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聚壹牛,和更多牛爸牛妈们一起交流!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教育焦虑”源自教育发展不均衡
回望30多年来教育改革发展的历史进程,一条以推进机会均等为主的教育公平主线越来越清晰,教育公平成为我国教育现代化的重要价值追求。中国在用不到20年时间走完发达国家上百年才完成的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历程之后,明确把促进均衡发展作为发展义务教育的最现实课题、最重要使命。
但是,近10年的“均衡发展”之路,我们走得并不平坦。有探索也有困惑,有思考也有分歧,甚至有人得出“教育均衡在我国目前的历史条件下,是一个伪命题”的结论。得出这样的结论固然未必科学,却从另一侧面反映了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重要性和艰巨性。正因如此,我们需要在厘清概念中统一思想,在总结实践中达成共识。
“教育焦虑”,源自教育发展的不均衡
一些城市投入千万甚至数亿元建设“标志性学校”或“示范性学校”,而在一些乡村学校,有不少孩子却在危房里上课;
有的城市学校建设超标准运动场、健身房等超出当地生活水准的豪华设施,而不少乡村学校的学生却买不起必需的文具,教师得不到必要的教学材料;
一些大城市的教师有着优厚的待遇和良好的晋级通道,而在一些农村,教师队伍年龄老化严重,流传着“爷爷奶奶教小学,叔叔阿姨教初中,哥哥姐姐教高中”的顺口溜;
在湖北省荆州市监利县,一个镇中心小学一个班的学生竟达130人,“老师用麦克风讲课、学生用望远镜看黑板”,而在一些大城市,为了择校,有的家长通过各种途径“递条子”,有的家长则不惜花重金购买“学区房”,领着孩子奔波在五花八门的培训班、辅导班之间,不惜牺牲孩子的身心健康;
……
种种现象表明,我国的优质教育资源依然稀缺,义务教育还存在着严重的地区不均衡、城乡不均衡和校际不均衡。“有学上”的问题已基本解决,但“上好学”的问题依然突出。教育均衡的现实与人民群众的期待依然存在着强烈反差,还不能适应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群众接受良好教育的迫切要求。
更令人忧虑的是,由于师资、经费、设备、校舍等不同条件造成的不均衡,引发了部分家长对优质学校的强烈追求,并表现为形形色色的择校行为。择校行为反过来又制约了各类薄弱学校的发展,造成“不均衡——择校——更严重的不均衡——更强烈的择校”的恶性循环。
教育均衡是一面“镜子”,映照出我国东西部地区之间和城乡之间自然条件、经济发展水平差异巨大的复杂国情,映照出新中国成立以来在不同历史阶段、采取不同教育政策所形成的基本教育格局,映照出全国各地教育理念、教育发展水平的巨大差异。
教育是实现社会平等的“最伟大的工具”,是社会和谐稳定的“平衡器”。伴随着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人们越来越关注社会公平尤其是教育公平问题。
我国教育在改革发展中反映出的各种问题,以及教育发展不均衡和由此产生的诸多社会矛盾、热点问题,不仅给教育的健康发展带来了许多制约,也给各级政府、教育部门解决教育问题带来了诸多难题,给社会公众的心理带来了巨大压力,社会普遍存在着“教育焦虑”。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