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牛家长圈-

      查看: 273|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优秀,不是比别人能“秀”

      [复制链接]
      胡萝卜 该用户已被删除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5-7-6 11:46:35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相聚壹牛,和更多牛爸牛妈们一起交流!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文:关小凤
      原文刊载于《人生是长跑,孩子要慢胜》

      赶场女孩是虚荣妈妈的“表演工具”

      案例:

      星期天,我接到一个搞少儿音乐的朋友的邀请电话,说他要带自己的学生到某社区参加一场少儿演出,希望我能参加,顺便为他的音乐社作一下宣传。

      我们到场的时候,演出大厅已聚集了许多家长和小朋友。其中一个叫王飞飞的小朋友,表现得特别出色、惹眼。小女孩长得清秀可爱,虽然有许多家长围观,她仍然能十分大方地在众人的目光中翩翩起舞。而在小飞飞的旁边,站着的是她的妈妈,一个叫陈冲的女士。陈女士一边得意地看着女儿的舞姿,一边对旁边的人炫耀说:“我这女儿,乖,从三岁起就开始学舞蹈,现在都学了四年了。看到了吧,她跳得多专业!在我们小区,我女儿是跳得最棒的一个,她可是我们小区的大名人呢!哪里有什么活动,差不多都要邀请我们家女儿前去表演呢……”

      也许是受到了母亲的鼓励,小女孩跳得更欢了。这时,一个小男孩挤出人群,靠近了小女孩,可能是想更清楚地看她的表演。没想到,小飞飞突然停止了跳舞,用和她年纪极不相称的神情,对小男孩不屑地说:“请离我远点,小瘪三……”

      小飞飞出其不意的谩骂,惊呆了旁边的围观者,也明显地伤害到了小男孩。小男孩不甘受辱,站起来狠狠地推了小飞飞一下,转身噙着眼泪跑开了。而更让人们诧异的是这位做妈妈的表现,她一把抱住了女儿,竟然责骂刚才的男孩无礼,并安慰女儿说:“我们家飞飞越来越优秀了,懂得拒绝那些下流的东西了……”话音未落,就引起旁边许多家长的不满,纷纷向这对骄傲的母女俩投去白眼。

      陈女士对女儿的教育,很明显存在着误区。所以,散场的时候,我想找到陈女士,和她谈一下孩子的行为教育问题,但找遍了人群,却没发现这位母亲的身影。旁边一个人告诉我们说,还没等演出结束,飞飞的妈妈就带着女儿离开了,说是要去参加一个什么朋友聚会,飞飞的舞蹈表演是压轴戏呢……


      我想起飞飞的母亲在开场前说的话,明白这位母亲已经陷入了一种怪圈。这位妈妈不但误解了“优秀”的概念,更加错误的是把女儿的所谓“优秀”当成显摆的工具了。这样的教育方式,不但培养出了超出女儿年龄的虚荣,也对女儿误导了真善美的概念,让虚荣和清高把女儿和外界隔离了开来,对飞飞的成长十分有害。

      果然,那位朋友在后来一次谈话中告诉我,飞飞在生活中几乎没有朋友。可她的母亲对此根本不在意,总觉得女儿是最优秀的,所以她把注意力大部分都放在如何带女儿去参加各种表演上,并寻找一切可以让女儿露脸的机会。而飞飞在这样的环境中,小小年纪就学得十分势利,对同龄朋友表现得骄横无礼,小朋友们也越来越远离她。

      陈女士教给女儿的,不是人性中应该有的善良和其他美德,她在孩子懵懂之时,就不停地给孩子灌输那些虚荣的观念。在这样的环境中长大,我们不敢想象孩子的性格和人生会是什么样子,但有一点可以肯定,她的人生绝对是有欠缺的。

      少儿时期,大人可以发现孩子的一些特长,在这些特长上精心培养,以便让孩子将来在人生的舞台上有更多的选择,这对孩子的成长是有利的。但如果把孩子的某些天分当成可以炫耀的资本,并因此忽略了对孩子其他方面的培养,比如德育方面的教育,那就是父母的严重失误了。

      就如那位聪明的飞飞,才刚刚七岁,就那么世故、骄横。这种和她年纪不相称的世俗和功利的确让人心惊,但飞飞的母亲却丝毫没有注意到这些。她根本没有觉察到自己的错,她像许许多多的年轻父母一样,抱着望女成凤的心情,想让孩子表现得更优秀一些,想让孩子尽早地适应这个社会,但这种做法却偏偏适得其反,反而扼杀了孩子的天性和童心。

      一个孩子,正是天真烂漫之时,如果他们的世界里少了鲜花开放,少了应该有的天真烂漫,没有了“嗡嗡”唱歌的小蜜蜂,没有了穿着花衣在春天里飞的小燕子……我们不能想象,这样的孩子心理会健全,他们的心灵里怎么会有爱?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位老师,同时也是孩子们人生路上的第一位导师。聪明的父母们,想让孩子优秀而健康地成长,就应该懂得尊重孩子的本性,别把优秀当成作秀,为了满足一时的虚荣心,而不惜采用杀鸡取卵的方式,把孩子本性中的天真、善良和美好品德给生生地扼杀了。

      优秀的“双面人”

      中国第一代“小皇帝”“小公主”们,如今已经成长为年轻的父母,开始培养新一代的独生子女。他们和从前的父母们一样,对自己的孩子爱到骨子里。他们像从前的老辈人一样,几乎把所有的心血都倾注在了自己的孩子身上,希望自己能培养出一个比自己更优秀、更超群的下一代。

      平心而论,这些年轻的父母们想法值得肯定,但具体到实际的教育上,有些父母的做法却让人不敢苟同。他们往往从一个极端走向了另一个极端,在孩子的教育上,闹出了很多让人痛心的事。

      一个优秀的孩子,不光有健康的躯体、聪明的头脑,他还应该具有独立的人格、自强不息的进取精神。但现在的年轻父母们呢?他们把对优秀的理解肤浅地停留在孩子“读了多少书”“几岁之内认识了多少字”等内容上。他们一切本着“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这条原则来教育自己的孩子。其实,这些父母真正忽略了作为一个优秀的孩子应具备的最重要的品德:自立、自强、包容、关爱。

      因为这些错误的教育方式,许多年轻的父母们不但没能培养出优秀的孩子,反而培养出了让他们自己都目瞪口呆的孩子,这实在是得不偿失的一种教育方式。

      案例:

      “唉,真是郁闷,我真不知道该如何教育他了。我只是希望让他更优秀一些,没想到却把他教育得连自己的生活都不能自理……”大呼郁闷的女士叫虹,是一个八岁男孩的母亲。虹的孩子叫周立志,刚刚过了八岁生日。从孩子出生那刻起,当妈的就决定把孩子培养成一个小“神童”,一个“超级天才”……为了让孩子从小就与众不同,当妈的真是费尽了心思。

      孩子刚牙牙学语,虹就开始教儿子背古诗、《三字经》等,尽可能地把儿童启蒙读物买来,一齐上阵;稍大一些,她又送儿子进了“天才英语起步班”,当妈的说,没准孩子将来会出国留学,所以外语得从小抓起;孩子五岁的时候,她又把孩子送进了奥数神童班……一切一切,虹为孩子几乎倾尽心血,把自己能做的都做了。

      孩子也的确争气,在妈妈的精心栽培下,孩子从学前班开始,成绩就一直名列前茅。这样聪明的孩子,虹该高兴才是,但让她叫苦连天的却是孩子在其他方面的缺陷。孩子从不做值日,为此,老师经常批评他。没办法,只好在轮到孩子值日时,妈妈或者爸爸去代劳。而在家里,孩子更是比小皇帝还像小皇帝。八岁的孩子了,每天早上穿衣服还要妈妈帮忙,不会洗碗,不会拖地,不会整理自己的书桌;有时放学回家,第一件事就是让父母帮忙系上在学校就散开的鞋带……

      “我真怀疑,我的孩子是不是比别人智商低呀?”虹苦恼地说。为了让孩子学会自己动手,她几乎用尽了办法。她坚持早上不给孩子穿衣服,但孩子磨磨蹭蹭会迟到。害怕孩子上学迟到的母亲,只好再次拿起衣服帮孩子急忙穿好。

      一个八岁的孩子,在学校里学习表现非常出众,但回到家里却像一个从不抬手的泥塑像,这的确够让家长揪心的。但仔细询问了小立志的成长过程,却不得不说,孩子的一切,都是当家长的一手造成的。孩子小时候,为了让孩子学习那些所谓的精英教程,当妈的就千方百计地哄着孩子,满足孩子的一切愿望,甚至怕累到了孩子,替孩子承担了一切他本该自己动手的事情。结果,自然而然地把孩子培养成了一个除了看书、学习,对其他一切事情都漠不关心的“冷漠少年”。

      虹的错误在于,认为孩子只有在知识上有所成就,能够超过小朋友们,才算是优秀,而忽略了一个孩子本身成长的自然规律。她把所有的关注都倾注在了孩子的学习上,而对于本该随着孩子的年龄一起成长的动手能力给生生地扼杀掉了。

      做父母的希望孩子优秀,抽出更多的时间来教育孩子学习,这本身没有错。但是,教育孩子动手,学会做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其实也是优秀教育的一种。而孩子的优秀,也并不只是表现在他学了多少知识、他会多少种语言上面。

      在生活中,像小立志这样的孩子并不在少数。这些孩子有着优秀的学习成绩,但在动手能力、自立方面,却很让人担忧。有些孩子十几岁了,竟然不认得田里的农作物,去基地学习,看着麦苗说成是韭菜。这样的孩子,谁又能说他们是“优秀”的呢?

      一个优秀的孩子,他的优秀是表现在整体素质上的。任何一方面的残缺,都不能让他成为一个真正优秀的孩子。为了让孩子比别的孩子跑得快一些,一些家长看到什么补习班、神童班,也不管孩子多累,也不管适不适合,都给孩子报上。于是,这些新一代的“贵族”们,只得在父母的陪同下,上刑场一样赶赴各种各样的技能室、培训班,接受着那些看似最为温情的“酷刑”教育。

      在这种高压教育下,的确有一些孩子按着父母的意思走向了所谓的“成才”之路。这些孩子在别人羡慕的眼光中,在大人们为了让他们学得更多而心甘情愿地付出辛苦时,会觉得这是自己应该享受的待遇,而不明白人与人之间应有的关爱和爱心。他会拒绝本该自己动手去做的事情,久而久之,就会形成“超级懒惰症”。

      所以,要想培养出一个真正优秀的孩子,就要放眼孩子的全面教育,别只盯在孩子的知识上。因为一个四体不勤、五谷不分,也不知道关爱和美德的人,学再多的知识,也是一些聪明的“残疾”,哪里还能谈得上优秀呢?

      疯狂教育“秀”得过了头

      不可否认,当前的许多家庭,因为只有一个孩子,家长寄予孩子的希望就会更高,更渴望孩子成为“优秀”的奇才。于是,许多家长们热心于教育投资,甚至不惜自己勒紧了腰带,也要供养孩子学习。但这样做,有时并没有让孩子真正“优秀”起来,反而给孩子带来了意想不到的伤害。

      这是因为许多家长在孩子教育伊始,就始终坚持一条原则: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阿芳和她孩子的故事,我是听朋友们讲的。每每谈起他们,朋友都很同情,说真难为了这个可怜的女人……

      三年前,因为丈夫有外遇,阿芳和丈夫离婚,带着儿子牛超独自生活。阿芳是一个很要强的女人,离婚的痛苦让阿芳把所有的精力都放在了儿子身上。她发誓一定要把儿子培养成才,让失去父爱的孩子能有一个辉煌的人生。

      对孩子寄予厚望本无可厚非,但阿芳的育才计划使其陷入了一种极端。为了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阿芳给孩子制订了严格的学习计划。孩子从三岁起,就被阿芳送入各种学前班,进行提前教育。这当然要花费阿芳大部分的薪水,而她只是一个普通的护士。要支付生活的全部开支,再大笔地投入教育,生活就显得捉襟见肘。

      有一次,一个同事到她家去,惊讶地发现阿芳的一日三餐竟然简单得让人难以想象,全是馒头泡汤,或者是米饭青菜。有人劝阿芳,别这样苦自己,再说你报这么多培训班,孩子也吃不消呀!但阿芳却拿出孩子在各个培训班里获得的各种证书,说:“这一切的付出值得。只要孩子能有出息,自己受再大的苦也值。”为了让孩子早日成才,阿芳用尽了全部的精力,并给其安排了严格的作息时间,同时还严厉地规定,孩子必须完成每天所学的内容,否则不许吃饭。

      有一天,阿芳的家里传出孩子撕心裂肺的哭声,夹杂着阿芳的怒骂。邻居们敲开门,只见阿芳的脸气得发白,而孩子正满脸眼泪地跪在地上。原来,因为孩子一道题没写好,阿芳罚他不准吃饭。孩子实在太饿了,就趁她上厨房的那会儿,抓起桌上的馒头就吃,结果,被阿芳狠狠地揍了一顿。虽然邻居们劝开了阿芳,但孩子却因紧张惊吓和过度劳累、饥饿,一下子病倒了。孩子住院期间,阿芳的同事们去看望孩子,没想到孩子却天真地对她们说:“阿姨,住在医院里真是幸福呀,再也不用紧张地写各种作业。我最大的理想,就是永远住在医院里不出来……”

      看着人们愕然的目光,阿芳也一脸委屈:我还不是为他好,想让他有一个好的将来……很多家长对孩子寄予无限希望,但是,凡事做得过了头,就是病态了。

      孩子自有自己的人生。作为父母,可以对孩子有所期望,但不要把自己的意愿强加于孩子头上,给孩子造成过大的精神负担,从而影响了孩子的健康成长。

      父母希望孩子成为科学家,那么,首要的工作就是培养他对科学的兴趣;你想让孩子成为歌唱家,也得看孩子是否有这方面的天赋。父母不能凭着自己的心思,一味地把孩子看成是一件父母可以随意打造的物件,填鸭一般强行灌输给孩子接受不了的东西,或者让他接受超出他承受能力的学前教育。打着教育的幌子,人为地让孩子提前进入各种社会角色,只会增添他的厌世心理。而这些强迫性的引导和给予,看似对孩子很负责,其实是恶意地强暴孩子的人生。

      此外,教育孩子,也并不是作秀给别人看。“我家的孩子如何如何优秀……我家的孩子是个如何如何的天才……”大多数这样做的家长,其实说穿了,是一种虚荣心在作怪。这些父母,心里总是在暗暗攀比,眼睛总是盯着别人的孩子,羡慕别人的孩子如何优秀,生怕自己的孩子赶不上,所以逼迫着孩子迎头追赶。这是孩子的悲哀,其实更是做父母的悲哀。因为这些父母们自己心里对“优秀”的概念就是模糊的、不明确的,所以在教育孩子时,难免出现严重的失误。

      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父母,在教育孩子的同时,可以参考一些成功人士的成长经历。其实,很多成功的人,在幼年时,可以说大部分未接受过那些所谓的天才教育,他们只是凭着对某一件事情的强烈兴趣与爱好,自己去研究、钻研,才在他们喜欢的领域取得了傲人的成绩。

      所以,想让孩子成才,父母千万别在“秀”上大做文章。别以为孩子会几种外国语言,就是超群优秀;也别认为自己的孩子比别人家的孩子学的东西多、学得好就是优秀。想让孩子优秀,就要注重培养孩子的爱好和兴趣,让孩子快乐、健康地成长。

      优秀是心灵开出的花朵

      父母们都希望自己的孩子优秀,但怎样才算优秀,在许多人的心目中,却有不同的注解。

      有的父母觉得,孩子的学习超过别人的孩子就是优秀;也有的父母认为,孩子从小学习各种技能,不输在起跑线上,就是优秀……因为有着这样的心思,这些父母们,几乎像打造机器一样,打造着幼稚的孩子,还美其名曰是打造“天才神童”,是为孩子的一生考虑。

      在这个世界上,人们可以怀疑一切,但唯独不能怀疑父母对孩子的爱。这种爱,是世界上最伟大也最无私的一种爱。但是,当父母们借着“爱”的名义,去对孩子施加孩子的年龄所不能承受的重任时,这种爱就变了味,就变成了一种温柔的伤害。

      这些父母,往往一味地按着自己的意愿,制订所谓的教育计划。他们从来不反思自己的教育方式是否正确,认为自己做的一切都是源于爱,当然也就是正确的。其实,这些父母往往是错误地理解了“优秀”,把优秀当成走秀的T台。这样,不但对孩子的成长无益,甚至还会把一个也许本应该优秀的孩子整成一个“残缺”。

      高尔基曾说过一句话:“爱孩子,那是母鸡也会做的事,可怎么爱却是一门高深的学问。”在动物界,许多动物妈妈们为了自己的宝宝能更适应恶劣的生存环境,在宝宝很小的时候,家长就开始教它们捕食和抗拒天敌的种种办法。

      现在的家长,大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是最优秀的。这是爱的表现,但他们在如何让孩子变得更优秀的问题上,却表现得十分盲目,甚至有些极端。许多家长错误地认为,一个优秀的孩子,就是用知识堆积出来的。于是,在孩子很小的时候,家长就强迫孩子去参加各种类型的学习班,总觉得给孩子灌输得越多,孩子似乎才越优秀。这样,父母就不自觉地把自己陷进“秀”场里,为了这些“秀”而做出种种违背孩子天性以及违背孩子健康成长规律的事情来。

      这是一个让人值得仔细品味的盲目行动。

      在公园或者丛林里,人们对于一棵幼树的最大期望,就是它赶快长大,绿树成荫。而对于那些花花草草,也是希望按着它们的自然规律来开花结果。期望一朵花开得更美丽,期望一片草坪长得更平整,这些都是非常自然也很容易达到的期望因为人们的这些希望,不违背植物的生长规律,不破坏它们的天性。但在生活中,很多父母们的做法就有些过火了。他们往往对一株幼苗似的孩子,打着爱的名义,去做一些自以为正确但其实是违背自然规律的栽培和灌溉,这无疑是拔苗助长。

      真正的优秀是内外兼修。外表的光环和优秀只能愉悦一时,而内在的优秀与健康的人格,才是孩子终生受用的资本。

      在现实中,这样的父母并不少,他们把自己的错误理念当成教育孩子的范本。为了让孩子优秀,甚至逼迫孩子去学习各种他们不能承受的知识,不但违背了孩子的成长规律,还给孩子的身心造成了很大的伤害。

      打开电视看新闻,有关孩子早熟、性格孤僻偏激的报道层出不穷,让人暗自心惊。是谁让这些孩子们失去正常的孩子天性,变得如此让人忧心?答案还是父母。

      这些孩子的父母,在教育孩子之初就走进了误区,把“优秀”的含义错误地理解成走秀,以为优秀就是人前人后地卖弄,就是能够赚取人们羡慕的目光。这些父母没有想过孩子正处于身体和心灵发育的重要阶段,忽略了孩子德智方面的教育。

      其实,真正的优秀是德才兼备,是知识的丰富、内心的涵养、品性的修直。人之初,性本善。孩子的天性是天真烂漫,在孩子的人生起步之时,就应该抓住孩子的这些特质,把孩子培养成一个充满自信、真正乐观向上的孩子。

      古往今来,那些青史留名的,或者人们津津乐道的,哪一个不是德才兼备的人?就如央视著名主持人杨澜,提起她,除了羡慕她在工作和事业上的成功,人们更欣赏的是她的人品和涵养。她温文尔雅、美丽知性,在工作上却又果断干练、雷厉风行。正因为她有着深厚的内在修养,所以才赢得人们发自内心的称颂。

      法国著名的教育家和思想家卢梭说过这样的话:“人生当中最危险的一段时间,是从出生到12岁。在这段时间,如果不能摧毁种种错误和恶习,它们就会发芽滋长,及至以后采取手段去改的时候,它们已经扎下了深根,以致永远也不能把它们拔掉了。”

      所以,年轻的父母除了猛抓孩子的学习,更应该注重培养孩子的品格修养。只有这样,才能培养出优秀的孩子。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支持支持 反对反对
      更多的资源共享和互助成长,敬请大家关注壹牛微信公众号: “壹牛升学资源圈”和“壹牛家长圈”。搜索微信公众号“sxquaner”和“www-16jzq-com”添加关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让社区更精彩

      • 办公地址:成都青羊区通惠门路3号锦都1期18楼3号(浦发银行楼上)【地铁2号线通惠门站D出口、地铁4号线宽窄巷子站B出口】
      • 工作时间:周一到周六 10:00-17:00
      028-86691808

      关注我们

      反馈建议:985052335@qq.com
      Copyright   ©2016-2022  壹牛家长圈www.16jzq.com  Powered by©Discuz!
        ( 蜀ICP备16021970号-1 )|网站地图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