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牛家长圈-

查看: 330|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给孩子的精神补钙

[复制链接]
胡萝卜 该用户已被删除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5-1-21 11:01:39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相聚壹牛,和更多牛爸牛妈们一起交流!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本帖最后由 胡萝卜 于 2015-1-21 11:02 编辑

作者:杨学强
来源:《舍得用,孩子成大器》

自古以来学有建树的人,都离不开一个“苦”字。 天才就是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加百分之一的灵感。
——(美)爱迪生

自从孩子降生,父母便忧心孩子的身体发育和健康,“补钙”是不可或缺的一项,喝牛奶,吃钙片,生怕孩子缺钙,危害孩子的健康成长,但是我们有没有想过孩子精神上也需要补钙。精神上“缺钙”的孩子更可怕。

在下一代的身上,倾注了家长大量的心血,各个方面都给予他们无微不至的呵护。打开电视机,五花八门的儿童玩具、食品、保健品的广告铺天盖地,无孔不入。可以说在物质生活方面,他们的条件已经很优裕了,然而孩子们的心灵空间和精神世界,我们又何曾真正体察和关心过?如果任凭他们整天沉溺于漫画和游戏之中,难免会出现精神上的“营养不良”,导致外强中干的“软骨症”。

孩子精神上的缺钙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

(1)没有理想。

一家权威机构对在校学生进行了一次“关于理想”的调查。在调查中,有三成左右的孩子说自己从来没有想过以后要做什么。特别是一些小学生,他们根本不知道自己现在这么累是为了什么。一个叫琳琳的孩子说:“现在我在学钢琴,人家问我长大要做什么,我就说要做朗朗那样的钢琴家,其实这都是平时妈妈说的。我真不知道我长大想做什么,没工夫想,也懒得想。”

像琳琳这样的孩子并不少见,还有一些孩子没有长期理想,只有近期的目标,比如:“考上一个好学校”、“拿到特长生证书”、“能保送去重点校”。大部分6岁以下的孩子并不知道理想是什么意思。

卢勤说:“理想是孩子心灵世界的阳光,失去了阳光,心灵世界就会是一片黑暗。”

(2)性格懦弱。

很多孩子性格脆弱、胆小,不接受任何人的批评,碰到难题就退缩,生活中遇到一点困难就逃避,夜间不敢出屋,下雪不敢上学,雨天打雷时吓得浑身哆嗦。

懦弱还有一种表现就是自卑,觉得自己什么都不行,不敢接受任何挑战,更经不起挫折的考验。

(3)不懂得感恩。

这一点很多家长深有感触,不管你为孩子付出多少、做了什么,孩子都觉得是应该的或者熟视无睹。

有一个真实的故事,说的是一个患晚期癌症的母亲,家庭经济状况很差,住在一家条件差费用便宜的医院。这位母亲骨瘦如柴,痛不欲生,为了不影响孩子高考,一直坚持着,怕死在高考前影响儿子的情绪和成绩,因为她太爱儿子了。她盼等高考结束,儿子能够来看她。这天,儿子终于来了,她对儿子说:“儿呀,妈想喝甘蔗汁。”儿子出去一会儿就回来了,说:“外面没有卖甘蔗汁的。”其实外面到处都是卖甘蔗汁的,两元一杯。此时,一位好心人去为她买回了一杯甘蔗汁。试想这位母亲心里是个什么滋味呀!

父母对孩子身体缺钙给予了高度的重视,但对精神之“钙”的作用还没有足够的认识,致使很多孩子患上了自私、懦弱、冷漠、气馁、悲观、绝望等精神“软骨病”。所以父母要有意识地让孩子吃些苦,而让孩子吃苦不是参加个夏令营,去一趟农村就可以解决的。

知心姐姐卢勤说过:“吃苦”是一种心理承受力。人在艰苦的环境中,战胜的不是环境,而是自己“逼”着孩子去“吃苦”,孩子自己不乐意,忍耐力就会降到最低点;加上他们心里明白,父母逼他们去“吃苦”是父母对自己平时怕苦的一种惩罚,于是更加强化了“负意识”。还没出征就失败了,又怎么可能去获得胜利呢?

其实,让孩子吃苦应该融入到日常生活中。

美国马里兰州的温顿小学,曾经在全体学生中组织了一次为期三天的“要饭”活动,全校学生自愿报名参加。

这次“要饭”活动由少数学生担任慈善机构的工作人员,负责分发食品;而其他大多数学生则扮演乞丐、流浪汉或穷人。在这三天内,孩子们不能在家吃零食,而是在饥饿的状态下,各就各位扮演各自的角色,逼真地体验生活。尽管这种生活体验的形式十分活泼,但所有孩子们的神情却相当严肃,因为他们都郑重其事地把它看作是一次十分宝贵的体验,而并非一场闹着玩的游戏。

到了吃饭的时间,只见“工作人员”仔细地把饭菜分发给每个“无家可归者”, “要饭者”一得到饭食便席地而坐,大嚼起来。再看这些“要饭者”讨要来的饭菜明显地分量不够,面包制作得十分粗糙。至于菜,也只是白水加盐煮的白菜叶或土豆块,零星看到的几片肉,还是美国人普遍不入口的肥猪肉。

在这些“小乞丐”们狼吞虎咽地用餐的时候,有一名教师在一旁不断地提醒:在一百多年前,美国无家可归的流浪汉和乞丐在总人口中所占的比例要比今天高出一倍还要多;即便是今日作为世界头号强国的美利坚合众国,仍然有至少100万的无家可归者;至于在全球,至少还有两亿人靠乞讨为生。这位教师强调说:“这两亿乞讨者所能得到的饭菜,比你们现在所吃的还要差。”教师的话引起了“小乞丐”们的深深思考。

长达三天的“要饭”日子非常不好过:有的孩子出现头晕、乏力的症状;有的感觉到注意力难以集中,还有的说“十分想念”家里“丰盛可口”的饭菜……而所有的孩子都说终于体会到了究竟什么是“饥饿”的滋味。

有人会问:这些平时吃香喝辣的美国孩子,可能对这种“自讨苦吃”的事很反感吧?事实恰恰相反,绝大多数孩子积极踊跃地报名扮演“无家可归者”,而不愿担任慈善机构的“工作人员”,后来那些“工作人员”不得不由老师“硬性”指派某些学生担当。这足以说明“品尝饥饿的滋味”是大多数孩子自发的行为。

这在我们中国家长看来简直是胡闹,我们宁愿自己少吃点儿也要让孩子吃饱喝足,吃了五谷、蔬菜、蛋、肉、奶还不够,还要给孩子进补一些补脑、补钙的保健品,以至于出现了不少营养过剩的“小胖墩”。也许很多家长明知道让孩子吃点“忆苦饭”、挨几天饿是一件好事,但就是怕“饿坏了孩子”,所以狠不下心来。

如果父母咬咬牙狠下心来会怎样呢?下面的故事也许是最好的回答。

李亚在襄樊市的一所重点中学里读高一,他的家远在200多公里以外的农村。父母为了他能顺利地考入大学,节衣缩食,把成绩优异的儿子送到了这所重点高学。为了不影响学业,李亚寄宿在学校,爸爸和他约定,每月15号给他寄500元的生活费。

刚开始时,李亚用钱既无计划也不节制,三天两头与同学到校园周围的餐馆里挥霍。结果入学的第一个月还没完,他的口袋里就只剩几个钢镚儿了。他只得打电话向爸爸哭诉,爸爸容忍了他的无计划无节制的做法,提前把第二个月的生活费给他汇了过去。然而李亚却没有吸取教训,第二个月、第三个月还是和第一个月一样提前透支。

眼看离约定的第四个月的收款日子还很久,李亚又一次捉襟见肘,只剩下30元钱了。万般无奈的他只好硬着头皮给家里打电话,一接通就说:“爸爸,我饿坏了。”爸爸这一次“狠心”了,只简短地说了句“儿子,饿着吧”,就挂了电话,李亚再打时就是无人接听。

说来也怪,在只有30元钱的将近半个月的时间里,李亚绞尽脑汁、精打细算、节衣缩食,竟然把这段艰难的日子给熬了过来。

从此,李亚懂得了细水长流的道理,学会了精打细算。他惊奇地发现:只要稍稍节制一下不必要的支出,每月400元的生活费就绰绰有余了。这样一来,李亚每个月还可以积攒近百元的钱,并且用这些钱买了自己喜欢的书和磁带,还给灾区的小同学捐过款。第一学期结束时,他还用自己省下的钱为父母买了些礼物带回去。

父亲“狠心”的一句“儿子,饿着吧”,非但没有把儿子“饿坏”,“饿”出来的反而是儿子俭朴节约的品质和精打细算过日子的自立精神。

所以,给孩子在精神方面补钙的最好方法是让孩子多经受困难的磨炼。孩子每克服一个困难,就得到一次意志力的锻炼。我们放手让孩子自己去踏平人生路上的坎坷,也就让他们学会了生活。正如音乐大师贝多芬所说:“卓越的人一大优点就是:在不利与艰难的遭遇里百折不挠。”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支持支持 反对反对
更多的资源共享和互助成长,敬请大家关注壹牛微信公众号: “壹牛升学资源圈”和“壹牛家长圈”。搜索微信公众号“sxquaner”和“www-16jzq-com”添加关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让社区更精彩

  • 办公地址:成都青羊区通惠门路3号锦都1期18楼3号(浦发银行楼上)【地铁2号线通惠门站D出口、地铁4号线宽窄巷子站B出口】
  • 工作时间:周一到周六 10:00-17:00
028-86691808

关注我们

反馈建议:985052335@qq.com
Copyright   ©2016-2022  壹牛家长圈www.16jzq.com  Powered by©Discuz!
  ( 蜀ICP备16021970号-1 )|网站地图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