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牛家长圈-

标题: 科雅教育-2014年秋季班【7年级物理班】班贴,请家长们查阅 收藏 [打印本页]

作者: 刘言    时间: 2014-9-13 21:04
标题: 科雅教育-2014年秋季班【7年级物理班】班贴,请家长们查阅 收藏

上课时间:
9月13日 15:45-17:45

课堂内容:

1.物理:
a.认识世界;
b.改变世界。

2.怎样学好物理:
运用科学的研究方法。

3.什么是声?

❶声音是由振动产生的;❷声音的传播;❸介质;❹声音的速度;❺声音以声波的形式传播(超声波和次声波)

4.习题练习,并进行详细的评讲。

课堂反馈:

1.王老师带了许多实验小器具,让同学们讲理论付诸于实践,与同学们之间形成有效的互动问答,同学们上课积极性非常高哈;
2.今天课间没有下课哈,提前了十分钟放学,同学们初次接触物理,感觉很新奇,王老师会带领同学们进入另外一个同学们所熟知的但是并不透彻的世界。

课后作业:
认真复习今日所讲的内容,及时消化。

作者: 刘言    时间: 2014-9-21 23:05


上课时间: 9 月 20 日 15:45-17:45


课堂内容:


1.乐音和噪音:
①乐音:响度,音调,音色;
②噪音:减弱途径;
③波形图;
④回声。


2.习题练习,并进行详细的评讲。


课堂反馈:
1.王老师很注重与学生之间的互动,能够通过各种小实验、小细节来引导同学们了解物理的知识学习点,物理是一门认识世界的学科,从这两节课来看,同学们有着很浓厚的学习兴趣,这样学习是很轻松的。
2.这节课纪律保持的非常不错哈,这点非常值得夸奖,该动的时候动,该静的时候静,同学们张弛有度,希望以后也能这样坚持下去。


课后作业:
P9,课后练习做完。



作者: 何志    时间: 2014-10-27 11:33
刘言 发表于 2014-9-21 23:05
上课时间: 9 月 20 日 15:45-17:45

【上课时间】:10.26
【课堂类容】:测量工具
                       单位推算
                       长度的测量
                       {:soso_e100:}{:soso_e100:}{:soso_e100:}
                      特殊的测量:化曲为直,化简为厚,组合法
                      误差和错误:刻度尺自身不精密,方法不完善,估读能力不足,误差不可避免的。
【课堂情况】:{:soso_e100:}今天上课的同学有点少,但是我们的热情不但没有减少,反而情绪高涨。
                       {:soso_e100:}今天老师上课准备很充分啊,讲的课程量挺大的,同学们也非常配合,同学们积极地
                           给老师提出的方法命名。这样对同学们互动学习非常好。
                       {:soso_e100:}加油同学们。

作者: 刘言    时间: 2014-11-1 23:14

上课时间: 11月1日 15:45-17:45

课堂内容:
课前进行上次作业的评讲
课程内容:运动的描述
一:机械运动
1.意义:把一个物体相对另一个物体位置的改变叫机械运动,简称为运动。
位置的改变:a距离改变;b方向改变
2.参照物
a定义:事先被选来作为标准的物体
b要求:
b.1:参照物被选定之后就假定其不动
b.2:任意性,可选除研究对象意外的任何物体为参照物
b.3:恰当性
b.4:一般性,选择地面或地面上静止的物体为参照物
b.5:决定性,运动和静止又参照物决定
3.判断运动和静止的方法
a.确定研究的对象
b.选参照物
c.比较(位置改变-运动;位置不变-静止)
二:习题练习并进行讲解

课堂反馈:
同学们今天学物理的热情依旧高涨哈,该静的时候静(做练习的时候);该动的时候动(与老师互动的时候),课堂气氛很活跃哈,也没有出现迟到现象,希望同学们能够继续保持。

课后作业:
P20,课后练习





作者: 刘言    时间: 2014-11-9 13:19
上课时间: 1181545--17:45 第六次课
课堂内容
1.对上次课布置的作业进行评讲。
2.进入课堂内容(简单的运动)。
3.速度:
A:定义:物体在单位时间通过的路程。
B:意义:描述运动的快慢。
C:公式:速度=路程/时间,v=s/t
D: 单位:米每秒 m/s   常用 km/h
4.常见物体速度:
人:1.2m/s
自行车:5m/s
汽车:40-60km/h
火车:30m/s-50m/s
飞机:250m/s.
答题格式:
已知:
求:
解:
机械运动:
A:直线运动
匀速直线运动和变速直线运动
B:曲线运动
课堂反馈:
同学们今天学物理的热情依旧高涨哈,该静的时候静;该动的时候动,课堂气氛很活跃哈,也没有出现迟到现象,希望同学们能够继续保持。
课后作业:
P23,P24页习题,并复习之前的内容

作者: 刘言    时间: 2014-11-15 20:11
上课时间: 111515:45--17:45 第六次课
课堂内容:
1.对上节知识的回顾:运动的描述
2.习题精讲
3.课堂练习

课堂重点:
S=vt
T=s/v
V=s/t
记住带单位符号
答题格式:
已知:
求:
解:

课堂反馈:
1.到位情况一如既往的好,没有迟到现象发生。
2.今天这节课算是比较安静的了,因为整节课二分之一的时间同学们都在练习习题,剩下的二分之一老师评讲的时候也在仔细的思考,同学们表现的很棒啊。
课后作业:
复习今日内容,争取掌握每道题型
课堂签到:
应到8人,
实到8人。

作者: 刘言    时间: 2014-11-22 21:48


上课时间: 11月22日 15:45-17:45 第七次课


课堂内容:
第一节:光的传播
一:光源
1.定义:自身能发光的物体。
2.分类:
a.自然光源:太阳,萤火虫,恒星(注:月亮,行星,卫星不是光源)
b.人造光源:日光灯
二:光的传播
课堂实验得出结论:
1.光在同种均匀的介质中沿直线传播
2.光能在真空中传播,路径仍为直线
3.光的速度
不需要介质
三:光线和光速
1.用一根带箭头的直线表示光的传播路径和方向。(光线不是真是存在)
2.光沿直线传播的应用
a.排队
b.射击
c.激光
3.光沿直线传播的现象:
a.影
b.日食和月食
c.小孔成像

四:
习题练习,;例题精讲


课后作业:
课后练习:P34


签到情况:
应到8人
实到7人
请假1人,刘千凡

作者: 陈娟    时间: 2014-11-30 22:25
上课时间: 11月29日 15:45-17:45 第九次课


课堂内容:

课前让学生看到了实验(小孔成像)
第一节:光的反射
1.定义:当光初射到两种介质的分界面时,部分光被反射回来的现象
2.基本名词:
射向平面镜的光称入射光线
从平面镜射出时的光称反射光线
垂直于入射点的线称法线(虚线表示)
入射线与法线夹角称入射角
反射线与法线夹角称反射角
3:光的反射定律
①.反射光线、入射光线、法线在同一平面内              (三线共面)
②.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分居法线两侧                       (分居两侧)
③.反射角等于入射角(顺序不能换)                       (两角相等)
第二节:漫反射(各个方向都能看见)  和                 镜面反射                 (都遵循光的反射规律)
  反射面:  粗糙                                              光滑平整
            入射角平行反射光不平行                       入射角平行  反射光也平行

第三节:光路可逆
下次记得上课带尺子

作者: 刘言    时间: 2014-12-6 20:20
上课时间: 12615:45-17:45 第九次课
课堂内容:
1.第三节:科学探究:平面镜成像;
2.习题练习;
3.课堂小实验,研究平面镜成像特点;
4.画出平面镜成像图。
课堂重点:
平面镜成像特点:
平面镜:(表面平整光滑)
特点:
1.正立、等大、虚像;
2.物到镜与像到镜的距离相等;
3.像与物的连接与镜垂直;
4.像与物的移动速度相等;
5.左右相反。
平面镜成像原理:
光的反射
注:所有反射光线的反响延长线过像。
特点:对称
原理:光反射
课后作业:
P5
课堂签到:
应到6人,
实到6人。

作者: 刘言    时间: 2014-12-13 20:43
上课时间:
1213 1545-1745 第十一次课
课堂内容:
1、         作业评讲
2、         光的折射
3、         规律:
折射线,入射线,法线在同一平面;
……………………….分居法线两侧;
折射角随入射角的增大而增大,反之减小
4.器具实验,实践
课后作业:
P11
签到情况
应到4人,实到4人


作者: 刘言    时间: 2014-12-20 21:13

上课时间: 12月20日 15:45-17:45 第十一次课

课堂内容:
1.上次课作业评讲
2.透镜
凸透镜、凹透镜
3.光线
凸透镜汇聚,凹透镜分散
4.焦点
5.习题练习,例题精讲

课后作业:复习当堂课的内容,并对下一讲内容进行预习。

作者: 刘言    时间: 2014-12-27 20:28
上课时间: 12月27日 15:45--17:45 第十二次课


课堂内容:
1.复习上次课内容;
2.科学探究:凸透镜成像(二)


u物距  f像距
u>2f   f<v<2f
两个分界点
两个变化


课堂反馈:
请大家务必记得元旦调课的通知,元月一号即星期四上课


课后作业:
1.B卷  P20
2.复习成像规律
3.下次课会默写表格


课堂签到:
应到4人
实到4人

作者: 刘言    时间: 2015-1-1 20:36
上课时间: 1月1日 15:45-17:45 第十三次课

课堂内容:
1.复习上次课内容
2.科学研究:凸透镜成像原理

课后作业:
1.剩下的题型
2.复习下次课内容

课堂签到:
应到4人,实到2人
请假2人

作者: 刘言    时间: 2015-1-11 00:35
上课时间: 11015:45-17:45 第十四次课
课堂内容:
科学探究:凸透镜成像
课堂签到:
应到4
实到3
请假1人,苟宇杰

作者: 刘言    时间: 2015-1-17 21:53
上课时间: 11715:45-17:45 第十五次课


课堂内容:
1.科学探究:凸透镜成像
2.随堂练习,进行小测


课堂签到:
应到4
实到3
请假1人,程之幸






欢迎光临 壹牛家长圈- (http://16jzq.com/bbs/)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