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牛家长圈-

查看: 743|回复: 2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与孩子沟通的艺术——回答

[复制链接]
胡萝卜 该用户已被删除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4-5-14 10:23:03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相聚壹牛,和更多牛爸牛妈们一起交流!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本帖最后由 么么茶 于 2016-11-23 11:27 编辑

       孩子会没完没了地问个明白,你要始终十分耐心;不管怎么样,你得说明道理,答复他们的问题。有些父母对自己的孩子说得不够,这是当前的重要问题之一。
    ——英国前首相 撒切尔夫人
        对儿童的问题应该简短地、耐心地、严肃地回答他们,不要哄他们、欺骗他们,要用适合他们理解程度的话向他们解释。当他们问到他们不应该知道的问题时,要巧妙地避开他们的问题,而不要挫伤孩子的求知欲。
     ——俄国思想家 别林斯基

        每一个孩子都具有强烈的好奇心,这是孩子学习知识的基本动力。具有好奇心的孩子,总喜欢问这问那,一刻都不停。如果父母愿意回答他们的问题,他们就会更愿意向父母提问。但是,许多父母都不太喜欢孩子整天没完没了地问,他们认为孩子的问题总是那么多,有许多似乎都没什么意义,简直就是钻牛角尖。但是,这恰恰表现了孩子的求知欲。
        日本池田大作说过:“孩子的求知欲非常旺盛,母亲常遭到孩子们‘这是什么’、‘为什么’之类的连珠炮式提问围攻。但是因为怕麻烦,母亲常常不好好回答,有时会说出‘烦死了,这孩子’之类的话。没有什么比这更伤孩子的心了。我希望你们明白,这样做等于亲手掰掉茁壮成长的嫩芽,这可不行呀。你们要把这些问题当做不可或缺的阶梯,引导孩子走上宽广的成长之路。”
        明智的父母要学会回答孩子的每一个问题,与孩子建立良好的关系。
       那么,应该怎么回答孩子的各种问题呢?

        建议一:解放孩子的嘴巴
        语言能力同时也是思维能力的表现。孩子能不能说,实际上反映了他的智力。如果父母没有认识到这一点,往往会犯许多错误。
        先来听一位母亲的忠告吧。
        “……那天我在做饭,忙得团团转,顾不上孩子,就给他一本图画书,让他自己看。孩子才三四岁,特别好奇。隔一会儿就拿着书来问我这个是什么,那是什么,为什么会这样,为什么不是那样。你知道,我当时心情本来不大好,又手忙脚乱的,看他问起来没完了,忍不住来气,吼了他一句:‘哪儿来的那么多为什么!自己想!’自那以后,他再也不问我为什么了,话也说得少了,常常一个人坐着,一个人玩。我在想,是不是那天把话说重了。现在很后悔。要是多给孩子一点耐心,就不会是这个样了……”
        日本教育家铃木先生曾经讲过这样一个故事:
        父亲刚下班回来,满脸倦容;母亲正在厨房里烧菜,孩子在一旁跑来跑去。“爸爸,这是怎么回事呢?”父亲不耐烦地说:“去问你妈妈吧,我累了。”孩子走到妈妈跟前:“妈妈,你看这是为什么?”妈妈忙得不可开交,说话语气也很不耐烦,“这孩子,真烦人,快出去玩,不要在这儿捣蛋。”
       如果父母经常这样说,孩子可能会变得比较“乖巧”,但实际上,孩子的思维也受到了限制,他将不再对这个世界充满好奇,同时,他也不再愿意与父母沟通。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提出要解放儿童的嘴。他写道:“小孩子有问题要准许他们问。从问题的解答里,可以增进他们的知识。孔子入太庙,每事问。我从前写过一首诗,是发挥这个道理:‘发明千千万,起点是一问。禽兽不如人,过在不会问。智者问得巧,愚者问得笨。人力胜天工,只在每事问。’”
        父母们首先要有这样的意识,对于孩子的问题,不能生硬地拒绝或者呵斥孩子。
        “你怎么这么烦呀?一边呆着去!”
        “住口!整天没完没了的,我还怎么做事呀?”
        “别来问我,问你爸去!”
        “你问这个做什么,它们本来就是这样的!”
        不管孩子问什么问题,父母绝对不能说上面这些话,而是要以赞赏的态度来鼓励孩子多提问,同时引导孩子自己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建议二:耐心回答孩子的问题
        美国教育家塞德兹认为,父母讨厌孩子问问题,是种愚蠢的做法。这种做法也许能够换来片刻的宁静,但是,在不知不觉中会压抑孩子的好奇心和求知欲,甚至会抹杀孩子最可贵的探索精神。
        塞德兹对于儿子小塞德兹提出的问题总是耐心地给予回答,他不会像有些父母那样嫌麻烦,敷衍了事。尽管有时候孩子的问题会不着边际,大大超出了成年人的知识范围,但是,他也会严肃对待,从不对孩子的天真报以嘲笑和讽刺。
        有一次,小塞德兹问塞德兹:“爸爸,这本书上写的这件事我不太明白。”说着,他把一本关于达尔文进化论的少儿图书递给了塞德兹。
        “你有什么不明白的呢?”塞德兹问儿子。
        “进化论中说人是由猴子变来的,这是对的吗?”小塞德兹问道。
        “我不知道是否完全对,但达尔文的理论是有道理的。”塞德兹回答道。
        “可是既然人是由猴子变的,那么为什么现在人是人,猴子仍然是猴子?”小塞德兹问。
        “你没有看见书是这样写的吗?猴子之中的一群进化成了人类,而另一群却没有得到进化,所以它们仍然是猴子。”塞德兹说道。
        “这恐怕有问题。”小塞德兹怀疑地说道。
        “什么问题?”
        “既然是进化论,那么猴子们都应该进化,而不光是只有一群进化。”
        “为什么这样说?”
        “我觉得另一群猴子也应该得到进化,变成一群能够上树的人。”
        正当塞德兹和儿子展开讨论的时候,哈塞先生插了进来:“能够上树的人不就是猴子嘛。”
        “不,哈塞先生,我们是在讨论进化论而不是在讲故事。”小塞德兹一本正经地说道,仿佛是对哈塞先生的玩笑表示不满。
        哈塞先生不再说话,但他的脸上却流露出一种不以为然的神色,他认为塞德兹没有多大的耐心来回答小塞德兹这种问题。
        “那是不可能的,因为事实上是猴子当中的一部分没有得到进化……”塞德兹接着向儿子解释着。
        “我不懂,这是为什么?”
        “这个理论的确有些复杂,但这是个事实。”塞德兹无法再解释得更深入了。
        “为什么?”显然,小塞德兹仍然不放过这个问题。
        “这可能和物种以及生存条件有关系。”塞德兹这样回答着。
       “什么生存条件?那么猴子是怎样受到影响的?”小塞德兹追问不休。
        于是,塞德兹只好再解释着:“据我所知,一群猴子由于某种原因不得不在地面上生存,它们的攀缘能力逐渐退化,而又学会了直立行走,经过漫长的进化变成了类人猿;另一群猴子仍然生活在树上,所以没有得到进化。”
        “我明白了。可是为什么要进化呢?如果人能够像猴子那样灵活不是更好吗?”小塞德兹又开始了另一个问题。
        “虽然在身体和四肢上猴子比人灵活,但人的大脑是最灵活的。”塞德兹向儿子解释着。
        “大脑灵活有什么用呢?又不能像猴子那样可以从一棵树跳到另一棵树上。”小塞德兹接着问。
        “身体灵活固然好,但只有身体上的优势是远远不够的。大脑的灵活才是最重要的,因为只有这样才能创造出文明。”
        “什么叫文明?为什么要创造文明?”小塞德兹问道。
        “因为文明代表着人类的进步。”塞德兹解释着。
        “可是为什么要进步呢?”小塞德兹追问。
        “因为只有人类进步了才能有好的生活,也只有这样才能使我们和动物区别开来。”
        “为什么要和动物区别开来,难道它们不好吗?”
        就这样,小塞德兹的问题一个接着一个,尽管他的问题在成年人看来非常可笑而且毫无根据,但是,塞德兹总是尽力回答儿子的每一个问题,不让儿子失望。
        在一旁的哈塞先生看到这种情形,忍不住问道:“威廉,你的问题可真多,你不觉得有些问题会难住你的父亲吗?”
        塞德兹却说:“这没有什么,即便再难的问题,我也会尽力回答。如果我自己不知道的事我也会想办法弄清楚。比如查阅一些资料。”
        “是的,我爸爸总是这样。”小塞德兹高兴地回答。
        在这里,不管孩子怎么提问,塞德兹总是耐心地回答,同时,在不断回答问题的过程中,与孩子一起学习。这样,孩子不仅感受到了父亲对自己的关爱,愿意向父亲学习,同时,还会从父亲身上领会不断学习的重要性,这样的亲子关系自然是很和谐的。

   
         建议三:用孩子的语言来回答问题
        在幼儿园,一位老师问孩子们:“为什么每天会出太阳呀?”
         一位孩子兴奋地说:“因为太阳公公看到大家都出来玩,也想出来玩!”
        老师说:“错了!”
        孩子一下子就蔫了。
        孩子的思维总是非常活跃的,同时,他们总是喜欢用想象来思考答案。尤其是年幼的孩子,因此,父母要学会用孩子的语言来回答他的问题,这样,亲子之间的关系就马上会改善,孩子会非常乐意与你交流。
        陈晖在她的著作《享受成长》中记录了这样一件事:
        “妈妈,鱼为什么要长鱼鳞呀?”才3岁的儿子看见外婆处理鱼鳞,好奇地问道。
        “就像你要穿衣服一样,鱼也要穿衣服呀!鱼鳞就是鱼的衣服。”
        “鱼在水里很冷,所以要穿衣服吗?”
        “河里有许多石头,如果鱼没有穿衣服,它撞到石头就会很容易受伤了。”
        这种回答方式是每一个孩子非常喜欢的。在这种回答中,他们不仅知道了“为什么”,同时,还保留了对大自然的兴趣,在沟通中获得了快乐的体验。

        建议四:认真地回答孩子的性问题
        4岁的果果一个人坐在客厅地板上在玩布娃娃。她有好多布娃娃,她时而扮演孩子,时而扮演妈妈,一个人自言自语在玩游戏。突然,她对正在看书的妈妈说:“妈妈,我是怎么来的?”
        妈妈摸了摸果果的脑袋,说:“妈妈真高兴,我的宝贝长大了。现在让妈妈来告诉你,你是怎么来的。4年前,爸爸和妈妈非常相爱,生活得很幸福,我们希望有一个可爱的小宝贝来分享我们的快乐。于是,爸爸把他的精子跟妈妈的卵子融合在一起,这样就形成了一个胚胎,这个胚胎就在妈妈的肚子里孕育。”
        果果的眼睛里充满了好奇,轻轻地问:“妈妈,这是我吗?”
        妈妈微笑着注视着果果说:“对极了,这个胚胎就是后来的你。你在妈妈肚子里住了十个月,十个月后,你长得很大了,在妈妈的肚子里住不下了,于是,你拼命要挤出来。后来,在医生的帮助下,你就从妈妈的产道里出来了。”
        果果满意地说:“哦,原来我以前是住在妈妈的肚子里的。”
        在孩子三四岁的时候,他们开始对性产生了好奇,这时候的父母,不用过于紧张,实际上,孩子在问这个问题的时候,并没有父母想象的“性”的意识,他仅仅是好奇而已。父母只要用孩子的语言来回答他们,问题都是非常简单的。
        在回答孩子性问题的时候,下面这些语言都是无效的:
        你是妈妈捡来的!(欺骗)
        是妈妈从别人家抱来的!(欺骗)
        真是人小鬼大,小孩子问这种问题做什么?(呵斥)
        等你长大了妈妈再告诉你!(搪塞)
        去问你爸爸吧!(推脱)
        父母在回答孩子性问题的时候,一定要实事求是,不可故意欺骗、呵斥、搪塞甚至是推脱,这些都无法解决孩子的问题,反而会造成亲子关系的紧张。正如别林斯基所说:“对儿童的问题应该简短地、耐心地、严肃地回答他们,不要哄他们、欺骗他们,要用适合他们理解程度的话向他们解释。当他们问到他们不应该知道的问题时,要巧妙地避开他们的问题,而不要挫伤孩子的求知欲。”


       建议五:怎样面对无法回答孩子的问题
        经常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孩子问的问题是父母无法回答的。
        比如,爱因斯坦小时候就喜欢问父母一些习以为常的天气情况。比如,“太阳为什么总是从东边升起来?”“月亮为什么有时候圆,有时候不圆?”“风从哪里来的?”“雪为什么是白色的?”对于爱因斯坦的各种疑问,父母并没有嫌烦,而是尽可能地找出答案来回答。
        对于自身知识缺乏的父母,如果无法回答孩子的问题,也不用恼羞成怒地呵斥孩子,实际上,孩子并不是想考验父母的知识,不管父母用何种方式让他了解答案,孩子都是不会介意的。因此,明智的父母不妨对孩子说:“哎呀,这个问题妈妈一时回答不出来,要不妈妈先查查资料,明天告诉你好吗?”
        英国前首相撒切尔夫人说过:“我并不十分苛求孩子,对他们的教育严到中等程度就行了,要教育孩子懂得是非,当然也得有些纪律,但是不要为纪律而纪律,要说明道理。孩子会没完没了地问个明白,你要始终十分耐心;不管怎么样,你得说明道理,答复他们的问题。有些父母对自己的孩子说得不够,这是当前的重要问题之一。”
        孩子的智力有限,理解力有限,对于孩子们的询问,父母不一定要解答得很详尽。但是,必须要注意的是,父母绝不可随便编个理由敷衍,更不可违背科学乱讲。美国教育家卡尔•威特说:“在教育上,我觉得再没有比教给幼儿错误的东西更可恶的了,这个错误可能会影响到孩子一生,因为最初的印象往往是最深刻的。所以,在对儿子的教育中,我坚持竭力排斥那些不合理的和似是而非的知识。在给儿子解答问题时,我尽量做到我的说明不难懂,而且充分考虑到孩子在现有的知识与思维能力下,是否能完全加以接受。”
        卡尔•威特还说:“我从不认为由于我比儿子懂得多,就有资格在他面前充当权威。当儿子问到我自己也不懂的问题时,我会向他承认。比如,有一次,儿子问到我天文学方面的问题,我就干脆老实地回答说:‘这个爸爸也不懂。’于是我们两个人就一起翻书,或者去图书馆查阅资料,一起把那个问题弄懂。并且我还向儿子表示感谢:‘如果不是你今天提问,爸爸至今也没弄懂这个问题呢。所以你以后要多多提问,我们一起来学习知识。’”
        如果有些问题父母实在无法回答,也应该耐心地讲清楚:“这个问题现在属于科学上的谜,你好好用功读书,将来解开这个谜。”就像卡尔•威特所说:“我都坚持将自己放在与儿子平等的地位上,从而也给儿子灌输了不迷信权威、追求真理的精神。”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支持支持 反对反对
更多的资源共享和互助成长,敬请大家关注壹牛微信公众号: “壹牛升学资源圈”和“壹牛家长圈”。搜索微信公众号“sxquaner”和“www-16jzq-com”添加关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沙发
发表于 2014-5-15 14:51:43 | 只看该作者
学习了,对待孩子要有耐心,不要为了自己的片刻安宁而不理睬孩子!
更多的资源共享和互助成长,敬请大家关注壹牛微信公众号: “壹牛升学资源圈”和“壹牛家长圈”。搜索微信公众号“sxquaner”和“www-16jzq-com”添加关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板凳
发表于 2014-5-15 15:13:43 | 只看该作者
与孩子一起成长
更多的资源共享和互助成长,敬请大家关注壹牛微信公众号: “壹牛升学资源圈”和“壹牛家长圈”。搜索微信公众号“sxquaner”和“www-16jzq-com”添加关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让社区更精彩

  • 办公地址:成都青羊区通惠门路3号锦都1期18楼3号(浦发银行楼上)【地铁2号线通惠门站D出口、地铁4号线宽窄巷子站B出口】
  • 工作时间:周一到周六 10:00-17:00
028-86691808

关注我们

反馈建议:985052335@qq.com
Copyright   ©2016-2022  壹牛家长圈www.16jzq.com  Powered by©Discuz!
  ( 蜀ICP备16021970号-1 )|网站地图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