄悄补课,才导致双方进入高三冲刺时实力差距缩小。
小林的父亲告诉记者:武汉的各个高中周末本就不上课,而亲戚所在的宜都一中实行的是月假制,一个月才放3天假。相比之下,女儿每个月就少了5天以上的在校学习时间。
在武汉市《2017届学生家长致教育局长们的一封信》中,家长们表示,高考指挥棒下,分数依然决定了学生的人生走向,他们不愿意看到自己的孩子成为教育改革的试验品,要求补课。
家长们反复强调:“除非全省都不补课,否则,就应该恢复补课。”有家长甚至指出,最近3年,湖北省高考文理科状元只有一人花落武汉,也和武汉各个高中不补课有关。
虽然晚自习和补课以学生自习为主,但水果湖中学辛老师表示,“禁补”从整体来看意味着学习时间缩短。他告诉记者:“按照教学进度,课本上内容必须在规定时间内完成。以前,在按时完成教学内容的基础上,教师一般会另找时间着重就讲得太快或学生掌握不太好的内容进行补充。现在严禁补课,学生和家长只能各显其能。”
禁了校内,火了校外,谁让培优机构笑到最后?
教育部门“禁补令”原意是减轻学生和家长的负担,然而禁了校内,反而火了校外、愁了家长。
“禁补令”一出,武汉各个培优机构的“生源争夺战”当天就开始打响,几家培训公司中午就在学校附近派发传单。
新洲一中学生家长鄢女士不断接到一些培优机构的电话,仅江岸区永清街的就不下10家。“他们的开场白都是:我是某培优机构的,我想了解一下您家孩子的学习状况,中考怎么样?以前的月考、元调、四调怎么样?他们对学校的情况都非常了解。他们还跟我说,离我家不远的几个孩子都在那里上课。”
高一家长群里不少家长开始打听培优机构的收费标准和培优口碑。鄢女士原本没在意培优机构的宣传,但“禁补令”出台后,她的想法变了,“这么一改革,我小孩的空余时间干吗去?谁都不想孩子落后,不上培优班也不行”。
事实上,上培优机构并不是家长的初衷。记者一提到培优课,家长们就有诉不完的苦,却也无可奈何。
还有家长反映,培优机构乱收费行为猖獗,不负责任,尤其是一对一辅导课,出现一个老师带几个不同年级学生并且不备课的情况。
全国各类培训班火热程度调查显示,2015年培优培训班的报班热度位列“十大火热培训班”榜首。一般培优大课2小时80—100元,一对一2小时320—480元,家长不惜加重经济负担报班,多数是担心自己的孩子不补课成绩会下滑。
“补”与“不补”的博弈给教育改革带来什么思考?
“禁补令”由教育部层层下达,已生效多年,并非突然袭击,只是到了基层却难以操作。武汉、黄冈、襄阳、荆州等地,此前都多次出现学校停止补课、家长联名抗议后又恢复补课的现象。这种博弈长期存在。
对教育部门而言,实行“禁补令”,家长和学生难以接受;不实行,则违反相关规定。此中感受,教育局长和校长们都只能用矛盾和无奈来形容。
家长们为何力倡补课?
很多家长表示,除了担心孩子落后,更希望孩子有好的学习环境。他们认为,学校不补课,就会送孩子上培优班,这是件吃亏不讨好的事情,让孩子在学校补课总比到校外培训机构放心。
鄢女士说:“上级指令‘禁补’,学校是不是可以通融上一节晚自习?”她表示,孩子放学时间刚好是下班高峰,与其把这个时间用来挤公交,不如留在学校自习,既巩固了知识,又错过了交通拥堵高峰期。
现行高考体制下,“禁补”的可行性有多大?
全国德育专业委员会委员、华中师范大学教授杜时忠分析,高考实质为全省范围的竞争,只有全省“禁补”,才能彰显制度公平。
杜时忠指出,当前解决方法要么动真格的,谁再补课,校长“下课”,主管领导“连坐”;要么就放开不要再禁了。否则,禁一次,家长闹一次,学校不堪其扰。但他同时强调,学校不能以家长的意志为转移,校长、老师是专业的教育工作者,应该有自己的专业判断。
冲突给高考改革什么启示?
杜时忠指出,补课难禁,归根到底是现行的高考评价机制需要改革。要让高考指挥棒由仅仅依靠考试分数转向关注学生综合素质,这些素质的培养是靠抓效率、抓方法得来的,不是靠补课得来的。只有彻底改革,补课才能得到遏制。
欢迎光临 壹牛家长圈- (http://16jzq.com/bb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