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牛家长圈-

查看: 433|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长大后,我就成了你(值得每个老师细细品读)

[复制链接]
胡萝卜 该用户已被删除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4-11-14 09:34:37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相聚壹牛,和更多牛爸牛妈们一起交流!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长大后,我就成了你。
这是多么神圣而又光荣的一句话啊。
有多少人,是因为老师而改变了自己的命运?
有多少人,是受到自己老师的影响而走上老师这个工作岗位?
今天的这篇文章,是一位老师的自述,讲述了她从笨学生,到好学生,再到老师,最后成为好老师的历程,从这几个故事中,我们能领略到,什么才是真正的教育。
我人生的第一个转折,是因为我遇到一个好老师
小学一二年级是我最笨拙的时光:成绩总是不好,常常被拧耳朵,没有同学和我关系好,父母常常扬言要把我卖掉……就像所有的成功者都喜欢回忆他睡马路的经历一样,我也常常把这段时光翻出来咀嚼——如我这般的良民,居然有过这样不堪的过去,想不拿出来晒都难。
我生命里的第一个转折,出现在小学三年级。
三年级时我遇到了一个好老师,她起初选我做组长,然后让我当班长。四年级的时候,她推荐我当了大队长。于是我戴着三道杠,神气活现地在校园里走来走去,久而久之,我成了全校调皮男生的公敌,他们给我起各种各样的外号,待我经过时就一齐乱叫。然而这一招对我是没有用的,我总是昂首走到他们面前,掏出本子,厉声道:“你们是哪个班的?”调皮鬼们只好一哄而散。
然后,我上了初中。记忆里,我的初中时代黯淡无光,虽然我的语文成绩和作文水平常常让我大放光芒——那时我的语文学得很好,作文更好,常常被语文老师拿来念。
被语文老师念作文,却不是作文写得好的根本原因。
根本原因是我那时已经开始读小说——开始读小说,应该是我人生里的第二个转弯吧!在那个规规矩矩的年代里,好学生是不读小说的,他们每天睁着一双如饥似渴的大眼睛,却只有语数英政史地可以看。我有幸每天放学路过一家书店,于是就开始读小说。我这个“好学生”在小说的诱拐下变得不安分起来:不但常常在课堂里偷看小说,而且学会了质疑老师,学会了逃课,学会了熬夜读小说……
如果事情一直这样发展下去,我现在大概会是工厂里的一名工人,或是田野间的一个农妇,还可能会是大街上的一个小贩……
可是事情并没有这样一直发展下去,因为我遇到了人生里的第三个转折。
转折的原因是我发现我的成绩开始滑坡。我的成绩本来一直很稳定,也就是全班第十名左右。可是到了初二下学期的时候,我突然发现,除了语文,我已经没有一个科目可以做出哪怕一个题目。我惊出了一身冷汗,像亏空公款的会计,像侥幸存活的漏网之鱼。
我要尽快弥补亏空,趁大家还没有发现:我把各科的书依次排开,自己坐在中间,规定每天读完每本课本的二十页。理科我用草稿纸运算一遍,把所有的习题做了又做;文科我连页码一起背下来。看到很晚才睡觉,如果半夜醒来就爬起来接着看。困了就用咖啡提神,累了就在桌子上靠一靠。
这样没日没夜地苦读了一个月,临到期末考试,我居然考了个全年级第二名。于是我就进了班风很好的“尖子班”。然而在“尖子班”里,同学们都觉得我很另类:我从来不会放了学留在教室里看书,课间也是以玩为主,成绩永远保持在全班第四——他们不知道这已经是我认真的极限,我原本是从来也不肯上课认真听讲的。我不是根正苗红的优等生,倒像极了突然蹿起的暴发户,常常看着一堆的钞票,疑心自己是否仍在梦中。当每一个学科的老师都用对待“优生”的态度对待我的时候,我的心里只有深深的不安。
为了掩饰我的不安,我只好把所有杂念放在一边,努力学习,天天向上,然后,我就考上了江西省龙南师范学校。
好生、差生,其实都在老师和自己的一念之间
三年以后,我毕业了,成了校园里一个很不和谐的老师。其实我并不喜欢与众不同,只是我真的没有办法和我的同学们一样当老师。
我的同学们都很好学,他们总是虚心地拿着听课本去听老教师们的课,细细琢磨,细细消化;他们总是拿着公开课的教案去找老教师,不断修改,不断试教。我却总是翻开课本读一读,谁也不问,只按自己的想法去上课。——因此,我的进步总是很慢,同学们都已经可以把课上得像模像样了,我的课还完全没有形状。
我的同学们总是奇怪地对学生说:“为什么这么容易的题目,你也不会做?”我却总会忆起我小时候的笨拙,然后对学生惊叫:“你好厉害!这么难的题目你也做得出来!”我的同学们总是把调皮鬼们拉到办公室里训话,我却总是在他们上课走神的时候停下课来,感兴趣地说:“说说看,你在想些什么?”我的同学们总是皱着眉头说:“哎呀!怎么你们班三十个八十分,我们班才二十五个?”我却总是笑着说:“你们班三十个八十分,我们班二十五个,差不远呀!”——因此,我们班的成绩总是很难冒尖,虽然“优生”的确越来越好,然而“差生”却可以继续快乐地生活下去。
我不歧视差生,不是出于礼貌,而是源于我自己曲折的学生时代:其实优生和差生只在一念之间,那既在他自己的一念之间,也在老师的一念之间。作为老师,我根本不知道所谓的“优生”可以走多远,所谓的“差生”可以沉睡多久。
如果教师的勤奋就体现在花大量的时间与差生较劲的话,我的表现可以算是懒散到了极点。否则的话,我其实还算得上是很勤恳的:
当同事们在教室里辅导差生的时候,我也坐在教室里:我的身旁围了一圈的学生,我得跟他们讲要读哪些课外书、怎样办班级小报、怎样出复习试卷、怎样修改同学的作文……
当同事们在办公室里聊天的时候,我正在房间里写教学反思——那时学校里并没有“写教学反思”的工作。我用那种薄薄的软皮抄,一本又一本地写学生的点滴进步,写自己的小小发明,写教学尝试的结果,写与同事交流教法的心得……
当同事们在家里打麻将的时候,我正在如饥似渴地读书——读教学参考书,读语文课程标准,读一至九年级语文课本,读教育杂志,读名人传记……
当然,更多的时候我都在做一些“没有意义”的事情:我常常写一些从来也没打算拿去发表的文章,存在电脑里,有空就翻出来看,看完就笑,笑完再写;我把一些与工作没有关系的书放在我的包里,一有空就拿出来看,边看边点头或者微笑,样子像一个傻瓜;我的案上摆着难啃的古书,有空就坐下来读,时而叽哩咕噜,时而慷慨激昂;我花很多时间去拍那些“没用的照片”:街头做地方小吃的阿婆,围屋里结着蛛网的浮雕,郊区清澈的小河……
天下最失败的教育莫过于让受教育者察觉到的教育
我甚至把我的宝贵时间用来和学生一起玩游戏:和他们一起偷菜,和他们一起喂养QQ宠物,和他们一起经营摩尔庄园,和他们一起玩飞车……然后,突然有一天郑重地说:“不好玩!一点也不好玩!还不如看书!”
学生总是好心地告诉我:“老师,你的菜已经枯萎了!”
我满不在乎:“让它枯萎好了!”
“我上次送你的Q宠还好吗?”
“哦!我已经一个月没玩,大概已经饿死了吧!”
“那你都在玩什么呢?”学生们好奇地问。
“我在看书啊!”
“看的什么书?”
“你们看不懂的书!”
“什么书嘛!”他们更加好奇起来。
“《本草纲目》。”
“李时珍的《本草纲目》?”他们尖叫起来,“我们也要看!”
“还是不要浪费时间,你们看不懂的!”我摇着头说。
“哼,你小看我们!”他们大叫,然后放下游戏,开始搜书。
“我找到了《本草纲目》的白话版哦!”一个孩子得意地说。
“要什么白话版?”另一个孩子说,“我弄了一堆水果,把书摊开,看一个条目,吃一个水果,水果吃完了,书也看懂了……”
并非每一天都可以这样活色生香,特别是小学语文,实在是一个很伤脑筋、很费时间的学科。
“今天,我们开始写日记。”我对孩子们说。
“啊?”“唉!”“天啊!”……孩子们顿时一个个皱起了眉头。
“我有要求的哦!”我说,“每一个人只能写一次,必须写班里发生的事情。”
“哦?”他们松了口气,“就写一次吗?”
“这是日记本。”我扬了扬手中的本子说,“谁要参加?”
几双小手迟疑着举了起来。
我记下那几个名字,给他们排好次序,然后开始在每天的语文课前念那些习作。都是很短的小文,写前一天发生的事情,几分钟就可以念完,然而那几分钟成了学生最期待的时光。
然后,越来越多的孩子加入到写日记的行列。
可是,日记写满一本的时候,发生了一件很不幸的事:学校发现了我们这种有趣的做法,于是制订了一个方案,让全校每个班的同学都写“班级日记”,让班主任每天批改,而且规定每周要检查。更糟的是,他们弄了一个统一的本子,指定要写到那个本子上去。于是,班主任兼数学老师把我们的“班级日记”撕成一张一张,然后让学生尽快抄到新本子上去。又过了一段时间,学校又弄出一些固定的内容,规定学生必须写那些东西。“班级日记”成了全体师生的苦差事,而我这个始作俑者也伤透了心,只好把这件事移交给班主任,自己当甩手掌柜了。——天下最失败的教育莫过于让受教育者察觉到的教育。当一条又一条的规定摆在面前的时候,学生心里只有畏惧,老师心里只有负担,我的心里却充满叛逆。
半年以后,我的部分学生开始发表作文,另一部分学生开始写一些短篇小说。我在学生中开展了一个“编小说接龙”的活动:小说的内容可以虚构,人物必须是班上的同学或老师,人物行为要尽量符合人物的性格特点,最妙的是不想写的人可以不用参加,参加了的同学每人只能编写其中的一个章节。——孩子们正处在充满想象的年龄,按理说每人写一本也不算太多,但我必须让他们觉得意犹未尽,觉得那是他们自己的选择,才能取得我想要的效果。
然后,我看到了我想要的效果:每天念完都有新的同学报名进来;轮到的同学常常写很长的篇章,在一章里面还分成两三个小节;没轮到的同学每天都来问“什么时候才能轮到我”;有人在自己的周记本上写长长的评论文章,评论人物是否符合身份、谁编得精彩、谁编得离谱……
学语文的确是一件艰苦的事,写作文尤其艰苦,然而,如果表达是出于自己的需要而非老师的强迫,艰苦就会摇身一变,变成快乐的源泉。语文老师的职责,不是不断地教育学生“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不是找来更多的习题,把学生逼得更苦,而是帮学生找到化难为易、变苦为乐的方式,并且抑制住想要成名的冲动,在时机还不成熟的时候,尽可能地让制订规章制度的人不要过来帮倒忙。
长大后,我就成了你
我不是那种一出道就很会上课,就让学生考高分的老师;我不是那种努力向前辈学习,努力与周围协调的老师;我甚至不是那种心里时时装着学生装着成绩的老师……
然而,我显然在慢慢地进步着:我取得了学校的褒奖,获得了各种各样的荣誉称号;我获得了一个又一个论文奖,在优质课竞赛中取得一个又一个奖项;我的“学生常见行为研究”被列为市级课题,我的“自主合作式作文批改法”被列为省级课题;我在职称评聘的道路上畅行无阻,糊里糊涂就长了工资;我在报纸上开设班主任工作专栏,在杂志上发表各种各样的文章;我的班级成绩越来越稳定,我的学生一届比一届更会写作文;我的学生越来越喜欢把我的名字挂在嘴边,把如山的贺卡堆在我的桌子上;我常常在街上碰到以前教过的学生,每一个都热情地过来嘘寒问暖……
上帝一定是个顽皮的小孩,他让瞄准目标不断前进的人常常被目标辜负,却常常让注重过程的人收获别人梦寐以求的结果。
那个只求过程的幸运儿只好一直生活在收获的喜悦之中,就如此刻的我。
宋祖英有一首很好听的歌,叫做《长大后,我就成了你》,旋律很美,歌词更美:小时候我以为你很美丽/领着一群小鸟飞来飞去/小时候我以为你很神气/说上一句话来惊天动地//长大后我就成了你/才知道那间教室/放飞的是希望/守巢的总是你/长大后我就成了你/才知道那块黑板/写下的是真理/擦去的是功利……
可是——
“我成了你”,却从来没有把自己和自己的职业看得很神圣,只是一心想带着一群天真的孩子“玩语文”、“玩学习”;
“我成了你”,却不愿只做“你”,所以,我只享受到了“你”的快乐,却没有感受过“你”的艰辛;
“我成了你”,不是因为你“美丽”,不是因为你“神气”,而是因为选择了你,我才可以有如此丰富的快乐。
你……不会怪我吧?
(作者:杜春蕾 来源: 文摘)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支持支持 反对反对
更多的资源共享和互助成长,敬请大家关注壹牛微信公众号: “壹牛升学资源圈”和“壹牛家长圈”。搜索微信公众号“sxquaner”和“www-16jzq-com”添加关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让社区更精彩

  • 办公地址:成都青羊区通惠门路3号锦都1期18楼3号(浦发银行楼上)【地铁2号线通惠门站D出口、地铁4号线宽窄巷子站B出口】
  • 工作时间:周一到周六 10:00-17:00
028-86691808

关注我们

反馈建议:985052335@qq.com
Copyright   ©2016-2022  壹牛家长圈www.16jzq.com  Powered by©Discuz!
  ( 蜀ICP备16021970号-1 )|网站地图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