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聚壹牛,和更多牛爸牛妈们一起交流!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居里夫人的“育儿经” 朱永新 众所周知,居里夫人是放射性元素镭的“母亲”、现代原子物理学的奠基者之一和两次诺贝尔奖的获得者。然而,大家是否还注意到:居里夫人不仅是一个伟大的科学家,而且是一个伟大的母亲!她用对待科学的精神和态度对待女儿,给我们每个做父母的留下了一面宝贵的“人镜”。 母亲和学者 在一般人的理解中,母亲的职责和学者的生活是两个天地,家庭生活和科学事业也不会成为“化合物”,只能选择其中之一。事实并不如此,居里夫人,就不只是一位伟大的科学家,而且是一位伟大的母亲。 作为一名科学工作者,她的事务无疑是繁重的,每一秒钟都十分宝贵。但居里夫人并不因此放弃母亲的职责,在教育女儿上吝啬时间。大女儿伊雷娜出世后,居里夫人亲自喂奶(后经医生劝告才停止),亲自给女儿脱换衣服,亲自做其他家务。而当乳母带着孩子在公园散步时,她则正在实验室里忙碌着。她的第一个孩子和第一次研究的成果(磁化研究)在同一年里相隔仅几个月“出世”。在这一年里,她取得了两个硕士学位。分娩后身体刚复元,她就迈进了“铀质化合物的放射”的研究领域,几个月内与丈夫彼埃尔合作发现了新金属“钋”的存在,一年零三个月后,又发现了“镭”的存在。 灰色的笔记本 居里夫人在教育女儿方面也像对待科学工作那样,一丝不苟,细心入微。就在她发现钋和镭的同一年,她每天都在一本灰色封面笔记本上,记载着小伊雷娜的体重、乳齿等生长情况,以及她的活动。 “伊雷娜会用手势‘交流’了……她会滚、会自己站起来……” “伊雷娜长了第七个牙齿,在下面左边……她同猫玩,大喊着追它:她不怕生人了,她常唱歌……” 居里夫人还随时注意两个女儿天赋的显露。看她们最容易走哪条路,在哪一方面容易取得成功。在这本灰色笔记本上,也记载着伊雷娜在数学上的成功和小女儿艾芙在音乐上的早熟,从而有意识地加以培养和指导。后来伊雷娜和艾芙在事业上能取得成功,这与母亲独具匠心的教育是分不开的。 居里夫人的责罚 鞭挞和怒骂类似于对奴隶的管教,只能使孩子养成奴隶式的性格和脾气,这对于孩子自己和别人都不会有用。而且用教鞭去教育孩子,盼望他们爱好事物、爱好学习,往往会引起孩子的厌恶。居里夫人从未用这种人们最常用的责罚,如简单的掌责、屋角罚站或不许吃甜点等方法惩罚女儿的胡闹。她的“责罚”只示以眼色,使女儿从内心感到痛苦。 有一次,伊雷娜没有礼貌,居里夫人为了警戒她下次不再重犯,决定两天不同她说话,自己则心烦意乱地“在那所郁闷的房子里”徘徊。这两天对伊雷娜来说也是很痛苦的,居里夫人既克制愤怒,又隐藏温柔,所以,女儿既对她非常尊敬,而又十分亲密。 让女儿有健康灵活的身体 要使孩子们有一个健康灵活的身体,居里夫人认为不应该把孩子们关在空气不好的屋子里。所以每天功课一完,伊雷娜和艾芙就被带到户外步行、活动。居里夫人还在花园里设了一个秋千架,上面挂了一个悬钩,一付吊环,一条滑绳。无论多么劳累疲倦,她总坚持陪女儿骑自行车出游,在夏天和女儿一齐下水并指导她们游泳。 为磨练女儿的意志,培养女儿的胆量,居里夫人规定:永远不许怕黑,不许在大雷雨时用枕头遮住头,不许怕贼等。所以她们在十一二岁时就能单独旅行了。后来小女儿艾芙回忆道:“她的女儿们健康灵活的身体,她们对于运动的爱好,都是由她得来的。” 最宝贵的财富 居里夫人在20世纪初可以算是科学界的一颗“明星”了,但她从不让女儿把她的成就和光荣引以自傲。她是那么谦逊,始终把自己摆在这样一个位置:平凡的母亲、忙碌的教授、爱幻想的穷学生。以致于她的小女儿曾写道:“我和这个‘著名学者’最生疏,无疑的,这是玛丽·居里心里就没有想着自己是个著名学者。”居里夫人认为,她的女儿将来必须自谋生活,而不是吃她的“老本”。她不希望女儿过着奢侈生活,她有多次机会可以给她女儿伊雷娜和艾芙留下一大笔财产,但她不肯那样办,她一反当时社会上流行的拜金主义,与丈夫彼埃尔·居里决定不领取足以使家庭荣华富贵的“镭”的专利执照,她把属于自己的、价值是一百万法郎一公分的镭,和美国记者麦隆内夫人募捐赠给她私人的二公分镭,都赠给了她的实验室。 她给子女留下的是什么呢?是对科学的热忱、对工作的奋勉、坚强独立的个性、不热衷于钱财的品质、“胜利不能移,灾祸不能屈”的灵魂……正是这些金钱所不能买到的东西、教育,影响着她的孩子们。后来,大女儿伊雷娜踏着母亲的足迹,荣获了诺贝尔奖金;次女艾芙在音乐、文学上也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 然而,今天我们社会上却还有一些父母沉醉于“膝下之欢”、“天伦之乐”,为子女经营“安乐窝”,甚至有一些父母利用职权和所谓的“功臣”资格,向组织要求照顾,让子女躺在自己功劳簿上睡大觉……他们以为这才是爱子女,但结果往往事与愿违。追根究源,贻误了子女前途的却往往正是这些父母。 唐太宗说:“以人为鉴,可以知得失。”我们这些父母们,请照一下居里夫人这面镜子吧! (内容来源于《内蒙古教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