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聚壹牛,和更多牛爸牛妈们一起交流!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本帖最后由 么么茶 于 2016-11-23 13:32 编辑
态度vs能力
在关系中,态度比能力重要。
我是从2001年做亲子教育的,那时候我的能力肯定不如现在好,但是用心做,是从人家的需要着想,结果就是现在还是朋友,彼此都有情分在。倘若我以“专家”的姿态“告诉”“提醒”“帮助”人家,大概早就不联系了。
亲子关系也一样。父母不一定就总比孩子强,孩子想学的父母也不一定会,这本身并不让孩子失望,相反如果父母坦率的承认自己不会、不行,孩子还会从这个态度中获得滋养和鼓励,亲子关系就会因此亲密。倘若父母不敢正视自己的不足不是,又总是标榜自己,或者催逼孩子做到父母没有做到的。孩子不仅没有进取的动力,也会对父母有很大的失望,从而关系上开始疏离。
关键看“谁”说
比如“父母于子无恩”,如果是子女说,那就是忤逆不孝,父母生下自己就是给自己最大的机会,当然有恩。如果父母说,那就特别好,不以养育之恩自居,事实上,孩子是被自己邀请到这个世界上来的,自己不过是人类繁衍链条上的一环,没什么确切的恩情可居。
再比如“感恩父母”,如果是子女说,就特别好。如果是父母说,味道就是讨债,让孩子不好反驳,但内心是不舒服的,远离的,愿意尽义务,但情感不会在义务里。
无论是谁,对别人说:
“我这是为你好,你知道么”
“我为你付出了好多,你知道么”
“我这么关心你,你懂么”
听到的人都会觉得自己不感激好像不合适,但是内心必然冲突。因为真地对别人好,是不觉得对别人好的。比如说行善,只要你意识到你在行善,你就肯定不是行善,而是满足你自己的某种需要,这种需要可能是“这样做了你心里舒服”“借此把自己归为好人”“显摆自己有多好”,真正的好人会让别人忘记他,会自然而然的想“我没做什么呀,人不都是这样么”。
所以,“我这是为你好,你知道么”“我为你付出了好多,你知道么”“我这么关心你,你懂么”,这些话是要别人讲才算数的,自己讲就是讨债和强加,是一种明明是满足自己的需要又要别人感恩戴德的无赖。
亲子关系中,父母爱孩子是因为他是自己的孩子才爱,而不是因为爱孩子这个人,然后口口声声的诉苦、讨债,就是无赖行为了。
真正的爱和对别人好,是不需要自己强调的,对方会很敏感的感觉到,人太能感到别人爱不爱自己了,从生下来就敏感得要命,因为那关乎生存。如果你只是爱对方,而不是通过“爱”来满足自己某一个目的,对方是一下子就能感觉到的。
言行的对应
做到不一定说,没做到最好别说。
做到可以说,但不需要都说。有的时候做到就说,会给人显摆的感觉,这样的做往往是做给人看,要是做给自己就不那么需要说给别人听了。现在这个社会比较拜金,我们老家是农村,我有一个叔叔,刚刚在公路旁边拆了原来的房子盖了两层小楼,是努着盖的,而拆的房子其实很阔很新,就是典型的那种“自己有钱还不行,让别人觉得我有钱才行”。
没做到最好别说。
也不是不能说,象马云那样口出狂言自己还真能实现,那是真牛,但这种情况是少见的。口口声声地说一个标准或者结果,自己实际行动对不上,反而降低了自己信誉,让人家失望,结果让自己难做,这是最普遍的。
还有一种情况就是,说的时候就知道自己做不到甚至也没想做,但是通过标榜、许诺来提升自己的形象或者拉近和别人关系,这种情况注定以失败告终,常常众叛亲离,连个朋友都没有。
预设
这个感悟来自于一次去心里沙龙的经历。自己是第一次到那个地方去,然后那里的老师先是给我介绍了一些基本的知识和注意事项,我连说,明白明白。然后开始做沙盘,这个过程中,那位老师又说了很多指导性的话,我从开始的不耐烦到生气,我就说:你刚才说的一切我没有一点不知道,你怎么可以断定我呢?我觉得你预设我是一个新手,什么都不懂,而且犯了常见的错误。
当时在场的还有几个人,他们对我这样对待“权威”很惊讶。很好的是,这位老师因此开始倾听,这是挺难的,一般人会觉得在自己的地盘上“威严”得到了挑战。
接下来,我们就开始了平等的探讨“预设”的来源。
其一,预设与角色有关。比如你作为演讲者站在台上,很容易预设自己权威,仿佛下面的人都不如你;比如你作为一个场合的主导人,很容易预设别人不如你。其实,角色是暂时的表面的,弟子未必不如试,听课的也未必比讲课的水平低。
其二,预设常常发生在有了一定的基础后。比如我做亲子教育,一开始是不敢预设的,因为自己懂得少。慢慢有了一些经验,见过了一些类型,有了一定的自信,这时候,就很容易预设了,人家刚一开口,就打断人家,说你别说了,你这种情况我见过,你不用说了,我明白你。
这就好比开车,刚开始人技术不熟练,不敢乱开,开了一两年,有了一定经验后,就不那么小心了。如果再开几年,因为经见的多,又开始小心,很多老司机就是越开越小心,因为见过的意外太多了,这才是真正的成熟期。
结合到亲子关系,也是非常容易产生预设的,父母觉得自己是权威是大人,特别有资格“教”孩子“帮”孩子,自己是过来人,不用听就“懂”孩子。这就是父母不成熟的表现。
有些情况和教育观有关系,比如信奉“孩子是一张白纸”,教什么,传递什么,孩子就呈现什么。其实这种教育观只看到了环境影响的作用,而忽视了孩子作为独立个体的主体性,孩子天然就有自己的精神胚胎,有自己的个性倾向,有自己的认知风格,就象他的身体是独一无二的一样,他的心灵也是独一无二的,远远不是“一张白纸”。
合理化
因为一个朋友的关系,最近常常想到一个词“合理化”。所谓“合理化”,就是对一件不好接受的事情,想一个理由或者解释使之变得可以理解和接受。比如,老婆和我沟通不好,我就想,理解是很难的,沟通不好挺正常的。这样我就不会因为和老婆沟通不好而失望和痛苦了。
“合理化”不是一个贬义词。我发现很多贬义词和所谓褒义词都是中性的,比如自我感觉良好,小时候被大人批的时候,这是一个讽刺的词,可是现在发现这个词是多么重要,自我感觉好,就是自爱和自信啊,难道人非得小心翼翼、谦卑到刻意甚至轻佻么?
合理化的好处是适应、放下、自保,不好就是不作为,背后大多时候是适应性的改变。前两天和朋友谈到适应性改变和成长性改变,最后达成共识,适应性改变常常是成长性改变的基础,在特定的阶段适应性改变是必要的,没有人能完全杜绝适应性改变。但适应性改变也常让人为了安全而不去觉察和尝试,形成惯性,从而又妨碍了成长。
合理化是人自我保护的常见方法,是一种强大的本能,任何一种成功的适应背后都有合理化,合理化防止我们受伤、痛,让我们能够顺利的生存下来,是一个应该深深感谢的资源。我大概就是合理化的能力弱,才有那么多的痛和放不下。但是合理化能力弱的好处就是促使我行动,寻找和追求。
学习和成长
成长的路径是多种多样的,比如从教育上来讲,有的人信奉蒙台索利,有的人推崇华德福,有的人喜欢夏山学校,而我最近则迷恋萨提亚。
走哪条路都可以,关键在于怎么走。归根结底要处理到一个人和自己关系,自己和现实的关系。
走哪条路都没什么值得炫耀的,什么都不信自己整合探索也没什么值得炫耀的。关键在于你做得怎么样,是否能真诚的、敞开的面对自己和现实。如果是选择性的看、听和知道,那无论信奉什么都帮不到这个人太多。
学习是好的,成长是好的。但是学习也可能“未受其益,先受其损”,成长也可能“貌似成长实则原地打转”。我觉得看一个人是否成长了,可以注意他是否更加真实,是否对人对自己对事情富有感情。
ps: 人都是自己怎么对别人,就希望别人怎么对自己的,但这往往是不能实现的,因为别人和自己是不同的,不是意愿的问题,而是客观上就不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