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牛家长圈-

查看: 279|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爱,需要正确的表达

[复制链接]
胡萝卜 该用户已被删除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5-7-3 10:18:22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相聚壹牛,和更多牛爸牛妈们一起交流!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文:曲韵
原文刊载于《优秀父母都一样》

爱的残疾者

爱是一种情感,爱也是一种能力。人与人之间,这种情感是要表达出来的。当我们爱一个人时,当我们被别人爱时,我们能否给予或者索取?

案例

我有一个朋友,从外地来北京打拼十几年,在北京买了第二套房,并将父母接来,还雇了保姆照顾他们。后来父母觉得与保姆住在一起不方便,又改雇小时工。每周六他只要没有出差,都会去看望父母,但往往是买来吃的、喝的放进冰箱,问问饮食起居,就借故走掉,不与父母一起吃饭。他说,他尽量避免与父母交谈。父母从不关心他是否累了,情绪是好是坏,只会问他工作如何?赚了多少钱?何时结婚?要不就说他们这不舒服、那不舒服,于是他就安排父母去最好的医院检查。他说:我对得起他们了,我做到孝顺了。可是他语气中的无奈、愤懑和哀怨告诉我,孝顺并没有让他和他的父母满意。

中国传统的孝顺,讲的都是应该为父母做什么,让父母有什么,很少讲到与父母之间应有什么样的情感交流。而父母教育子女,也只是在要求孩子做什么、怎么做,很少提到父母应该做什么。于是,家长关注的只是孩子的外在状态、成就、表现,对孩子的拳拳之心都压在心底。最终,孩子对父母也只是做到该做的事,不愿、不敢、不会向父母表达情绪和情感。双方其实要的都不是、至少不只是这些外显的行为和结果,他们要的是对方的爱与亲情。可是看起来双方都没有给,于是互相抱怨对方冷漠、自私、无情。

案例

我有一个街坊,在最小的女儿11岁时她的丈夫去世了。她含辛茹苦,严格要求,独自将三个女儿抚养大。大女儿现在是某著名大学的博导,二女儿在新西兰,小女儿硕士毕业在一家科研机构做行政管理工作。在外人看来,她的三个女儿全都成就斐然、出类拔萃。提起这位街坊,知道的人都敬佩有加。可是老太太反倒越来越不精神、不快乐、不自豪。她有许多不开心的事:大女儿离婚自己带着孩子,过得并不如意;二女儿很少回国探亲,回来了也更喜欢去丈夫家;小女儿已年过35,还没有男朋友。她还有更不开心的事:当大女儿和小女儿回来看望她时,她希望她们能一起开开心心地唠唠家常;希望她们对自己这些年的付出说一两句感谢、报答的话,虽然她并不想要她们的任何感谢和报答;她希望她们对自己能够上心,能够知冷知热。可是不知为什么,女儿们回来了谈的大多是工作或者社会上的事情,或者吃什么、补什么、营养和保健。她知道她们是关心自己的,但是,她只觉得隔膜和冷淡。

以上两个例子中,我们都感觉到有一个字呼之欲出,但那就是爱。可是因为爱的表达方式不同,他们全都没有得到爱。孝顺的儿子未必令父母满意,父母的做法也让儿子寒心;母亲的含辛茹苦表现在要求孩子的成就上,于是孩子用成就来回报母亲,孩子们以为做出成绩就是母亲所要的爱,于是她们向母亲显示的只有成绩。他们自己既然没有明白地感受过爱,于是他们也不会、不知道如何去爱别人。当别人给予他们爱的时候,他们甚至都不能辨别,也就无从接受。一代一代传下去,就都成了既不能、不会去爱,也不能、不会被爱的“爱的残疾者”。

爱有量的差别

世界上只有光明,没有黑暗。真的是这样吗?在一个房间中,如果你想得到光明,怎么做?开灯、点蜡烛、打开手电筒……总之,是带来“光”与“明”。那么,你能给一个房间带来黑暗吗?能,关灯、吹灭蜡烛、拉上窗帘。不过,你做的是“拿走光明”,并不是“带来黑暗”。这个世界只有光明,光明不在的时候,我们为了方便起见,称之为黑暗。

这个世界上只有爱,没有恨。爱不在的时候,我们不能称之为恨。因为恨,也是一种情感、一种联系、一种期望、一种接纳。爱不在的时候,就是没有爱、没有联系、没有期望、没有任何接纳。

如果用一个数轴来表示爱,也就是接纳,轴的一端是“断绝联系”,另一端是“狂热”,中间是不同量、不同级别的情感,它们都是爱,是爱在不同“数值”时的不同名称。

人是不断变化的,我们与他人的交往也会在不同的处境下做着不同的事。因此,即使是对同一人,即使是对自己,我们也会有不同的接纳。这并不是矛盾,也没有什么对错之分,关键在我们自己是否能区分不同的处境和事情,是否能区分自己的各类情感。

现在,请写下你生活中5个重要的人。对每一个人,写出自己对他(她)经常产生的情感。要求写出不少于5种情感,并且越多越好。每种情感后面列出相对应的他(她)的特点或行为,可以是外貌特征、品行、脾气、为人处世,等等。注意:这5个人中一定不要漏了你自己!做完以后,综合读一遍,思考一下自己与这5个人的关系是否有变化?是否厘清了这5个人的特点?是否厘清了自己对这5个人的不同特点所做的不同情感反应?接下来,针对这5个人的不同特点和自己的不同情感反应,写出自己其实可以如何去接纳对方的不同特点;如何换一种情绪表达的方式;对如何处理与这个人的关系,有什么新的想法。

爱有类的区分

常常有人说,我现在有了孩子,对丈夫(妻子)爱得少了。也有人说,在父母和丈夫之间,我还是爱父母更多一些。或者也有人说:“我的爱太少了,爱自己都不够呢。”其实,这些说法都不对!对孩子的爱、对父母的爱、对丈夫(妻子)的爱、对朋友的爱、对路人的爱、对草木万物的爱……都是不同种类的爱。若我们自己一定要让这些爱都一模一样,那么错在我们自己,不在孩子、不在丈夫(妻子)、不在父母,也不在朋友。

案例

我的一个朋友,在大女儿9岁的时候,她又怀孕了。自从她的身材发生明显变化以来,女儿经常表示不愿意要弟弟(妹妹),理由是:有了弟弟(妹妹),你们就不爱我了。她的妈妈向她保证还会爱她的。她说:“就算你们还爱我,也会爱得少了。你们会爱弟弟(妹妹)更多。”我的朋友就向她解释:“虽然弟弟(妹妹)会分去一些你的爱,但是……”显然她没能说服大女儿。因为不久她就来问我有没有什么好办法可以帮助她说服大女儿。

事实上,弟弟(妹妹)分走的是父母的时间,可能还有关注。但是,弟弟(妹妹)不但分不走爱,还能带来更多的爱。在家里,父母除了拥有对大女儿的爱以及大女儿给他们的爱,他们还将拥有对儿子(小女儿)的爱和儿子(小女儿)给他们的爱,原来的“家之爱”也因三个成员变为四个成员而变得更加丰富多彩。大女儿呢,除了父母的爱和对父母的爱,还将拥有给弟弟(妹妹)的爱和弟弟(妹妹)对姐姐的爱。将来,大女儿还会拥有一般中国人很少拥有的侄儿、侄女的爱!她的现实世界和情感世界将变得多么富足!

父母与孩子不是,也不应该是朋友

很多人、很多书都在讲家长要和孩子做朋友。做父母的也会对孩子说:“爸爸妈妈是你的好朋友。”与这句话常常伴随出现的是:“有什么话、什么事要告诉爸爸妈妈。”既然是朋友,爸爸妈妈怎么有好多话、好多事不告诉孩子呢?既然是朋友,怎么大多数情况下孩子依了父母,而父母没有依过孩子呢?既然是朋友,怎么同样的话,父母可以说孩子,孩子却不能说父母,否则就被指为不礼貌呢?

无论父母与孩子之间的关系有多平等、多亲密、多和睦,你们仍然是两辈人,仍然是父子(女)、母子(女)关系。如果你们是朋友,让孩子如何理解真正的朋友关系呢?他怎么去区别友情与亲情?他将如何对待朋友?他会期望从朋友那里得到什么?他又会给予朋友什么?家长的任务之一,是帮助孩子找到这些答案,而不是制造混乱。

爱不可以比较

每个人都是不一样的,每个人可以得到的爱和能够给予的爱,也是不一样的。既然不一样,就无从比较,也不应该比较。

案例

有位朋友给我讲过台湾艺人小S的一件事。有一天,小S带着两个女儿在街上遇到了一位朋友,寒暄过后,朋友说:“嗯,比较起来,还是小女儿更可爱。”小S赶忙蹲下身,对大女儿说:“在妈妈心里,你们俩都一样可爱。”

小S的应对已属难得了,但仍有可完善的地方:

首先,两个女儿一定各有特点,即使再相像,单就年龄的差别,也可见二者的不同。小女儿由于年龄小,很有可能确实显得稚拙可爱,大女儿只怕早已感受到并明白这个不同。妈妈偏要说一样可爱,大女儿未必相信,甚至可能还会因领悟不了母亲的苦心,而对妈妈的谎言感到厌恶或反感。

其次,无论大女儿是否觉得自己和妹妹一样可爱,还是觉得自己更可爱,或者同意妹妹比自己更可爱,大女儿都会对妈妈的这位朋友心存不满甚至怨恨。

再次,无论她的父母、长辈、老师如何教导她要爱护妹妹、喜欢妹妹,大女儿自然而然会生出对妹妹的羡慕、嫉妒,或者恨。

最后,大女儿会对自己产生自怜或自卑的情绪。妈妈蹲下来安抚她的这一举动本身就在证明她是委屈的,应该被关注、被同情、被怜悯和被解释的,她是受到了不公平对待的那一个。

因为性格和成长环境的不同,大女儿可能还会有更多的想法,但至少会有以上四点想法。小女儿呢,不知当时有多大,如果超过了两岁半,她多半会自豪,并认为自己确实比姐姐可爱,她也能感知姐姐的敌意或妒意,因此她也许会对姐姐不满,也许会对姐姐很歉疚。对于妈妈安抚姐姐的行为,她有可能会感觉不公,也有可能学习妈妈的做法,对姐姐总要怜悯和解释。那位朋友呢,在看到小S的举动后,可能会很懊悔,可能会对小S的大女儿心怀歉疚,也很有可能会恼羞成怒,抱怨小S当面纠正她,不给她留面子。

我们来想象一下,如果这样处理会有什么不同。假设小S听了朋友的话,说:“是啊,小女儿小,显得很天真有趣。你不知道,大女儿也很可爱呢,她特别懂事(下面可举一个大女儿可爱的例子,诸如妈妈生病了她给倒水之类的),她们俩都让我好开心、好幸福。”这样回答,没有反驳朋友的话,又令两个女儿知道自己的特点和可爱之处,使她们分别对自己和对方都有了更深的了解,她们对妈妈和妈妈的朋友都会心存感谢,妈妈的朋友也不会觉得自己被驳了面子。不用比较,我们只是不同,我们要学会接纳这些不同,更不强求大家都“同”。

爱的基础是尊重、信任和耐心

孩子生下来,就是一个有自己独立意志的人,他将有自己的生活、自己的未来,不属于任何一个人。我们常听有的家长说“孩子是我生命的延续”。这实际上于理有悖。且不说孩子的生命与家长的生命完全不同,孩子出生时父母的生命还在继续,从何延续呢?难道孩子是父母生命主干上的一个分杈,没有自己的根,依赖父母的根或家庭的根而生存?

尊重

很多书都说到对孩子的尊重,如不要伤害孩子的自尊心、批评孩子时不要当着他人的面、不要看孩子的日记,等等。这些尊重是行为上的尊重,是权威这个角色应该做的。这里所说的尊重,是对孩子人格的尊重,是一个生命对另一个生命的尊重。

父母对孩子的养育,确实需要孩子的感激,但从另一方面来讲,养育子女是做父母的应该承担的责任和义务。至于把孩子生下来是否是对孩子的“恩”,则有不同的看法。从王充、孔融、李贽到胡适都辩说,父母是因一己之私而受孕生子,把孩子带到这个世界上,是没有“恩”的。在西方国家,也有子女告父母的案例,原因是未经自己许可而将自己生于此世。这些说法、做法过于极端。还是西方较普遍的一种看法比较合理:做父母的感谢上帝赐儿于我家!对这一偶然,大家都感谢上帝,而对于必然,即父母的养育和子女的回报,则互相感谢对方。这就是尊重。

孩子不是家长的私有财产、不是父母的附属品、不是父母的奴隶或臣下。当我们感叹“这孩子怎么这样”的时候,不如接受,孩子就是这样。在“这样”的状态下,看看该怎么办,而不是把努力放在令孩子由“这样”变成父母心里中的“那样”,然后皆大欢喜。对孩子生命和人格的尊重,意味着我们为孩子的未来打下了基础,但不去干预孩子的未来;我们给孩子的生活提供必备的条件,但不去替代孩子生活。

要做到从生命与人格的角度去尊重孩子,家长自己首先要建立起足够的自信,这样家长就不需要通过孩子的听话和顺从来证明自己的正确与威信,也不需要通过孩子的感恩和恭敬来证明自己的付出与伟大。有足够自信的父母才能给孩子以尊重。

信任

如果孩子从小得不到父母的信任,他的自信也无从建立,而且,他也不容易相信别人。当我们爱一个人,接纳一个人,就意味着我们对他是信任的。信任是伙伴关系的基础。当我们信任一个人,我们知道他不会伤害我们,我们才敢于接纳他,也希望自己被他接纳。

耐心

耐心意味着我们能够原谅孩子、容忍孩子,给孩子时间和机会去成长。对孩子耐心,也就不会对孩子求全责备,会在孩子犯错时提供帮助,而不是责难。我们常常能对他人表现出耐心,却不能对自己、对孩子、对配偶,这些我们最亲近的人耐心。是什么在催促着我们?是我们儿时的父母。当我们的父母很少对我们宽容、谅解,我们也很难宽容和谅解自己,因此对自己没耐心,对自己亲近的人也没有耐心。

案例

我有一个朋友,小时候家庭条件非常好,是娇生惯养长大的。但是,她的人际关系总是处理不好,一直没有什么朋友,也没有好好谈过恋爱。结婚后与丈夫、公婆、父母、孩子的保姆关系都很紧张。据她说,小的时候,父母是拿她当宠物多于当孩子。记得在她四五岁的时候,自己去洗手绢,妈妈看见了说:“哎呀!宝宝,你洗不好的。”基本上她记得的很多事情,她妈妈都会说“你弄不好的,让保姆弄或者妈妈来帮你”。上小学的时候,如果没有考好,妈妈会埋怨学校和老师,这么小的孩子考得这么难!中学以后,如果成绩不好,妈妈就开始说她笨了:“与××家的××比起来,你怎么就这么没出息!”

她的妈妈曾经哭着对我说:“小的时候,我们是多么爱她呀!把一切我们能提供的都提供给她,要什么给什么。可是现在,她天天说我们的不好,她的困难和错误全都怪父母!白养她了!”我没有告诉她,她的女儿在和朋友、同学、保姆相处时,基本上也是这种态度:挑别人的毛病,错误都是别人犯下的,别人对她好一点,一定怀有什么用意;别人要是离她远一点,那就更要让她从头到尾好好剖析了。

把孩子当宠物,即便爱再浓、情再深,那不是真正的爱,因为没有尊重作为基础。养宠物表面上是我们爱着它们,其实是我们需要它们爱我们更多。因为只有从宠物那里,我们才能得到无条件的接纳、无条件的顺从、无条件的感恩和无条件的宽容与原谅。爱宠物,更多的是指望被爱,得到的远远多于给予的。而对孩子,与宠物相反,我们是无条件地给予。如果带着“回报”的预期去爱,就把“爱”变成了“市恩”--卖给孩子恩情。

从上面的案例中我们没有看到尊重、信任,也没有看到耐心;对女儿的生活能力和学习能力的不信任--你弄不好的、学校太过分了,也就意味着孩子的能力不够;对女儿没有耐心--没有给孩子机会和时间去学习和成长;孩子的回馈呢?对父母没有尊重,甚至把最伤人的话说给父母听,对父母、对他人没有信任和耐心。

当我看着她的时候,在她的种种怨言和负面的评语中,我看到的是对爱的渴望。可是她不知如何才能得到爱,而小时候没有真正地“被爱”,因此更加不会“去爱”。

不过,需要强调的是,并不是说她没有转变的可能。她的渴望、她的求助,都表明了她在努力。只是,单靠她一人之力增长爱的能力可能较难。如果有父母和丈夫的配合,在专业人士的辅导下,帮助她打破一些过去的误解,疏通沟通的渠道,积极的变化是一定会出现的。

如果父母是孩子的朋友,那么让孩子如何理解真正的朋友关系呢?他怎么去区别友情与亲情?他将如何对待朋友?他会期望从朋友那里得到什么?他又会给予朋友什么?家长的任务之一,是帮助孩子找到这些答案,而不是制造混乱。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支持支持 反对反对
更多的资源共享和互助成长,敬请大家关注壹牛微信公众号: “壹牛升学资源圈”和“壹牛家长圈”。搜索微信公众号“sxquaner”和“www-16jzq-com”添加关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让社区更精彩

  • 办公地址:成都青羊区通惠门路3号锦都1期18楼3号(浦发银行楼上)【地铁2号线通惠门站D出口、地铁4号线宽窄巷子站B出口】
  • 工作时间:周一到周六 10:00-17:00
028-86691808

关注我们

反馈建议:985052335@qq.com
Copyright   ©2016-2022  壹牛家长圈www.16jzq.com  Powered by©Discuz!
  ( 蜀ICP备16021970号-1 )|网站地图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