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聚壹牛,和更多牛爸牛妈们一起交流!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扯掉所有虚夸、浮夸的帽子,从“人”的角度来分析。什么“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园丁”,这些溢美之词,都说的是极少数老师,大概十万分之一的概率。说的更现实一点,这些跟我们绝大多数的孩子,没什么关系。绝大部分老师,都是极其普通之人。在做老师之前,并没有什么拯救中国教育的”高大上“想法。想做公立学校老师,无非是像公务员、医生、一样的铁饭碗。收入稳定。貌似一年还有两个假期。想的稍微长远一点,至少自己孩子上学,不会遇到糟心事儿。这点没必要讳言,好多家长对自己孩子的愿望,尤其是女孩,不就是,以后考个研、考个博,留校做个老师,就挺好的。
想做辅导班老师,无非就是短时间内高收入,干几年不干了,回外省市老家,凑个首付买套房,就很好。把辅导班老师这个行业,愣是干成了青春饭。我也不例外。好多好多家长朋友都留言问过我:“啊,老师,你是北邮研究生,怎么后来做老师了呢?”其实原因很简单,第一:周一到周五很自由,前提是不坐班!只周六周日上个班,我天生喜欢自由,无拘无束,最好谁都别管我。这是于我来说,比钱更重要的东西!第二:挣钱多,我研究生时就去当辅导班老师了,收入当时赶得上正常上班。当然是干的还不错的前提下。
无论是啥样的老师,他们没有人是圣人,都是极其普通之人。他们都会和绝大多数家长们一样,会碰到尴尬的妯娌关系,婆媳矛盾,自己孩子也有不会教的时候,也有管教自己孩子,整不明白的烦恼!也有“青春期”碰到“更年期”,令人无比郁闷的着急上火!年轻老师聊天时,也会说脏话,背后也会议论“咋还不涨工资”,“奖金啥时发”,“某某家长情商巨高,某某家长特别让人无奈和无语”等等诸如此类的问题。老师,和任何其他行业的人一样,非常、非常普通。绝大多数人,是把它当成了一个挣钱、吃饭的营生。之后,少数人才有把它干的更好的自我要求!
每个老师有自己的喜怒哀乐,和任何人都一样。因此换位思考,站在他们角度想问题,就能想明白很多问题。要想让自己的孩子获得关注,简单的很,从“人”的角度,从“人性”的角度去琢磨,即可很快得出答案。
1、老师对好学生的感觉是放心
绝大多数家长都会认为,老师肯定是关注“最好的好学生”和“最差的学生”,也就是两头儿的学生,这是从家长角度想问题,不是老师角度,其实真相远远不是这样。学习好的孩子,其实不需要关注。因为,你关不关注,他都好好学!所以,老师对“好学生”的印象是——放心。老师需要做的也较少,只需在好学生有问题时,答个疑即可。正因为这样,不需要老师操心,所以老师,都想教好学生,省心啊。
2、别送礼、别送钱
因为没啥用!只有极少数爱占小便宜的老师,会在乎家长送的恩惠。其实,绝大部分老师,都不会在意,觉得是个心理负担。再说,若这个老师特别在意家长送的礼,就指着这个,关乎自己生活幸福指数呢,满足自己的小小贪欲,那这个老师得渣成啥样了?还指着他能教孩子啥?这已经无关教师这个身份了,与个人有关!任何行业若有对小恩小惠,非常在意的人,基本上也没啥大出息。
若送了礼,顶多老师在讲课时,眼神余光扫到孩子一眼,心里瞬间本能想起的是,其家长送来的那点儿东西,反而不是什么好事儿。30~50人的班级,老师对每个学生的印象,心里其实就是几个瞬间,或者说,几个“标签”。有的孩子,在老师心中的标签,就是:“爱问、听讲认真、上进、机灵、有次作业没带……”若我们的孩子,在老师的心中的标签是:“上课听讲认真,前节课问过几个特棒的问题,对了,还有送过礼”。难道这不挺别扭吗?反正,我觉得不是什么好事儿。总而言之,“送礼,送钱”给老师,想让老师多照顾自己孩子,其实,这是从家长的角度来思考问题的,而不是老师的角度。要想让老师,给我们提供帮助,得从老师的角度,即,换位思考,去琢磨老师的心理。真正老师关注孩子与否,取决于孩子自己,这才是超级真相!
3、老师真正关注的是有反馈的孩子
这一点,完全是从老师的心理得来的。中国课堂,绝大多数是“一言堂”,若老师讲课半天,没人搭茬,没人回应。老师会崩溃。这样的局面,一般有两方面原因,第一是:老师不会提问!提问是有技巧的,如果课堂问题的答案是:好!不好!行!不行!是!不是!对!不对!等这样极其简单的答案,则课堂回复率、参与度会非常高!比如:你们十一放假不?这样写过程,对不对?老师帅不帅?会了吗?这样的问题,回复率极高。因为答案简单、低门槛!思考程度少!
如果问题的答案是:一个题目的分析思路,一个具体的具体解题步骤等这种需大段回复的内容,则课堂反馈会非常差。说的更直白一点儿,往往老师问一个问题,班里孩子没人理。比如:同学们,这道题怎么做啊?为什么,这道题这么做就对,同样的方法,换那道题就不对呢?这道题的更简单解法是什么?这种问题的正确答案,门槛高,需大量思考,有答错的风险,答错的风险,也就是会在其他同学面前丢人的风险。这对青春期的孩子,尤其重要。
上述内容,资深老教师都知道,但未必绝大多数老师会细想过这个事儿。因为,很多都是人性、心理学的东西,早已超出了”教学“的范畴。大多数老师都不会想这么细,或者说意识不到这些。所以,经常班级里面静悄悄的。这时如果有一两位学生,在课堂上比较活跃,会对老师的提问做出回复。即使回复不对!也会让老师不得不“关注”。其实,老师根本不会在意,问题答的对不对!而是有人理他!答对了,当然好!答错了,大家哈哈一乐,老师再顺带开个玩笑,你帮老师活跃课堂气氛了。
反过来想,老师问一个没人理,再问一个没人答,整个屋子静悄悄,你说老师多尴尬?!自然,老师会对课堂上回答问题的同学,无论对错,想不关注都难!并且还喜欢!毕竟“雪中送炭”,可比送礼时的“锦上添花”有用的多!这是我们40岁~50岁左右中学生家长,都无比清楚的社会规则!这就是,站在老师角度想问题,而不是家长角度!
4、多问
多问的孩子,自然会获得老师关注。因为一看那题,老师就知道题的难度,从而老师就更掌握了您家孩子的理解程度,学习进度、甚至哪种题型不会。更具体的:孩子是怎么思考的,他的知识盲点在哪?甚至,也有可能给老师下次讲课,提供例题。说的更直接一点,你让老师了解了你,他自然会关注你。当然,这指的是“有心想教好的老师”,混天儿的极少数老师,不在此讨论之内。
5、往前坐
这个可能比较适合辅导班。报名时报早点,若不按报名顺序,则每次去早点,坐第一排,想不关注你,都难!刚刚想打个哈欠,还没打完呢,就被老师眼角的“余光”扫射到了。多说一句,交同样的钱,这最后一排的效果,和第一排一样吗?当然不一样,除非是自制力很好的孩子。所以,多往前坐。
不管哪种方法,多关注的本质是:增加接触机会!说到根儿上,还得孩子自己努力,问问题也好,坐第一排也好,都是好好学习的方法,而不是目的。孩子好好学,比啥都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