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牛家长圈

标题: 写转:给无比焦虑的父母们:流行的谬误让我们把自己搞得太累 [打印本页]

作者: 月满西楼1973    时间: 2014-10-16 10:05
标题: 写转:给无比焦虑的父母们:流行的谬误让我们把自己搞得太累
本帖最后由 成外龙爸 于 2014-10-16 10:10 编辑

我们这一代做父母的,个个都无比焦虑,为什么呢?
一个原因,是因为我们相信了很多流行的谬误,自己把自己搞得太紧张、太累。
教育孩子本来是一件赏心悦目的事情,如今则变成了一种沉重的负担。我们这一代做父母的,个个都无比焦虑。孩子到了该上幼儿园的年纪,总也找不到合适的幼儿园。“幼升小”、“小升初”的规则变来变去,越变越怪异。“中考”之后,孩子就进入了上学期间最黑暗的一段时光,他们开始准备高考,家长也要陪着提心吊胆。

好不容易考上了大学,中国的大学又怎么样呢?北大、清华、复旦,这算是中国最好的大学了吧。碰巧我都去过,要问这些学校究竟怎么样?嘿嘿,这么说吧,他们的楼都盖得很棒。

我这篇文章不是要批判中国的教育制度。我是要写给和我一样的父母们。为什么我们会这么焦虑呢?一个原因,是因为我们相信了很多流行的谬误,自己把自己搞得太紧张、太累。


好孩子是教出来的吗?
流行的观点认为,好孩子是教育出来的。意思是说,如果你的孩子不如别人家的孩子,那肯定是你们当父母的过错,谁让你们不重视教育,不懂得正确的教育方法呢。

从另一个角度去领会,这种观点还意味着,只要你用心去教,你的孩子一定能成为你想让他或她成为的那个样子。你想让孩子上哈佛?赶紧买本《哈佛女孩》,你想让你的孩子成科学家?赶紧把他们送到奥数班。快,快,要不就来不及了,别让孩子输在起跑线!

一个人的成长是由什么决定的?简单地讲,一是先天的遗传,二是后天的环境,缺一不可。但是,流行的观点似乎认为,后天的环境是唯一重要的。教育的意义因此被无限夸大。这一观点的隐含假设是,孩子出生之后,就是一张“白板”,一张白纸,“好画最美的图画”。

著名心理学家平克(Steven Pinker)在《白板》(The Blank Slate)一书中谈到,因为生物学,尤其是进化论曾经被像希特勒这样的一帮狂人们滥用,如今,谈论基因的作用成了一个禁忌,似乎这样就是要鼓吹“命定论”或“种族主义”。认为后天的环境因素是唯一重要的,这明明是一种极端的观点,但却被当做中庸的主流,认为先天的遗传因素也起到一定的作用,这明明是一种中庸的观点,却被当做极端的异见。

可是,你自己是知道的。难道你没有在一旁看着孩子玩耍,心中不禁惊叹:他或她多么地像我啊,一颦一笑,举手投足,仿佛都能让你看到自己的影子。看到孩子受了委屈,或是傻傻地不知所措,你的心中一阵怜惜,因为你知道,如果换成是年少的你,你会和他或她一模一样。

基因的力量是如此强大,以至于生物学家道金斯曾经写过一本极有争议的书《自私的基因》。道金斯写了那么多的书,甚至专门写过一本跟上帝较劲的书,但到头来还是这一本影响最大—但误解也最多。很多人想当然地认为他要鼓吹“性恶论”,不,他不是说人生来是自私的,他是想告诉我们,我们的很多行为并非出于自已的意愿,而是在服从基因的指令。基因是主人,我们是仆人。

心理学家在过去数十年的大量研究表明,人与人智力或性格上的差异,至少有一半左右,是由基因决定的。如果一对双胞胎,刚出生就被分开,在不同的环境中长大,他们的性格还会非常一样。即使是同在一个屋檐下,亲生孩子和养子之间的差异,几乎和大街上随便抓到的两个人之间的差异一样大。


好家长造就好孩子吗?

不过,不是还有50%的环境因素吗?至少有一半的机会,我们能够把握孩子的命运。流行的教育理论告诉我们,有大量的“科学研究”表明,好家长造就好孩子。

且慢,第一,这些研究确是发现了家长行为和孩子表现之间的相关性,但相关性不等于因果性,我们怎么能够证明这背后的确有因果关系呢?即便是有因果性,会不会反而是好孩子造就好家长呢?嘴甜的孩子自然得到父母的更多疼爱,不听话的孩子自然会让家长更烦躁着急。孩子的性格不同,家长的反应各异。谁是因,谁是果?

第二,这些研究其实仅仅证明了,家长的行为和孩子在家里的表现之间的相关性,家长真的知道孩子在外边究竟怎么样吗?难道这样的例子还少:家里的小霸王,到了学校里反而是个受气包,家里的闷葫芦,到了同学那里却神采飞扬?

环境确实很重要,可惜最重要的不是家庭环境。一位特立独行的心理学家哈里斯(Judith Rich Harris)写过一本书《养成假说》(The Nurture Assumption)。她在这本书中指出,在决定孩子性格的外部环境中,同龄人的社会环境比父母提供的家庭环境重要的多。

孩子们知道,听家长的话是没有用的,他们早晚要出来混,混的好不好,不在于家长满意不满意,而在于同龄人接受不接受。一到自己的世界中,孩子们就会自动地找到自己的角色:有人是领导者,有人是追随者,有人是社交明星,有人是宅男宅女。

如果你仔细观察,就会发现,孩子们仿佛是预装了两套操作系统,他们会自动地在两套操作系统之间切换。家长管得严,在家自然听父母的话,但一到了学校,那言行举止就得遵守孩子间的社会规范了。那是孩子们自己的世界:作为家长,你再上心,再有能耐,也钻不进去,帮不了孩子。你所能够做到的,无非是为孩子创造一个适宜的环境,让他或她能够找到和自己差不多的孩子,不会感到紧张,不会受到歧视。

“如鱼饮水,冷暖自知”,什么是适宜的环境,只有孩子自己知道。在一个人人都是“牛孩儿”的环境里,你的孩子如果不够聪明上进,他会处处遭白眼。在一个全部都是乡下孩子的环境里,如果只有你的孩子是城里来的,他同样会被人嘲笑。


“培养孩子需要一个村庄”
哈里斯谈到,如果把如今流行的育儿理论放在广阔的历史背景下,就能看出它们有多么荒诞。在传统社会中,家长对孩子的最大职责是把他们养大,吃饱穿暖,但怎么教育他们,那不是父母的责任。

非洲部落有一句谚语:“培养孩子需要一个村庄”。孩子们和孩子们玩耍,孩子们到别人家串门,这些社交的经验,对他们的成长才是最重要的。贾杰德·戴蒙德(Jared Diamond)在他的新书《昨日的世界》(The World Until Yesterday)中也谈到,现代社会在哪些地方需要向传统社会学习。如果说在公共卫生、防范传染病等方面现代社会要更加先进,那么在教育孩子方面,现代社会可能比传统社会还要更加蒙昧。

于是,我们就成了最焦虑的父母。教育孩子本来是一件赏心悦目的事情,如今则变成了一种沉重的负担。父母几乎要把除了工作之外的所有时间都花在孩子身上,付出了无数的时间、精力和金钱,结果,却看不到一点成就。美国记者塞妮尔(Jennifer Senior)在一本新书中感叹,教育孩子成了一件“有乐无趣”(All joy and no fun)的差事。

那我们该怎么办?难道我们应该对孩子撒手不管吗?当然不是。孩子是你家庭中的一员,他们理当得到你的爱。但是,你爱你的丈夫或妻子的时候,你爱你的父母的时候,可曾想过要“教育”他们,“改造”他们?如果不能“教育”他们,“改造”他们,难道你就会不再爱他们?内心深处,你难道真的想按照自己的一厢情愿,而非孩子的本来性情,来“改造”自己的孩子?如果是这样,那么我们都去支持“基因工程”,以后就像订午餐一样,预订出自己心目中的“完美孩子”,岂非最好?

孩子是上寄宿学校还是走读学校,母亲是专门在家带孩子还是出去工作,孩子是一岁的时候学会说话还是一岁十个月学会说话,到上小学之前会背乘法口诀表还是不会背乘法口诀表,孩子考试考了一回第一,或是考试考了一次不及格,这一切的一切,都不重要。焦虑的父母只能让孩子感到更加紧张。孩子的成长需要时间,你的生活也需要时间。

试试看,能不能把你一颗焦虑的心轻轻地放下,去体会那种只用眼光欣赏,不去动手改造,只提供鼓励和支持,不强加压迫和重负的父母之爱。你没有必要费心跟别人证明自己是一个好的父母,没有人比你更知道,你是爱他们的。血脉中无声地静静流淌的就是你对他们的爱,即使别人看不到,即使孩子没感觉。


孩子是在父母家里暂住的客人,总有一天,他们就会离开我们。趁着他们还在,让我们珍惜在一起的时光。你会在睡前给小宝贝讲一个童话故事,那只是因为你想要体会这种互相依偎的美妙时光,跟他或她的大脑发育,一点关系都没有。



作者: 1084482860    时间: 2014-10-16 10:14
学习了,多谢分享
作者: yz0901    时间: 2014-10-16 10:16
说得好{:soso_e163:}
作者: 老手    时间: 2014-10-16 10:21
32个点赞{:soso_e163:}
作者: 粉师大一中    时间: 2014-10-16 10:24
教育孩子本来是一件赏心悦目的事情,如今则变成了一种沉重的负担。父母几乎要把除了工作之外的所有时间都花在孩子身上,付出了无数的时间、精力和金钱,结果,却看不到一点成就。
作者: luoyuan1    时间: 2014-10-16 10:26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124202310    时间: 2014-10-16 10:37
说的真好,学习了
作者: latin    时间: 2014-10-16 10:38
"培养孩子需要一个村庄",说得真好,现在孩子就在两点之间生活,怎么会有健全的品格?创造的灵性也在一点一点的消失。
作者: 颖颖妈    时间: 2014-10-16 10:41
谢谢分享!
作者: 嘻嘻嘟嘟妈    时间: 2014-10-16 10:42
改变心态,不做焦虑的父母。谢谢分享!
作者: 刘根华    时间: 2014-10-16 10:46
写得太好了,时间、精力和金钱付出,确没有成效。无比焦.虑也不知怎样弄了。学习了,谢谢
作者: 379518228依然    时间: 2014-10-16 11:05
大多数家长目前都存在这样的焦虑也的确是按照自己的意愿在改造孩子,也许等我们老了才会发现我们真的错了,也错过了很多很多!
作者: 蒲公英    时间: 2014-10-16 21:13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画意    时间: 2014-10-17 10:58
谢谢分享{:soso_e179:}
作者: 石头哦    时间: 2014-10-17 11:00
说的真好!
作者: 隽敏    时间: 2014-10-17 11:08
点32个赞,说的真好!
作者: 文文公主    时间: 2014-10-17 11:21
写得真好,能做到吗?只能尽量做好家长
作者: 乐妈妈    时间: 2014-10-17 11:38
"那是孩子们自己的世界:作为家长,你再上心,再有能耐,也钻不进去,帮不了孩子。"------------作为父母都想走进孩子的世界,事实说明孩子、父母之间始终还是有距离。
作者: 1084482860    时间: 2014-10-17 11:59
学习了,多谢分享
作者: 知足常乐    时间: 2014-10-17 14:09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晋在眼前    时间: 2014-10-17 14:46
学习 了,谢谢分享!
作者: liuyimao12    时间: 2014-10-21 13:00
谢谢龙爸的分享
作者: liuyimao12    时间: 2014-10-21 13:21
父母的心态平和是教育孩子最好的方式
作者: 璇璇麻麻    时间: 2014-10-21 13:21
讲得好。趁着他们还在,让我们珍惜在一起的时光。尽管我孩子住校,但周末的时间我们舍不得补课,都是要抽出时间来一起去公园转转。及时了解孩子的想法。
作者: 苹苹果果    时间: 2014-10-21 15:20
多和孩子相处,给孩子应该快乐的空间
作者: 月牙儿123321    时间: 2014-10-22 20:38
谢谢分享,
作者: YIXUN    时间: 2014-10-23 10:48
赞!!!!!!!!!!
作者: 2002amy2014    时间: 2014-10-23 21:36
"培养孩子需要一个村庄"
作者: betman    时间: 2014-10-24 08:51
听了就要遭
作者: 雨中伞萱妈    时间: 2014-10-24 11:21
说得太好,值得做父母的停下脚步想一想了!
作者: zhanglizi2008    时间: 2014-12-2 13:40
颠覆哦,说的这些,太多观点了,不知道了
作者: 山中兰    时间: 2014-12-2 13:53
学习了,谢谢分享   
作者: 1310165036    时间: 2014-12-9 23:23
静下心来,用欣赏的眼光看待她们,会有意外的收获,谢谢分享!
作者: 可爱的樱花    时间: 2014-12-15 15:19
孩子是家中的客人,孩子成长有其自身规律
作者: 踏歌行    时间: 2017-4-13 10:03
谢谢分享!




欢迎光临 壹牛家长圈 (http://16jzq.com/bbs/)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