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牛家长圈-

查看: 496|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中国学生的最大问题,是缺乏自我成长的能力!

[复制链接]
胡萝卜 该用户已被删除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5-12-30 18:56:11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相聚壹牛,和更多牛爸牛妈们一起交流!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放在国际竞争的舞台上看,中国学生最缺乏什么样的能力?
羊曦在英国学习工作近十年,在他看来,太乖,缺乏自我成长的能力,是他在中国留学生身上看到的最大问题。
明白自己要什么,并不惧失败地坚持下去,这可能才是孩子是否有一个大未来的关键。
这些能力该如何培养?让孩子从小接触项目式、实践性的活动,对孩子自我探索和成长有着不容忽视的意义。

文/羊曦 编辑/吴妍娇



在英国生活了很多年,我见到过许多形形色色的中国小留学生,从他们身上我看到的最大问题是,这些孩子都太乖了,太听话,却不太知道自己想要什么——他们高中是爸妈选的,大学是爸妈选定,甚至连专业和对象也是爸妈选的,我看过太多这样的例子。

在中国的教育语境里,“听话”看起来似乎并没有什么不好,但一到国外,这样培养出来的孩子立刻显示出他的问题:不知道自己要什么,缺乏主动思考的能力。

没有人生而知道自己要什么,而自我探索,是国外教育中非常重视的一种能力。但凡在经历过面对困难时从茫然到坚定这样心理历程的人,都会明白:内在动力,比任何铺好的道路都能激发人的成长;对于那些一直要跳过自己思考环节,习惯于向外寻求“指令”的孩子而言,则可能会一直错失这样的成长。

而这样的成长,可能是海外教育给予孩子的,比学历本身更重要的东西。

2006年,我从江苏宜兴考到英国的Lucton School,成为那所学校建校300年来第一个来自中国大陆的学生。刚开始留学的时候,我也不确定自己想要什么,只知道要考个理想的大学。

在中学里,我开始对经济这门科目感兴趣。如果在国内,学生对一门课感兴趣,大概也只能是抱着书本浮想联翩,但是在国外,学生可能随时开始,尝试他有兴趣的东西。在Lucton School,我创立了英国西南区的第一个学生企业。

这大概是我在商业领域的第一个尝试,这次尝试也使我认识到,“建立企业”只是探索自己能力的一个开始。

我和经济老师Tim Nelson一起向家长分发股份、募集资金,募得了1000英镑,去家居卖场买了一个木屋,招募了一批学生,经营起了一家学生商店。它让我发现我的一些不足:思维不成体系、对数字不敏感、对全局的把控不够……

我在这第一次商业“试水”中发现自己的缺失,然后引领了我大学专业的选择——统计专业。

如果没有这样的尝试,我大概会在大学中选择经济学或物理专业,可能会走上一条学者的道路,也有可能走到一半才发现自己不适合。但在中学时的这次尝试,让我早一步看到自己的“真相”,选出真正适合自己的专业,将自己的弱点转为强项。

进入大学之后,我从大一就开始为自己的工作做准备,尽管回过头来看,那是一系列“试错”,却为我攒下了非常宝贵的经验。

2011年,我录取了伦敦大学学院(University College London,15/16年QS世界排名第7位)的统计、经济及金融专业(BSc Statistics, Economics and Finance),隶属统计系。

这所学校出过32位诺贝尔奖得主和3位菲尔兹奖得主(其中包括在 UCL完成博士学位的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被誉为"光纤之父"的高锟);知名校友包括圣雄甘地、泰戈尔、伊藤博文、小泉纯一郎、贝尔(电话发明者)、Edwin Waterhouse(普华永道的创始人之一),以及《盗墓空间》导演克里斯托弗.诺兰等等。

如果不知道自己要什么,考进这样一所学校,多数学生可能会大大松一口气,然后慢慢跟着进度学习就好,但这样的学生,可能临到毕业,就会发现,好像课业成绩是不错,但也错失了很多机会。

在伦敦能留下来工作是不容易的,我是从大一开始就着手准备。大一我投了在伦敦的5份实习简历,当时全部投的是投资银行的,一个所谓的Spring Week的项目,即让大一学生在4月实习1周——全部石沉大海。

于是在大一的暑假,我去康奈尔大学学习了金融经济的暑期课程。这次学习的过程又是一个很好的试错案例——随着对金融的了解逐步加深,我对投行逐步失去兴趣,把方向修正为了咨询。

第二个学年我一口气申请了24家的暑期实习机会,仍然没有成功。这样的结果对自己的打击是很大的,对自信心有着强烈的冲击,甚至让自己迷失方向。但因为之前的试错经历,我坚持了下来。

相较之下,同时期,“不知道自己要什么”的学生们,大一通常都没有申请实习。而我虽然也不知道自己最终要什么,但是乐于探索,在探索的过程中觅得了答案。

在大二,当他们也遇到同样的困难时,他们就比较容易放弃。而我有了许多试错的经验,在这个心理的挑战前,心理上没输。

时间到大三的时候,我已经累积了29次丰富的失败经验,于是在面试中被毕马威伦敦办公室当场录取了。

基于我自己的经历,有时候我会一直去想,在英国的求学生涯到底给了我什么?一个好专业吗?一个好学历吗?其实都不尽然。这段经历第一让我在年纪还小的时候,有机会见识到更广阔的世界,更真实的做事情的方式;第二是让我获得不惧失败的勇气。

实际上,这两条也是一回事。多尝试才能开阔眼界,反过来,见识多了才更愿意进一步尝试新的可能性,从这些经历中,他才会越来越明白自己想要什么,当一个人在做自己真正想做的事情时,他才是不怕失败,不会轻言放弃的。

还是开头那句话,知道自己要什么,这是一种应该从小培养起来的重要能力。

无论在英国还是美国,实际上他们已经很注意从小培养孩子的这种能力了。为什么英美同龄人看起来远比我们的孩子成熟?那是因为他们从小学开始,便开始接触无数这样自我探索的活动。

无论学校还是社区,都乐于通过各种活动帮孩子把“小想法”变成现实,从小要求他们一种符合规则的方式,或者说商业社会的方式,一步步落实自己的计划;到了中学,又会有各种商业竞赛等待他们加入。

这些形形色色为学生准备的商业竞赛项目的确可以兼容很多锻炼孩子的维度,在一个既有导师指引,同时有竞争、有压力的环境下,融入自己的小团队,完成一个项目,在这个过程中,不仅激发孩子的创意,也开启了他们的自我意识。而在中国,这样项目化、实践化的锻炼机会,实在要比英美中小学生少得多。

而只有一个在小时候实现过自己奇思妙想的孩子,大起来才有可能真的改变世界。

文章转自:外滩教育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支持支持 反对反对
更多的资源共享和互助成长,敬请大家关注壹牛微信公众号: “壹牛升学资源圈”和“壹牛家长圈”。搜索微信公众号“sxquaner”和“www-16jzq-com”添加关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让社区更精彩

  • 办公地址:成都青羊区通惠门路3号锦都1期18楼3号(浦发银行楼上)【地铁2号线通惠门站D出口、地铁4号线宽窄巷子站B出口】
  • 工作时间:周一到周六 10:00-17:00
028-86691808

关注我们

反馈建议:985052335@qq.com
Copyright   ©2016-2022  壹牛家长圈www.16jzq.com  Powered by©Discuz!
  ( 蜀ICP备16021970号-1 )|网站地图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