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牛家长圈-

      查看: 305|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孩子是自己的单数

      [复制链接]
      胡萝卜 该用户已被删除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5-5-6 12:22:57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相聚壹牛,和更多牛爸牛妈们一起交流!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作者:蒙谨
      来源:《接纳不完美的孩子》
        任何一个孩子都有他独立的生命意义,他的所有观点、态度、行为等都会沿着这个意义进行。如果父母把自己的生命意义强加给孩子,那么孩子就会思维混乱,无法认识自我。
        父母总认为孩子是陶土,自己是陶匠,孩子成为什么样,得看我们做父母的功力。我们把他们捏成什么,他们就会成为什么。从某种意义上来说,父母的作用的确很大,但这并不意味着父母可以侵犯孩子的思想领地,可以压制孩子,让孩子永远听自己的话。
        小语十岁左右的时候,我带着她去一家玩具店,准备给她买一件礼物。在那里,我们碰到了小语的一个同学。两个孩子围着玩具店的柜台转,指指点点地评论着那些漂亮的玩具。
        小语的同学看见一个玩具熊,觉得很好,就让她的妈妈给她买。小语见此,马上也说要买。当时,我对给孩子买这种玩具很不以为然,我以为那种益智玩具才更有意义。
        于是,我说:“咱们先看看别的玩具吧,你看那个钓鱼玩具不是挺好吗?”
        小语马上就恼了,说:“是给你买玩具,还是给我买玩具?”
        她的声音特别大,引得她的同学和同学的妈妈都看我们。我觉得特别下不来台,就说:“你知道什么?那个钓鱼玩具更适合你。”
        “是你玩,还是我玩?”小语不甘示弱。
        我严肃起来,眼睛紧紧地盯着她,希望她能够意识到我生气了。
        但这对小语根本就不起震慑作用,她反而也瞪着我说:“天天说教育,你懂什么是教育?这是给我选礼物,不应该是让我满意才对吗?你喜欢钓鱼,不代表我喜欢。别拿你那套理论来套我,否则,我就变成白痴让你看看。”
        我尴尬极了,简直想抽她一巴掌。我连忙走到另一条通道上,让自己平静下来。谁知就这一刹那的工夫,小语就用自己的零用钱买了玩具。
        买完之后,小语看我的脸色不对,就说:“妈,你天天说,我自己的人生我做主。为啥我连个玩具的主都做不了呢?”
        回家的路上,我一直没有说话,我不是生小语的气,我是在想自己:为什么我每做一件事情,总是想着让它对小语更有意义呢?
        对孩子来说,快乐地玩就是最大的意义。别担心,孩子的玩,不只是玩,还是一种自我成长。就像玩具熊,它能让孩子拥抱自己,能在大人无法安慰孩子的时候给孩子力量。
        我特别希望小松和小语能够学会时间管理,就经常在他们耳边叨叨,比如,每天晚上把第二天要做的事情都想好,该准备好的作业和书本都装好,避免第二天临时乱抓。
        小语的时间管理很合我的意,小松就差了。小松特喜欢玩,做作业的时候也会玩。每次,小语都准备睡觉了,小松的作业还没有做完,而他的作业量比小语少得多。
        为此,我给小松规定:第一,放学回家,马上做作业;第二,每道题规定完成时间,超时要惩罚;第三,做作业时,隔三十分钟后才能休息,否则要惩罚。
        这一办法对小松果然有效,特别是第二条,它使得小松做作业中间没时间玩了。
        可是这样实行了大概一个月,小松就不干了,回家也不做作业,即使拿起作业,也是东张西望,拿这个玩玩,拿那个瞅瞅。
        我要惩罚小松,小松就抗议道:“不行,我学习了一天,你就不能让我玩会儿吗?你就不怕我成为机器人啊?”
        我说得多,小松的抗议就多,那套时间管理规定对他的约束越来越差。我很沮丧,几乎要停掉这套办法。
        可后来我发现,这个方法其实有个漏洞,那就是放学后就做作业。这对孩子来说不公平,刚放学时,他的精神处于放松的状态,根本就不想绷紧。
        于是,我把第一条改成:放学后,随意玩三十分钟,然后开始做作业。
        这样做以后,小松果然不再反抗了。
        孩子反抗父母的话总会有原因的,父母要做的,不是强行让孩子实行自己的政策,而是根据孩子的需求,改变自己的策略,让自己的教育策略更适合孩子。
        奶奶特别讨厌小语的同学姗姗。原来,姗姗有一次在早市上和奶奶过过招,从奶奶手里高价抢走了一个小玩具。
        尽管后来,姗姗认识奶奶后,向小语说明那是买给自己生病的弟弟的,希望奶奶不要见怪,但是奶奶就是无法喜欢姗姗,她总说姗姗心眼太多,怕小语吃亏。
        每次姗姗来的时候,奶奶都不热情;她走后,奶奶还不断跟小语唠叨:“你个傻姑娘哎,你就不听老人言吧。这个姗姗心眼忒多,早晚有一天,她会把你慢慢吃了。”
        奶奶一说这话,小语就特别来气,说奶奶啥都不懂,就知道添乱。
        奶奶本来一肚子火,一听小语这么说,就更生气,找陶京评理:“你说这个丫头咋这么不听我的话呢?难道我会害她吗?我是她亲奶奶啊!”
        陶京笑了,说:“哎,妈,您甭理她,她自己撞在钉子上,就知道了。”
        孩子喜欢自己做主,即使是忠言,他也会觉得逆耳而选择不听。这时父母不要急着给孩子讲道理,让孩子听从自己,而要给他一个缓冲的时间,让他慢慢认识自己的错误。
        蒙老师心语
        孩子有自己的人生轨迹,尽管他童年、少年时期的成长轨迹可能会和父母重合,但这种重合只是一种腾飞前的准备,父母千万不要力图让孩子的生命轨迹永远和自己重合,否则,你就无法让孩子获得起飞的能力,无法让孩子飞得更好。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支持支持 反对反对
      更多的资源共享和互助成长,敬请大家关注壹牛微信公众号: “壹牛升学资源圈”和“壹牛家长圈”。搜索微信公众号“sxquaner”和“www-16jzq-com”添加关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让社区更精彩

      • 办公地址:成都青羊区通惠门路3号锦都1期18楼3号(浦发银行楼上)【地铁2号线通惠门站D出口、地铁4号线宽窄巷子站B出口】
      • 工作时间:周一到周六 10:00-17:00
      028-86691808

      关注我们

      反馈建议:985052335@qq.com
      Copyright   ©2016-2022  壹牛家长圈www.16jzq.com  Powered by©Discuz!
        ( 蜀ICP备16021970号-1 )|网站地图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