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牛家长圈-
标题: 小学减负, 哪些孩子和家长会真正受益? [打印本页]
作者: 毛毛虫 时间: 2018-3-25 15:54
标题: 小学减负, 哪些孩子和家长会真正受益?
本帖最后由 毛毛虫 于 2018-3-25 15:54 编辑
小学减负, 哪些孩子和家长会真正受益?
很多国家都做过给学生“减负”的尝试
日本的减负政策
曾导致“宽松一代”国民素质整体下降
新加坡的小学,下午 1:00 就放学…
“减负”让家长不得不思考:
除了学校教学
我们要为孩子补充哪方面的教育支持
小荷才露尖尖角之
“新加坡减负经验”
减负,是一个永远会有争议的话题,诺大的国家无数的家长,每一个都有自己对于教育的理解和需求。
有人觉得减负的方向是对的,有人觉得减负是学校推卸责任,甚至会造成类似日本整体中小学成绩国际排名下降那样的“后果”。
我不支持减负也不反对减负,因为简单的两字包含了理念以及它将如何被具体实施,在任何国家一个好的政令被执行的乌七八糟都是有可能的,而有一些国家每一个学校的校长都有很大的自主权,整体结果却也未必就差。
所以真正重要的是让儿童:
回归正常的教育;
回归适合他们生长发育规律的教育;
回归指向一生的全人格教育;
而不是为了某一场将来考试刷题12年的教育。
无论如何,让一个幼小的孩子晚上做作业到十点还未写完是不人道的;
让一个孩子几乎天天奔走在各种兴趣班补习班的路上,而没有足够的时间玩耍、锻炼,做一些“无用”之事是不合理的;
如果我的孩子将来没有考上名校我不会简单的归之于教育的失败,但如果她大学毕业了,还在困惑地问演讲台上刚认识几分钟的人:她要不要读研究生——我会认为这是失败。
仰赖一个陌生人对自己的人生进行规划,对于一个已经超过20岁的人是一件滑稽的事。
据说新加坡中小学成绩国际排名还是相当靠前的,在历年的 OECD 举办的 PISA(国际学生评估项目,主要对接近完成基础教育的15岁学生进行评估,在70多个国家地区举行,测试学生们能否掌握参与社会所需要的知识与技能)测试中一直名列前茅,BBC这样报道:
Singapore has the highest achieving students in international education rankings, with its teenagers coming top in tests in maths, reading and science.
(新加坡有在国际教育排行中水平最高的学生,他们的青少年在数学、阅读、科学测验中均有顶尖水平)
但其实新加坡小学一直以来都只上半天课,中午一点多就放学了,高年级的孩子也许还辛苦一些,一二年级基本没有作业带回家。
我自己读一年级的女儿,每天中午回家吃完午饭弹一会儿琴,就开始她称之为“free time”的各种瞎玩,晚上八点多就上床睡觉。
表面上看起来很“减负”对不对?
这是一个很小的城市国家,没有城乡差距,没有自然资源。李光耀曾经在他的回忆录里面说,小小的岛国人口基数不大,选拔出来的人才如果都去坐同一架商业飞机,而飞机刚好失事的话这个国家的前途就堪忧。这是他个人的看法,我们可以不认同。
但基于这样的观点,新加坡政府视人才为唯一资源,多年来对教育进行大规模的投入,精英教育的举措下也没有放弃其他较弱的孩子,毕竟,人是它唯一的“自然资源”。
而它所拥有的不过是每年 3-4 万的新生儿,如何把这些孩子打造成一个小国所需要的各种执行人才、创意人才,将来在社会上各尽其职,就是重中之重的事。
教育部长多年来一直都是内阁中资深成员担任,现在更是双部长制,其目标在于通过教育塑造这个岛国的未来,“一项重要指标是培养学习的动力,而这不单是在受教育的阶段,而是终身学习的冲劲。”
每一个国家都会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适合自己的教育改革方式,这个小小的岛国也未必都能做对所有,否则就不需要经常改变政策了。
但基于它的“减负”和成果,也许会有可以借鉴之处,所谓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01、中小学的录取
阶层固化其实在每一个国家都有,新加坡就挺明显的体现在小学的入学选拔上。
整个报名阶段长达一两个月,分成好几个不同的阶段、不同的优先顺序。
1 第一阶段是给那些已经有哥哥姐姐在校的孩子。
他们统统可以自动就获得学籍无需抽签,这一点可以理解,方便家长接送,要不然生二胎三胎的家长就很头大如果孩子们在不同的学校。
2 第二阶段是给校友的孩子,本校老师的孩子。
你爷爷是这学校的,你爸爸也可以是,你也能不抽签的得到学籍,简直不止阶层固化可算世袭了。
学校可以发挥自主权,辩解说这是为了保证价值观的传承之类云云,但结果就是名校的学籍很多时候绝大部分被校友的孩子占完了,因为这些名校动则几十年历史甚至百年远在新加坡立国之前,说不定校友之间也要抽签如果人数超过学额数。
政府在前几年介入,要求无论哪一个学校必须留出各20个名额给其他阶段报名的孩子以确保生源的多样化,算是一种保持社会流动性的努力之一。
3第三个阶段是给那些有父母努力替学校做义工的,和替基层社区做community leader 的孩子。
这一点也可以理解,奖励有服务学校服务社区精神的家长,在20个名额里面竞争,抽签决定。
以前我工作的时候常有同事来请年假说要去学校做义工,当时我没有孩子,觉得很难以理解,辛苦工作攒下的假期去做义工?有些同事会说起周末如何忙碌因为服务社区。
等到我替自己孩子谋划入学的时候才发现,连给学校做义工也是要排队的,并且学校对家长的技能有诸多要求:你会不会做数据管理?项目管理?会不会带一群孩子外出露营?会不会编程帮学校架构IT系统,会不会讲故事?我本来以为只是帮学校打扫卫生维持学校门前交通之类的。
4 剩下的阶段才是给家住一到两公里范围内的孩子。
名校一样也就剩下20个名额,搬家呗还能咋样。
好在新加坡的学区房不像国内动不动吓死人的价格。但因为只有区区20个名额,费了劲花了钱也未必就可以入学,也因此学区房的概念不如国内炙热。
到了中学,那就是凭小学毕业会考的成绩选择你心目中的学校了。
新加坡中学每一间都有自己的特色,教育部允许甚至鼓励他们在满足教学大纲的前提下,发展自己的特色课程,所以小学生们选择初中学校的时候,也未必只根据学校的学业排名。
他们到了12岁左右的青春期,开始有了自己明确的爱好,对自身的长处优点有所了解,就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选择不同的特色学校。
我经常听到同事很无奈的投诉自己的子女选择了不是父母心目中第一选择的初中,但我认为这是好事,人类对于困境的突破和对幸福的感知,很大的原因来自于幼年习得的对自己的掌控感。
这种初中不通过电脑派位,而通过全国统一考试按照成绩和志愿分配中学的做法,给所有的家长和孩子留下不分出身,只凭成绩和志愿的机会。
当然,这也一样会造成家长为了小学毕业考拼命送孩子补习提高成绩,我昨天接孩子放学的时候还在学校门口看到机构在发营销传单宣称“A focused exam scoring strategies curriculum”。(专注于应试提分的课程)
02、相对均衡的资源
部长们天天说“每一个学校都是好学校”,学校好不好是相对的概念,这种话我反正是不信的,除非部长们也把孩子送入全岛各处的非名校。
虽然教育部不排名学校名次,民间却有清楚的根据小学毕业考成绩,年年更新的学校排名呢。
虽然如此,政府对于均衡学校资源也做出必要的努力。
硬件设施无法做到日本那样清一色的样板,但来自政府的资金投入在全岛各校就挺均衡的,当然每个学校自己也许会有校友捐赠也未可知。
教育部招聘教师的方式也非常多元,教师可以来自不同的行业不同的专业领域,保证他们带给学生的是不同的经验和知识,提升教师队伍的多样性。
经过面试后,由教育部出钱送往国家教育学院读一个教育文凭,大约1-3年时间学习如何做老师,然后才派往各个学校任职。
我所工作的金融和科技行业都有前同事加入教师队伍,中小学教师的工作稳定,虽然薪水不如这两个行业但无需不定时加班甚至不停出差,可以做到更好的生活工作平衡,因此对想要转岗的前同事有吸引力。
他们的个人能力和职业素养都挺好,可见教育部招聘教师的标准还是很高的。这也是我个人对于新加坡公立教育颇具信心的原因之一。
这些努力,保证了教育的相对公平,留出社会流动性的必要空间。
03、学校负起责任
不超纲教学
我本来以为新加坡好些幼儿园都教过拼音啊20以内加减啊,是因为小学不教,导致的家长们争先恐后提前拔苗助长。
但其实,等我自己的女儿上了小学发现无论是英语的自然拼读,数学的简单概念,还是中文的拼音笔划,老师们统统从头教起!
我还一度担心小娃觉得无聊,但因为课程安排不错,书本五颜六色图案众多,学习过程也有乐趣,好像她也乐在其中。
学校遴选托管机构
学校也遴选商业机构入驻校园提供 student care service。
每天一点多就放学,会对许多双职工的家长造成不便,这些机构根据学校的要求,提供午餐,低龄儿童的午睡安排,练习拼写复习课本,利用校园里面的运动设施锻炼,甚至提供书法,乐器,之类的培训。
有学校的遴选和介入,这些商业机构的服务可以保证素质,家长会比较放心,虽然这些商业机构收费,但因为与学校合作每年的生源有所保障,也就并不昂贵,每天可以帮你看顾孩子直到六点。提供了家长另外一个不错的选择。
学校的补充课程
学校也提供自己的 Enrichment Program,涉及体育音乐美术等项目供学生选择,这些是付费项目,但比起外面的机构收费可算是毛毛雨。
高年级则有 CCA 课程(教育部提出的学校自主设置的课外活动,有音乐、体育、童子军等丰富的内容)补充。
作业负担轻
低年级的孩子基本没有考试,也没有作业带回家,习题都由老师在课堂上监督着做完了,家长只需要负责签字看一下浏览一下孩子的进度即可。
早上7点10分集合,唱完国歌校歌就开始上课,除了中间有一个短时间的课间吃小食,还有一个30分钟的时段称为 recess time (休息时间),随便孩子们校园逛逛图书馆借书去食堂买吃的,哪怕是打闹荡秋千,之后一直上课到下午一点左右。
孩子们在一二年级的时候身心还是相当放松的,这符合他们的生长发育需要。
04、家长负起责任
全人格教育的目标,无法倚赖学校独立完成。学校提供的教育只是适合绝大多数人的“保底教育”。
我自己从不会觉得把孩子交给一个好学校就万事大吉,也不会觉得跟着老师亦步亦趋的“教育”孩子就行。说穿了,孩子是我的孩子,不是社会的孩子不是国家的孩子,她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恐怕作为家长的我们起的作用要超过学校。
华人无论生活在地球的哪一个角落,永远都会是极为重视后代教育的种族,区别只在于注重的是教育的长远目标还是短期目标。小学整个阶段的智性知识并不多,更重要的是品格和习惯的培养。当今社会教育资源的竞争异常激烈,家长不容易做到淡定也是可以理解的。
长长的六年里你可以选择送孩子去那种 exam focused 的机构补习,专注于考试成绩,专注于吃透教学大纲,以上名校大学为唯一目标。
也可以象我这样慢慢的放手,
让孩子学会自我管理,养成一些受用终生的好习惯;
学会确认自己的感受并且尊重它;
学会自主选择并且为选择的结果负责;
自己找书看;
每日里安排时间锻炼身体……
一点一点来,罗马并非一日建成。一场考试也未必就决定了终身。
所以新加坡这种“减负”,算是给家长和孩子更多选择的空间:
你希望孩子被教成咋样的人,你就去做相应的努力。
只要教育还是用来选拔人才,只要好大学不是人人都可以去读,就不会有绝对公平这件事。
有时候我腹黑的想,所谓的“减负”,造成家长必须去做出选择,也许是它不受欢迎的理由之一呢。
减负,并不单纯是减时间,需要让配套的服务也跟上,减少家长的忧虑,同时提供更多的选择和自由。
把那些重复的、没有用的、影响儿童思维发展的东西从课堂上移走,把有限的在校时间用于建立更好的师生合作关系,这一点上新加坡的学校做得未必完美但尚算令人满意。
(新加坡每一所学校都有自主权,具体的实施具体的做法有可能是不同的。 )
助您
壹牛成功 祝您
2018版 | 四川名校初升高自主招生试题集火爆出售中!
2018版 | 成都公立名校初升高自主招生试题集火爆出售中!
本文由毛毛虫编辑(来源 | 微信公众号:跟大熊玩英语),分享于此,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欢迎大家回帖,和众多的牛爸牛妈一起交流讨论!作者和壹牛家长论坛拥有最终版权,转载请注明出处!如有违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更多的资源共享和互助成长,敬请大家关注壹牛微信公众号:
作者: 果树 时间: 2018-3-26 13:44
谢谢楼主分享!
作者: Juelyliao 时间: 2018-4-2 12:23
有用是有用,可惜出来太晚了,孩子都已经长大
作者: 鱼的记忆 时间: 2018-4-2 16:33
新加坡教育模式是我们梦想的状态
作者: 海豚咪咪3 时间: 2018-4-2 21:53
感谢分享!
作者: 爱小嘉 时间: 2018-4-3 11:05
谢谢楼主分享
作者: 爱小嘉 时间: 2018-4-3 11:22
谢谢楼主分享
作者: 蜀山客 时间: 2018-4-3 13:04
制度如此, 真能减出一片天地?
作者: 好心情 时间: 2018-4-3 17:47
谢谢分享。
作者: 呼呼呼加油 时间: 2018-4-4 14:45
真不晓得是否真的减负
欢迎光临 壹牛家长圈- (http://16jzq.com/bb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