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牛家长圈-

查看: 246|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让孩子练就爱的能力

[复制链接]
胡萝卜 该用户已被删除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5-5-14 10:59:04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相聚壹牛,和更多牛爸牛妈们一起交流!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作者:杨学强
来源:《会得用,孩子成大器》

感恩即是灵魂上的健康。
——(德)尼采

晨露今年10岁,在学校里是一名品学兼优的好学生,每次家长会,都会得到老师的表扬,她的父母对此相当满意。可是回到家的晨露好像变了一个人似的,一个突出的毛病就是自私。饭桌上,只要是她喜欢吃的,别人就别想吃;一上街就要买东西,从不听父母解释该月家用如何吃紧;亲戚家的孩子来家里,她的玩具和零食从来不让他们动,或者只有她先玩够、吃够才让给其他人;父母要她帮忙做点事几乎不可能。

有一天,爸爸在厂子里受了轻微的工伤,手不能沾水,让晨露帮忙洗个苹果,晨露就以写作业为借口没有去,直到妈妈回家,爸爸才吃上苹果。爸爸提起这件事就伤心,不明白这孩子怎么会这样不知感恩呢?

我们常听到父母抱怨:现在的孩子太自私,从来不替父母着想,可问题到底出在哪里?
其实,问题就出在父母身上。孩子出生时是一张白纸,很多行为习惯,包括感情的表达,都在于父母的引导。我们面对孩子总是善于施与爱,而不知道接受爱、索取爱。我们常看到这样的情景:妈妈给孩子买来了水果,孩子拿着水果给父母吃,父母一般都会说:“好孩子,你吃吧,妈妈(爸爸)不吃”;孩子见妈妈在做家务,想上前帮忙,妈妈却说:“你去学习吧,学习好就行,家务妈妈来做”……

就这样,父母一次次拒绝了孩子爱的天性和努力,渐渐地孩子就失去了爱别人的能力。他们习惯单方面地接受爱,认为这是理所当然的,甚至认为父母或者别人不需要爱的回报。所以很多孩子表现出自私、冷漠,并不是孩子天生如此,而是父母在生活中的不当行为造成的。

爱是一种双向的情感交流,即孩子在接受爱的同时,也希望去爱别人。孩子能够在爱别人的过程中练就爱的能力,得到别人的尊重和情感满足的体验。只有这样,孩子才能具有感恩心,也能在面对困境时乐观向上。

这里所说的向孩子索取爱并不意味着是父母和孩子斤斤计较,而是正常的教育行为,或者说是理智的教育行为。那父母应该怎样做呢?

首先,我们不要拒绝孩子爱的行为。

如果孩子把自己手中的“好吃的”递到我们的嘴边,我们不要拒绝,要坦然接受;如果孩子要帮助我们做家务,尽管他可能越帮越忙,也可能很吃力,但是我们要给他们机会,即使摔坏了东西,也不要指责。

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经举例说:“有一位火车司机,家里有妻子和3个女儿。在这个家庭里,他经常以细腻的方式向孩子们灌输这样的思想:我们做父母的将要比你们这些孩子生活的时间更少了,生活留给我们的欢乐也比给你们的少得多,所以你们要尊重我们,不要从我们这里剥夺我们理应享受的东西。在节假日,3个孩子承担了全部家务,让父母休息。这不仅成了习惯和传统,而且对孩子们来说这才是真正的节日。有时候妈妈买回好吃的东西,孩子们从来不会忘记跟父母一起分享。

有一次,已经是深秋时节,父亲从自家果园里找到3个被树枝遮住的苹果。这个品种的苹果在这个季节已经没有了。父亲把3个很稀罕的苹果拿回来分给3个孩子,每人一个,孩子们很高兴,每个人都把礼物欣赏了好几分钟。可是接着她们就躲到隔壁的房间里商量什么事情去了,她们回来时,把苹果分给父亲和母亲每人一个,而她们三个人留下一个。

其实父母从心底深处就期待着孩子们的这种行为。孩子们给予父母的东西,要比两只苹果珍贵得多。他们奉献的是自己的一片心和发自内心的爱。

这种高尚的情操是怎样在孩子的心里觉醒的呢?事实上,每一个孩子都愿意把最宝贵的东西奉献给父母,但是遗憾的是许多父母不懂得孩子心中还有这种爱的源泉,主动拒绝了孩子的爱。而当这些最初的情感被磨灭了以后,再想用千言万语的道德说教去唤醒它们就很困难了。

其次,不要爱得过度,没有分寸。

爱孩子是父母的天性,这没有什么可指责的,但是没有节制的爱会让孩子迷失了方向。
有位爸爸说,自己的儿子出生时难产,出生后马上就被送进了儿童医院的新生儿救护中心,足足护理了一个月才回到家,所以全家人对他格外疼爱,他是家中的绝对核心。吃饭时最好的菜会放他面前,看电视选什么台由他决定,节假日去哪里玩由他说了算。儿子成了家里的主宰,他对自己拥有的一切已觉得理所当然了。后来,妈妈做了一个手术,让儿子给倒杯水,正在打游戏的儿子说:“你自己去吧,没看见我在打游戏吗?”
这样的孩子就是因为接受的爱太多,但是没有人要求他给予回报,于是便不知爱人。所以,父母不应事事顺着孩子,要适当地拒绝他的要求,让他感受挫折,才能体会父母对他的爱。

最后,给孩子提供施爱的机会。

要舍得让孩子分担自己肩上的担子。父母遇到为难的事情,可以讲给孩子听,让他一起出主意想办法;长辈身体不舒服或生了病,告诉孩子他们应该做哪些事情。久而久之,爱心会在孩子身上扎根。

知心姐姐卢勤在这方面很有心得,他的儿子叫李悦,由于卢勤工作很忙,常常加班,不能按时回家,平常家里都是爸爸做饭。李悦上四年级时,一天他爸爸要出差,卢勤有意做出为难的样子说:“这可怎么办哪?你爸出了差,我下班还要赶回家做饭。”儿子拍着胸脯神气地说:“爸爸不在,还有我呢!”卢勤马上现出“恍然大悟”的神情,“哦,对!对!还有你,你也是个男子汉!”第二天,李悦放学后早早地回到家,炒好两个菜,放在盘子里,还用碗扣上。卢勤一回到家,儿子马上说:“妈妈,您快去洗手,我给您盛饭去!”卢勤“听话”地洗好手,坐在饭桌前。儿子盛来米饭,卢勤大口大口地吃起来。儿子看着妈妈问:“味道怎么样?”“味道好极了!”卢勤说。“和我爸做的菜比怎么样?”儿子又问。“比你爸强多了!”卢勤夸张地说。经过这次的激励,李悦一有机会就抢着给全家做饭,长年累月,他竟练出了一手好厨艺。

每次卢勤和儿子出去买东西,卢勤都是甩着两手优哉游哉地走,儿子则拎着大包小包在后面跟着,当妈妈的一副自豪的样儿——“有儿子和没儿子就是不一样!”母亲看似无心实则有意的引导,让儿子从小就有了男子汉的责任感。每每看到妈妈做事情费劲儿时,他都会说“让我来”,在他眼里,照顾妈妈是天经地义的事情。

国外心理学家认为,感恩是一种正面情绪,是幸福感的基础,懂得感恩的人会珍惜别人的给予,善待别人;感恩是强大的动力激发系统,一个人获得他人帮助之后,可以激发他的善举尽力回报他人。因此,从小教会孩子心存感恩,对人体恤,站在别人的立场上理解他人的情绪,会使他的心灵存有一份真与善的美,使孩子的内心变得更富足和美好。

父母爱孩子是天经地义的,那么怎样才能在孩子心中播撒下关心别人、爱别人的种子呢?最好的办法就是让孩子先爱父母,懂得回报。这样孩子便逐渐学会对别人的精神世界抱敏感、关心的态度,始终把别人的欢乐和疾苦放在心上,而不是只会享受别人的爱。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支持支持 反对反对
更多的资源共享和互助成长,敬请大家关注壹牛微信公众号: “壹牛升学资源圈”和“壹牛家长圈”。搜索微信公众号“sxquaner”和“www-16jzq-com”添加关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让社区更精彩

  • 办公地址:成都青羊区通惠门路3号锦都1期18楼3号(浦发银行楼上)【地铁2号线通惠门站D出口、地铁4号线宽窄巷子站B出口】
  • 工作时间:周一到周六 10:00-17:00
028-86691808

关注我们

反馈建议:985052335@qq.com
Copyright   ©2016-2022  壹牛家长圈www.16jzq.com  Powered by©Discuz!
  ( 蜀ICP备16021970号-1 )|网站地图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