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聚壹牛,和更多牛爸牛妈们一起交流!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小升初对于每个孩子来说,都会有一个故事。这个故事或长或短,或辛酸或快乐,或皆大欢喜,或杯剧收场。。。。。。但我相信,在每个小升初的故事里,无论是家长,或是孩子,内心都会有大大小小各不相同的的感受和收获。 记得曾听12届的一位家长把小升初的择校比喻成择婿,当时印象深刻:自家待嫁的女儿,如果平庸也就罢了,偏还生得端庄秀丽,略有才气,且家境殷实,因此便不甘心嫁个平常人家。 这种些许的小升初优越感在我们家里也着实存在。 女儿从幼儿园开始起就显示出了在学习上的一些特质,尤其在数学方面似乎思维尤其活跃。女儿是幸运的,小学六年在公立学校的学习中,语、数老师都是学校数一数二的好老师,责任心和教学能力强,她的成绩一直位于年级的前列,也是数学老师最偏爱的学生。五年级时,语文老师加强了课外阅读板块的督促学习,从来对语文没什么兴趣的女儿忽然对这门学科有了很大的兴趣,语文成绩也一跃走到班级的最前列,获得了五次区级以上的作文大赛一等奖,这绝对要归功于课外阅读的积累性效果。在学校中,从一年级开始女儿一直任班级的班长,从四年级到六年级竞选成为学校大队委员,每年被评为校三好、校优秀学生干部,各类奖状加起来也有厚厚的一打了。在六年的小学生涯中,女儿应该就是大家眼中标准的好学生的模板了吧! 这种优越感从六年级开始才被打破,而变化的起因也是因为学习奥数。 接触奥数方面的训练严格来讲应该是从一年级就开始了,一直对女儿的教育非常关注的奶奶听人介绍为孙女买了一套六本“华罗庚数学竞赛”的书。因为家里爷爷、奶奶、爸爸和外公都是理科出身,前三本(1-3年级)的书难度尚可,所以都是在家里由以上几位家长摸索着给女儿讲解完成的,在此之前,女儿没在外面补习过文化课。四年级的书难度明显增强,也为了迎合成都市的教育现状,我们选择了一所大的培训学校为孩子加强了奥数的系统学习。 那一年,也正是成都教育部门宣布严格禁奥的一年。很多家长和孩子因此退出了奥数培训的行列。因为女儿本身比较喜欢,所以我们依旧坚持在这家培训机构的火箭班里继续学习,在班里,女儿成绩位于中上游,四升五的考试中,如愿考上了成都“五大名捕”之一的ZWL老师的火箭班。在这个班中,女儿第一次感到了学习的压力,这里有很多的牛娃,尤其是男生居多,思维非常活跃,虽调皮捣蛋,却成绩优异。在这个班中,女儿学习感到有些吃力,但依旧算努力,成绩位居中游。在五年级下期的“少文杯”数学竞赛中,女儿考到了成都市前100名,在免试进入华罗庚数学竞赛决赛之余,还接到了少年宫的电话,可以直接进入到CF老师的超常少年班学习。或许是这个名字引起了女儿的注意,没过多考虑,她就把自己划入到超常少年的队伍之中。但刚上了第一堂课之后,女儿就真正被打倒了。因为C老师走的是系统的华赛路线,女儿之前所学习到奥数知识与C老所讲的“几何五大模型”几乎毫无关系。看得出来,最初的几节课,女儿完全是处于混沌状态,而成都市有名的一个超级牛娃就在这个班,其它的孩子大多都是从四年级一路跟着上过来,女儿在这个班中的学习成绩实在堪忧。 更糟糕的是,女儿本来很好的学习习惯也开始悄悄发生着改变。两个奥数班的题量明显加大了,且不会做的题增多,也严重打击了女儿的自尊心。那一年因工作调整,Z老师责任心也在打折扣,从不检查孩子作业,C老师这边很多题女儿都不会做。每次女儿说作业做完了的时候,事实上她的题单常常是空起的,这半年,女儿的奥数可想而知,成绩一落千丈。接下来就是最糟糕的结果:在奥、华赛的决赛中,女儿仅以一分和一题的微弱的差距与华奥赛奖失之交臂了。 所有的优越感这个时候被彻底终结。 但奥数仍旧必须正在进行时。作为父母,我们也总结了自身的问题,在女儿今后的奥数学习时我们不再忽略她的学习细节。 在五升六的暑假,两个奥数班的学习基本贯穿了整个假期。从学习的情况看,女儿是付出了努力的,C老班每次的测试成绩都位于前列,Z老班结束考试的时候,女儿也取得了第一名。 据我了解。在这两位老师班上的孩子中,上2-3个奥数班的孩子有很多。但我始终认为,成都的几位名师中,孩子只要能跟好其中一位结果肯定都会不错。经过考虑,六年级的奥数我们放弃了Z老师,女儿最终选择了C老师的奥数班。从秋季班开始,一周二节奥数课,一次在周末,一次在周四的晚上,C老师在归纳总结方面很有一套,从专题到真题,一步一个脚印,唯一的弊病是课堂题量太大,授课的时间过多,孩子思考的时间太短,这导致孩子越往高走根基就越不牢固,现在看来,这也是孩子后来在华赛中应变能力太差的主要原因。在六上参加的“少文杯”数学竞赛中,女儿获得了109分优秀奖,同时可免试进入华赛决赛。对于这个结果,女儿是满意的,她认为自己会做的题都拿上了分。作为家长,我们也都对她竖起了大拇指。 六下这一学期,从三月份开始,各类考试竞赛密集。 奥赛因为女儿错了一道很简单的题,考了115分,半道题之差与一等奖擦身而过。遗憾之余,女儿也想好好备战华赛决赛。而在4月20日决赛那天,久违的大地震再一次光顾了这个城市,惊魂未定的我们赶到犀浦的时候,才被通知因为地震赛事延期了。流失出来的华赛B卷女儿答了125分,超高分,因此我们对华赛信心满满。可是那套为成都赛区临时出的E卷真正让很多和女儿一样的孩子遭遇了史上最牛的“滑铁卢”。几分之差,与三等奖都无缘。多么悲催的结果啊!“滑铁卢”对女儿的信心可谓是一次最沉重的打击,奥数班上的很多孩子都因为奥数的优秀成绩选择了自己心仪的学校和班级,而她的华赛失误也让我们最初预期的小升初择校进程放慢了脚步。 同期参加的“希望杯”数学竞赛女儿拿到了满分,尽管这与学校认可的两赛的份量确实相去甚远,但我们还是大张旗鼓地鼓励了女儿,因为我们真心希望她能在今后的学习中重拾信心。 私立学校的考试在5月底姗姗来迟,热门的一类学校JX、CW、SW的考试阵势我们一家人总算亲身感受到了一把,同时感受到的还有几万家长和孩子们的不易。最后的成绩三所学校都如愿上线且分段都较高,但都以一、两分之差与奖学金无缘。这和当初与孩子约定“考上二等奖学金就上”的承诺还有距离,因此在征求了女儿意见之后我们最终选择了放弃。 但小升初的脚步仍在继续。 因区调考和小学阶段成绩出色的女儿,一所区属二类学校向我们抛了橄榄枝,尽管位居二类,与传统的479名校毫无瓜葛,但学校厚重,校风纯朴,发展势头良好,属于二类中的佼佼者。公立的艺体,我们选择了家旁边的QC,市属摇号选择了有面试关的JW,女儿的简历,投到了公立牛校YC,一切都保持着应有的节奏。 经历了小升初的大起大落,女儿也体会到了过程的艰辛,有焦虑、烦燥、苦恼、徘徊,也享受了过程的的愉悦和满足,在这个过程中,女儿不知不觉长大了,成熟了,坚强了,也勇敢了。这才是我们最大的收获。 无论最终花落谁家,我相信,只要有信心,主动学,保持一惯的踏实作风,女儿一定会站在某个学校的优生行列中,这一点我深信不疑。 周末,送走了一直想去南方看望爷爷奶奶的女儿。看着慢慢消失在登机口的渐渐长成的背影,真心祝愿女儿一路平安!假期能够过得轻松愉快! 小升初,我相信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故事。看着别人的故事,也抒写着自己的故事。每个故事都会不尽相同,而别人的故事也无法复制。 即将走过,回头再看,其实它既不恐怖,也不慈祥,过程需要十二分地努力和付出,多一份毅力恒心,少一份焦燥忧虑,相信每个人的故事都会皆大欢喜,喜剧收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