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牛家长圈-
标题:
俞敏洪在新京报第七届“教之道”教育高峰论坛发言
[打印本页]
作者:
小小熊
时间:
2014-12-5 09:33
标题:
俞敏洪在新京报第七届“教之道”教育高峰论坛发言
俞敏洪:各位大家下午好,首先,我想说一下,这是我内地的言论,不是因为王旭明说的,跟他产生冲突和矛盾我才这样说的,否则就违背我自己真实的想法了。我认为真实的想法就是中国的孩子在10岁以前最好什么都别学,就是边学边玩,学点语文知识,学点1+1=2,学学涂鸦几个画,学学毛笔字,锻炼团队精神我觉得更重要。我听说德国的孩子在8岁以前还是9岁以前不让学数学,但是德国却出了很多的数学家。就我所知美国的孩子学数学也是基本处于白痴水平,因为我的孩子曾经在国外学习过,到现在六年级了还在加8+7等等多少。
但是,大家都知道,全世界前100位数学家,美国出了接近80位,这意味着什么?意味着我们开发孩子的智商,中国人因为急功近利,开发孩子的智商太早了,过渡的开发,最后的结果导致就是后劲不足。从另外一个例子也可以看出来,我不知道钟老师有没有研究过,陶主任走了,我另外一位老大哥,钟秉林老师也过来了,他是我全国政协的组长。我不知道中国科技大学现在少年班还有没有,还有是吧?因为少年班我们当时考大学就有了,有了30年了,按照少年班12、13岁就能考中国的高考(微博),能上中国科技大学这个水平,现在全世界诺贝尔奖的一半都应该聚在中国的少年班。但是,非常可惜的是,到现在为止中国科技大学少年班到现在也快50岁了,比如张亚勤我认为少年班当中最出色的人物,他是中国微软中国去总裁,中国微软研究院院长,现在我发现真正出名的科学家在这个少年班里面几乎没有,我觉得它也是过渡开发导致的结果。所以,我们中国目前教育重要的问题就是过渡开发。
那么,这个过渡开发怎么来的呢?我觉得主要来自于中国的两个教育的大问题,这两大教育的大问题都跟我们民办教育没关系,第一个大问题就是一考定终身,这个我们反复讨论过,跟一考定终身相关,或者引起一考定终身这样的结果的另外一个大问题是什么呢?中国的教育基本上是被公立学校独霸天下。我觉得在中国整个的发展过程中间,犯的一个最大的问题是什么呢?就是把私立教育在解放以后被彻底的抹掉,跟经济一样,当时是把私营经济全部抹掉,实际上导致了50年代以后的经济衰退,也导致了三年饥荒,也导致了文化大革命。那么,邓小平在这个方面非常敏感知道犯了错误了,所以在80年代初的时候慢慢开始允许民营经济发展,民营经济回来和公营经济进行对抗,把国有企业转让给民营经济这一条非常重要。所以,现在很多大企业其实当初都有一点点国有经济的色彩。比如说汇源果汁,原来是一个公社的一个果汁厂,其实它也算是国家的,反正很多了,我就不再说了。
也就是说,国家是在国有企业中间退了一步,所以导致民营经济可以抢占资源,尤其市场双轨制,大家知道有价格双轨制,市场双轨制取消以后,就意味着民营经济跟国营经济一样可以用同样的价格争取市场资源,这样导致民营经济发展,如果民营经济不发展,中国经济应该现在是一个什么状况,肯定一塌糊涂,这也是新一届领导人再次强调要把国有经济进一步民营化,这个大方向一定是对问题在于利益集团和官僚资本已经有了强大的实力,也就意味着表面上穿着民营资本外衣的民营经济,实际上也有可能占国营资本的资源,但是即使这样,把国有经济民营化绝对是下一步经济发展的动力。
实际上一个民族在50年以后的竞争并不是跟经济相关,也有民族在50年以后的竞争跟教育绝对相关。根据我们现在中国的教育现状,我们眼前就能看出来,竞争力上某种意义上一代不如一代,教育上90年代的孩子们不如80年代,80年代不如70年代,70年代不如60年代。当然,这个跟年龄有关,我们要再等30年再看,但是确实我个人的感觉我们中国的整体教育和教育改革和对孩子教育目的的达到上是处于不能说是完整的失败,但是基本失败是可以说的,这个连政府领导人都同意。
那么,正因为这两个大问题,就是一考定终身,还有公立教育独霸天下的问题我们要解决。因为一考定终身解决不了,孩子们的学习负担就不可能下降,因为多一分和少一分就构成了孩子的命运截然不同。那么,这个一考定终身,如果不把公立学校的独霸天下解决也解决不了,为什么?因为公立学校占据了最好资源的学校,它就比产要通过各种办法来获取最好的学生,是这样的一种办法。那么,现在政府在改,十八届三中全会出现了一系列的改革政策,甚至有一些改革政策比较激烈的推进,比如北京高考英语从150分变成100分,要把高考考英语变成社会化的考试,同时要实行多维度的评价体系,不能再用高考分数一个分数评价,我们要从多方面,比如高考分数加上高中三年的学校成绩,加上老师对他们的推荐等等,这种多维度的评价体系,毫无疑问这个改革方向是对的,因为这个是向世界评价体系靠拢。我们知道全世界任何一个成熟国家,钟老师我不知道是不是同意,任何一个成熟国家的评价体系都是多维度的。钟老师是在英国留过学的标准的留学生,他申请英国大学,我相信也是从多维度的角度申请的。你写自己的工作表现,你还要找推荐信,不管多么有名,也得找人写推荐信推荐你读书,这就是多维度考核。但是,我认为这个改革方向,政府领导的方向是对的。但是,实际上我认为是做不到的。
为什么做不到呢?一句话就可以概括,叫做根不变,花也不变。就是如果根不改变,就是根本性的东西不改变,你这个上面开出来的花不可能说种的是牡丹花,开的是荷花,这是不可能的。根在中国教育体系的改革上面,花就是怎么样能够把这个一考定终身的花开放成比如多评价纬度的花,现在政府想干什么呢?就是根不动,甚至数字都不动,但是我希望上面的桃花变成菊花,希望上面的桃花变成另外一种花,这个原则上难度是非常大甚至大家知道是做不到的。
那么,也就是涉及到到底要改什么的问题?为什么我说中国的教育,政策的改革有的时候挺让人感到奇怪和突然,比如一年以来从来没有听说过北京市政府北京市教委要提出教育改革的问题,突然冒出来语文分数要降到180分,英语分数占到100分这样一个分数。我一直认为这个重要的原因是中国是一个唯尚的社会,当一个大领导说我们要对国学重视,对语文重视,我们要在高考当中体现对语文的重视,立刻就有回应,因为很多基层的领导愿意拍马屁,完了就出来一个方案。拍马屁中国会到一个什么地步,当政府说应该把“雾霾”告诉老百姓是老百姓自己造成的时候,就有的政府领导就敢说,老百姓做饭造成了“雾霾”。大家可以想像,没有任何科学判断的这种东西就会出来。至少我知道的结果,英语考试改革的结果对孩子增加的负担以及教育体系带来的混乱绝对不是一点,亮点,如果真实现。试想一下,如果依然一考定终身,我高一考英文90分,很好的分数,我考不考第二次,一定考第二次,我在北京多一分,就踩掉一千人,在全国多一分,可能踩调一万人,所以我为什么不考。第二次考到92分,第三次一定考,因为不考也是白不考。
那么,这个导致学生的结果是什么呢?就是学生学英语花的时间更多。还有导致第二个结果,正规学校英语课在高中根本没法教,你说搞一的老师是循序渐进的教英语的真正的水平,还是让他想办法把分数拿高,肯定是把分数拿高。所以,搞一的英语老师天天教同样的考试,所以打乱了整个高中阶段的英语教学秩序。这是我个人的看法,当然不一定是对。
所以,我觉得这样的改革方向是对,为什么呢?因为全世界的考试都是社会化考试,美国的GRE研究生是社会上的考试,托福、雅思(微博)更不用说了,为什么人家做的没有问题,因为人家的社会化考试只占到评价体系的1/5,不可能是全部的。而且人家的分数到一定程度就失效了,比如以托福为例,哈佛大学录取中国学生的托福分数非常明确,100分以上,就是100分和110分,甚至120分是没有区别的,我所知道的中国学生考到110分以上,甚至考到118分的学生被哈佛大学拒掉的不止一个,被录取的反而是100分,102分的,大家说为什么100分,102分被录取了,很简单,人家还有四个其他评价标准,你个人的表现,各种文育体的展示,你老师对你的评价标准券在里面,你高中的成绩平均分全在里面。通过这些统一决定我到底要不要你,你托福分数跟我没有必然的联系,但是我要一个基本的分数100分,如果低于100分表明你没有能力在哈佛接受以英语为主的社会教育。如果一考定终身改不了,改上面的这些东西有什么用呢?英语考一千次有什么用我呢?最后的结果是没有什么用。
到底要改什么呢?为什么中国一考定终身,因为中国没有别的评价标准,因为别的评价标准都可以作假,作假标准缺失的是因为中国的诚信体系没有了,诚信体系怎么没有了,是不是我们可以纠正过来,这就是我们从政府到个人需要思考的问题了。所以,我想这个诚信问题怎么来的呢?诚信问题来自于什么呢?诚信问题在教育里面,我个人认为最重要的来源是来自于自上到下的行政任命机制。如果一个学校的校长,我这个学校的校长能不能当,以钟老师为例,因为钟老师当个北师大的校长,北师大的校长能不能当教育部,甚至中组部,请问钟老师怎么才能够做到我以这个学校为最终责任,是比较难做到的。所有中小学校,到上面的教育局长,教育副市长能任免他的时候,他必须以自己能不能明哲保身为思考的主要的前提条件。
那么,这又涉及到一个问题,这个问题就是什么呢?就是说这个系统它直接导致的什么呢?直接导致的是我必须向上面的人屈服这个系统,那么大家想一下这个问题就产生了,比如说我是北大校长,教育部长给我写一封信,说我这儿有一个亲戚的孩子,你得给我放到北大去,多维度的评价标准。只要他想办法把他多维度方面做到进入北大的资格,这个孩子就进去了。稍微想一下,有多少有权有势有权的人都有可能这么做。所以,怎么样让学校在录取学生的时候能够百分之百的自主录取,并且还能诚信呢?我觉得很简单,就是校长的前途不能由上面来决定,校长的前途必须由家长和老师组成的校委会或者理事会来决定,这个校委会和理事会的成员应该由全体老师选出来。我们相信一两个人不守诚信体系,但是很难想象全校老师都没有诚信体系,我们很难相信全校老师选出来的校委会,一般的校委会几十个人,组成的校委会被选上来的他们没有诚信体系。再加上现在的自媒体的监督,这套诚信体系我认为能够起来,但是唯一的条件就是校长不能由上面任,必须老师们自己选出来,就是这么一个简单的道理。但是,这个东西现在做不到,因为它是改变了整个中国体系的运作方式,它教育制度的运作方式。我们现在是不想改教育制度,实际上在制度之上改一点其他的东西,这个东西就没法谈了。也就是如果一考定终身没法解决,就解决不了所有的教育改革的问题。一考定终身要解决,就能解决教育体制的问题,教育任命制度的问题就能解决,这是第一个。
那么,还有第二个什么呢?第二个我认为要做的事情是什么呢?就是公立学校的解决方案,我觉得公立学校的解决方案,尽管民办教育的发展陶主任讲了很多,我们确实在当地出现了一些比较好的,甚至是著名的民办中小学,尽管不多。这些好的学校加起来跟公立学校比,大概全国1%都不到。那么,民办大学独立学校也在发展,我今年刚刚接手了一所学院,结果发现真的把它变成国内著名的大学那个难度绝对比登天还难,不仅是因为钱的问题,还有背后的很多教育体制和教育政策问题,真的很难。
那么,公立学校一霸天下的局面必然导致教育的改革受阻,也必然导致教育创新受阻,而且教育的效益也会下降。在这种前提之下怎么做呢?我觉得其实国家应该遵循什么?就是国有企业转化为民营企业的这种改革方案,同样的思路。就是把一部分甚至应该更加优质的教育学校,不是烂校,不是连国家都办不下去的烂校给民间办,应该把像人大附中这样的学校就私有化了,让老百姓自己办。把中国最优质的中小学,20%到30%送给老百姓办。比如说我送你一所学校,连校园,校舍全部送给你,但是必须办下去,办到跟原来一样好的品质,但是全部民营,我马上就会接。这样一来就有了非常优秀的跟公立学校绝对比美的民办教育。
到最后是什么呢?就是选择性教育,这个没有,选择性教育是一个理想化的说法,因为老百姓很少会选择民办教育,他凭什么选?你民办教育有没有最好的,美国、日本这样的国家,所有的最优秀的大学和中学全是民办教学,我从来没有听说过哪个中国的家长要申请美国大学的时候,说申请一个洲立大学,一定是有没有办法申请哈佛,申请斯坦福。申请洲立大学,你到美国阿拉把那洲的第56洲,当然没有这么一所中学,一定是我能不能去美国排位第一的四位高中。但是,谁会到中国上大学的时候,说我的孩子人大附中坚决不去,就是要到新东方,非常少。现在会有的原因是因为有一些家长已经不想在中国上大学了,他选择新东方中学,为什么?因为新东方中学从初三就培养孩子往出国方向走了。整个地区最前面的几千个好学生已经被前面的学校收走了,我再怎么收也不可能是太好的。所以,很简单,也就是在这种现有的公立学校占有绝对优势的情况下面,民办学校想发展起来非常困难。这儿有做民办中小学的,我们这些年留了多少泪,最后的结果怎么样我们自己心里明白。我们可以对外说我们学校是全球著名的中小学,培养了多少人才,但是真正的人才其实都是被公立学校收走了。但是,可惜这些人才公立学校又没有让他真正的发挥。我觉得这两个做完了,教育就有了新生,其中之一就是想办法让校长自己的老师选。我们现在是只要梨,花不要换树。
讲完这个再讲讲民办教育的发展方向,民办教育的发展方向仍然不会变,为什么?我们要感谢公立教育,我们现在事业做的这么兴旺,就是因为公立教育留下了太多的遗憾,被我们做点弥补。比如一考定终身导致学生分数要迅速的提高,我们在座的多少都是中小学辅导机构的人,真的有教育理想吗?我还真不太相信,连着我国都怀疑我是否有教育理想,这个不就是学生分数提高,让他进入大学读书,这个学生进入大学以后,到底是笨还是聪明,跟我们有什么关系,他有没有创造力跟我们有什么关系,就是想办法给学生压时间,拼命的提高。有一篇文章说学习时间过多的孩子一定是笨孩子,是说学习时间过多的孩子一定会办笨,真的这样的。所以,我们做培训教育的时候实际上延续了公立教育的缺陷,把这个缺陷进一步的放大,表面上给孩子带来一个更好的结果,实际上最后的结果是孩子们进入了也许更好的大学,这是唯一我们良心上过得去的地方。你说我们做素质教育吗,我们在做创新教育吗,我们在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教育吗?完全不是。
所以,这就是为什么我说公立教育不变,民办教育变不了,假如公立教育哪天真的靠完整的评价机制,以素质教育为主评价孩子应该不应该争大学的时候我们马上变了,马上把所有的孩子教体育的,教案例的,教文艺的,教拓展的,教创造力和想象力的课程一门一门的研发出来了。所以,我们现在做的基本上叫做助纣为虐的事情,基本上是这样的战略。
民办教育说到底我们还是要更加阳光一点,不能说的这么黑暗。我觉得未来民办教育几个方向还是必然会出面的。第一、营利性教育和非营利性教育未来一定会区分的,就是刚才陶主任所说的分类教育的取向问题。另一方面就是真正的有教育志向的就是民办的真正的中小学和大学原则上应该往非营利性方向发展,因为你的目的就是把它变成一个你终身值得骄傲的学校。所以,未来一定会分成两种方向走,其实不需要国家来决定,我们自己下面就能决定到底往哪里走。凡是办非营利性的想要营利性一定没有好后果,因为什么?它把本质上应该属于非营利性的大学变成想要营利,不可能。所以,大家还是要分清楚,我觉得这是我们自己把它分的,跟国家政策没有关系。
第二、就是高科技进入教育是势不可当的行为。移动互联网、互联网的发展,大家都知道是无处不在,美国的慕课教学体系的出现,已经把美国中等大学受到强烈的冲击,这样的体系很快会冲击中国的大学。虽然在中国难一点,但是发展方向不匹配。我拿一个哈佛大学网上的课程,说不定比北大的现有课程毕业证书还有用呢,所以你也挡不住,为什么?互联网是没有边界的,你想变也得变,不想变也得变。新东方就得往互联网和移动互联网方向结合的发展,你没有办法。而且现在高科技公司的进入很快就会打入公立教育体系,现在一个一个投资的高科技教育公司,基于移动互联网和互联网的教育学习平台,教育学习系统,教育学习工具,教育学习内容已经几乎完全融合了。到最后的结果是什么呢?因为公立学校的教育也要改革,当你进入一体化教学的时候,民办学校在做,公立学校能不做吗?公立学校没有这套系统研发?怎么办?用民间的研发。所以,现在可以发现,大量的系统平台公司在不断的进入公办教育体系,很多学校已经开始接受了。所以,这叫什么呢?最后公立教育的平台体系,系统体系,内容体系一定来自民间,其实实际上会实现高科技教育技术公司和公立学校和培训学校之间一个完整的循环系统,绝对再也没有孤立的高科技学校,孤立的培训公司,不存在了。
第三、国际教育冲击国内教育必将成为一个更加强烈的现象。这个就不用说了。举个例子,三年前我统计到的就是相关数据,中国的家长把初中生送到国外读高中的大概没有超过500人,2014年9月的数据,就是9月份入学了,大概会到达6000到8000人之间,三年增长了1000%,什么概念呢?家长发现我连高中都不学了,不如到国外直接读高中,完整的教育。所以,这就是刚才陶主任所说的可选的教育。我对国内教育失去希望,我唯一的希望就是到国外去,反正国外落后的大学都在开放,一点都阻挡不了。所以,中国的教育改革已经改完了,等到改完了,中国的教育要追上世界教育,老百姓还能够说我在中国,尤其是有钱人,精英阶层,普通老百姓没有办法,到国外读大学没钱。现在有钱人和有地位的人,就是有能力同时在北大和清华读书,或者到美国、英国读书的人群中间,80%选择到美国,而不选择北大、清华,而这些孩子留在国内高考只能考北大、清华,就能看到老百姓的选择去向,也就是中国的精英阶层对北大、清华都不相信了,挺可怕的,这是中国教育的失败,所以未来会不断的冲击。
第四、大家不要被现在的各种各样的很玄的东西所迷惑,未来真正存在在这个世界上的中国的培训教育公司和其他教育公司一定以两个内容为主。要么就是内容为王,要么就是系统为王。为什么?因为未来它就是教育只有内容和系统可以承载教育所有的体系,老师是可以培训的,以老师为王不行,以教材为王更不行,因为教材是一本书,以教学为王也不或,原因很简单,线上教育一瞬间把几百个教育全部摧毁。像中国线上书店出现,把全国几万家书店全部摧毁是一样的感觉。当然,教学点只是用来承载你的系统和内容的,因为老百姓他其实还是希望教学点跟老师面对面学习,但是老师用最高效的系统和最高效的内容结合起来一起学,学完以后,家长和老师同时能够看到孩子的进步和缺点在什么地方,这是完整的立体化的教育体系,这种立体化教育体系的完成我估计五年左右的时间,从公立学校到私立学校,凡是不往这方面思考的学校,信要发展几乎不可能。
这是我认为中国教育中间,尤其民办教育中间会出现的几大现象。有关教育政策问题我就不再说了,刚才陶主任已经说了很多。今天钟老师你在,我说了很多胡说八道的话,请你多多原谅,谢谢大家!
作者:
小小熊
时间:
2014-12-5 11:14
王旭明(微博):尊敬的各位来宾,女士们、先生们,朋友们,大家下午好!非常高兴,也非常荣幸在教之道这样一个论坛上我们再次相会。大家知道由新京报主办,北京民办教育协会特别支持,
说到第七届的教之道论坛,我印象中大概主持了三届了,我觉得在这样一个论坛上最不幸的一个人,最不爽的一个人可能就是我这个角色。为什么呢?我不知道大家为什么比方说春晚,大家对春晚的节目不那么关心,大家对春晚的其他的方方面面,好像对春晚的主持人特别关心,我特别不明白。因为在这个论坛上,在后面论的能够听到他们在这里面发表他们教之道高论的都是大家,特别的让人敬仰,因为他们特别深刻,所以我特别想成为他们当中的一员。我曾经多次申请,我今天再次申请,我希望下一次我能够参加到论坛的论主当中,我向会议主办方提供两个题目,一个题目是民办教育者的情怀,一个题目是今天我们是国内学习还是国外留学 (微博) ,我这两个题目如果被选中了,我希望明年的教之道我不在这个形式出现,而是作为论主出现以现实我的深刻。
当然,更高兴的我觉得是底下坐着的人,底下坐着的人深刻也好,不深刻也好,他们更自由,喜欢听哪些东西就听,不喜欢听就跟别人聊聊天。所以,我这个角色既成不了台上的深刻,也不能分享台下的自由,希望明年我改进这个角色,大家给我点掌声,谢谢大家!
我们介绍今天在主席台一排就坐的特别的几位来宾,他们是:
国家教育咨询委员会委员、国家总督学顾问、中国民办教育协会名誉会长 陶西平先生
中国教育学会会长、北京师范大学(微博)原校长 钟秉林先生
新东方教育科技集团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 俞敏洪(微博)先生
中国与全球化智库主任、哈佛大学高级研究员 王辉耀(微博)先生
中国青少年研究会副会长、中国社会工作教育协会副会长 陆士桢女士
教育部(微博)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教育政策研究中心主任 吴霓先生
北京留学服务行业协会会长 桑彭先生
北京民办教育协会秘书长 马学雷先生和我们这次活动的主办方:
新京报社长 戴自更先生
新京报传媒副总裁 田艳女士
我们对他们抱以热烈的掌声,干也他们的出席!谢谢大家!今天的位置空间并不大,今天的场面并不热闹,但是在这样一个近乎亲近和冷清的这样一个空间当中,大家静下心来探讨一下教育的发展和教育改革的道理。哪怕就是一点点的道理,我觉得也是十分的难得,在浮躁的当下,亲近尤显珍贵,我们首先有请新京报社的社长,也是我们的会议主办方戴自更先生致词,有请。
戴自更:尊敬的陶会长,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嘉宾,各位老师,首先,请允许我代表新京报对你们前来参加“教之道——2013教育高峰论坛”表示热烈的欢迎和衷心的感谢!
刚刚过去的一年是中国教育备受关注的一年,一方面十八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了教育改革的方向,比如有大力促进教育公平,有统筹城乡义务教育资源均衡配置,有标本兼治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有推进考试招生制度改革,探索招生和考试相对分离,从根本上解决一考定终身的弊端,有探索全国统考科目,不分文理课外语等科目社会化考试,一年多考,试行普通高效,高职院校等之间的学分转换,推进管办评分离,扩大省级政府教育统筹权和政府办学权,鼓励社会力量兴办教育等等。随着这些改革措施的推行,必将对中国教育和中国社会产生深远的影响。另一方面越来越多的中国家庭对当前国内的教育状况表示各种各样的不满,竞相走向国外优质的教育,去年出国留学人数达到5.5万人,这几年每年保持20%到25%的增幅,留学人员的年龄越来越低,已经出现很多初中,甚至小学的留学生。与此同时,去年留学人员回国创业就业的人数也创了新高,达到30万人,同比增长了47%。教育因此呈现了多元化的趋势,此外互联网发展教育界也在推动整个教育行业进行变革。
变革的年代需要变革的思维,今天我们很荣幸的邀请到很多知名的教育专家,长期从事教育管理的领导以及卓有成效的民办教育机构负责人一起就中国教育的改革和发展进行深入的探讨。这已经是新京报第七次主办教之道高峰论坛。过去十年作为一份有一定影响力的主流都市报,新京报十分关注,并持续报道了北京中国的教育事业,为推动中国教育的创新与变革尽心竭力。教育兴则国家兴,教育强则民族强。我们衷心希望中国教育的质量稳步提高,并不断接轨国际,为中国的崛起,为中国梦的实现提供源源不断的人力资源,我们也愿意为此作出更多的努力。祝本次论坛取得圆满成功,谢谢大家!
王旭明:谢谢戴社长,新京报主办的教之道论坛已经七届了,所以我们特别希望戴社长这样好的高质量的论坛能够继续举办下去,八届、九届、十届的时候,新京报13年的时候我们庆祝教之道论坛举办十年。刚才在戴社长的致辞当中,我不知道大家听到了没有,一句非常重要和关键的话。他说我们国家教育最近有了很大的发展,毋庸讳言,但是人民群众对教育越来越不满意,从各自的不同角度和不同方面提出了自己的意见,而且这种意见有的时候还非常的激烈,这就给我们带来一个问题,教育该向何处去,怎么教育办的越好越不让满意呢?下面的一位演讲者将在这个方面给我们一个参考答案,他从补充性教育到选择性教育,可谓给我们这方面提供了一个新的窗口。
说到这位演讲者,最最著名的教育家,很多称呼,当然宁愿称呼他为教育老人,爱教育的老人,他说了一辈子的教育,干了一辈子的教育,至今年近八旬还在干教育,所以真正是一位爱教育的老人,尤其陶西平先生发表主题演讲,掌声有请!
陶西平:我今天想就这样一个题目“为人民提供选择”来谈一下中国民办教育在变革中前行这样一个内容,中国民办教育有一个飞速发展的过程当中,这个过程当中也为中国教育作出了贡献。我们可以做一个比较,拿1992到2012年这20年的时间,20年时间民办教育的发展我们可以看得出来,从高等教育,1992年学历教育,民办高校仅有10所,其他高等教育500所,到2012年民办高校已经有707所,其他高等教育机构一共823所,民办中学1992年,初高中在内673所,到2012年初中就4333所,高中阶段的民办学校有5020所。民办小学92年只有864所,到2012年已经5213所。民办的学前教育,92年13000多所幼儿园,可是到2012年已经是12万多所。所以,民办教育发展的速度是非常快的,特别是我们的民办教育的培训机构发展的更快,到2012年全国已经有两万多个民办的培训机构。
民办教育的发展,它发挥的作用一个是扩大了我们的教育资源的总量,补充了骨干教育数量的不足,提供了群众的教育选择,更激发了教育改革的活力。所以,我们国家这些年教育发展所取得的成就,无论是学前教育的发展,义务教育的普及,高等教育的扩展,还有满足多种培训的需求,民办教育都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三中全会提出来要进一步解放思想,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解放和增强社会活力,坚决破除各方面的体制、机制弊端,努力的开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更加广阔的前景。那么,这个就给我们民办教育的发展提供了更好的机遇,也对民办教育的发展提供了更多的需求。
所以,我想谈这样几点想法,一点想法就是从以普通性教育为主向选择性教育为主转型。我们现在讲办人民满意的教育,我觉得人民满意的教育至少应该有这么几个条件,一个条件公平的教育技术,一个条件优良的教育品质,同时还应该有一个条件就是要满足教育的选择需求。如果我们有公平的教育机会,有优良的教育品质,但是不能够满足不同家庭和不同个体对于教育的需求,恐怕人民也不会真正的满意。所以,一个合理的教育结构应该是在政府主导之下,公办教育以提供基本公共服务为主,民办教育以提供选择性的教育为主。选择性教育我觉得是一种合理的需求,因为它适合不同家庭对子女的希望,适合不同学科的发展,适应社会对不同人才的需求,适应市场变化之下的就业形势,也适应提升文化生活质量的一种需要。所以,大家进行教育的选择实际上是一种合理需求,也是民生的一个重要部分。
所以,这我就讲,教育消费我们应该倡导。因为教育消费是用于教育文化产品跟教育劳务上的开支,既包括政府的消费,也包括私人的消费,是我们社会总消费的一个组成部分。而教育消费实际上是在接受教育的过程当中我们所进行的资金的投入。教育消费跟每个人他的衣食住行的消费一样,应该成为家庭跟个人提高生活水平一种必要的一个消费。而合理的消费也应该是正常的消费,一个家庭它有一部分消费是用于教育的,它有利于提高国民的素质,有利于培养个别人才,有利于扩大教育的资源,有利于满足选择需求,有利于提高选择的品位,也有利于节约财政的投入,因为如果公民义务他个人的投入资金来进行消费,就节约了公共资金,就有助于财政用于教育的资金更好的去推动教育的供应性服务。同时,因此它也有利于促进教育的公平。
我们国家经济发展的水平是国民收入的水平,已经具备了教育消费的条件。因为一方面很多家庭,特别由于我们独生子女政策形成的把子女兼受适合的良好的教育放在家庭教育的首位。另一方面家庭的支付能力也正在随着生活的改善而逐步提高。所以,目前实际上已经出现了追求选择性教育消费的一个态势。比如说表现在部分公办学校实际上存在着有偿专项,就是一种教育消费的选择。出国学习的低龄化,培训业多元兴旺的发展,还包括优质特色民办学校它的吸引力。这些选择已经反映教育消费的一种态势。所以,应该提供教育咨询的选择性平台,一方面应该支持民办教育发展提供选择性教育,这是一个重要的途径,另一方面民办教育的优质发展目前确实有需求,有条件。所以,应该有稳定的支持民办教育优质发展的这种政策,同时民办教育它的特色发展现在也有动力,也有机质。所以,应该为它创造一个相对宽松的环境。
现在我们讲启动内需,我们讲很多方面启动内需,其实最容易启动内需的一项就是教育,因为这是最需要的,而它本身,我们又在讲促进发展方式的转型,实际上教育是发展方式转型的一个很重要的方面,因为一方面它是一个绿色产业,不污染,一方面它是技术含量挺高的一个行业,同时民办教育就可以拓宽就业的渠道。我们现在在民办教育行业里面就业的人数是非常多的,甚至有的一个培训机构本身就有20多万人在里面工作,民办教育也推动区域文明水平的建设。所以,我们总体来看,社会需要教育这种选择和教育的消费。但是,也应该说社会对教育的选择也有不同程度的盲目性,我们也需要加强领导,比如有的不顾及学习者的全面发展,不顾及学习者的身心效果,完全凭着家长的某种意志进行教育的选择。因此,我们也需要加强对于这个的引导。
所以,对于选择性教育,我想一个是要有必要的政策支持,一定要有相对宽松的环境,一定要有正确的引导,在这样的情况之下,民办教育用它的优质跟特色的发展就可以逐步的满足民生对于教育选择的一个需求。所以,选择性教育应该是民办教育转型的一个最重要的方向,而这个既是民生问题,也是启动内需的一个很重要的方面。因此,我们讲办人民满意的教育,不能够一概的提人民教育人民办,我们国家庞大的教育规模不可能由政府包下,所以公办跟民办教育共同发展,相互促进,相互借鉴,这样才能给整个教育带来生机跟活力。
第二点我想谈的意思就是推动民办教育健康发展的制度创新跟政策创新。现在我们国家民办教育的制度性建设跟政策性建设正处于一个深化改革的关键期,一个是相关的法律正在酝酿修订,有一个捆绑式的法律修订方案,相关的政策正在反复的论证,比如分类管理的政策,不同的方案也在各地试行,现在已经有一些地区试行,而且拿出了很好的方案,其实主要是解决了三中全会提出的市场的作用的问题。民办教育业现在正处在前所未有的期待,都在等着,都充满着期待。在这样一个过渡期出现了一些现象,因为各地的政策现在不一样,所以地区民办教育发展的态势差异很大,各级各类民办教育面临的环境也不一样,一部分社会出资力量跟民办的教育机构由于政策目前还不明朗,所以有一点由于彷徨,社会资金进入跟退出民办教育的情况目前也出现比较复杂的情况,这是过渡期。民办教育界一方面希望能够进一步明确一些重大的政策问题,另一方面也希望能够切实落实三中全会所讲的坚持权利平等、机会平等、规则平等,付出对非公有制经济各种形式不合理的规定,消除各种隐性壁垒,这应该是包括对待民办教育在内来消除对民办教育的政策性歧视。同时,当然也希望媒体能够更公正的对待民办教育,营造一个良好的舆论氛围。
现在很多地区在进行改革试点,最近我们也推广了一些地区的改革试点的经验,这些成功的经验,我们总结一下大概其中有四个关键的因素。一个因素就是这些地区的政府应该有对人民高度负责的政绩观,不应该单纯的追求短期的效率,这样才可能真正解放思想,破除各种体制、机制的弊端。第二个因素就是教育发展的整体性,各级政府必须得认识到形成以政府为主导,公办教育跟民办教育协调发展,这样一个体系是政府的责任,而不应该认为政府只是管理公办教育的政府。第三个是发展民办教育的制度跟政策建设的系统性,因为民办教育的健康发展涉及到很多因素,比如说突出的问题,机构属性问题,产权性的问题,办学自主问题,治理结构问题,教师队伍问题,权益保障问题,合理回报问题,政府扶持问题等等。所以,这些需要制定一个系统的政策,目前来看不仅要制定,而且也应该不断完善。第四个试点成功的经验就是政府相关管理部门的一个协同性,因为民办教育的政策制定跟管理涉及到很多部门,如果没有各个部门的目标的一致,认识的一致,步调的协调,民办教育的政策的制定是难以有真正的突破与创新的。我们现在有一个稿子已经搞了将近30次了,到现在还没有能够取得各部门的协同,这个很难。但是,有一些地区这个协同性做的很好,所以就使各部门大家共同都为推动民办教育发展来献计献策,来制定政策,这样这个政策就容易出台了。
所以,各试点地区的成功经验应该说就是十八大跟三中全会所强调的整体性、系统性、协同性这三者结合的一个具体的表现。对政府政策最重要的检验,我想不是出台的政策如何,而是最终是不是真正贯彻了三中全会的精神,最终是不是真正达到了调动社会的力量兴办教育的热情跟积极性,并且促进了民办教育的健康发展,这个目的是不是真正实现了。
第三个方面,选择性教育应该坚持育人为本,民办教育跟公办教育都是应该以育人为本,同时把民办教育分成营利性和非营利性管理,这不是办学目的的区别,因为营利性的机构能说它的办学的目的就是营利吗,它还是育人。所以,他们的办学目的应该是一致的。选择性教育是国家教育和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所以也应该坚持国家的教育方针,教育本来就是华山论。所以,如果我们民办教育教育单纯以营利为目的,这样的教育机构也会进入大学的误区,违背我们教育的根本的宗旨。三中全会提出了我们教育的目标,我想这个教育的目标也应该成为所有的民办学校和所有的教育机构的一个教育的目标。选择性教育是用它的产品来提供消费者的选择,所以,必须适应消费者的需求,而且一定要提供优质的教育产品。
首先,我觉得优质的教育产品应该具备的条件,一个是你需求的适应性,一个是理念的先进性,一个是技术的超越性,一个是你过程的愉悦性,一个是结果的显效性,还有一个是性价的合理性,我想这是应该是优质教育产品应该具备的条件。所以,形成一个具有良好声誉的教育品牌的教育机构是你这个机构可持续发展的一个根本的保证,除了具备前面的条件之外,还必须依法办学,取信于民。所以,政府加强对民办教育的规范管理,我们不要把它看成是妨碍民办教育发展,也应该看到是选择性教育健康发展的一个有力的保证。
应该说民办教育在发展过程当中也出现了一些乱相,有的违反了国家法律,违反了教育规律,影响行业信誉,不利于选择性教育的健康发展。所以,政府健全了一个管理制度,加强了规范管理,实际上给我们公平教育的发展创造了一个条件。我们在20多年前曾经举行过一次全国民办高校的会议,一块照了一张相片,现在拿那个相片来看,一共是将近200多家,现在只剩下不到10家。所以,《民办的促进法》颁布完了之后,我曾经讲过一句话,我说《民办教育促进法》也可以叫做民办教育淘汰法,因为民办教育它只能够促进你健康的民办教育的发展,不可能保证所有的民办教育机构的发展。所以,我们现在要求改善民办教育发展的环境无疑是对的,但是在好的环境之下,也有的会被淘汰,在坏的环境之下,也有的机构会办的很好,这关键在于你自身的生命力如何。
最后我想谈一个想法就是选择性教育必须坚持教育创新。因为办好优质教育的民办机构,满足人民群众多层次,多样化的教育需求是新时期民办教育存在的价值。在20年前民办教育应该说相当程度是作为一种补充性而存在的,因为那时候公办教育的数量不足。现在随着公办教育的发展,你作为一个数量的补充的作用已经越来越小了,因此你今后的存在的价值,关键是你能不能够来提供这种多层次,多样化的教育需求来满足群求的选择的需求,而任何一个机构没有永恒的品牌,只有不断的创新。
现在阻碍民办教育机构健康发展的内部因素我觉得包括比如市场基因的贪婪,教育内容的固化,教育模式的僵化,管理文化的杂乱,服务品位的庸俗和广告宣传的浮夸等等,这些都影响我们健康的发展。所以,引导服务对象需求的品位,并且服务于这种需求,应当成为民办教育发展跟创新的一个出发点。无论在哪个点上创新,一个是要引导群众的这种需求的品位,一个是我们服务于这种品位的需求。我想民办机构都应该有创新的激情,因为目前来看,政府政策的调整,客户要求的严苛,金融市场的困扰,人力资源的动荡,机构竞争的激烈,这都使得民办教育机构面临巨大的压力,但是压力可以变成动力,动力会产生创新的激情,激情还是创新的精神。所以,极富激情,才可能创新不断,才可能持续的发展。所以,我想我们的民办教育界应该形成一个高效的创新网络,因为一个创新主体不仅取决于你民办教育一个机构,或者一个个人,更主要的还取决于各个行为主体之间高校的技术流动,信息流动,甚至资金流动。这样新的创意,新的技术就能够很快的转化为具有市场竞争力的新产品。我想中国民办教育协会和各地的民办教育协会应该在这个网络形成过程当中发挥一个枢纽的作用。
我们期待有更多的品质优良的民办教育机构涌现,我们也期待着有更多的适应社会需求的教育品种诞生,我们期待着民办教育不仅服务于社会需求,而且能够引领社会需求,我们也期待着民办教育能够为完善中国的教育体系作出更大的贡献!所以,最后我想讲,我们的追求应该是民办教育界用我们所创造的产品来为人民体选择。谢谢大家。
王旭明:陶先生刚才讲的特别好,而且陶先生确实回答了刚才戴自更社长在开幕辞当中说到的一个问题,就是我们教育资源越来越多,我们教育投入越来越大,办教育的人数越来越多,学校也越来越多,但是为什么人民群众还越来越不满意,那就是刚才陶先生告诉我们的,尽管我们有这么多的多,但是我们给人们提供的选择的机会还不够多,所以选择性教育这个词提的非常好,一方面我们给人民提供的选择的机会不够多,另外选择的意识不够强,教育消费的观念还比较弱。昨天我遇到一个熟人,他的孩子马上上中学,明年上初中,他说希望让我给他开个后门,要到人大附中,到实验中学,我说我给你推荐,我这几次会议接触到王府学校的王广发校长,我说到那个学校去,因为他不缺钱,他是很有钱的一个家庭,我说你又不缺钱,到他那个学校,从初中开始读起,如果你愿意,我可以找王广发校长走走后门。但是,他坚决的果断的不容分说的拒绝了我,他说任何民办教育我都不去,我只到公办的所谓的重点学校。我说你这什么毛病?他说我就是这么想的,就是后面略去了若干个字,请您解释一下这种现象是说明什么呢?
陶西平:中国民办教育协会成立的时候,它的名誉会长讲了一句话我印象非常深刻,他说看中国的民办教育一定要看发展,要看到100年,要看到100年的意思就是哈佛大学第一次招生的时候只有4个学生,但是在它的发展过程当中成为全世界向往的大学,我想中国的民办教育发展也需要经历那样一个历程,我们民办教育界应该有一个长远的眼光,最终形成我们在社会的信誉。当然,在这个阶段里面,我们社会和群众的观点有一个转变过程,我们也寄希望于媒体,我觉得新京报在宣传民办教育方面做了很多努力,我特别不愿意看见的就是报纸上一报道,说有一个老师打了孩子,打了孩子这个现象确实在教育里头有,如果是公办学校后边什么也不说,如果是民办学校后面一定要加一句,这是民办学校,我想媒体也应该同样的倡导一个好的舆论。我觉得不同地区的人已经开始有转变,当然最终还是要靠我们民办教育自身争气。
王旭明:的确,在这样一个过程当中还需要一段时间,但是不断多长时间,都有一个真理,就是教育一定要走由补偿性到选择性,教育一定有消费。我们感谢陶先生给我们这样的真知灼见,和我们共同分享。说到下一位嘉宾,大家一听他的名字就都很熟悉了。大家跟他或者跟陶先生这样的人要多合影,多签字,多留念没有问题,为什么没有问题,去年上半年有18位副部长以上的官员落台了。所以,我说跟刚才我们这些教育的专家们合影留念会留有余香,长存不忘。
王旭明:说到下一位嘉宾,给我留下最深的印象,我说在民办教育界里头,除了今天在座的各位我都很欣赏之外,我欣赏的并不多,今天来的我非常敬佩,他也是在我非常敬佩的一位当中。说到非常敬佩当中,很多原因,但是最近的一件事情让我印象难忘,最近一件什么事情呢?最近一件事情大家都知道,我曾经业余生活,我就发微博,在业余生活发微博的时候我有事没事就想一出是一出,想什么说什么,我想起来一出,我就想起英语学习的案例,从小学到中学的案例,我觉得全体国民性的教育一律从小学开始,我觉得也不应该,当然各方面的意见都有。但是,在这里有很多反对的声音,其中很多反对的声音,当然我们也可以理解,因为大家知道我们有很多这方面的培训机构。但是我听到了在新东方大家知道以培训英语为主,那么,新东方的董事长俞敏洪先生接受记者采访的时候,在广州有一次人家问他,王旭明说了英语不必要从小学开始学起,这不是挑拨我们俩之间的矛盾吗?当然这个挑拨也是非常有道理,因为他以此为业,我在向这件事情提出置疑,当然使他受到一些影响。但是,我没有想到,至少我看到的报道是这样的,俞敏洪先生说,对的,英语不必要从小学开始学起,他说我自己就是16岁才开始学的英语。这个报道我看了很惊讶,一直没有办法表达对他的感激激情,今天在这个场合,我提议我们用掌声和我一起表达他的感激。其实这个感激不是为别的,我月的我们很多问题,包括小学学不学英语这样的具体问题,其实只要我们超脱了一定的功利,我们超脱了一己之得,我们离真理就会更加的接近,我们会发现真理就在那里,有请俞敏洪先生演讲。
作者:
小小熊
时间:
2014-12-5 11:18
小小熊 发表于 2014-12-5 11:14
王旭明(微博):尊敬的各位来宾,女士们、先生们,朋友们,大家下午好!非常高兴,也非常荣幸在教之道这样一 ...
王旭明:老俞的优点毫无疑问,就是聪明的智慧,缺点呢?就是太聪明,太智慧了。他说的很多话比方必须改变一考定终身的制度,这毫无疑问,这是非常智慧的话,这个制度不改一系列的问题就产生了。但是,要改谈何容易?他说的优质教育资源,公立的优质教育资源拿出来改,我非常赞同。但是,你想想他们还不跟你玩命啊?占有优质的公立教育资源的这些人,他们一方面占有行政优势,另一方面他们又兼得市场所得,老俞,他们一方面占有强大的行政资源,另一方面他们又是高收费的学费,他们又能得利,他们怎么可能给你拿出来,那不要他们命,他们不跟你玩命吗?所以,这就看政府下不下狠心,比如一些重点中学,要不然就改私立,要不然就到别的学校去,就看你狠不狠心,我看这个心真得狠下来,不狠下来,我们中国的民办教育就永远是难以有飞跃,所以特别好。
大家还有特别想问老俞的问题吗?没有啊,那抓住这个好机会,底下问你。老俞的很多观点真的值得我们思考,我一直说如果有可能应该让老俞当管教育更高的官员,老俞刚才我发了一个信息,很多人支持,我说的是什么话呢?我说的是在新京报举办的今年教之道论坛又见到了俞敏洪,他说10岁前的孩子,知道1+1=2,玩游戏就可以了,我非常赞同他的观点。很多网友赞同,有的特别对过渡开发赞同,特别对孩子10岁前什么都不学赞同,他们特别希望你能把这样的观点让教育决策者听到,能够对教育决策者以启发,今天在座的有记者,有媒体,我看是可以广为传播的,传到高层那里供他们教育决策参考。
俞敏洪确实非常的爱教育,我觉得他在办扬州学校,刚才对扬州学校说了一些,在耿丹(音译)学校有一些,他没有办成,最后只有把一个学校收买了。他收费的时候跟学生说,我现在保证每一分学费都会用在学校建设上,请相信我们办学的诚心。说到招生,我也特别赞同他,比如说加大面试比重的政策,我特别不赞同,因为加大面试比重,毫无疑问农村孩子一面试就比不了城里的孩子。他说我的招生原则就两个,他对耿丹学院负责招生的同学说,第一、学生优秀不优秀,第二看尽可能的招收成绩好,同时又有培养前提的农村孩子,说的非常好。所以,我希望我们民办教育界有更多的这样的有识之士来推进我们民办教育的发展。
说到民办教育的发展,刚才我们说了,我们的民办教育已经走过了20年,20年来风风雨雨,中国的民办教育走的真是不容易。大家知道,我们公立教育主要是行政资源,在中国这样一个行政资源强大的国家太了不得了。所以,我们的公立学校办好是应该的,因为行政这么大的力量支持。但是,民办教育20年来我们得到的行政资源非常非常少,我们主要靠资本和市场的力量,我说实话,就是用一个苟且偷生,我不知道这个词对不对,反正就是这样的一种状态下,风风雨雨走过的20年,20年来我们很多的民办教育办学者付出了他们的心血,俞敏洪是他们的代表。刚才我说的王广发也是他们的代表,还有许许多多。真的,中国的民办教育人应该得到全世界的崇敬,因为他们的确是在非常困难的条件下在做着自己的事情,在推动着中国教育事业的改革和发展!这一点我们应该铭记住,在20年到来的时候,我们今天特别要对以下的十位民办学校的校长和董事长们进行表彰,他们是:
新东方教育科技集团董事长 俞敏洪
中公教育总裁 李永新
环球雅思总校长 王耀宁
巨人教育集团董事长 尹雄
北京光明外语学校校长 曹志民
励步国际儿童教育董事长 吴颖
君谊星星教育集团董事长 陈媛媛
龙文教育总裁 韩超
东方金子塔学校校长 连凰岑
北京王府学校董事长、校长王广发
京瀚教育总裁 黄森磊
精锐教育集团副总裁兼北京分公司总经理 沈黎东,有请中国教育学会会长、北京师范大学原校长 钟秉林为他们颁奖。有请!钟会长请您留步,今天10位董事长和校长民办教育的精英在这里获得了奖项,您看着中国民办教育20年风风雨雨一起走过来,您对民办教育的未来和现状有什么看法?
钟秉林:非常高兴,这是我第一次参加新京报举办的教之道论坛,刚才听了陶西平先生和俞敏洪先生的发言,感触非常深刻,我们国家的民办教育发展非常不容易,不管是民办高等教育,还是基础教育,还是民办教育的培训机构,这20年的发展当中经历了风风雨雨,取得了非常大的成绩。我觉得它已经不是补充的问题了,应该说已经成为我们国家教育事业的一个重要促成部分。而且在今后的教育发展过程当中,要想提高水平必须要加强竞争,而民办教育积极的参与,进行改革尝试就是其中非常重要的一个方面。
所以,在这里我想先呼吁一些观点,我非常同意刚才俞敏洪先生讲的,其实他说的一个问题非常重要就是怎么让我们的孩子能够健康、快乐的成长。那么,这个问题不解决,我们要培养孩子的创新能力,将来让他们成为社会的栋梁,我觉得都谈不上。
第二个观点,我非常同意俞敏洪先生讲的,我们要高度关注由于科学技术和教育的发展给我们中国的教育带来的一些冲击,这里很重要的就是他刚才讲的一个兴起于2012年美国的一个慕课,2013年刚刚过去的这一年,在中国也掀开了一个起码是研讨和参与的一个热潮。其实还包括像反转课堂这样的一些概念。我想它不仅仅是一个技术方法的问题,你想因为慕课和反转课堂的概念产生,必然会带来我们一些教育观点的变革。我们怎么真正坚持以学生为本,以学生的学习为主,这就涉及到教师的角色转变,就从过去的纯粹的知识传送者,转变成为教师和学生之间应该是一个学习伙伴的关系,教师和学生要组成一个学习共同体,在这个师生学习共同体当中通过师生的互动,通过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以及研讨式的学习来实现我们的教育目标。我想这个是一个非常大的转变。
另外,还涉及到一些教育体制、机制的变革的问题,我们现在的教育体制机制怎么样适应由于信息化技术的发展,由于网络技术的发展,以及数字化技术的发展带来的这些挑战。比如说我们现在的课堂教学模式,我觉得应该进行颠覆性的变革,要改变过去那种教师上课教学,学生刻苦复习。而现在很多在尝试学生课前利用慕课或者利用网络资源自学,在课堂上就是以讨论合作学习和教师的引导为主来实现教育目标。
另外,还涉及到一些教学模式,一些学习方式的变革,甚至涉及到课堂的,或者教室的布局的变革。我们现在到国内外的一些大学、中学、小学看看,传统的教室布局,就是进入到教室,前面一张讲台,背后一块黑板,再前面是一排一排的课桌椅,这样的比例你想象,而更多便于学生讨论学习,分组学习的教室,我们怎么样应对这样的挑战,所以这是我回应的第二个问题,我非常同意俞老师的一些观点。
第三个是我个人的一些体会,2013年刚刚过去,我们也进入到新的一年,进入到2014年,我们教育的压力依然非常之大。其实现在教育发展的很快,像上学难的问题现在也可以说得到了根本的缓解,我们现在高等教育,一些高校已经出现了生源危机。我去年2013年看了一所民办学校,已经停止招生,很多教室、宿舍楼资产闲置在那儿非常可惜,他们心里很不是滋味。这在什么地方?实际上是中国教育主要矛盾发生转换,已经从过去的上学难转变成现在的上好学校难,实际上是优质教育资源严重短缺,只能靠我们办好每所学校,但是办好每所学校,又需要尊重我们办学的规律,其中有一条不可逾越的规律就是办学需要长期积累,厚积薄发。我们经费充足,规划得当,硬件条件可以很快得到改善,大家重视、努力,软件管理水平也可以在不太长的时间内得到提高。但是,光有软件,硬件还没有改善,我们离办一所好学校还很远。优良的办学传统,优良的校风、学风,有特色的校园文化,以及学校的办学特色,这是需要长期积累的过程,不可能一朝一夕能够解决,也不可能用钱堆积出来。所以从这个角度,我们要提高教育质量,办好每所学校,需要一个长期的过程,这是我们的中学、小学和大学内涵建设任务十分的繁重。而我们现在的中学、大学改革的成果可能若干年以后才能展现出来,这就跟社会上老百姓对于优质教育的迫切需求形成了强烈的反差,社会公众和新闻媒体问责的重点也转到了我们各级学校的人才培养质量和办学水平上。我想这也使我们的改革更加艰难。
另外,现在教育的利益相关者都会强烈的表达他们自身的利益诉求,这些利益诉求体现了不同的价值取向,有些甚至是相背的,这就是我们改革决错的推出,改革政策的制定非常艰难,稍有不慎,就会引来社会的批评和指责。另外,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和教育的发展,应该说教育发展的外部环境更加好。从内部来讲,现在一项改革不仅是这个层次类型教育自身的问题,它还涉及到其他的教育层次和内容的改革,实际上涉及到我们的基础教育和高等教育,小学、中学和高等学校,涉及到职业教育,普通高等教育,成人教育,社会教育,以及家庭教育一些相互的配套的这样一些改革,甚至还涉及到我们教育领域内部和教育领域外部的这样一种配套的改革。这使得改革变得更加的复杂。比如现在社会上广为关注的异地高考的问题,我想就是一个典型的案例,现在全国除了西藏以外,三个省市自治区都出台了异地高考的政策,都往前走了一步,但是大家仍然不满意,我也不满意,像北上广的方案我也不满意。但是,走一步,可能比原地踏步强一点,它为什么这么难,为什么大家不满意?实际上也涉及到几个问题。
一个是不同利益群体的利益博弈使得改革变得很艰难,我们外来的务工人员考虑他们子女在这个城市的教育权和考试权应该保证,当地的户籍常住人口,他们关心自己的子女不要因这些改革而降低了读好大学的机会,不是读大学,读大学非常容易。我们地方政府要考虑到这个城市可持续发展的资源,这样一种优化的配置,我们一些学者还考虑到区域的高等教育的资源配置。所以,这就使改革变得很难。
另一方面社会的改革要配套,比如说我们的户籍改革,一线城市人口身份的二元制的情况还存在,因此它是一个跨系统,跨部门,跨地域的这样一个改革。三中全会提到了要深化户籍制度的改革,我们也寄予厚望,只有加强协调改革,这个改革才有可能取得成功!
最后归纳一点就是为什么三中全会的决议对教育的要求是要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为什么我们强调我们要加强系统研究和协调创新来跨越或者说涉过教育改革的深水区,道理就在那儿,让我们大家共同努力,促进我们国家教育水平的发展,谢谢大家!
王旭明:谢谢钟会长给我们这么多观点分享,尤其是对老俞刚才很多观点的回应,得到钟会长的肯定和支持,老俞干吧,我们就开始吧。教之道论到现在分享了许多观点,为什么教育投入这么大却越来越不让人满意,教育消费和教育补偿性的选择性的教育各有什么区别,应该把优质及公办的优质教育资源拿出一部分转成民办教育,才能促进中国民办教育的发展等等,许多观点都会引发我们进一步的思考,精彩继续,下面还有更精彩的内容期待,两个论坛等待大家。第一个论坛就是我们在说全球化教育,全球化,全球化,几乎耳熟能详,究竟全球化的教育该是怎样的一个教育?我们面临的全球化的教育应该是怎样的面对中国教育的一个变革?就这个问题我们将展开第一个环节的论坛,有请参与论坛的嘉宾:
中国青少年研究会副会长、中国社会工作教育协会副会长 陆士桢女士
北京法政集团董事长兼北京王府学校校长 王广发先生
巨人学校创始人、中国综合素质教育专家 尹雄先生
龙文教育常务总裁 韩超先生
环球雅思华北区总校长 王耀宁先生
伊顿国际教育集团董事长兼CEO 王伟女士,有请几位上台我们共同讨论这样一个话题,有请!
几位嘉宾好!非常高兴,非常荣幸能有这样一个时间跟大家分享这样一个话题,就是国际教育背景下的中国教育变革。其实一说到国际教育这个背景下的中国教育变革,好像题目很大,其实我们落到点上,无非就是这么一个点,就是国际教育背景对中国教育变革,大概就是这两个方面产生影响,一个是内容的影响,一个是形式的影响。我们先从内容说起,请各位嘉宾用简短的语言表述一下国际教育背景下的中国教育变革将在内容上对中国教育产生哪些冲击?比如说我们现在无论小学、中学、高中还是大学,我们很多教育内容是陈旧的,哪些是陈旧的?应该引进哪些来适应国际教育的大的背景,请各位来分享。
陆士桢:我觉得我们谈具体内容,这些年我们向国外学的不少,但是它没有什么效果,这个东西我觉得归根到底,比如说我们从国际整个教育发展来看,我觉得最重要的一个观点就是观念,指导思想,这么多年以人的发展为本。现在我们的文件仍然说我们的目标是培养什么接班人,其实是社会为本的目标。其实很多年一直强调我们教育的根本目标是推动人的科学健康的发展,这样的一个理念有很多具体的措施,我觉得更重要就是我们体制不变,我们的很多东西没有办法学。比如说素质教育,教育部的领导也在这儿,素质教育这么多年,它其实还是实现不了,实现不了就是因为整个我们的教育的体制,还有我们社会的整体的目标,你现在甭说别的,你真的一个校长要素质教育家长不答应,你要不留作业试试。我们在根本教育机制上,体制上要考虑,才能考虑我们跟世界学什么。
王旭明:陆老师,如果我们在现在的体制下,比如我们把更先进的西方当代的哲学、文化、思想、科技等相关的内容引进来,反过来对我们制度的改进有一种倒推的作用,您觉得没有吗?
陆士桢:我觉得其实特复杂,我去过基层农村跟最基层的乡县的教育工作者谈,比如我们高校的招生改革和中学的教学的内容改革,我们迎合世界的潮流,我们要强调创造性,强调思维的活跃,就像刚才哪位说的,越面试农村孩子越不行。这些年大学持续的,农村孩子越来越考核比例越低,我去河北一个很穷的地方,县教育局长说,教育越活,农村孩子的机会越少,我们本来死记硬背还有点机会,这一点城里人更比我们强了,这还是一个悖论。我觉得如果我们这些整个机制和体制上没有变化,学了也没有用,或者还会有一些相连带的问题你没有办法。我刚才说的问题就是典型的问题,现在这几年就是这样。
王旭明:悲观的。请王广发先生。
王广发:很高兴参加这次教之道论坛,我想在大家看来我们民办教育发展是问题的时候我们一定要自信不是问题。就王府学校而言,像刚才我们俞敏洪先生所说的这些内容信息化在王府学校已经实现了。怎么讲?信息化教学,卫星教学,我们用的是卫星教学,内容是国际接轨的课程,师资队伍。
王旭明:您刚才说国际接轨的内容,您能跟我们说说和国际接轨了哪些?
王广发:慕课现在已经推出来了,我们实际上在两年前就出现了用卫星嫁接课程内容的引进,师资队伍的引进,我们有我们的外教,海归的教学,双语言,必须得双语言。另外,直接它的内容就引进来了,先进的理念,先进的叫法。比如我用它晚上的老师的时间对接我们白天的时间,已经完全打破了,两年前我们已经实现了。再一个就是我们应当在制定教育人才标准的时候一定要打破区域,既要打破区域,又要考虑区域,因为各个区域需要人才的标准,产业转型发展的标准以及教育的标准不同。所以,我们根据前三位领导所讲的问题,我们有办法去解决,去促进政府。还有我前天给某位副市长汇报了混合所有制经济发展的一个新概念,那就是我们教育的混合制未来这又是一个方向。
王旭明:您特别感兴趣,您在下边说融资什么。
王广发:不需要融资。
王旭明:高中比如我们开没开宗教学,比方说现代艺术,就是这样的课有没有?
王广发:宗教学没有,艺术有。
王旭明:现代艺术?
王广发:现代艺术,包括艺术类的课程,素描这些我们全有。而且像我们今年大约17个学生,进入前10名大学的艺术类。所以,这个发展它与国际课程完全是接轨的。比如我们今年申请的三本,耶鲁有一个,这样就是你怎么引用它的内容。就是我们教学的内容与国际教学内容完全成为一体化,实际上你就引用了中西合璧的内容,我不会融资,因为我有集团的财政作为支撑,我也不会上市,因为上市晒太阳晒的太黑,我们就用我们自己与国际接轨的体制,这就要求教育为人才服务,人才为产业发展服务,产业为经济服务,我们国的教育我认为连不到一起。
王旭明:要到您这个学校,初中的学生,因为有的人让我帮忙,学费可以公开吗?
王广发:公开。
王旭明:初中。
王广发:7万多一点,高中12.8万。但是有一点,我这里还有一个特殊的政策,优秀学生考上前十名大学的学费退给你,再给你20万的奖励。前20名的奖30%,前30名的奖50%,在原来的基础上我给你分期推荐,不管有多少学生,我今年大约30%的学生,甚至40%要进入到前三名的大学,我就要拿出500万,21个企业,从来不贷款。
王旭明:再次说明,有钱好办事,有钱就能国际化。
王广发:还有一个,一定要充满信心,所有的学生走班上课,我收的费用的标准是以发改委、教育、政府核定评估审核的,而不是自己漫天要价,而且这个价是五年不能变的。
王旭明:有一个小请求,什么时候您请钟会长到您那儿的时候也叫我,我听听您的国际化内容。
王伟:我觉得不管中国教育还是国际教育要看一下教育的本质。我认为教育的本质是唤醒孩子学习的欲望和激发孩子探索的热情,我觉得这个本质非常重要。那么,刚才这位老师讲的也非常好,我觉得其实国外先进的教育理念,比如伊顿教育集团我们2002年由美国哈佛大学和美国西北大学(微博)凯洛格商学院校友会的成员等联合举办的,我们是一个非常国际化的教育集团。我们引百年验证的门牌所的教学方法,在中国已经做了将近50家幼儿园,在16个城市,我们不做加盟,所有的都是我们自己来管理和经营的。在经营的过程中,你特别感觉到,其实中国的家长是需要教育的,你感觉到教育的本质其实有的时候应该是教育家长,发展孩子。
王旭明:您说中国家长需要教育,这当然是一个重要的内容,在国际化背景下,是不是国外,比如美国、英国他们的家长也同样都是需要教育呢?
王伟:都是需要教育,但是我觉得中国的教育现在晚了一步,在国外来讲,其实很多家长在初期的时候已经受了很多的教育,也自己自修了很多的教育。我觉得在中国,孩子犯错的时候大家都会谴责说父母没有教育,但是其实社会上并没有提供一个家长资质认证的一个培训。所以,伊顿也是今年9月1号首先在中国启动了第一所家长大学,我觉得家长大学非常重要,在国外其实是非常多的,比如PET,比如家长的培训,它非常多的好的一些教育的理念。
王旭明:就是您把国外的家长大学,教育家长的内容引进到您这个里面。
王伟:是。
王旭明:家长们学了一段时间以后,您这个大学给他毕业证书?
王伟:我们家长大学分成不同的阶段,凡是伊顿的家长我们都给他赠送一个8小时一天的课程,这个课程是免费的,就是有一些家长一星期的课程也是免费的。我们希望家长能够特别的真实的了解说怎么样才是对孩子真正有用的,怎么才是一个非常好的教育。其实幼教来讲我不是特别赞同俞老师的,我觉得教育有一点跟他是共同的,我希望孩子是快乐是点燃孩子智慧的那盏灯。
王旭明:打断一下,我问陆老师,她说引进来家长教育是重要的一环,教育孩子也教育家长,这样的一种形式您认可吗?
陆士桢:我觉得这是一个特别重要的问题,教育家长。我基本上觉得教育是一个综合的,家长现在为什么这样?其实是因为我们国家这些年比如社会的物质化、功利化,还有这样的社会的建设滞后,道德建设滞后。我老问家长一个问题,谁都说不让我的孩子输到起跑线上,你准备让你的孩子往哪儿跑?
王旭明:冲着大学跑。
陆士桢:大学完了还得跑。所以,你要说透了,家长成这样,就是特别功利的,他就是那个目标我说的特难听,我有一次接受三个意大利记者的采访,最后突然间问我一个问题,说你看在现在的中国一个人要想获得社会地位和社会尊重应该具备什么条件?我一想什么条件。
王旭明:如果引进国外的内容,我觉得古往今来就是一些尊重,比方说互相理解,学生要互相理解,互相尊重,这样一些品质特别少。
陆士桢:基本的观点我觉得家长要教育,而且这个教育是综合社会的教育。
王伟:其实这个国外有非常多的先进的理念,先进的内容,我认为我们可以借鉴。因为我觉得拿来主义比较简单,其实拿来的同时并不是完全照搬,其实伊顿我们做了11年门牌所,非常受国际的,包括美国门牌所协会和全球门牌所教育资质认可的这么一个组织,但是我们把它中国化了,就是在门牌所还有日常生活感官,数学、语言、自然科学文化,他的语言和自然科学文化必须本地化,所以,这个才是融合了国际理念,国际教育方法,国际教育内容,国际教育体系和它的氛围的一个综合的中国式的适合中国的一个教育。
王旭明:王老师您那个集团只有幼教?
王伟:对,我们现在开始做小学、初中、高中,也是今年9月1号准备开学的一个国际化的双语的学校。
王旭明:我们期待着您的小学、初中、高中更加见效。
尹雄:巨人跟新东方有一点相似,它已经进入20周年的时间,我感到最骄傲是我们活了20年还能够像现在这样快速的发展,所以应该是感谢我们的国家给我们这样一个机会。那么,在去年的时候,我一个北大的EMBA同学把我叫过去,说尹校长,你到我这儿看一下,我有事求你,我现在在国际学校,孩子在顺义那边,带你看一下顺义整个大的片区,看了很多著名的在北京的国际学校,他说有一件事请你帮忙,我孩子在国际学校一天只学一节课,我的孩子普通话都讲不好,将来用汉语都不会用,能不能找一个老师到我家来。我说这个没有问题。
这个发现一个问题,其实在国际学校,其实教育还是有很多机会,作为巨人来说,它这么多年有一个项目遥遥领先就是在语文教学上,我们现在快接近两万个语文的在校生,也更名为叶圣陶培育学校。
王旭明:我特别感兴趣一说国际教育,一说现代化就是应该英语,应该国际上的那些最新时髦的东西,您刚才反反复复讲语文,既不时髦,也不现代化,是不是和国际教育背景下的中国教育变革这个题有点偏了呢?
尹雄:我觉得没有偏,为什么没偏呢?比如俞敏洪也好,巨人也好,每年培养大量的学生,也是出国。我们最强的是目前在中国排第一位的规模非常大,我们有一次租一个房子,他说尹先生我终于见到你了,我说为什么?他说我孩子在普林斯敦大学,学数学,特别棒,是通过你们学校培养的。我想能去美国,多好啊,出去我就不想回来了。但是,我现在发现我几乎无法说一辈子待在国外,我必须回国。这是什么原因呢?我就想,从小培养他这个对中国文化的感情,也就是为什么我对目前北京市教委和教育部的改革特别的支持,把语文加到180分,因为大家知道高考语文分是非常重要,大家对语文的重视,对国学的重视非常重要。但是,现在明显出国已经是进入到初中生出国了,我们如何在小学生,幼儿的阶段就开始培养孩子的中国的文化的学习,这是一个机会,这也是我们教育一个很重要的变革,而且我们非常支持这样一个变革。所以,在国际化教育背景下,反而我们应该加强小学生,幼儿学生汉语的教学,国学的教学,这对所有的培训机构来说都是机会。所以,加强这一块的机会,即使他出国了,他是中国人,他身体里流的是中国人的血液,流的是中国文化的血液。
王旭明:学传统文化,学国学和国际教育背景下的中国教育变革,陆老师您觉得人家找这个切入点对吗?
陆士桢:这两个我觉得是一个语境下的问题,因为任何一个国家的优质教育一定符合国际潮流,同时一定具有本土化的特点。前一段时间我做新媒体的研究,英国开新媒体的课程,完全纳入课程。美国把新媒体看成一个我们现在的思维,我们把新媒体从教育的视角一看就看成洪水猛兽,是防御性的及然后想怎么教育协会,美国把新媒体,把开发商,广告商都放在这样的一个大范畴里去思考。我觉得这既显示它的潮流,但是同时它更具有美国的特点。我是社会工作专业领域的人,比如它是一个国外引进来的,它有100多年的历史,你到底到中国来以后,如果不解决本土化的问题,再好的东西没法用。比如社工有一个很重要的问题,就是家庭进入,你肯定进入不了。所以我也很同意尹校长的观点,就是我们当谈论国际化这样的一个话题的时候,本土化就是一个重大的问题。
王旭明:国际化和本土化实际上是紧密融合的,是一致的。
陆士桢:如果没有本土化,国际化就很难。
王旭明:国际化好像就像空中楼阁一样。
王伟:其实我们做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出有中华情怀和国际视野的公民,这是我们的愿景。我们明年会去旧金山开我们第一所双语的门牌所的幼儿园连锁,是在旧金山市长的邀请下去的,旧金山有一个重美双语学校,在当地是一个贵族学校,但是85%的家长都是美国人。所以,中国文化也是国际的一个原秀,所以中国人如果能够做好双语的教育,这是我们自己的骄傲。
尹雄:有的时候我们说新东方一个人的成功不是俞敏洪一个人的成功,应该是从中国培养一批人才出去学习之后,回来怎么交往,掌握国际语言,跟世界更好的交往。据我了解最近说日本特别重视英语教学,我觉得这是教育改革,并不是不重视英语教学。刚才俞敏洪说加重了他们的负担,这不是坏事,我觉得教育改革最重要的一点是它加强了口语的要求,口语要求20分,听力大概占了几十分,所以这个改革对未来整个中国发展是非常有利的。
王旭明:我知道您做了一个中国综合素质教育,我们也期待您在这方面给我们一些启发。下面一位是龙文教育的,我对龙文教育印象特别深,我几乎坐车,或者街头旁边的店铺上尽是龙文,1+1,一对一,用最传统的告诉你一个典型的应试教育的培训机构,对吗?
韩超:我们对龙文的规模,一个天津的家长说你到北京看不到天安门很正常,但是看不到龙文太不正常了。
王旭明:龙文就像小广告一样,布满了北京的街头小巷。
韩超:前面有四位重量级的嘉宾,再加上王老师的精彩点评,你提给我们一个要求,希望我们把问题讲深刻了,我感觉压力很大,因为前面几位说的非常深刻。刚才您提到希望在国际教育背景下,我们作为培训机构,内容上到底有什么变化?我就想直接回答,希望能够让您满意,让大家满意。龙文在这个话题上做了如下的一些工作,我简单的汇报一下。
第一、我觉得首先要解决的还是师资问题。刚才俞总提到以后可能师资不再是核心竞争力,我们龙文的看法认为不是这样,因为现在国际教育形势的变化,线上线下的结合,我们现有的老师如果不进行教学能力,教学方法,教学形式的改变,它很难适应接下来的事情。所以,这一块也是我们将要作为一个核心工作在抓,就在本月16号,我们会把北京市的所有龙文学校集中到一个地方进行线上教育和线下教育的培训。我觉得这块是将来要满足教育需求的一个核心,就是用俞总的方式,试图在接下来的进程中能够占得住脚,不管内容也好,还是平台也好,都得要有独到的见解。甭管是内容还是平台,它其实中间支撑的,连接的还是老师。所以,这个是我们为了满足当前交易形式的变化所做的一个方面的举措。
王旭明:但是,我想问您一下,因为我没有接触过龙文教育,当我需要的时候它没出现,当我不需要的时候到处都是。我想问的是龙文教育,这类教育,这个培训以培养学生中考、高考为主要目的。当然,现行的这些中考、高考的这些内容,它的国际背景下基本上我个人认为,当然和我们下面的话题讨论它的方法问题是存在的,但是作为内容不存在国际化的问题,只有本土化的问题,因为你就是为本土化考试服务的,对不对?
韩超:还是有,我接着回答。当然,这是一个方面,是为了满足将来内部的调整,但是,从教学内容上我们也做了调整。刚才尹总提了关于语文的考试,但是我们核心还是作为当下教育,因为我们要生存,必须满足现在当下教育的需求,在内容上我们不可能有太鲜明的改变,这是事实。但是,现在我前一次在某次类似的会上曾经提到过一个观点,希望得到整个社会的认可。新东方是以英语为主在国际上,我觉得中国人,习主席上台以后,这么多年在几位领导人的努力下,中国在国际上的地位也不断的加强,我觉得中文将来可能在各种商贸活动中也会起核心作用。我希望有一个人,或者有一家公司能够以培训中文为主流业务,来推动华语在世界的影响力,也是提升世界民族在整个世界影响力的一个很好的方式。我觉得现在的孔子学院,我感觉是国家在重点做的一件事情,也是在发扬中华传统文化的一种用以前的话说叫传教士在推广。作为我们龙文也是在这些方面做了一些相应的变化,第一个就是现在加强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培训类,比如刚才他们提到的类似三字经,还有为了满足高考的训练,这些都是我们在内容上要做调整,但是跟国际好像不太结合,这是一个。
王旭明:本土化更好,没有本土化就无所谓国际化。
陆士桢:我觉得怎么看怎么看,你比如说你跟青年讲长征,咱们多少年一说长征,就爬雪山,吃草根,你跟青年说这些,他说那是尝试健康生活。我曾经跟青年特别认真的讨论过这个问题,我们可不可以用国际的视野,用现代青年发展的视角解读传统和包装传统。我曾经跟年轻人讨论,我说比如长征,它有一种现代的精神,这个精神比如说在没有路的地方你要想走出路来,你首先必须战胜自己,这一条在现代职场当中就非常重要,这个不矛盾,就是两边能结合。
作者:
小小熊
时间:
2014-12-5 11:22
小小熊 发表于 2014-12-5 11:14
王旭明(微博):尊敬的各位来宾,女士们、先生们,朋友们,大家下午好!非常高兴,也非常荣幸在教之道这样一 ...
王旭明:老俞的优点毫无疑问,就是聪明的智慧,缺点呢?就是太聪明,太智慧了。他说的很多话比方必须改变一考定终身的制度,这毫无疑问,这是非常智慧的话,这个制度不改一系列的问题就产生了。但是,要改谈何容易?他说的优质教育资源,公立的优质教育资源拿出来改,我非常赞同。但是,你想想他们还不跟你玩命啊?占有优质的公立教育资源的这些人,他们一方面占有行政优势,另一方面他们又兼得市场所得,老俞,他们一方面占有强大的行政资源,另一方面他们又是高收费的学费,他们又能得利,他们怎么可能给你拿出来,那不要他们命,他们不跟你玩命吗?所以,这就看政府下不下狠心,比如一些重点中学,要不然就改私立,要不然就到别的学校去,就看你狠不狠心,我看这个心真得狠下来,不狠下来,我们中国的民办教育就永远是难以有飞跃,所以特别好。
大家还有特别想问老俞的问题吗?没有啊,那抓住这个好机会,底下问你。老俞的很多观点真的值得我们思考,我一直说如果有可能应该让老俞当管教育更高的官员,老俞刚才我发了一个信息,很多人支持,我说的是什么话呢?我说的是在新京报举办的今年教之道论坛又见到了俞敏洪,他说10岁前的孩子,知道1+1=2,玩游戏就可以了,我非常赞同他的观点。很多网友赞同,有的特别对过渡开发赞同,特别对孩子10岁前什么都不学赞同,他们特别希望你能把这样的观点让教育决策者听到,能够对教育决策者以启发,今天在座的有记者,有媒体,我看是可以广为传播的,传到高层那里供他们教育决策参考。
俞敏洪确实非常的爱教育,我觉得他在办扬州学校,刚才对扬州学校说了一些,在耿丹(音译)学校有一些,他没有办成,最后只有把一个学校收买了。他收费的时候跟学生说,我现在保证每一分学费都会用在学校建设上,请相信我们办学的诚心。说到招生,我也特别赞同他,比如说加大面试比重的政策,我特别不赞同,因为加大面试比重,毫无疑问农村孩子一面试就比不了城里的孩子。他说我的招生原则就两个,他对耿丹学院负责招生的同学说,第一、学生优秀不优秀,第二看尽可能的招收成绩好,同时又有培养前提的农村孩子,说的非常好。所以,我希望我们民办教育界有更多的这样的有识之士来推进我们民办教育的发展。
说到民办教育的发展,刚才我们说了,我们的民办教育已经走过了20年,20年来风风雨雨,中国的民办教育走的真是不容易。大家知道,我们公立教育主要是行政资源,在中国这样一个行政资源强大的国家太了不得了。所以,我们的公立学校办好是应该的,因为行政这么大的力量支持。但是,民办教育20年来我们得到的行政资源非常非常少,我们主要靠资本和市场的力量,我说实话,就是用一个苟且偷生,我不知道这个词对不对,反正就是这样的一种状态下,风风雨雨走过的20年,20年来我们很多的民办教育办学者付出了他们的心血,俞敏洪是他们的代表。刚才我说的王广发也是他们的代表,还有许许多多。真的,中国的民办教育人应该得到全世界的崇敬,因为他们的确是在非常困难的条件下在做着自己的事情,在推动着中国教育事业的改革和发展!这一点我们应该铭记住,在20年到来的时候,我们今天特别要对以下的十位民办学校的校长和董事长们进行表彰,他们是:
新东方教育科技集团董事长 俞敏洪
中公教育总裁 李永新
环球雅思总校长 王耀宁
巨人教育集团董事长 尹雄
北京光明外语学校校长 曹志民
励步国际儿童教育董事长 吴颖
君谊星星教育集团董事长 陈媛媛
龙文教育总裁 韩超
东方金子塔学校校长 连凰岑
北京王府学校董事长、校长王广发
京瀚教育总裁 黄森磊
精锐教育集团副总裁兼北京分公司总经理 沈黎东,有请中国教育学会会长、北京师范大学原校长 钟秉林为他们颁奖。有请!钟会长请您留步,今天10位董事长和校长民办教育的精英在这里获得了奖项,您看着中国民办教育20年风风雨雨一起走过来,您对民办教育的未来和现状有什么看法?
钟秉林:非常高兴,这是我第一次参加新京报举办的教之道论坛,刚才听了陶西平先生和俞敏洪先生的发言,感触非常深刻,我们国家的民办教育发展非常不容易,不管是民办高等教育,还是基础教育,还是民办教育的培训机构,这20年的发展当中经历了风风雨雨,取得了非常大的成绩。我觉得它已经不是补充的问题了,应该说已经成为我们国家教育事业的一个重要促成部分。而且在今后的教育发展过程当中,要想提高水平必须要加强竞争,而民办教育积极的参与,进行改革尝试就是其中非常重要的一个方面。
所以,在这里我想先呼吁一些观点,我非常同意刚才俞敏洪先生讲的,其实他说的一个问题非常重要就是怎么让我们的孩子能够健康、快乐的成长。那么,这个问题不解决,我们要培养孩子的创新能力,将来让他们成为社会的栋梁,我觉得都谈不上。
第二个观点,我非常同意俞敏洪先生讲的,我们要高度关注由于科学技术和教育的发展给我们中国的教育带来的一些冲击,这里很重要的就是他刚才讲的一个兴起于2012年美国的一个慕课,2013年刚刚过去的这一年,在中国也掀开了一个起码是研讨和参与的一个热潮。其实还包括像反转课堂这样的一些概念。我想它不仅仅是一个技术方法的问题,你想因为慕课和反转课堂的概念产生,必然会带来我们一些教育观点的变革。我们怎么真正坚持以学生为本,以学生的学习为主,这就涉及到教师的角色转变,就从过去的纯粹的知识传送者,转变成为教师和学生之间应该是一个学习伙伴的关系,教师和学生要组成一个学习共同体,在这个师生学习共同体当中通过师生的互动,通过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以及研讨式的学习来实现我们的教育目标。我想这个是一个非常大的转变。
另外,还涉及到一些教育体制、机制的变革的问题,我们现在的教育体制机制怎么样适应由于信息化技术的发展,由于网络技术的发展,以及数字化技术的发展带来的这些挑战。比如说我们现在的课堂教学模式,我觉得应该进行颠覆性的变革,要改变过去那种教师上课教学,学生刻苦复习。而现在很多在尝试学生课前利用慕课或者利用网络资源自学,在课堂上就是以讨论合作学习和教师的引导为主来实现教育目标。
另外,还涉及到一些教学模式,一些学习方式的变革,甚至涉及到课堂的,或者教室的布局的变革。我们现在到国内外的一些大学、中学、小学看看,传统的教室布局,就是进入到教室,前面一张讲台,背后一块黑板,再前面是一排一排的课桌椅,这样的比例你想象,而更多便于学生讨论学习,分组学习的教室,我们怎么样应对这样的挑战,所以这是我回应的第二个问题,我非常同意俞老师的一些观点。
第三个是我个人的一些体会,2013年刚刚过去,我们也进入到新的一年,进入到2014年,我们教育的压力依然非常之大。其实现在教育发展的很快,像上学难的问题现在也可以说得到了根本的缓解,我们现在高等教育,一些高校已经出现了生源危机。我去年2013年看了一所民办学校,已经停止招生,很多教室、宿舍楼资产闲置在那儿非常可惜,他们心里很不是滋味。这在什么地方?实际上是中国教育主要矛盾发生转换,已经从过去的上学难转变成现在的上好学校难,实际上是优质教育资源严重短缺,只能靠我们办好每所学校,但是办好每所学校,又需要尊重我们办学的规律,其中有一条不可逾越的规律就是办学需要长期积累,厚积薄发。我们经费充足,规划得当,硬件条件可以很快得到改善,大家重视、努力,软件管理水平也可以在不太长的时间内得到提高。但是,光有软件,硬件还没有改善,我们离办一所好学校还很远。优良的办学传统,优良的校风、学风,有特色的校园文化,以及学校的办学特色,这是需要长期积累的过程,不可能一朝一夕能够解决,也不可能用钱堆积出来。所以从这个角度,我们要提高教育质量,办好每所学校,需要一个长期的过程,这是我们的中学、小学和大学内涵建设任务十分的繁重。而我们现在的中学、大学改革的成果可能若干年以后才能展现出来,这就跟社会上老百姓对于优质教育的迫切需求形成了强烈的反差,社会公众和新闻媒体问责的重点也转到了我们各级学校的人才培养质量和办学水平上。我想这也使我们的改革更加艰难。
另外,现在教育的利益相关者都会强烈的表达他们自身的利益诉求,这些利益诉求体现了不同的价值取向,有些甚至是相背的,这就是我们改革决错的推出,改革政策的制定非常艰难,稍有不慎,就会引来社会的批评和指责。另外,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和教育的发展,应该说教育发展的外部环境更加好。从内部来讲,现在一项改革不仅是这个层次类型教育自身的问题,它还涉及到其他的教育层次和内容的改革,实际上涉及到我们的基础教育和高等教育,小学、中学和高等学校,涉及到职业教育,普通高等教育,成人教育,社会教育,以及家庭教育一些相互的配套的这样一些改革,甚至还涉及到我们教育领域内部和教育领域外部的这样一种配套的改革。这使得改革变得更加的复杂。比如现在社会上广为关注的异地高考的问题,我想就是一个典型的案例,现在全国除了西藏以外,三个省市自治区都出台了异地高考的政策,都往前走了一步,但是大家仍然不满意,我也不满意,像北上广的方案我也不满意。但是,走一步,可能比原地踏步强一点,它为什么这么难,为什么大家不满意?实际上也涉及到几个问题。
一个是不同利益群体的利益博弈使得改革变得很艰难,我们外来的务工人员考虑他们子女在这个城市的教育权和考试权应该保证,当地的户籍常住人口,他们关心自己的子女不要因这些改革而降低了读好大学的机会,不是读大学,读大学非常容易。我们地方政府要考虑到这个城市可持续发展的资源,这样一种优化的配置,我们一些学者还考虑到区域的高等教育的资源配置。所以,这就使改革变得很难。
另一方面社会的改革要配套,比如说我们的户籍改革,一线城市人口身份的二元制的情况还存在,因此它是一个跨系统,跨部门,跨地域的这样一个改革。三中全会提到了要深化户籍制度的改革,我们也寄予厚望,只有加强协调改革,这个改革才有可能取得成功!
最后归纳一点就是为什么三中全会的决议对教育的要求是要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为什么我们强调我们要加强系统研究和协调创新来跨越或者说涉过教育改革的深水区,道理就在那儿,让我们大家共同努力,促进我们国家教育水平的发展,谢谢大家!
王旭明:谢谢钟会长给我们这么多观点分享,尤其是对老俞刚才很多观点的回应,得到钟会长的肯定和支持,老俞干吧,我们就开始吧。教之道论到现在分享了许多观点,为什么教育投入这么大却越来越不让人满意,教育消费和教育补偿性的选择性的教育各有什么区别,应该把优质及公办的优质教育资源拿出一部分转成民办教育,才能促进中国民办教育的发展等等,许多观点都会引发我们进一步的思考,精彩继续,下面还有更精彩的内容期待,两个论坛等待大家。第一个论坛就是我们在说全球化教育,全球化,全球化,几乎耳熟能详,究竟全球化的教育该是怎样的一个教育?我们面临的全球化的教育应该是怎样的面对中国教育的一个变革?就这个问题我们将展开第一个环节的论坛,有请参与论坛的嘉宾:
中国青少年研究会副会长、中国社会工作教育协会副会长 陆士桢女士
北京法政集团董事长兼北京王府学校校长 王广发先生
巨人学校创始人、中国综合素质教育专家 尹雄先生
龙文教育常务总裁 韩超先生
环球雅思华北区总校长 王耀宁先生
伊顿国际教育集团董事长兼CEO 王伟女士,有请几位上台我们共同讨论这样一个话题,有请!
几位嘉宾好!非常高兴,非常荣幸能有这样一个时间跟大家分享这样一个话题,就是国际教育背景下的中国教育变革。其实一说到国际教育这个背景下的中国教育变革,好像题目很大,其实我们落到点上,无非就是这么一个点,就是国际教育背景对中国教育变革,大概就是这两个方面产生影响,一个是内容的影响,一个是形式的影响。我们先从内容说起,请各位嘉宾用简短的语言表述一下国际教育背景下的中国教育变革将在内容上对中国教育产生哪些冲击?比如说我们现在无论小学、中学、高中还是大学,我们很多教育内容是陈旧的,哪些是陈旧的?应该引进哪些来适应国际教育的大的背景,请各位来分享。
陆士桢:我觉得我们谈具体内容,这些年我们向国外学的不少,但是它没有什么效果,这个东西我觉得归根到底,比如说我们从国际整个教育发展来看,我觉得最重要的一个观点就是观念,指导思想,这么多年以人的发展为本。现在我们的文件仍然说我们的目标是培养什么接班人,其实是社会为本的目标。其实很多年一直强调我们教育的根本目标是推动人的科学健康的发展,这样的一个理念有很多具体的措施,我觉得更重要就是我们体制不变,我们的很多东西没有办法学。比如说素质教育,教育部的领导也在这儿,素质教育这么多年,它其实还是实现不了,实现不了就是因为整个我们的教育的体制,还有我们社会的整体的目标,你现在甭说别的,你真的一个校长要素质教育家长不答应,你要不留作业试试。我们在根本教育机制上,体制上要考虑,才能考虑我们跟世界学什么。
王旭明:陆老师,如果我们在现在的体制下,比如我们把更先进的西方当代的哲学、文化、思想、科技等相关的内容引进来,反过来对我们制度的改进有一种倒推的作用,您觉得没有吗?
陆士桢:我觉得其实特复杂,我去过基层农村跟最基层的乡县的教育工作者谈,比如我们高校的招生改革和中学的教学的内容改革,我们迎合世界的潮流,我们要强调创造性,强调思维的活跃,就像刚才哪位说的,越面试农村孩子越不行。这些年大学持续的,农村孩子越来越考核比例越低,我去河北一个很穷的地方,县教育局长说,教育越活,农村孩子的机会越少,我们本来死记硬背还有点机会,这一点城里人更比我们强了,这还是一个悖论。我觉得如果我们这些整个机制和体制上没有变化,学了也没有用,或者还会有一些相连带的问题你没有办法。我刚才说的问题就是典型的问题,现在这几年就是这样。
王旭明:悲观的。请王广发先生。
王广发:很高兴参加这次教之道论坛,我想在大家看来我们民办教育发展是问题的时候我们一定要自信不是问题。就王府学校而言,像刚才我们俞敏洪先生所说的这些内容信息化在王府学校已经实现了。怎么讲?信息化教学,卫星教学,我们用的是卫星教学,内容是国际接轨的课程,师资队伍。
王旭明:您刚才说国际接轨的内容,您能跟我们说说和国际接轨了哪些?
王广发:慕课现在已经推出来了,我们实际上在两年前就出现了用卫星嫁接课程内容的引进,师资队伍的引进,我们有我们的外教,海归的教学,双语言,必须得双语言。另外,直接它的内容就引进来了,先进的理念,先进的叫法。比如我用它晚上的老师的时间对接我们白天的时间,已经完全打破了,两年前我们已经实现了。再一个就是我们应当在制定教育人才标准的时候一定要打破区域,既要打破区域,又要考虑区域,因为各个区域需要人才的标准,产业转型发展的标准以及教育的标准不同。所以,我们根据前三位领导所讲的问题,我们有办法去解决,去促进政府。还有我前天给某位副市长汇报了混合所有制经济发展的一个新概念,那就是我们教育的混合制未来这又是一个方向。
王旭明:您特别感兴趣,您在下边说融资什么。
王广发:不需要融资。
王旭明:高中比如我们开没开宗教学,比方说现代艺术,就是这样的课有没有?
王广发:宗教学没有,艺术有。
王旭明:现代艺术?
王广发:现代艺术,包括艺术类的课程,素描这些我们全有。而且像我们今年大约17个学生,进入前10名大学的艺术类。所以,这个发展它与国际课程完全是接轨的。比如我们今年申请的三本,耶鲁有一个,这样就是你怎么引用它的内容。就是我们教学的内容与国际教学内容完全成为一体化,实际上你就引用了中西合璧的内容,我不会融资,因为我有集团的财政作为支撑,我也不会上市,因为上市晒太阳晒的太黑,我们就用我们自己与国际接轨的体制,这就要求教育为人才服务,人才为产业发展服务,产业为经济服务,我们国的教育我认为连不到一起。
王旭明:要到您这个学校,初中的学生,因为有的人让我帮忙,学费可以公开吗?
王广发:公开。
王旭明:初中。
王广发:7万多一点,高中12.8万。但是有一点,我这里还有一个特殊的政策,优秀学生考上前十名大学的学费退给你,再给你20万的奖励。前20名的奖30%,前30名的奖50%,在原来的基础上我给你分期推荐,不管有多少学生,我今年大约30%的学生,甚至40%要进入到前三名的大学,我就要拿出500万,21个企业,从来不贷款。
王旭明:再次说明,有钱好办事,有钱就能国际化。
王广发:还有一个,一定要充满信心,所有的学生走班上课,我收的费用的标准是以发改委、教育、政府核定评估审核的,而不是自己漫天要价,而且这个价是五年不能变的。
王旭明:有一个小请求,什么时候您请钟会长到您那儿的时候也叫我,我听听您的国际化内容。
王伟:我觉得不管中国教育还是国际教育要看一下教育的本质。我认为教育的本质是唤醒孩子学习的欲望和激发孩子探索的热情,我觉得这个本质非常重要。那么,刚才这位老师讲的也非常好,我觉得其实国外先进的教育理念,比如伊顿教育集团我们2002年由美国哈佛大学和美国西北大学(微博)凯洛格商学院校友会的成员等联合举办的,我们是一个非常国际化的教育集团。我们引百年验证的门牌所的教学方法,在中国已经做了将近50家幼儿园,在16个城市,我们不做加盟,所有的都是我们自己来管理和经营的。在经营的过程中,你特别感觉到,其实中国的家长是需要教育的,你感觉到教育的本质其实有的时候应该是教育家长,发展孩子。
王旭明:您说中国家长需要教育,这当然是一个重要的内容,在国际化背景下,是不是国外,比如美国、英国他们的家长也同样都是需要教育呢?
王伟:都是需要教育,但是我觉得中国的教育现在晚了一步,在国外来讲,其实很多家长在初期的时候已经受了很多的教育,也自己自修了很多的教育。我觉得在中国,孩子犯错的时候大家都会谴责说父母没有教育,但是其实社会上并没有提供一个家长资质认证的一个培训。所以,伊顿也是今年9月1号首先在中国启动了第一所家长大学,我觉得家长大学非常重要,在国外其实是非常多的,比如PET,比如家长的培训,它非常多的好的一些教育的理念。
王旭明:就是您把国外的家长大学,教育家长的内容引进到您这个里面。
王伟:是。
王旭明:家长们学了一段时间以后,您这个大学给他毕业证书?
王伟:我们家长大学分成不同的阶段,凡是伊顿的家长我们都给他赠送一个8小时一天的课程,这个课程是免费的,就是有一些家长一星期的课程也是免费的。我们希望家长能够特别的真实的了解说怎么样才是对孩子真正有用的,怎么才是一个非常好的教育。其实幼教来讲我不是特别赞同俞老师的,我觉得教育有一点跟他是共同的,我希望孩子是快乐是点燃孩子智慧的那盏灯。
王旭明:打断一下,我问陆老师,她说引进来家长教育是重要的一环,教育孩子也教育家长,这样的一种形式您认可吗?
陆士桢:我觉得这是一个特别重要的问题,教育家长。我基本上觉得教育是一个综合的,家长现在为什么这样?其实是因为我们国家这些年比如社会的物质化、功利化,还有这样的社会的建设滞后,道德建设滞后。我老问家长一个问题,谁都说不让我的孩子输到起跑线上,你准备让你的孩子往哪儿跑?
王旭明:冲着大学跑。
陆士桢:大学完了还得跑。所以,你要说透了,家长成这样,就是特别功利的,他就是那个目标我说的特难听,我有一次接受三个意大利记者的采访,最后突然间问我一个问题,说你看在现在的中国一个人要想获得社会地位和社会尊重应该具备什么条件?我一想什么条件。
王旭明:如果引进国外的内容,我觉得古往今来就是一些尊重,比方说互相理解,学生要互相理解,互相尊重,这样一些品质特别少。
陆士桢:基本的观点我觉得家长要教育,而且这个教育是综合社会的教育。
王伟:其实这个国外有非常多的先进的理念,先进的内容,我认为我们可以借鉴。因为我觉得拿来主义比较简单,其实拿来的同时并不是完全照搬,其实伊顿我们做了11年门牌所,非常受国际的,包括美国门牌所协会和全球门牌所教育资质认可的这么一个组织,但是我们把它中国化了,就是在门牌所还有日常生活感官,数学、语言、自然科学文化,他的语言和自然科学文化必须本地化,所以,这个才是融合了国际理念,国际教育方法,国际教育内容,国际教育体系和它的氛围的一个综合的中国式的适合中国的一个教育。
王旭明:王老师您那个集团只有幼教?
王伟:对,我们现在开始做小学、初中、高中,也是今年9月1号准备开学的一个国际化的双语的学校。
王旭明:我们期待着您的小学、初中、高中更加见效。
尹雄:巨人跟新东方有一点相似,它已经进入20周年的时间,我感到最骄傲是我们活了20年还能够像现在这样快速的发展,所以应该是感谢我们的国家给我们这样一个机会。那么,在去年的时候,我一个北大的EMBA同学把我叫过去,说尹校长,你到我这儿看一下,我有事求你,我现在在国际学校,孩子在顺义那边,带你看一下顺义整个大的片区,看了很多著名的在北京的国际学校,他说有一件事请你帮忙,我孩子在国际学校一天只学一节课,我的孩子普通话都讲不好,将来用汉语都不会用,能不能找一个老师到我家来。我说这个没有问题。
这个发现一个问题,其实在国际学校,其实教育还是有很多机会,作为巨人来说,它这么多年有一个项目遥遥领先就是在语文教学上,我们现在快接近两万个语文的在校生,也更名为叶圣陶培育学校。
王旭明:我特别感兴趣一说国际教育,一说现代化就是应该英语,应该国际上的那些最新时髦的东西,您刚才反反复复讲语文,既不时髦,也不现代化,是不是和国际教育背景下的中国教育变革这个题有点偏了呢?
尹雄:我觉得没有偏,为什么没偏呢?比如俞敏洪也好,巨人也好,每年培养大量的学生,也是出国。我们最强的是目前在中国排第一位的规模非常大,我们有一次租一个房子,他说尹先生我终于见到你了,我说为什么?他说我孩子在普林斯敦大学,学数学,特别棒,是通过你们学校培养的。我想能去美国,多好啊,出去我就不想回来了。但是,我现在发现我几乎无法说一辈子待在国外,我必须回国。这是什么原因呢?我就想,从小培养他这个对中国文化的感情,也就是为什么我对目前北京市教委和教育部的改革特别的支持,把语文加到180分,因为大家知道高考语文分是非常重要,大家对语文的重视,对国学的重视非常重要。但是,现在明显出国已经是进入到初中生出国了,我们如何在小学生,幼儿的阶段就开始培养孩子的中国的文化的学习,这是一个机会,这也是我们教育一个很重要的变革,而且我们非常支持这样一个变革。所以,在国际化教育背景下,反而我们应该加强小学生,幼儿学生汉语的教学,国学的教学,这对所有的培训机构来说都是机会。所以,加强这一块的机会,即使他出国了,他是中国人,他身体里流的是中国人的血液,流的是中国文化的血液。
王旭明:学传统文化,学国学和国际教育背景下的中国教育变革,陆老师您觉得人家找这个切入点对吗?
陆士桢:这两个我觉得是一个语境下的问题,因为任何一个国家的优质教育一定符合国际潮流,同时一定具有本土化的特点。前一段时间我做新媒体的研究,英国开新媒体的课程,完全纳入课程。美国把新媒体看成一个我们现在的思维,我们把新媒体从教育的视角一看就看成洪水猛兽,是防御性的及然后想怎么教育协会,美国把新媒体,把开发商,广告商都放在这样的一个大范畴里去思考。我觉得这既显示它的潮流,但是同时它更具有美国的特点。我是社会工作专业领域的人,比如它是一个国外引进来的,它有100多年的历史,你到底到中国来以后,如果不解决本土化的问题,再好的东西没法用。比如社工有一个很重要的问题,就是家庭进入,你肯定进入不了。所以我也很同意尹校长的观点,就是我们当谈论国际化这样的一个话题的时候,本土化就是一个重大的问题。
王旭明:国际化和本土化实际上是紧密融合的,是一致的。
陆士桢:如果没有本土化,国际化就很难。
王旭明:国际化好像就像空中楼阁一样。
王伟:其实我们做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出有中华情怀和国际视野的公民,这是我们的愿景。我们明年会去旧金山开我们第一所双语的门牌所的幼儿园连锁,是在旧金山市长的邀请下去的,旧金山有一个重美双语学校,在当地是一个贵族学校,但是85%的家长都是美国人。所以,中国文化也是国际的一个原秀,所以中国人如果能够做好双语的教育,这是我们自己的骄傲。
尹雄:有的时候我们说新东方一个人的成功不是俞敏洪一个人的成功,应该是从中国培养一批人才出去学习之后,回来怎么交往,掌握国际语言,跟世界更好的交往。据我了解最近说日本特别重视英语教学,我觉得这是教育改革,并不是不重视英语教学。刚才俞敏洪说加重了他们的负担,这不是坏事,我觉得教育改革最重要的一点是它加强了口语的要求,口语要求20分,听力大概占了几十分,所以这个改革对未来整个中国发展是非常有利的。
王旭明:我知道您做了一个中国综合素质教育,我们也期待您在这方面给我们一些启发。下面一位是龙文教育的,我对龙文教育印象特别深,我几乎坐车,或者街头旁边的店铺上尽是龙文,1+1,一对一,用最传统的告诉你一个典型的应试教育的培训机构,对吗?
韩超:我们对龙文的规模,一个天津的家长说你到北京看不到天安门很正常,但是看不到龙文太不正常了。
王旭明:龙文就像小广告一样,布满了北京的街头小巷。
韩超:前面有四位重量级的嘉宾,再加上王老师的精彩点评,你提给我们一个要求,希望我们把问题讲深刻了,我感觉压力很大,因为前面几位说的非常深刻。刚才您提到希望在国际教育背景下,我们作为培训机构,内容上到底有什么变化?我就想直接回答,希望能够让您满意,让大家满意。龙文在这个话题上做了如下的一些工作,我简单的汇报一下。
第一、我觉得首先要解决的还是师资问题。刚才俞总提到以后可能师资不再是核心竞争力,我们龙文的看法认为不是这样,因为现在国际教育形势的变化,线上线下的结合,我们现有的老师如果不进行教学能力,教学方法,教学形式的改变,它很难适应接下来的事情。所以,这一块也是我们将要作为一个核心工作在抓,就在本月16号,我们会把北京市的所有龙文学校集中到一个地方进行线上教育和线下教育的培训。我觉得这块是将来要满足教育需求的一个核心,就是用俞总的方式,试图在接下来的进程中能够占得住脚,不管内容也好,还是平台也好,都得要有独到的见解。甭管是内容还是平台,它其实中间支撑的,连接的还是老师。所以,这个是我们为了满足当前交易形式的变化所做的一个方面的举措。
王旭明:但是,我想问您一下,因为我没有接触过龙文教育,当我需要的时候它没出现,当我不需要的时候到处都是。我想问的是龙文教育,这类教育,这个培训以培养学生中考、高考为主要目的。当然,现行的这些中考、高考的这些内容,它的国际背景下基本上我个人认为,当然和我们下面的话题讨论它的方法问题是存在的,但是作为内容不存在国际化的问题,只有本土化的问题,因为你就是为本土化考试服务的,对不对?
韩超:还是有,我接着回答。当然,这是一个方面,是为了满足将来内部的调整,但是,从教学内容上我们也做了调整。刚才尹总提了关于语文的考试,但是我们核心还是作为当下教育,因为我们要生存,必须满足现在当下教育的需求,在内容上我们不可能有太鲜明的改变,这是事实。但是,现在我前一次在某次类似的会上曾经提到过一个观点,希望得到整个社会的认可。新东方是以英语为主在国际上,我觉得中国人,习主席上台以后,这么多年在几位领导人的努力下,中国在国际上的地位也不断的加强,我觉得中文将来可能在各种商贸活动中也会起核心作用。我希望有一个人,或者有一家公司能够以培训中文为主流业务,来推动华语在世界的影响力,也是提升世界民族在整个世界影响力的一个很好的方式。我觉得现在的孔子学院,我感觉是国家在重点做的一件事情,也是在发扬中华传统文化的一种用以前的话说叫传教士在推广。作为我们龙文也是在这些方面做了一些相应的变化,第一个就是现在加强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培训类,比如刚才他们提到的类似三字经,还有为了满足高考的训练,这些都是我们在内容上要做调整,但是跟国际好像不太结合,这是一个。
王旭明:本土化更好,没有本土化就无所谓国际化。
陆士桢:我觉得怎么看怎么看,你比如说你跟青年讲长征,咱们多少年一说长征,就爬雪山,吃草根,你跟青年说这些,他说那是尝试健康生活。我曾经跟青年特别认真的讨论过这个问题,我们可不可以用国际的视野,用现代青年发展的视角解读传统和包装传统。我曾经跟年轻人讨论,我说比如长征,它有一种现代的精神,这个精神比如说在没有路的地方你要想走出路来,你首先必须战胜自己,这一条在现代职场当中就非常重要,这个不矛盾,就是两边能结合。
王旭明:这里边需要一个高手。
陆士桢:它是中国的吗?是,是人类的吗?是,看是用怎么角度去理解。
韩超:为什么中国在国际影响力的增大其实加强汉语培训本身就是国际化,这就是国际需求。
王旭明:咱们这里我感觉最年轻的就是王耀宁先生,还是环球雅思华北区总校长,我们听听他的说法。
王耀宁:大家好,我是环球雅思华北区总校长王耀宁,刚才我也听了一些,我们环球雅思做留学,所以它一直是在国际教育的前端。这十年做校长我有很深的感触,国际教育给我们很多新的东西过来,但是我们今天谈的东西有很多主体性,我希望我们今天谈的这个东西是影响更大的普通老百姓的教育。所以,我们今天可以看到一些国际形势,不断有国际课程,教学课本,内容,教学方法,教学理念进来,但是这种进来会在局部上起到一些作用,会有局部的这样的一些,最后形成一些课程学校,满足少量学生能够承担的,负担得起的需求。但是,大量的民众没有办法在短期内受益。所以,你可以看到,包括新东方,包括环球雅思,不断把更多的学生送到国外接受国外的西方的高等教育,而没有能够真正做到让国内的学生在国内享受到更好的这样的一些高等教育。
所以说,我们今天还处在一种国际教育的理念,它的这种教育方法,教育的心理学,这种深层次的东西影响我们教育的从业者,影响我们的家长,才成了这样的影响的阶段。我觉得这样的路还需要一段时间的积淀,还是有很多新的东西是不断进来的,这是我们能看到的。在我们这儿其实有一个很现成的例子,大家知道环球雅思加入到培训企业目前是全球最大的国际教育企业。其实当时从英国派来一个小队伍调研我们环球雅思英语教学,但是听了几堂课之后,然后跟我们开了一次讨论会之后,基本上是一种愤然离去的状态。大家知道我们做的是应试教育,为了考试,但是跟他们的模式是完全不一样。所以,这两年我们逐渐调整我们的方式方法还有理念。所以,这些我是觉得在未来一定是会更多的进来。
王旭明:实际上你说的还是教学方法变革,说到全球下中国的教育变革,刚才钟会长在讲话当中一句话特别重要,他说中国的教学方法应该进行颠覆性的变革,这句话其实是他今天说话我觉得最重要的,中国教育真正应该进行颠覆性的变革,所有颠覆性的变革就是我们长期以来还是在进行灌输,进行添压式的教育,我个人觉得这是最不国际化,是最该改进的。这样一个话题当然是非常多,也没有尽头,我想还是从王耀宁这儿开始,我们每个人用一句话,给我们国际教育背景下的中国教育变革一个寄语,或者给我们开辟一条路,也可以继续悲观下去,给我们说一句话让我们记住。
王耀宁:我对刚才稍微补充一下,因为我是觉得从整个中国的教育来看,我们的商业可以看到,从80年代的开放到90年代的深圳特区,到2000年之后的WTO是在一个巨大的开放的政策体系之下快速的发展。但是,谈到教育我们是最早些年计划经济下的体系,这种体系不变化,我们这种变革很难再去谈。所以,我觉得总结一句话,我觉得把我们中国的教育走向国际化的历程,用50年和100年的时间来看待就可以了。
韩超:我觉得现在民办教育和公办教育应该有利的结合,可能民办教育要更多做一些现在社会上家长、学生更加需求的教育补充,然后同时结合国际教育背景下国际教育的发展趋势,把优质教育、学位教育更加的加强。这样可能对中国的教育事业发展有帮助。
尹雄:我一般很少在公开场合奉承政府,或者发表自己的任何政治观点。今天我特别发表一个我的观点,我认为目前在国际化教育的背景下,北京市的教育改革和中国教育部的改革,就是把语文提到180分,英语是形成社会化考试,通过政府购买民办的、优质的,当然也包括公办的优质的一些教育服务,我个人认为一定是正确的。所以,我就希望大力推,希望大家能够配合,让这个想法落地,真正的帮助中国推动教育改革的方向,我也认为是从中国这么多年在教育改革力度最大的一次。所以,我希望社会各界都能支持这样一个改革。
王伟:我觉得在中国的传统上有一句话就是说孩子是一张白纸,我挺不同意这句话,我觉得这句话本身就说孩子是一张白纸,你写什么就有什么,这就是灌输教育的开始。在伊顿我们一直相信孩子是一颗种子,就是如果你的阳光、空气、水分,你也辛勤劳动,一定会绽放出他内在的父母的基因和外在的创造力对他的影响,是一个综合题。所以,伊顿特别相信教育未来,为未来而教育。因为我们认为苹果改变了这个世界十年的时间,大家改变了自己工作的方式,学习的方式,沟通的方式,科技的方式。那么,40年以后,伊顿现在2岁,3岁的孩子是中华人民共和国100年的时候中流砥柱。所以,我们教育孩子不能说现在有什么职业我教育你什么,其实应该看孩子有什么未来的需求,比如孩子的创造力,他的品格的教育,解决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他的思维能力,探索的能力,我认为这个是引领我们教育,不管是国际化,还是中国教育我认为应该关注的一个重要的点,谢谢大家!
王广发:借用钟会长颠覆性的变革的教育应当实现三个面向,信息化的教育,我不知道在座的各位兄弟单位,我刚才没有补充完,我们现在已经试用了手机、平板教育,就是比我们的手机大一倍,我们的教学课程,听说读写所有内容都在里面,而且校园有网络。这个时代我认为,刚才我们讲的必须要用尽快的时间抓住尽快的机遇,用尽快的现代化的信息解决十年,二十年,甚至还要短的时间完全可以解决。我给教育部提一个建议,不要再往下边发两千亿,地方再支持两千亿,你把这个钱用到卫星信息化的建设上,资源均衡发展的时代,信息化的时代,立即赶上发达国家的时代就要到来。我坚信还是我们要用颠覆性的变革,我们会长给我们一个颠覆性的变革,这个颠覆性,什么是颠覆性?不管你是传统,不管你是现代化,不管你是国际,必须要有信息化。
陆士桢:我还是相对比较悲观,我觉得中国教育的国际化和现代化是一个大命题,它不仅需要我们对教育内容,教育形式的思考,还需要大的教育格局的转变,需要政府的作为。那么,对教师、学校来讲,我觉得目前在现在的体制下,最重要的就是我们不能简单的把真理传递给孩子,我们要实现在教育过程中带领每一个孩子去寻找真理,去走向人生的全面发展!
王旭明:谢谢,我们感谢六位校长,六位专家,从不同角度对教育在国际化背景下的中国教育的变革。无论从哪个家度来说,无论是乐观也好,悲观也好,可以告诉大家的是中国教育这样一个变革在国际化的背景下的思考是必须的,因为无论是对我们教育而言,还是对我们具体的某一个教育部门而言,世界背景下的这样一个步伐正在悄然向我们走来。谢谢各位!
那么,接下来我们要进行的一个讨论就是大家知道中国民办教育已经20年了,今天我们在这个论坛上回顾一下中国民办教育20年的历程,也有它特别的意义,下面有请六位专家跟我们探讨一下中国民办教育20年以后的新思考,或者说再出发。我们有请:
中国与全球化智库主任,哈佛大学高级研究员 王辉耀先生
教育部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教育政策研究中心主任 吴霓先生
北京民办教育协会秘书长 马学雷先生
中公教育集团创始人、现任CEO、首席研究与辅导专家 李永新先生
京瀚教育总裁 黄森磊先生
君谊星星教育集团董事长 陈媛媛女士,有请各位!
我们探讨一下民办教育20年以后的再出发,或者20年之际的新思考,各位都是在民办教育方面有研究,或者有实践这方面的领军人物,或者是专家。我现在想请各位用一句话给我们亮出来你自己觉得20年以后,就是从现在看未来,我们民办教育该向何处去?它应该是怎样一个发展态势?亮明一下您的观点。先有请吴霓先生。
吴霓:先说几句题外话,首先非常高兴来参加新京报组织的这个论坛,我觉得是第一届还是第二届我就参与了一次,感觉比较有意思,所以就再来了。第二、我简单讲一下中国教科院,是教育部所属的教育研究机构,是我们国家被中央领导定为一流国家教育智库,也就是很多教育政策的决策我们参与了很多研究,包括今天下午我们有一个教育公平的汇报。教育公平里面我们做的就是民办教育,因为它马上国务院要进一步推出教育公平的决定,民办教育这一块就是由我们来做的。所以,后面的观点就是我们对于民办教育未来20年它应该是一个公平和质量并存的这样一个发展的趋势。所以,这是简要的一句话,公平和质量,应该是走到一个更高的阶段。
王旭明:我觉得民办教育应该更多是选择,而不是公平。您的观点人我有一点新的思考,民办教育还要促进公平。有请马学雷先生。
马学雷:我想民办教育20年之后,我用三句话,或者三个角度说一下我的看法。20年之后,第一个民办教育会实现从补充性到选择性。第二、20年之后民办教育会成为优质教育的代名词。第三、20年之后民办教育会成为我们这个国家、社会和民族培养优秀人才,为这个社会,为这个国家,为这个民族培养优秀人才的摇篮。
李永新:马学雷是做理论研究,有高度的概括性,我是一线实践,我在民办教育行业做了15年,我用我这15恩年的经历和感受回答主持人20年之后我们这个民办教育需要什么。我觉得我们仍然是需要扎扎实实把一个教育服务的内容,把一个教育服务的产品质量真正做好,仍然缺的是以质量,以特色为核心的这个产品和服务。
王旭明:你这个观点和吴霓非常一致,就是民办教育提高质量恐怕是重中之重。我们听一听黄森磊先生的观点。
黄森磊:谢谢新京报,谢谢王先生,我一直都是王先生的粉丝。京瀚教育是从事基础教育,个性化教育的。前面很多嘉宾讲我们基础教育来讲,基本上从国家的布局来讲是蛮大部分,一部分是校内教育,校内教育,基本上像前面吴先生讲的,校内是讲公平。另外一方面就是校外,我们过去常说校外讲效率,其实今天陶先生也讲说叫选择性,我觉得今天下午坐在这儿听了两三个小时,我觉得这个观念还是非常好。以前我们简单说就是一个效率,陶老把它上升成选择性这样一个理论的高度。过去我们这个布局就是校内校外就这样分布,所以我觉得未来20年,不管国际化也好,新技术也好,总的来说应该是学生和家长的需求越来越多样化,在这个多样化的要求之下,对于我们校外的这些培训行业来讲,可能更多的还是需要一个个性化。所以,我觉得个性化将是未来的一个主流。
陈媛媛:我来自君谊星星教育集团,我想说未来20年它不再是公立的影子,我父母是办学第一代,我是第二代,我的女儿在国外做第三代的工作。我想说一定是公办学校解决不了的问题我们民办学校来解决。还有今后的20年一定是一个线上线下的教育。在线上可能是我们叫线上的一个展示,也可以叫营销,线下就是体验式教育。所以,我想说今后这20年是这两点。
王旭明:线上、线下相结合。各位亮明了未来我们民办教育20年的新思考,或者说是我们的集中的观点。请吴霓先生说一下民办教育促进公平方面如何促进的?
吴霓:公平和质量是未来民办教育发展的两个关键的环节,公平是指民办教育面临的政策环境,就是民办教育未来的政策环境应该趋向于更加公平去发展,要达到更加公平的程度。那么,这是基于我们长期做民办教育的政策研究,就是刚才我谈到,今天下午我们正在向教育部领导汇报教育公平的研究成果,国务院马上出台一个基于教育公平的决定,民办教育就由我们来做,本来我汇报,我选择来这个会场,我另外一个副手汇报。我们梳理了整个民办教育发展的整个环境,还有政策环境,我们发现民办教育面临的政策环境是非常严峻,而且我们很多制度是互相矛盾的。民办教育未来要得到一个很好的发展,它的公平的制度环境必须得到保证。而且上个月21号我们曾经召开了一次全国民办教育分类管理的研讨会,很多民办教育的举办者也来了。当然,从包括今天这个会场我们看到,可能大家关注的是自己学校,或者自己在政策环境下的一些发展的一些问题,但是我觉得如果你不关注到你的政策环境上位的发展,可能未来的发展得不到大的发展。所以,政策公平的环境四个方面,第一教师,民办教育的教师,现在教育部已经推出了教师的资格,教师资格制度和教师定期注册制度。那么,它为我们民办教师带来一个发展的环境,就是将来我们的教师只是你工作单位的不同,你是在公办学校还是在民办学校,工作地点不同,但是教师身份应该是相同,这是一个公平的环境,但是未来能否达到,需要大家的努力。
第二、学生。学生进了学校只是公办和民办的不同,但是学生的身份唯一,你是学生。我们看到有很多地方,它的政策,它把民办学校的学生是排斥在外的,就是你买火车票能否减免,你进公元,能否由学生带入,把民办学校的学生除外,也就是民办学校的学生不是学生,这是很可笑的,所以未来的公平是学生。不管你在哪一类学校,你的身份由于学生,就能享受到学生能够享受到的一切权利,这是第二。
第三、学校。学校的发展,你的专业设置,你的学校的学科设置是不同的。但是,你的学校的质量是相同的。就是我们追求的是学校发展的质量是相同的。所以,这个制度环境是未来20年我们发展的这样一个,我们公平如果实现不了,民办教育的未来发展还是举步维艰。那么,质量刚才已经谈到了,质量就是选择,有质量才能选择,没有质量生存都谈不上。
王旭明:谢谢您对我们民办教育在公平方面要做的工作的阐述,王辉耀请您用一句话亮明一下您对中国未来20年民办教育的核心观点。
王辉耀:我觉得中国的民办教育面临很大的挑战,首先我们的生源面临大量的流失,比如今天可能会达到50万,独生子女学校在减少,我们也面临一个很难的生存状态。但是,我觉得很重要的一个关键词,应该像当年邓小平改革开放进行国际合作的角度来把这个国际合作引进到国内来,跟民办教育一起打造中国的这个,真正让民办学校成为国际品牌的学校,这样知道才能实现百家争鸣的局面。
王旭明:未来如果在座的各位,正视民办教育,或者想办民办教育别忘了挑战。接下来各自的经历不同,民办教育研究和实践的方面也不同,你们能不能告诉我,中国民办教育未来20年如果要发展,如果要前进需要解决的最大的问题是什么?肯定我们已经走过了20年,我们有了很好的发展,再发展20年,我们要想更好的发展,对需要解决的问题是什么呢?
吴霓:其实刚才已经谈到,共同的质量里面就是一个顶层设计,就是制度,制度改革的问题。
王旭明:顶层设计的,制度设计的问题。下面请马先生说一说,作为我们基层,我们管不了顶层设计,吴先生研究顶层设计,我们管不了,我们也想,但是我们手够不到那么长。作为我们这一层,我们呼吁的需要解决最大的问题和困难是什么呢?
马学雷:我觉得民办教育能够走向优质只是一个早晚的问题,不是一个是否的问题。能不能尽快的走向优质,还是取决于亮点,第一点还是说我们能不能够通过自己的努力推动顶层设计,还是通过自己的努力听,来推动这种制度的设计。
王旭明:这里面马先生给了我们一个信息,和刚才吴先生的讲话也是不谋而合,我们具体办某一个学校,或者某一个项目,某一方面民办教育的同志们千万别忘了自己要发声,要推动上层来进行合理的制度设计和不断的改进工作,以使我们的环境不断发生变化。
马学雷:历史也证明这是一个很新的途径,从民办教育法的制定,到民办学校越来越多,到国际化学校越来越发展,乃至于现在财政支付越来越支持都是我们不断努力的结果,你不努力,没有人会主动的给你,这是第一个方面。
王旭明:我们希望国家主动的给,不要老是呼吁,一种被动的状态,能够积极主动的设计。
马学雷:再一个从人性和社会发展的角度来讲,改革都是倒逼的。
王旭明:可见改革之难。
马学雷:第二个方面我们尽快的走向优质是在于我们自身的努力,我个人在这个领域里面,看来看去我认为我们这个领域的人一定要首先抛弃这种盲目的做大,盲目扩张的心理,还是要狠抓住教育规律,把握住质量,把握住对得起我们的学生,把握住对得起我们的良心,把我们的质要做好,这一点很重要。
王旭明:千万不要盲目扩大规模,但是现在我了解的很多学校就想在规模上扩大,人数上增加。
马学雷:我再翻过来说点,我认为我们走向优质,不是一个是否的问题,是早晚的问题,是因为我认为一定会走向优质,这个走向优质是因为我们这个经济社会内在的基因必然会让我们一步步的走向优质。
李永新:我特别同意马学雷的观点,所以我们第一个观点都是一样的,我们还是要发声,还是要努力,影响政策的形成。
王旭明:多可怜,争取政策,争取影响。
李永新:我觉得其实民办教育要发展很简单,就是简政放权,真正按照十八届三中全会讲的让市场起决定性作用。为什么我们做公元卡没有做起来,就是因为没有政府管。现在可能每年都要说,我们不请任何的辅导机构,他在管这个事情。但是,十多年前的时候,就是因为它没有管我们,我们才有自己的努力,加上我们对教育的理解慢慢发展到今天这个样子,我觉得政府太重要了,确实是。
第二个方面我也特别赞同马学雷的观点,作为一个从事教育的人,现在其实很悲哀,我觉得大众其实没得选择,很难选择,所以要求我们做教育的人一定真真正正在质量和规模之间寻求一种平衡,要真真正正对得起自己的良心,我们是可以快速发展,也可以规模扩张。但是,我们一定是在保证质量,保证产品服务的前提下才去做这个东西,这是我跟马学雷非常相似的,基本上都是一样的。
马学雷:我再补充两点,我认为政府不管你,也是对你的支持,也是我们争取制度设计的一个顶层设计,一个利好的方向。另外,我们未来社会对于你这个人是否尊敬,不是取决于你的规模,而是取决于你的质量,取决于你对这个社会的贡献,对于你这个人是否认可。
黄森磊:刚才主持人说结合自身的经历,过去十四五年时间,我大概经历了三个阶段的事。一个阶段一开始教育部推校校通工程,教育信息化是主要的,我主要做中小学的网校,跟北大附中搞网校,那会儿我们特别羡慕政府的投入非常大,我们就做点资源,就是补充这样一个角色。后来做网络,做内容,确实非常辛苦,我们投入很多资金做内容,学校的老师根本不去看,学生根本弄不起来,后来我看尹雄校长在我们网校门口放包办的非常火,我们开始做地面的培训,所以地面培训也是一种经历。另外的经历就是参与上市,融资这些工作。所以,在这些阶段网络热的时候参与了一下,地面培训热的时候参与了一下,融资热的时候参与了一下,这从我个人的经历来讲,也可能是我们这一波人,干了十几年来的一个缩影,就是有很多这个都会热过去,比如有办名校的,办民办学校的,民办大学的,很多热潮都会退去。从我们来讲,到现在来说,我觉得能真正做的一件事就是什么呢?就是我们今天讲的这个,回归到教育的本质,教育的本质对于我们培训学校来讲,我觉得我们最大的本质就是做创新。因为你跟公办教育是远远无法比拟的,人家有巨大的优势。
从我们来讲,这个创新无论就是技术上的创新,你像搞校校通,基本上老师学会了一样东西,就是会写我PPT了。另外还有一个就是制度创新,通过制度创新,让我们的老师更有成长,成才的动力,我们能做的事就是这些。所以,一句话讲,叫做不畏浮云遮望眼。
陈媛媛:全社会应该传播民办学校的正能量,比如刚才陶主任说的,就是一出什么事,最怕的就是看见括号一个民办学校,私立学校,这一块我们也希望整个社会和政府和媒体对民办学校给予关怀和爱护,我也觉得应该在这方面多保护民办学校,因为它毕竟还很年轻,它在年轻的时候避免不了会犯这样那样的问题,我觉得全社会和我们的政府,还有我们的媒体应该给予民办学校极大的关怀和尊重。
第二个我讲的就是私人定制这样一个话题,我前两天刚看了冯小刚导演的《私人定制》,我觉得它讲的比较浅,但是也能看出来每个人的想法不一样,要求不一样,愿望不一样,我觉得民办学校可能能够达到这一点,在大方向不变的情况下,对于家长,学生的一些想法,我们能给予一些帮助。
王旭明:这个特别对,我觉得这是观念的转变,不转变观念,我们再有政策支持,恐怕也很难。我就不认为你好,当然观念的转变需要多方面的努力。听听王辉耀先生认为未来我们中国民办学校发展最大的困难,最该解决的问题是什么呢?
王辉耀:我信讲两点,第一个就是我觉得政策的突破是一个比较大的障碍,就是如果说我们的政府,或者说我们的教育部门在观念上和在政策上对民办教育没有一个突破的政策,我觉得永远不能折腾起来。我觉得要做就是应该做一个比较扎扎实实国际纵向,或者横向的一个比较,然后用数据,用国际人才的竞争,包括对人才培养格局的模式,我觉得要给教育部提出政策建议。就像我们现在高考的改革一样,大家呼吁了多少年,现在还是出来一些变化。我觉得民办教育一样,如果民办教育企业都不去呼吁,都不去做政策研究,都不去支持,这个事是实现不了的。尤其现在各个公立大学都做的很大,他们都已经是既得利益,他们在学生招生各方面垄断,不会放开,所以我想这个东西需要做一些事,就是政治上的突破是必须要做的。
第二、有了政策上的突破能不能做起来。像当年改革开放给了企业政策以后,为什么我们那么一大批民营企业做起来了,联想、阿里巴巴、百度,包括像华为这一类的公司都做起来了,他们为什么做起来?他们因为有一个是国际化合作的背景,一个是差异化的竞争。我们民办教育要起来,要跟这些公立、国有的抗衡,可能也要走差异化,国际化和专业化的道路,比如我们能不能创办中国最好的创业学校,或者中国最好的网校,包括新东方专门做语言的培训做的最好,没有人可以跟它竞争。所以,民办教育要借助国际化的力量还有专业化的力量来打破这个竞争。
那么,今天俞敏洪可以说,我要办一个什么新东方大学了,在这个基础上我们再办中国未来的哈佛、耶鲁,AMIT,或者牛津、剑桥,我觉得这个有可能。随着我们民办教育起步比国有的晚,但是并不代表没有希望,我对未来20年民办教育的希望就在两点,一个是我们必须要有突破,一个是我们必须走国际化、专业化的道路。
王旭明:特别感谢六位嘉宾跟我们分享对于中国未来20年民办教育的发展、前景以及预测,以及最该解决问题这样一种呼吁。我觉得非常共同就是政策上加大力度,支持民办教育做改进和改革。另外就是民办教育自身要加强质量,确保质量,让人民放心。所以,可以这样说,无论我们的民办教育未来的20年怎么走,困难肯定还会有,无论怎么走,问题还会依然多。但是,民办教育必将走得更加扎实,取得的成绩也更加辉煌,因为人民需要它,中国需要它,我们每一个办民办教育的人也需要它,我们祝民办教育未来的20年更加辉煌!谢谢各位!谢谢大家!
王旭明:最后我们要进行的是颁奖环节,我们将对一些民办教育方面各个单项的奖项进行颁奖。首先颁发的奖项叫金粉笔——我最信赖的培训品牌奖项,获得这个奖项的有:
心智通七田教育
北京市朝阳区光明外语学校
北京海淀区新英达培训学校
中公教育
新航道国际教育集团
环球雅思培训学校
北京佰加佰技术培训中心
学尔森国际教育集团
东方金子塔学校,有请教育部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教育政策研究中心主任吴霓先生上台为他们颁奖。
(颁奖)
王旭明:祝贺台上的获奖嘉宾,接下来颁发金粉笔——我最信赖的民办中小学幼品牌奖项,获得这个奖项的有:
北京爱迪学校
北京市朝阳区精诚实验小学
新东方国高
北京市新英才学校
北京二十一世纪幼教集团
北京君谊中学
北京王府学校
北京市私立汇佳学校
北京市剑桥中学
伊顿双语幼儿园,有请上述单位的代表上台,有请吴霓先生为这些获奖者继续颁奖。
(颁奖)
王旭明:下面我们颁发的是金粉笔——我最信赖的辅导品牌奖项,获得者项奖的有:
学大教育
龙文教育
江博教育
北京京瀚英才教育科技有限公司
学而思(微博)培优
北京市海淀区聚智堂培训学校
精锐1对1
北京新东方优能中学教育
华育品学堂
金钥匙学校,有请上述的代表上台。有请北京留学服务行业协会的会长桑彭先生上台颁奖。
(颁奖)
王旭明:接下来颁发的是金粉笔——我最信赖的留学服务品牌奖项,获得这个奖项的是:
北京新东方前途出国咨询有限公司
新通教育
北京万佳文化交流有限责任公司
北京艾迪国际教育发展有限公司
启德教育集团
澳际教育集团
和中留学
樱知叶教育
金吉利出国留学咨询服务有限公司,有请上述单位代表上台领奖,有请桑彭会长继续为他们颁奖。
(颁奖)
王旭明:接下来揭晓金粉笔——年度最具成长力品牌的奖项,他们是:
滨才留学
纽约国际儿童俱乐部
天津黑利伯瑞国际学校
酷课青少英语
巨人龙学校
能动英语
Mamalook少儿英语
北京华仁学校
金博教育
汉翔东学,有请上述单位的获奖代表上台。有请北京民办教育协会秘书长马学雷先生为获奖代表颁奖。
(颁奖)
王旭明:下面颁发金粉笔——我最信赖的远程教育品牌奖项,获奖者是:
新东方在线
北邮网院
北师大网院
人大网院
中华会计网校,有请上述五家获奖单位的代表到台上领奖。有请马学雷先生继续为这五位获奖单位的代表颁奖。
(颁奖)
王旭明:下面颁发金粉笔——十年·在一起教育品牌,获得这个奖项的有:
北京爱迪学校
龙文教育
启德教育集团
君谊星星教育集团
新通教育
北京王府学校
卓卷教育
汇佳教育机构
北京市新英才学校
山木培训,有请这十家单位的获奖代表到主席台上来。有请活动主办单位新京报传媒副总裁田艳女士为这十位获奖单位的代表颁奖。有请。
(颁奖)
王旭明:下面颁发金粉笔——年度爱心公益奖,他们是:
学大教育
好未来
红黄蓝教育机构
正保远程教育
中公教育,五家获奖单位的代表请到台上来。有请田艳女士继续为这五家获奖单位的代表颁奖。
(颁奖)
王旭明:祝贺这五位获奖代表,也谢谢颁奖嘉宾田艳女士。最激动人心的,也是最精彩的唯一的一个奖项即将揭晓,我们接下来揭晓的是今天的最后一个奖项,唯一的一个金粉笔年度大奖,获得该奖项的是——巨人教育集团。有请巨人教育集团尹总,我们有请新京报的社长,也是主办单位的领导戴自更先生上台颁奖。
(颁奖)
王旭明:谢谢戴社长,也祝贺尹总,伴随着最后一个奖项的颁发,我们今天的“教之道——2013教育高峰论坛”即将结束!谢谢大家!我们明年再会!谢谢!
—完—
作者:
王子轩
时间:
2014-12-5 15:02
谢谢,学习一下。
欢迎光临 壹牛家长圈- (http://16jzq.com/bbs/)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