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牛家长圈-
标题:
有效的家教——家庭聚会
[打印本页]
作者:
Ann2013
时间:
2013-10-15 00:10
标题:
有效的家教——家庭聚会
有效的家教——家庭聚会
在孩子小的时候,邀请与孩子同龄的小朋友一起玩,孩子的父母从而就成了朋友。几个家庭经常在一起交流带孩子的感受,一起游戏和活动,这是很常见的事。
如今,女儿已经成为一名高中生。需要邀请几个高中生在一起,各自的父母也能一同走到一起,分享孩子成长的故事,还真的不容易。不是父母不愿意,而是孩子们很难与父母有同样的心思了。
昨天,我们做到了。“这顿晚餐时间真长,从下午六点二十到晚上十一点半。”女儿走出酒店大厅时感言。但我们脸上都写着灿烂和不舍,这也很出乎我的意料——
上午,我正在接受学生报到缴费时,突然接到张老师电话,他告诉我:他的女儿小西瓜分在了二十班,正好是汪老师的班。小西瓜在海中高中部读书。在暑假,听说小西瓜在高二分科时,她准备读文科班,我就极力推荐她选择汪晓风老师的班级。小西瓜高一时成绩优秀,结果真的分在了汪老师班级。汪老师带的也恰好是文科重点班。
汪老师是我非常敬仰的老师,她的幽默;她的智慧;她对中学生的理解和与他们的沟通;她的教学成果;她的人品……认识她,是因为三年前,我教她的孩子。她的孩子是我们年级最优秀的孩子,教她一年快结束时,她本来准备让孩子跳过六年级,直接读初一。后来,在一次路途中,她遇到我,她咨询我的意见。我很支持她跳级,同时舍不得她这么优秀的学生离开我们这个团队。我们同时交流了孩子的语文学习和班级管理思路。
后来,汪老师再次见到我,告诉我她的决定,为了让孩子再享受一年我们班级的课外读书生活,写成长故事的独特之处,决定留下来。
再后来,我请她到班级,在家长会上跟家长们谈孩子多读课外书的重要性;她去北京,参加有关“生命教育课程”培训回来,我们坐在我们小区楼下的清补凉小摊,漫谈到凌晨一点多,直到老板在一旁等着收摊,打起瞌睡……那一次,我的女儿也在,她认识了汪老师,她喜欢上汪老师。
因为汪老师这个链接,我先征求女儿的意见,愿不愿与小西瓜见面,我请她们吃西餐,一起来谈谈汪老师。女儿欣然答应。
认识小西瓜,也是因为老师。五年前的一个春节,女儿的好友荟颖的爸爸提议,给孩子的启蒙老师陈秋香老师拜个年。女儿那时跟荟颖时常在一起。荟颖谈到她很喜欢陈老师,我们也想认识她喜欢的老师,于是同去了陈老师家。在陈老师家门口,荟颖躲在我们后面,陈老师误认为站在前面的我女儿是荟颖,荟颖五年前就转学离开了陈老师。陈老师电话给自己的爱生小西瓜,让她来见自己同了一年学的荟颖。
这个晚上,我们认识了小西瓜。后来,我们从小西瓜的博客上进一步感受小西瓜的文字表达的精彩,我把小西瓜的博客文章编辑成专辑,专门花两节课时间,推荐给我们的学生,让我们更多的学生受益。身边的榜样是神奇的,大家理解了热爱生活,能自如和真情地表达生活的幸福感。
我们告别后,刚回到家不到半个小时,小西瓜已经把我们相识在陈老师家的故事写在了她的博客上。我也知道了她的博客写作经历,被海南日报,海南电视台报道,陈老师和她一同被请去电视台做专题访谈节目。小西瓜就是这样的不同凡响。
后来,又通过小西瓜的博客链接了张爸、张哥。我分享到了他们的故事和视野,她的张哥在作为世界小姐赛三亚主会场、南非等多个主会场的指定摄影记者,团中央委员,省优秀青年的故事。阅读他去朝鲜的见闻、南非的经历,感受他的精湛摄影技术……
张爸在教育系统的专业和敬业,也一次又一次打动我的阅读心情。他在我的博客留言也是一如既往,长达五年了。
很巧合的是,荟颖进高一时,我也极力推荐她去到汪老师的班。结果,汪老师拿到名单时,有荟颖这个学生。从荟颖那里,我感受汪老师带班级的智慧故事,那个有关“汪老师来班里时,告诉我”的信息,错发在汪老师手机上,有关学生用手机问题的幽默故事;19班班服设计中的汪总;我作为荟颖的干妈,去参加学校的开放日,听到了汪老师的诗词教学课,感受她的激情飞扬与课前学生主讲平台……
我们一起来分享汪老师的教学智慧和班级管理,荟颖有更多的故事。于是,我同时邀请荟颖一起去吃西餐。
幸福的是,荟颖的爸爸妈妈昨晚都有时间参与,小西瓜的爸爸妈妈也一同前往,我和女儿先到酒店片刻。
我们从汪老师谈到高中生活;谈陈秋香老师;谈到孩子的恋爱观;个人兴趣爱好与发展;学习的综合素能与学科成绩观;谈小西瓜的淡定与沟通能力;女儿学习的专注与学科优秀的关系;谈荟颖的勤做家务活、主动冬泳、摄影与唱歌;谈感恩之心与抗挫折能力;谈包容与乐观态度;谈成功与情商关系;谈海中教学管理与学生活动;谈海中老师的独特之处……
一楼大厅时不时传来一阵悠扬的钢琴声,伴随着我们的笑声,我们在一起分享了五个小时的教育孩子的感受。我们从三个高中生身上看到她们不同的个性特色。但她们有一个共同点,她们都爱思考,她们有自己的兴趣爱好,她们能静下心来,凝听、分享与交流。我们感受到了作为父母,伴随孩子一起成长的幸福感。
最后,我提议,我们希望有更多这样的家庭聚会与交流机会,我们期待着下次活动。让我们与孩子一同成长,一同体验,一同来思考和探索。我们三个家庭,有着一个共同点:和谐,充满着爱,父母都乐于探索和思考有关孩子的教育话题。
我们也期盼,把我们链接在一起的——孩子们眼中的“汪总”,能有机会带孩子与家人,与我们在一起,来分享孩子们的成长故事。
欢迎光临 壹牛家长圈- (http://16jzq.com/bbs/)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