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牛家长圈-

      查看: 86|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沉迷游戏的孩子,不是叛逆,不是贪玩,而是…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23-8-9 15:12:45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相聚壹牛,和更多牛爸牛妈们一起交流!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本帖最后由 壹牛零零柒 于 2023-8-9 14:15 编辑

      沉迷游戏的孩子,不是叛逆,不是贪玩,而是…






      进化妈说:只有父母对孩子有足够的耐心、关爱,孩子才能更快地从虚拟世界中回归现实,重新成为一个有目标、有理想的孩子。

      生活中,你家孩子是不是这样?

      一放学回来,孩子就以查资料为名,偷偷窝在卧室里打游戏,作业动都没动过;

      大半夜,孩子偷偷拿手机打游戏,第二天上学时,孩子赖在床上怎么叫都叫不醒;

      周末放假,孩子在床上捧着手机玩,你喊他吃饭,他还抱怨着“都说了打完这局”。

      不难发现,这些场景都围绕了一个共同的因素:游戏。

      常常听同事吐槽她家儿子。

      小时候儿子很乖,成绩也不错,但自从接触了手机游戏,就一发不可收拾地陷进去,成绩也一落千丈。

      同事想不通,从前懂事乖巧的儿子,为什么一接触到游戏,变化会这么大?

      在许多父母的眼中,游戏仿佛是侵蚀孩子内心的“毒药”,避之唯恐不及。

      事实上,真正让孩子沉迷游戏的原因,并不仅仅是游戏本身,而是孩子想要逃避现实的内在需求。


               

      沉迷游戏的孩子,内心都在逃避现实

      在网上看过一个故事:

      小杰从小生活在离异家庭,跟随母亲生活。

      强势的母亲掌控着小杰的一切,不允许他随意交朋友,时刻监控他的一举一动。

      小杰对母亲的行为很反感,到初二时彻底爆发,经常与母亲争吵,甚至不回家。

      后来,为了寻找安慰与满足,小杰逐渐沉迷游戏,享受着游戏带来的快感和成就感。

      儿少心理科主任叶坚说:“青少年网游成瘾的诱因,大多与原生家庭有关。”

      许多孩子对父母的教育方式不满,他们的身心被摧残久了,干脆逃避现实,在游戏中寻求自己的价值。

      孩子沉迷游戏,不是贪玩,不是故意和父母对着干,本质是逃避现实世界里的“失败”。

      现实中对游戏上瘾的孩子往往都是经常遭遇“生活失败”的人:

      常被批评学习差的孩子,只能学习不能玩,心里越来越讨厌学习;

      常常受父母责骂的孩子,内心会越来越不自信,怀疑自己存在的价值;

      被父母严格管教的孩子,不能有自己的独立意识,慢慢对生活失去兴趣。

      在生活中越感觉失败的孩子,越容易沉浸在游戏里寻找价值。

      这是他们吸引父母关注的一种出格行为,也是获得归属感的一种方式。

      在游戏成瘾者小黄眼中,他的父亲是一个“经常出差”、“一个月只见一次”的人,而母亲对他也是不闻不问。

      缺少家人的关心和教育,小黄的成长路上得不到支持和帮助,缺少鼓励和肯定,使他选择沉迷虚拟的游戏世界,以获取现实不能满足的需求。

      许多父母一看到孩子沉迷游戏,指责孩子青春期叛逆,不学无术,殊不知,孩子会这样做,都是父母结下的“果”。

      只有家庭种下教育缺失的“因”,才会产生孩子沉迷游戏、逃避现实的“果”。


      孩子沉迷游戏,禁止没有用
      越禁止越玩


      知乎上,有人讲述了自己沉迷游戏的经历。

      作者说自己上了初中后,由于学习跟不上,经常被父母批评、否定。

      这让他感到极度自卑,没有安全感,后来接触了游戏,在打怪的刺激中感受到逃避现实的快感。

      父母得知他打游戏,变本加厉地责骂他不学好。

      但父母越阻止,他就越想方设法地去玩,家里电脑锁了,他便大半夜跑到网吧打游戏。

      父母越想戒掉他的网瘾,他反而越来越上瘾,直到上高三,依旧沉迷游戏。

      孩子沉迷游戏,父母都会感到很头疼,恨不得马上让孩子远离电脑、远离手机游戏,但却隔绝不了孩子对游戏的痴迷,越禁止越玩得厉害。

      心理学上有个“禁果效应”,指越不被允许的事情,就会让人越想要尝试

      这是一种逆反心理,在孩子身上表现得尤其明显,你越不让孩子往东,孩子偏偏跟你对着干,越要朝着你不希望的方向去做。

      对待沉迷游戏的孩子,父母千万不能心急,否则很有可能会刺激到孩子的情绪。

      网上曾报道过这样一则新闻:

      一个13岁男孩,每天回家书包一丢,身子往沙发上一躺,就捧着手机玩王者荣耀,就算第二天要考试,他也不以为然,一直玩手机。

      男孩爸爸批评了几次,打的打、骂的骂,一点儿不管用,甚至让男孩学聪明了,一回到家就锁着门躲房间里玩。

      一天晚上,男孩爸爸很晚下班,回来看见儿子作业完全没动过,还在打游戏,气不打一处来,他冲过去一把将儿子的手机夺走。

      男孩跳了起来,跟爸爸大吵一架,最后扭头往阳台跑去,翻过阳台从四楼一跃而下。

      男孩被紧急送往医院就诊,醒后第一件事就是问他爸:“把手机拿来,我要登录游戏账号。”

      对沉迷游戏的孩子来说,游戏大于生命,越是禁止他玩,他越能想出各种招式继续玩。

      越禁止玩游戏,孩子越感受到游戏的诱惑,从而迷失自我,终日沉浸在游戏中。


      如何避免孩子脱离现实,沉迷游戏?

      脑科学家洪兰教授认为,家长要掌握三大利器——游戏、阅读和运动。

      其中,游戏是最容易激发孩子兴趣的催化剂,也是孩子大脑快速发展的营养剂。

      由此看来,游戏化教育越来越成为未来教育模式的主流,父母可以通过游戏元素或方法的加入,用游戏赢得孩子的注意力。
        
      想要避免孩子沉迷游戏,脱离现实,父母可以从以下三点做起:

      ①有足够的耐心

      世界卫生组织表示:“一旦孩子出现无节制沉溺于单机或网络游戏,很可能已经游戏成瘾。”

      孩子一旦游戏成瘾,再打骂和严厉禁止都是无效的,父母能做的,是保持冷静,分析孩子玩游戏的行为习惯。

      千万不要心急,而是耐心地观察孩子,先将孩子每天玩游戏的时间控制在两小时以内,或者与孩子一同玩,有效地限制时间。

      做父母一定要明白,孩子越长大越有自己的小心思,唯有放慢脚步,才能慢慢走进孩子的内心世界。



      ②永远及时地回应

      心理专家沈家宏在《根本停不下来》这本书中说:         

      “上瘾的根源,是亲密关系的缺失、无意义感、无助感累积成的心理问题。”

      也就是说,孩子选择沉迷游戏来逃避现实,更多是由于家庭关系出现了问题。
        
      为人父母,应多与孩子沟通,接纳和理解孩子的情绪,做到时时有回应、句句有话聊。

      如此做,才能让孩子觉得自己有存在感,才会从亲子关系中获得归属感。

      ③正面鼓励和认同

      爱玩是孩子的天性,如今电子产品众多,孩子更容易陷入游戏当中。

      如果父母一味打压孩子玩游戏,甚至零容忍,反而会刺激孩子更加沉迷虚拟世界。

      只有真正关注到孩子的内心,经常对孩子说一些肯定、理解和关心的话语,才能帮助孩子从虚拟世界中脱离出来。

      要知道,多方干预是良方,但父母的爱才是最关键。


      最后

      美国田纳西大学的历史学教授Tore Olsson说:

      “凡事都有两面性。游戏既可以让人沉迷,也可以激发学习兴趣,就看父母、老师如何来引导了。”

      每个孩子,都有他自己必经的成长路线,我们很难强制性地改变,但却可以在路途中帮助和引导孩子回归正途。

      孩子沉迷游戏,父母别急着要求孩子立刻放弃游戏,我们要做的,是观察和思考,更是引导和爱护。

      只有父母对孩子有足够的耐心、关爱,孩子才能更快地从虚拟世界中回归现实,重新成为一个有目标、有理想的孩子。




      本文来自爸妈进化论由壹牛零零柒整理编辑,分享于此,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欢迎大家回帖,和众多的牛爸牛妈一起交流讨论!作者和壹牛家长论坛拥有最终版权,转载请注明出处!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支持支持 反对反对
      更多的资源共享和互助成长,敬请大家关注壹牛微信公众号: “壹牛升学资源圈”和“壹牛家长圈”。搜索微信公众号“sxquaner”和“www-16jzq-com”添加关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让社区更精彩

      • 办公地址:成都青羊区通惠门路3号锦都1期18楼3号(浦发银行楼上)【地铁2号线通惠门站D出口、地铁4号线宽窄巷子站B出口】
      • 工作时间:周一到周六 10:00-17:00
      028-86691808

      关注我们

      反馈建议:985052335@qq.com
      Copyright   ©2016-2022  壹牛家长圈www.16jzq.com  Powered by©Discuz!
        ( 蜀ICP备16021970号-1 )|网站地图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