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牛家长圈-

标题: 是否需要经常跟孩子强调餐桌上的礼仪? [打印本页]

作者: 小帆船    时间: 2020-12-3 17:22
标题: 是否需要经常跟孩子强调餐桌上的礼仪?
本帖最后由 小帆船 于 2020-12-3 17:39 编辑

是否需要经常跟孩子强调餐桌上的礼仪?


        1️⃣



德云社近期上过两次热搜,都发生在餐桌上。

第一次是关于少班主郭麒麟:

在和华少的一次访谈中,两个人坐下来喝茶聊天。

斟茶时,郭麒麟没有掌握好火候,一不小心让茶水溢了出来。

他立马表达歉意:“不好意思,这杯我喝。”

他解释道:茶要半,酒要满,这是基本的餐桌礼仪。


另一次,是徒弟秦霄贤和德云社的两位“大佬”郭德纲、于谦吃饭。

饭桌上的秦霄贤非常紧张,忙着给师傅们倒了茶水,却不料出了差错。

郭德纲瞟了一眼说:“你就这么壶嘴冲着我?”

秦霄贤一脸茫然,完全不知道自己错在哪里。

一旁的于谦提了醒:“这规矩得懂,孩子!”



原来,秦霄贤倒完茶水,摆放茶壶的时候直接将茶壶嘴对着郭德纲。

老祖宗的餐桌礼仪有一条:茶壶嘴对着谁,就表示这个人是主人不欢迎的客人。

这段内容迅速引发争议。

有网友认为郭德纲倚老卖老,欺负年轻人。

也有人认为餐桌见人品,连最基本的餐桌礼仪都做不好,谈何传承更深层次的相声艺术?

众所周知,郭德纲家规很严,关于吃饭的家规更是不少:

吃饭不能吧唧嘴;

全家人围坐用餐,大人不动孩子不能动;

家里有客要让客人先上桌吃饭;

给客人添饭不能问:还要饭吗?而是问:给您再添点?

家里做了什么好吃的,师兄们先吃,师兄们吃完了,剩下的郭麒麟才准碰;

......

郭麒麟和秦霄贤,同是德云社的子弟,结果高下立判。

饭桌虽是方寸之地,却最容易暴露人的真实一面,也最能窥见一个人的家庭背景和教育。

有人评论:

假如现在就可以知道,30年后你的孩子是什么样,取得了怎样的成就,是被人尊重还是受人取笑?

你会不会重新审视自己给孩子的教育呢?

2️⃣


前阵子适逢假期,免不了参加各类饭局,我也因此看到了餐桌上的千面人生。

有一次参加一个婚宴,并不太熟络的人被随机分到了一桌。

吃到一半,服务员端上了一盘大闸蟹,一桌人你推我让,最后让一个老者先动筷子。

这时候,同桌的一个11岁左右的的小男孩也踮起脚跃跃欲试。

没等他起身,老爷爷已经夹走了一只大闸蟹,其他人也陆续动筷。

小男孩一时气急,将筷子摔到桌上,大吼:

“为什么不让我先吃?”

一桌人面面相觑,尴尬至极。

孩子又哭又闹,妈妈一边拽走他一边哄:“爷爷坏,等会妈妈再给你买,全给你吃。”

还有一次,去一个远方亲戚家做客。

吃饭时,他家小孩直接把一道红烧鸡翅端到自己面前,全程盯着那一盘菜猛吃。

我很客气地提醒:“要不要吃点其他菜,小朋友可不要挑食哦。”

他置若罔闻,依旧埋头吃。

鸡翅吃完,他把碗往前一推,跳下椅子:“不吃了。”

奶奶这时却在一旁责备起妈妈:“让你多买点给孩子吃,你不听。”

说完,奶奶自顾自夸起孙子来:

“我家乐乐前几天又被老师表扬了,都说这孩子以后肯定能考上清华北大,成为一个有出息的人。”

一桌人笑了笑,没有说出口的话也都咽进了肚子里。

还有一次,我们几个老朋友相聚。

朋友家孩子都上小学三年级了,却还要妈妈追着喂饭。

席间,我们正聊得开心,孩子的一句话,打破了这种和谐欢快的气氛。

原来,妈妈夹了一块肉给孩子吃,没想到孩子嚼了两口,就哇地一下全吐到了碗里,大声埋怨:“呸呸,真难吃,妈妈,我要回家!”

礼仪大师威廉·汉森说过:

“善于观察的人,只用一顿饭的工夫,就可以知道你父母生活的背景怎样,你的教育教育背景如何。”

饭桌上的细节,藏着一个孩子从小耳濡目染的家庭教育。

想起一期节目中,有嘉宾称赞应采儿很会选菜,不多不少刚刚够吃。

应采儿说自己深恶痛绝铺张浪费的行为,并且分享了自己家的餐桌教育:

告诫儿子不要浪费食物;

不可以把菜都转到孩子面前,让孩子先吃;

不能让孩子在饭桌上拥有特权感:家里不是餐厅,有什么就吃什么


朱丹不以为然,认为应采儿给孩子定了太多的规矩。

这时候应采儿毫不客气地回怼:

“这不是规矩多,这是基本礼仪。”





很多家长无视餐桌礼仪,对孩子不雅的吃相视若无睹,甚至无底线地纵容。

却不知道,餐桌并无小事。

真正的家庭教育,就藏在小小的一方餐桌上,藏在平常的一日三餐里。

3️⃣


知乎上有一个话题:你是因为什么事跟对象分手的?

高赞回答里有这样一条:因为一顿饭。

她写道:

和男友交往快半年了,双方都觉得挺合适,就趁着假期带男友回老家给父母看看。

男友第一次上门,自己父母十分重视,做了一桌好菜。

饭桌上,男友的表现却让人大失所望:

一路风卷残云,嘴里塞得满满的,又去不断夹菜到碗里。

其中一道女孩母亲的拿手菜,男友直接上手,不仅抓着鸭骨头吮得滋滋作响,吃完之后还畅快地打了一个长长的饱嗝。

这顿饭之后,女孩便跟男友提出了分手。

她最后是这样说的:

“从小父母就一直跟我说,在餐桌上一定要注意,因为你代表的不止你一个人,还代表着你的父母和家庭。

别人会根据你的行为去评价所受到的教育,我现在好好教你,就是不希望你以后被人被别人指着说没教养。

我觉得男友的表现让我很失望。

首先,他夹菜只顾自己,东西在碗里全部都堆在一起,完全不考虑他人的感受;其次,缺乏礼仪,吃没有吃相,后来甚至直接上手了,还肆无忌惮地当着我们的面打嗝。

我真的难以想象他的父母是怎么教他的,这样的人,我没有信心能跟他长久,不如好聚好散。”

近几年流行起一句话:吃品见人品,餐桌见三观。

越来越多的人觉得:两个人合不合适,一起吃顿饭就知道了。

知名学者马未都曾讲过一个故事:

一位爸爸跟儿子及其朋友吃饭,吃完后,这位爸爸对儿子说:“你这个朋友,不可深交。”

儿子很疑惑,爸爸解释道:

“你看他夹菜时,习惯把筷子插到菜里翻上来,扒拉两下夹起自个儿的菜,根本不顾及别人,这种人就很自私。”

饭桌上的教养,影响着孩子的婚姻和交友,决定着孩子的未来,甚至预示着他一生的成就。

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总导演陈晓卿曾说:

“没有什么是一顿饭局搞不定的;如果有,那就两顿。”

中国人的餐桌,吃的是饭,组的是局,看的是为人处世的智慧。

听很多做HR的朋友说,现在很多企业将餐桌作为面试的最后一关,以餐桌上的表现作为考核标准来选拔人才。

可以说是,成也餐桌,败也餐桌。

全国政协委员张晓梅在其写的《晓梅说礼仪》一书中,有这样一段话:

我发现不少很在意举止修养的人,到了餐桌前却会松懈下来,忽略了这个时刻应该具有的风度和礼仪,泄露出暗藏的毛病和缺陷,让自己的良好形象大打折扣。

用餐时保持良好的仪态修养,是显现个人品质最有效的时刻。

真正有远见的父母,都应该从小就教会孩子好好吃饭。


4️⃣


最近在网上看到这样一个短视频:

一个妈妈带着3岁的儿子去看太爷爷,一家人乐呵呵地在一起吃饭。

太爷爷由于年纪大了,拿筷子时手会发抖。

小男孩见此,停下吃饭,凑到太爷爷面前,很贴心地一勺勺喂太爷爷吃饭。



一老一少,配合默契,虽然太爷爷吃得慢,但小男孩非常有耐心,互动画面非常有爱。

视频一经发布立马走红,小男孩被网友封为“最孝顺宝宝”。

网友纷纷评论:“这才是最高级的教养。”

一些细心的网友表示:“孩子喂老人的动作有模有样,这指定是大人平时经常喂老人被孩子学到了。”

民间一直有“桌前教子”的传统,如今却慢慢被遗忘。

吃得好,吃得精,父母们一门心思想着如何给孩子饭碗中添加营养,却对孩子饭桌上的教养少有注重。

饭桌上的规矩和礼仪,看似没什么了不起,却在一个孩子的成长轨迹中显山露水。

饭桌才是家庭教育最好的修道场。

刻在骨子里的教养,细节处也不马虎的优秀习惯,才是父母留给孩子最有价值的无形资产。


本文由小帆船整理编辑,内容来源网络,欢迎大家回帖,和众多的牛爸牛妈一起交流讨论!作者拥有最终版权,转载请注明出处!


5.jpg (124.73 KB, 下载次数: 3)

5.jpg





欢迎光临 壹牛家长圈- (http://16jzq.com/bbs/)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