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牛家长圈-

      查看: 229|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用心的陪伴、耐心的教导、足够的尊重是父母给孩子成长中的宝藏!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22-4-29 11:48:50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相聚壹牛,和更多牛爸牛妈们一起交流!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本帖最后由 16jzqzm 于 2022-4-29 12:07 编辑

      用心的陪伴、耐心的教导、足够的尊重是父母给孩子成长中的宝藏!



      本文营养值:★★★★★        
      启发度:★★★★★
      适读对象:0-18岁孩子的家长


      著名相声演员郭德纲接受采访时,说过这样一段话,他说:“现在很多人说「不要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但我认为,孩子的起跑线不在学校,也不是在补习班,而是在家庭。”

      郭老师说这番话时已经是在很多年前了。

      确实,家庭教育决定了孩子的人生,很多时候,孩子身上所反应出的问题,都源于家庭的影响,包括孩子未来的成功,也离不开家庭教育打底。

      而且,好的家庭教育,也并非照本宣科。

      更不是盲目听从所谓的专家建议,盲目地借鉴成功者的经验,而是懂得因材施教。

      就像郭老师之子郭麒麟在采访节目中说过的话:“关于他(父亲)的这个教育方式其实就是一个相互成就的过程。没有我,他这套教育方式放在别人的身上是行不通的,是我成就了他的教育方式和观点。”

      “但是没有他,我现在很多是没有的,是他建立了我的三观和人格。”

      通过这段对话,我们能看出一个人的修养、学识与自省。

      正如郭麒麟所言,教育的本质也是孩子和父母一个互相成长,互相成就的过程。

      所以,今天就来和大家聊聊家庭教育中的三个关键词「陪伴」「教导」「尊重」,这也是孩子成长道路中最宝贵的东西。

      01

      0~6岁,用心的陪伴


      孩子年龄越小的时候,就越会依赖父母。一些家长,因为生活所迫或是工作繁忙,便在孩子很小的时候将他依托给家里的老人、保姆照顾或是将年幼的孩子送去寄宿学校。

      但是,作为父母的我们要清楚,即便别人再细心,再有经验,但对孩子来说,终归是无法做到和父母陪伴同等的效果。

      特别是在孩子0~6岁的黄金时期。

      也是心理发育最迅速的时期,性格养成的关键期。

      这个时候,父母传递给孩子的价值观,产生的影响最为深刻,也是直接的,孩子也会无条件地接受,并且很快能得到反馈。

      同时,这个阶段也是孩子安全感形成的重要阶段。

      孩子有没有安全感,将直接影响到孩子未来的人生道路。

      比如不佳的人际关系,情绪不稳定,经常会自卑,无法融入集体,喜欢逃避,甚至容易被人欺负等,这些问题可能在孩子入学之后,很快就能会显现。

      当问题出现时,再想矫正就十分困难了。


      其实,这个时期的孩子要的东西也很简单,那就是足够的安全感和可以确认自己在父母眼中的重要性

      就如心理学家戴维·埃尔金德说:孩子最需要知道的,是他们对父母很重要,永远都被爱围绕。

      只有心理健康的孩子才能真正成为幸福快乐的人,没有安全感的孩子,他会一直都被自卑包围着。

      在这个阶段,父母的用心陪伴对孩子来说是无价的。

      因为,我们在孩子身边度过的每个瞬间里,都藏着他的未来。



      02

      6~12岁,耐心的教导



      都说家长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那作为老师,我们就需要有很好的教导能力,来帮助孩子们在正确的道路前进。

      父母的教育态度,也决定了孩子未来的高度。父母的认知高度,隐藏着孩子人生下半场的结局。
      这个阶段,我们要通过生活中一点一滴的细节,帮助孩子来养成好的习惯,用包容的态度允许孩子试错,让他在错误中反思,并找到下一次遇到同样问题的解决方式,给叛逆期来临前的孩子种下名为「规矩」的种子。



      我们还要培养孩子的「独立性」
      易卜生说过:“世界上最坚强的人就是独立的人。”

      独立,是孩子成长最大的软实力。
      《会做饭的孩子走到哪里都能活下去》
      这本书中就讲述了一位身患重疾的母亲,如何用自身的行动,教会孩子独立的故事。

      从教会女儿最基础的晒衣服、叠衣服等。
      再到自己即便十分担心做菜时,刀可能会伤到孩子,也忍住没有把刀抢走,而是一步一步耐心的教导孩子,如何正确使用厨具,直到孩子慢慢做出一碗最简单的汤。
      当母亲走后,小女孩会给悲伤难过的父亲做自己跟母亲学会的料理,也会把家里收拾得井井有条,最后还成为了父亲的精神支柱。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有远见的父母都应该明白「独立」,才是伴随孩子一生的技艺。



      03

      12~18岁,足够的尊重



      央视新闻曾这样说:“学会尊重是所有父母的必修课。”

      12~18岁,其实就是孩子自我意识觉醒的阶段,也是孩子开始推翻父母权威,渴望挣脱束缚的阶段。

      这个阶段的孩子,有强烈的领地意识,迫切地希望能和父母保持距离,以此证明自己已经长大。

      父母的管教和过多的建议反而会引起孩子的逆反心理,引发亲子矛盾,就像那句话说的:“教育孩子需要一种绵力,要顺应孩子的感觉与节奏,错误的教育方向与方式,孩子会把你撞飞。”

      这个时候的孩子需要的是像任何一个成年人一样被尊重,被当成“一个人”看,而不是“小孩子”。

      所谓尊重孩子,不是说不打骂就是尊重了,而是在父母和孩子的意见发生冲突时,父母能认真地体悟、理解孩子的感觉及需求。

      说到「尊重」,这里有两个小故事分享给大家。

      去年,有一则小朋友弄丢自己珍藏已久的动漫卡片的消息,被推上了新闻,起因是父母在电梯门口贴了一张寻物启事,上面写着「寻找孩子丢失的一本卡册」寻物启事的最后还有写道:“这是孩子攒了很久的卡片,是他很心爱的东西,如果您捡到了,请及时联系我们,非常感谢!”
      (来自:央视新闻)

      许多网友看到后,表示非常感动,都说:“这样懂得尊重孩子的父母真的很有爱。”


      (来自:央视新闻)

      另一个故事,则是讲自己小时候到农家乐玩,非常喜欢笼子里的肉兔子,后来却眼睁睁地看着自己最喜欢的那只兔子变成家中晚餐的故事。

      那天,他哭了,他不肯吃那只已经被摆上桌子的“兔子”。

      他哭泣的模样,惹来大人们的哄笑,甚至打趣到说:“这么好吃,你可别后悔啊!”

      即便最了解自己的妈妈,也用开玩笑的方式表示着“支持”。

      最后自己饿着肚子,抗议到了最后,大人们则嘻嘻哈哈收尾。

      多年以后,再次想起这件事也成为了一种说不出感觉的心结。

      (来自:央视新闻)

      也许从表面看,这些是孩子的爱好被轻慢粗暴地对待了,是孩子眼里的心爱之物没有被同等地珍视,是孩子的难过心情没有被及时理解和接纳,但究其根本,却好像是:为人父母者没有给孩子足够的尊重。

      虽然孩子的很多想法不成熟,对很多事情的看法也不完善,但是作为一个独立的主体,他们对和自己有关系的事情,是有感情的,也有想法的。而这种感情和想法不应该被一句“小孩子懂什么”轻易地剥夺。
      而那些尊重孩子的父母,哪怕不太能了解孩子的兴趣,也会换位思考,理解什么东西对孩子而言是珍贵的。

      他们会在孩子丢失珍爱之物后认真寻找,而不是用一句轻飘飘的“那小破东西没了就没了”来打发。

      他们会在孩子表现出难过和抵触时,不嘲笑不漠视,给予及时的关注。

      他们会在孩子想走一条和他们预想的不同的道路时,平和地予以鼓励,积极地进行引导。

      好的家庭教育,不但在孩子小时候能给予充分的陪伴,还能在孩子成长中耐心的教导与培养,也能在孩子逐渐长大的过程中相互尊重、理解并可以及时放手,让孩子自己走。

      孩子在成长,父母也要成长,不合时宜的教育方式,只会成为孩子的束缚,顺应孩子成长的教育,才是孩子最大的福气。


      END

      本文来自春藤说,由壹牛骏妈整理,感谢壹牛家长圈牛爸牛妈们分享,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欢迎大家回帖,和众多的牛爸牛妈一起交流讨论!作者和壹牛家长论坛拥有最终版权转载注明出处!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支持支持 反对反对
      更多的资源共享和互助成长,敬请大家关注壹牛微信公众号: “壹牛升学资源圈”和“壹牛家长圈”。搜索微信公众号“sxquaner”和“www-16jzq-com”添加关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让社区更精彩

      • 办公地址:成都青羊区通惠门路3号锦都1期18楼3号(浦发银行楼上)【地铁2号线通惠门站D出口、地铁4号线宽窄巷子站B出口】
      • 工作时间:周一到周六 10:00-17:00
      028-86691808

      关注我们

      反馈建议:985052335@qq.com
      Copyright   ©2016-2022  壹牛家长圈www.16jzq.com  Powered by©Discuz!
        ( 蜀ICP备16021970号-1 )|网站地图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