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聚壹牛,和更多牛爸牛妈们一起交流!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在繁重的应考压力下,加上气候越来越冷,不少考生心理过度紧张,容易引起头晕、失眠、记忆阻滞等一些身体不适症状—“考试病”。关键时刻患上“考试病”,不仅学生着急,家长也跟着闹心。那么,“考试病”究竟该怎么治疗和预防呢? 压力大是主因 临近考试,一些学生出现了心悸、失眠、烦躁、喘息、口干、无食欲等现象,有的甚至恶心、呕吐、腹泻、手指震颤,难以持笔等。这些在考试前和考试中出现的反应,叫做“考试病”。 咸阳市第一人民医院康复科心理治疗师周红霞指出,压力是患“考试病”的主要原因。考试对学生来说,是一种应激源,它会使学生产生紧张、焦虑的不良情绪,也会使人体的肌肉、神经系统、腺体分泌等产生一些变化,从而导致一些生理上异常情况的出现,产生“考试病”。“考试病”使学生十分痛苦,想学学不进,不学不放心,整天如坐针毡,严重影响学生的学习和身心健康。 家长情绪化易使考生致“病” 另外,周红霞说,发生在家长身上的几种误区也是考生致“病”的主要原因,如喜欢“唱低调”的家长经常抱怨自己的孩子不如人,使孩子心理上产生挫败感,丧失自信心;“情绪化”的家长通常以测试分数论奖惩,考好了便大加奖赏,考糟了便严惩不贷,结果造成孩子心理失衡。 三个方法调节良好心态 考生们如何防治过度紧张的“考试病”、以良好心态应对考试呢?陕西中医学院第一临床医学院中医系副主任李永峰教授支招: 首先,要淡化考试意识,放松身心。有些考生在考试前的焦虑情绪大多是对即将出现的结果存在预期性的担忧,越临近考试,越要谈化考试意识,心理负担过重,反而“欲速则不达”。 其次,尝试“精神锻炼”,保持良好信心。面临考试,学生往往心里矛盾,可以试试“精神锻炼”,如信心动摇时,尽量想自己从前成功的地方,想自己的长处;复习太累了,听听振奋人心、昂扬斗志的歌;遇到解不了的难题,可以反复“打气”,稳住自己。 最后,科学用脑,劳逸结合。考前切忌“临时抱佛脚”,拼命开夜车,要保证每天睡眠不少于6~8小时,睡眠对恢复脑力,促进记忆很重要。人脑都有周期性兴奋期,学生要善于发现自己的“规律”,早起时精神振奋,可以先“啃硬骨头”,到有了疲劳感时再换一门课程,交叉复习,有张有弛,最大限度地开发大脑潜能。有了“考试病”的症状,则要以休息为主,彻底放松一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