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聚壹牛,和更多牛爸牛妈们一起交流!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标题:修身养性 孔说子,“吾未见好德如好色者也。”此话正解:“我没有见过好美德修养像好美色一样的人。”孔子发出这番感慨是因为卫灵公宠溺第一夫人南子,这南子水性杨花,红杏出墙,卫灵公明知究里,却因南子貌美如花善于卖萌而不加追究,孔子异常失望,于是有此感慨,甚至在另外的场合还说过一句“已矣乎,吾未见好德如好色者也。”于是想起《礼记》的话,“饮食男女,人之大欲存焉”,我们的理智往往屈从于情感,这是客观存在的事实。你看现实中的不少人,说起理想道德来,嘴上一套一套的,但是一碰到麻将什么的客观的诱惑,自己说的一切就都丢到爪哇国去了。从心理学的角度说,任何知识和道德,如果没有情感的参与,往往不能成为其真正的修养。如果我们对某种学问,对某种美德的追求,变得能够像对美食美色一样的喜欢,那我们什么事情做不成呢?达到这种境界的人,就会“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 对美食,喜欢易;对美色,喜欢易;对游戏,喜欢易。不喜欢那才不正常。 对美德,喜欢难;对艺术,喜欢难;对文化,喜欢难。要喜欢那需要培养。 我们怎样让一个人养成对美德、艺术、文化的喜欢变得比对美食、美色、游戏更喜欢? 我的经验是: 其一,浸泡。你看那些书香门第出身的人,为什么对某种艺术或者文化或者科学就那么痴迷呢,人家走的是耳濡目染的路线,我给你天天泡,不喜欢上不爱上那才是奇了怪了。 其二,肯定。有人说我家只有饭香,只有酒香,就没有书香,怎么办呢?现在的资讯这么发达,有某种修养的人多么可爱,你分分钟时间就可以让孩子看到感受到,让孩子见贤思齐你是做得到的。孩子如果取得了某个阶段性的成绩,你是不是郑重其事地为他做过总结,举行过什么仪式,现在的孩子,就喜欢这个。比如,孩子会完整地背《弟子规》或者《道德经》了,你是不是邀请三五亲朋,为其搞过什么分享会?孩子需要这个,喜欢这个,但你有没有这个意识? 其三,陪伴。和孩子一起成长,是独生子女家长的宿命,其实孩子从来没有要求自己的父母成为自己的老师,但由于没有陪伴,孩子一定是需要一个和他一起追求某个东西的人。要孩子读书,你也得读书;要孩子练琴,你也得摸摸琴,要孩子参加某个体育项目,你至少是为他鼓掌的人。 邱泓又“生活国学”(0012) 标题:一个“习”字的启发 我们这一代人,从小接触的也不是什么古文的东西,开学第一课是《我爱北京天安门》,从这种教材中走出来的人,脑子里只有阶级斗争,反帝反修,破除四旧这些东西。那时的我们真的相信“与天斗其乐无穷,与地斗其乐无穷,与人斗其乐无穷”。斗来斗去,身上穿的,嘴里吃的,脑子里想的,都很匮乏。第一次接触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这样的文绉绉的话的时候,自己已经成了老师,当时也只能照本宣科地告诉学生,“学习并且常常温习它,不也很快乐吗?有朋友从远方来讨论学问,不也很高兴吗?别人不了解你,你却不生气,不也很具有君子风度吗?”学生们当然也只有像鹦鹉一般地吼,但吼来吼去都还是记不住,大家都喊比学外语还难。为什么,因为我们无知地割断了传统与现代的脐带,我们已经无法聆听我们的先辈的情感密码。那是上世纪八十年代吧,也就从那个时候开始,我常常一个人啃那本我自己也读不懂几个字几句话的《论语》,在这个过程中招来不少的批评和嘲讽,也不晓得是为什么而坚持下来的,读得多了,渐渐地明白,那个“习”字,是“習”的简化,是一个会意字,是指鸟儿反复地试飞,所以“习”最应当理解的是践行。《论语》把这话放在第一章,是想告诉人们,学习从本质上讲是一种反复践行的过程,践行的主要手段就是交往,交往的基本原则就是“人不知而不愠”。以学为乐,学中求乐,乐于求学;不仅要学,还要在交往中学,在交往中快乐地获取知识,在交往和求知中别人不了解你的思想,不了解你的所求,你不怨天尤人,而是抱着“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的态度,多沟通,多表达,这样就能达到做人做学问的最高境界。
孔子还告诉我们一句话:“性相近也,习相远也。”践行得多了,我们甚至可能改变我们性格中一些不足的东西,你一定可以注意到,一个长期习练书法和国画的人,他是比较安静的;一个长期习惯击剑的人,他的眼里常常看到的是攻击目标;一个长期习练诵读的人,他对语言会非常的敏感。 有一句话叫知识改变命运,其实知识改变不了命运,改变命运的是因知识而造成的习性、性格和思想。 我的国学课堂上有一句口号叫“每天八分钟,练就童子功”,其实,我让孩子天天读这个八分钟,目的真不是让孩子背诵什么东西,而是因他们天天接触这些经典的东西,好让自己的语言变得精致一些,让自己对语言的悟性变得敏感有效一些,让自己的思想变得厚重一些。仅仅八分钟,我们很多的家庭都做不到,他宁愿让孩子花一个小时去做一个原本对思维就有伤害的奥数题,也不愿意让孩子声情并茂地读十分钟经典。我曾说过一句话:文化是让人看见看不见的地方的能力,科学是让人看见看得见的地方的能力。从小让孩子耳濡目染一些人文的东西,让思想和精神多一些人文的背景,将来他的视域会更宽,对待社会和自己会更柔和,综合处理问题的能力会更强,创造性的思维会更活跃。 记住,每天声情并茂地诵读,就是小鸟试练的飞翔。 邱泓又“生活国学”(0012) 标题:一个“习”字的启发 我们这一代人,从小接触的也不是什么古文的东西,开学第一课是《我爱北京天安门》,从这种教材中走出来的人,脑子里只有阶级斗争,反帝反修,破除四旧这些东西。那时的我们真的相信“与天斗其乐无穷,与地斗其乐无穷,与人斗其乐无穷”。斗来斗去,身上穿的,嘴里吃的,脑子里想的,都很匮乏。第一次接触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这样的文绉绉的话的时候,自己已经成了老师,当时也只能照本宣科地告诉学生,“学习并且常常温习它,不也很快乐吗?有朋友从远方来讨论学问,不也很高兴吗?别人不了解你,你却不生气,不也很具有君子风度吗?”学生们当然也只有像鹦鹉一般地吼,但吼来吼去都还是记不住,大家都喊比学外语还难。为什么,因为我们无知地割断了传统与现代的脐带,我们已经无法聆听我们的先辈的情感密码。那是上世纪八十年代吧,也就从那个时候开始,我常常一个人啃那本我自己也读不懂几个字几句话的《论语》,在这个过程中招来不少的批评和嘲讽,也不晓得是为什么而坚持下来的,读得多了,渐渐地明白,那个“习”字,是“習”的简化,是一个会意字,是指鸟儿反复地试飞,所以“习”最应当理解的是践行。《论语》把这话放在第一章,是想告诉人们,学习从本质上讲是一种反复践行的过程,践行的主要手段就是交往,交往的基本原则就是“人不知而不愠”。以学为乐,学中求乐,乐于求学;不仅要学,还要在交往中学,在交往中快乐地获取知识,在交往和求知中别人不了解你的思想,不了解你的所求,你不怨天尤人,而是抱着“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的态度,多沟通,多表达,这样就能达到做人做学问的最高境界。 孔子还告诉我们一句话:“性相近也,习相远也。”践行得多了,我们甚至可能改变我们性格中一些不足的东西,你一定可以注意到,一个长期习练书法和国画的人,他是比较安静的;一个长期习惯击剑的人,他的眼里常常看到的是攻击目标;一个长期习练诵读的人,他对语言会非常的敏感。 有一句话叫知识改变命运,其实知识改变不了命运,改变命运的是因知识而造成的习性、性格和思想。 我的国学课堂上有一句口号叫“每天八分钟,练就童子功”,其实,我让孩子天天读这个八分钟,目的真不是让孩子背诵什么东西,而是因他们天天接触这些经典的东西,好让自己的语言变得精致一些,让自己对语言的悟性变得敏感有效一些,让自己的思想变得厚重一些。仅仅八分钟,我们很多的家庭都做不到,他宁愿让孩子花一个小时去做一个原本对思维就有伤害的奥数题,也不愿意让孩子声情并茂地读十分钟经典。我曾说过一句话:文化是让人看见看不见的地方的能力,科学是让人看见看得见的地方的能力。从小让孩子耳濡目染一些人文的东西,让思想和精神多一些人文的背景,将来他的视域会更宽,对待社会和自己会更柔和,综合处理问题的能力会更强,创造性的思维会更活跃。 记住,每天声情并茂地诵读,就是小鸟试练的飞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