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牛家长圈-

标题: 北京四中校长刘长铭关于家庭教育的5个忠告,极其发人深省! [打印本页]

作者: 三好哥    时间: 2016-3-15 15:01
标题: 北京四中校长刘长铭关于家庭教育的5个忠告,极其发人深省!

家庭教育远比学校教育重要,利用这次机会,我们要告诉广大家长一些重要的经验和事实,这些经验和事实是我们在多年的工作实践中认识到的,其中最重要的可以概括为以下几点:


第一,教育始于家庭。孩子从家庭学校“毕业”后才进入我们的学校——小学和中学。在家庭这所学校中,最重要的教师是父母,最重要的课程是培养习惯和态度,最重要的教材是父母的言行。这里所说的态度,是指孩子最初形成的对待他人的态度和对待学习的态度——乐于和能够与朋友相处,对事物感兴趣,有好奇心,乐于接受知识,渴望学习,等等,至于在学前认识了多少汉字和外文单词,背了多少唐诗宋词,做了多少算术题,学过多少门艺术,这些都很重要,但这不是最重要的,因为这些在后续的学校学习中甚至在以后的工作和生活中都会习得,只要他或她有学习的主观愿望。


习惯和态度是孩子初期人格的外在表现。习惯和态度如何,也就是孩子在家庭学校的毕业成绩如何,对其日后在学校的学习状况影响巨大。家庭教育决定孩子在学校是否优秀,孩子在学校所表现出的差异,反映出了前期家庭教育的成果,甚至成败。

第二,孩子的任何优点和缺点都可以从家长身上找到痕迹。父母对后代的影响是巨大而深刻的,这是家族文化基因复制和传递的结果,复制和传递的过程就是家长的言行对孩子的耳濡目染。我们通常说孩子是家长的一面镜子,意思是说,孩子不可避免地要带有家长或者说家庭甚至可以说是家族的文化基因。


在北京四中,我们通过调查了解到,80%的学生认为他们的道德品质决定于家长的影响,70%的学生认为他们对社会现实的观点和看法来自于家长的影响,60%左右的学生认为家长的文化修养、性格和对工作和生活的态度对他们影响甚大,只有20%左右的学生认为家长的社会地位和家庭的经济收入对他们很重要。这些事实告诉我们,家庭的教育和影响是学校和社会不可替代的。我们通常所说的社会对孩子的影响,很大程度上是社会通过家庭或家长对孩子的影响。家庭是抵御社会不良影响的重要防线,是第一道防线。

第三、家庭将决定孩子未来是否幸福。婚姻是家庭的重要基础。美满的婚姻、恩爱的夫妻是家庭幸福的源泉。哈佛大学的一项长期研究结果表明,成功的婚姻能给孩子带来持久的幸福感。那些夫妻关系和睦、家庭成员相亲相爱的家庭,是孩子幸福成长的最重要的条件。生活在婚姻稳定家庭的孩子学习成绩会更加优秀,产生的情绪和行为问题也更少。夫妻恩爱、相互理解、相互关心、相互支持、相互包容,不仅有助于营造一个幸福的家庭,不仅能使孩子享受到被爱的幸福,同时也能培养孩子具有爱心、体贴、善良、包容等优秀的品质。同样是哈佛大学的一项持续了半个世纪之久的研究表明,与父母关系温馨融洽的孩子在几十年后患各种严重疾病的概率几乎要少50%。


第四、家庭教育将对家族后代产生深远影响。不论是我国还是外国,都有一些具有优秀传统、人才辈出的家族,当然也有臭名昭著的家族。美国学者理查德·戴尔曾做过两个家族的对比研究,一个是马克思·杜克斯家族,另一个是约翰逊·爱德华家族。200多年来,前者的大约1200个后裔中鲜有社会有用之才,而后者的近1000个后裔中,大学教授、律师、医生、法官、作家、政治家几乎比比皆是。中国有句老话,叫做“富不过三代”、“五世而斩”,说的是那些缺少优秀传统的家族败落的事实。但是,中国也有许多具有优秀传统的家族,如曾氏家族、梁氏家族、钱氏家族等,我们读梁启超的家书、曾国潘的家训,能从中体会这些家族的文化传统。这些家族之所以能够兴旺发达,生生不息,人才辈出,最重要的原因是这些家族具有延绵不绝的优秀的家族文化传统。


第五,家长优秀决定了孩子的优秀。这里所说的家长的优秀,并不是说家长具有多么高的学历,或毕业于多么著名的学府,或具有多么显赫的社会地位,而是说优秀的家长身上要具有人的优秀品格——诚实、善良、宽容、朴实、勤奋、节俭、勇敢、坚毅、顽强、热情、敬业、热爱学习、积极进取、乐观向上、精益求精、热心助人,等等。教育本质上是人性、品格和精神的在下一代身上复制和遗传的过程。因此,没有优秀的家长,我们很难期望这个家庭能产生优秀的后代。孩子的成长受家长的影响,家长受上一代人的影响,上一代人又受上一代的影响,祖祖辈辈代代相传,归根到底,一个家族的所有成员,都是在一种家庭文化氛围的熏陶中成长的。




作者: 随叫随到    时间: 2016-3-16 11:23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139908333    时间: 2016-3-16 11:25
感谢论坛一次又一次的分享!




欢迎光临 壹牛家长圈- (http://16jzq.com/bbs/)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