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地理高考考纲和《考试说明》与前几年相比,变化不大,力求稳定。主要要求考生能有“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描述和阐释地理事物、论证和探讨地理问题”共四个方面的能力。考试内容包括《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实验)》必修地理1、地理2、地理3,以及《全日制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2011 版)》中的地球与地图、中国地理、世界地理中的有关内容。重在考察学生的地理学习能力和学科素养。
1、明确考纲要求,把握高考方向。
重视高考重点考查的四个项目: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人与自然、可持续发展等诸多议题,关注我国现代化建设以及全球发展中的重大地理问题)、依法治国理念、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乡土意识、环境保护等理念)、创新能力(根据具体材料提取有效信息并多角度分析得出新结论)。
2、明确试卷特点,培养解题能力。
全国卷与地方卷的共同特点:重视知识的灵活运用、地理图表信息(区域图、等值线图)的解读与应用能力、信息提取与处理能力的考查。Ⅱ卷综合题都以区域地图(一道中国地理、一道世界地理)做载体呈现等。
但全国卷也有自身突出的特点,值得重视:
①多运用真实、贴近生活的单一新材料、新情景,要提高对新情景的快速解读能力;
②多围绕一个主题层层设问,反复追问。如全国Ⅱ卷2015年围绕尼日利亚铁路分布修建问题命题、围绕河套平原水资源利用问题命题;
③综合题得分点分值不固定,一个得分点可以是1分、2分、3分、4分甚至5分,这将严重制约“以分值答题”的常规答题模式;
④综合题注重思维过程,部分设问缺乏答题模板。如全国Ⅱ卷2014年分析建三江农作物虫害较少的气候原因、简述建三江水稻种植过程中化肥施用量较少的原因,2015年指出长期维持河套灌渠功能必须解决的问题,并简述原因。
3、心系高频考点,狠抓主干知识。
后期学习紧张,要在有限的时间内获取最大效益,应该主攻以下几个高频考点:
①地球地图:等值线(等高线、等压线、等温线、等降水量线)的判读。
②自然地理:气压带风带、季风环流的分布与影响;气候类型的分布、成因、特征、判读及其影响;常见天气系统与天气特点;自然界的水循环与河流湖泊的特征;洋流的分布规律以及对地理环境的影响;自然地理环境整体性原理的运用。
③人文地理:人口增长模式的主要特点、地区分布及人口问题;人口迁移的主要原因及影响;城市内部空间结构与城市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农业区位条件评价及主要农业地域类型;工业区位条件评价;工业集聚与工业分散的原因、影响。
④区域地理:区域空间定位(模糊定位)、中国的地形、气候、河流、湖泊与海域;中国的农业;不同区域自然环境的区域差异;产业转移与资源跨区域调配对区域地理环境的影响;区域存在的环境与发展问题、危害及治理保护措施;流域的综合治理与开发对策;区域农业持续发展的方向与途径;区域工业化、城市化发展产生的问题与解决措施。
⑤旅游地理:旅游资源的综合评价。
⑥自然灾害:主要自然灾害发生的原因、危害与措施。
⑦环境保护:资源问题、生态环境问题、环境污染问题的原因、危害与防御措施。
4、重视区域地理,把握分析方法。
大量高考试题都以区域为载体,考查区域环境特征与可持续发展问题,区域地理的掌握质量是决胜高考的关键:
①空间定位与区域地图的识别;
②环境要素的空间分布(点、线、面)规律的描述;
③自然环境(地、气、水、土、生)特征的描述;
④环境要素(自然、人文)特征以及发展变化的原因分析;
⑤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条件、问题、措施。
5、重视概念原理,善用地理语言。
在审题正确的情况下,答题失误多半是对地理基本概念和原理的内涵不理解、不清晰造成的,如地形类型名称与地形区名称;地形特征与地势特征;水文特征与水系特征;大气热力作用原理与热力环流原理;盛行风上风向与最小风频方向;农业类型与农业地域类型;交通运输方式与交通运输工具等,一定要搞清楚这些概念、原理的内涵与逻辑,并使用地理语言答题。
6、注重图表判读,提取有用信息。
以图示材料作为载体提供信息,突出考查获取和解读图文信息的能力,是近年来地理试题命题的重要形式。在复习过程中识记、理解地理事物的分布时要结合、运用相应的地图,并加强对等值线图、地理分布图、地理示意图、地理统计图试题的判读与训练。
欢迎光临 壹牛家长圈- (http://16jzq.com/bb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