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牛家长圈

标题: 重负之下的家长很“变态” [打印本页]

作者: Ann2013    时间: 2013-9-12 22:04
标题: 重负之下的家长很“变态”
                                       重负之下的家长很“变态”



■舍不得吃穿,却把大把钞票送给培训机构

“周一拼音,周二陶土,周三声乐,周四英语,周五钢琴,周末数学……”武汉徐女士已为5岁半的孩子报过17个培优班,累计花费近12万元。

这绝非个案。独生子女政策的实施,让很多家庭的希望全部寄托在一个孩子身上。

孩子们的重负也传递给家长,使家长们也变得很疯狂、很“变态”。“舍不得吃,舍不得穿,却舍得拿大把大把的钞票送给培训机构;孩子上学我们工作、孩子培优我们作陪,节假日不属于孩子也不属于家长;眼睛盯着的是考试成绩,耳朵听的是各路有关教育的小道消息,鼻子还要灵敏嗅出暗流涌动的培优市场孰优孰劣,口头谈论的也都是奥数、培优……疼她就是害她,总不能为了一个快乐的童年而失去美好的未来吧?”

这是武汉市一位母亲发的帖子《女儿小升初,我被逼成“变态娘”》,立即引起众多网友“围观”,许多家长感同身受、纷纷跟帖,认为自己也是“变态娘”、“变态爹”。

家长们的“变态”源于巨大的升学压力。由于担心孩子上不了好学校,充满焦虑与不安的家长们不停地为孩子们灌输这样的理念:我们什么都没有,只能用能力说话,用成绩说话。于是,家长也和孩子一起,在求学的道路上跋涉、拼搏,逼迫孩子尽可能地比其他孩子多学一会儿,多读一点,多考一分,从学校门口接出来,又把孩子送进培训班……课业负担,就这样叠加起来了。

越减越重酿成“全民焦虑”

■压弯孩子的身躯,扭曲孩子的精神

早在1955年7月,教育部就发出新中国第一个“减负令”——《关于减轻中小学生过重负担的指示》;1988年5月,国家教委发布规定,“减轻小学生课业负担”;2000年2月,教育部发布紧急通知,要求“切实把小学生过重课业负担减下来”;2010年,教育规划纲要把“减负”上升为国家战略。

半个多世纪过去了,中小学生的负担却越减越重。

重负之下,拔苗助长,教训非常深刻。机械重复的学习只能培养出工匠,轻松快乐的创新创造才能培育出真正的大师。沉重的负担,压抑了孩子们的兴趣和个性,限制了孩子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为什么我们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杰出人才?”著名的“钱学森之问”振聋发聩,引人思考,让人焦虑。

教育的“全民焦虑”,已成为当今中国的一个明显标志,弥漫于社会各个阶层、各类人群。当政策的减负目标像西西弗斯的巨石那样年年推进、又每每回到原点的时候,损害的已不仅仅是青少年的身心健康,更是中华民族的美好未来。

前不久,北京大学中国社会科学调查中心发布的《2013中国民生发展报告》显示,学业负担过重,锻炼时间过少,营养严重过剩导致学生体质下降。2012年,我国6—15岁儿童中,城乡女孩超重以及肥胖比率高达21.5%;男孩超重及肥胖比率高达32.3%。

一个个年少便体态臃肿的孩子,却并不会为身体素质的糟糕而忧虑,只会因考试成绩的不尽如人意而沮丧。这显然是一种教育观的倒置与错位。它不仅压弯了孩子的身躯,而且扭曲了孩子的精神。

过重的负担,已成为不容忽视的中国教育之弊、中华民族之痛。



作者: lily123456721    时间: 2013-9-12 23:00
{:soso_e181:}{:soso_e109:}
作者: 小东西/奋斗    时间: 2013-9-13 17:14
{:soso_e181:}{:soso_e179:}{:soso_e163:}
作者: 华小+5+卿妈    时间: 2013-9-13 19:05
中国教育的现状。{:soso_e109:}
作者: 王子轩    时间: 2013-9-14 15:07
可怜天下父母心。
作者: 王子轩    时间: 2013-9-14 15:08
还好,目前只给孩子报了二门。唉!
作者: 常胜将军    时间: 2013-9-14 16:37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欢迎光临 壹牛家长圈 (http://16jzq.com/bbs/)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