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牛家长圈-

查看: 889|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台湾师范大学曾仕强教授:易经与家庭

[复制链接]
胡萝卜 该用户已被删除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4-10-9 15:56:01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相聚壹牛,和更多牛爸牛妈们一起交流!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本帖最后由 么么茶 于 2016-11-22 10:36 编辑

本文为台湾师范大学教授曾仕强先生在“百家讲坛”讲解《易经的奥秘》的第13集“易经与家庭”的文字整理。文字内容作了微小的删改,有兴趣的读者可以在网上找视频来看。为了便于理解,我们先来看看文中最重要的一个卦图——


画外音:《易经》中有专门一卦叫“家人”卦,是专门用来讲应该如何治家的。俗话说:家和万事兴。但现代社会中离婚率越来越高,独身子女的教育也成为许多人越来越头疼的问题。那么,“家人”卦是否能告诉我们应该如何对待婚姻,又如何来教育孩子呢?

大概全世界所有的民族,我们是最重视家庭的。这一点,到今天为止还没有什么改变。也是我们中华文化,能够这么悠久,不会中断的一个主要原因。从《易经》的角度来看,八口之家是最典型的,三个儿子,三个女儿,一对父母,构成一个家庭。当然,这要跟时间配合。我们现在是因为人口太多,所以不可能生这么多。

家庭要富有吗?家庭要幸福吗?

不是,家庭要美满。

这个美满,就是我就我的状况,我有我自己的生存之道。这个就叫做家家有本难念的经。我家有我家的经,你家有你家的经,我没办法学你,你也没办法学我,不必要学,比来比去干什么?

每一个家最要紧的是家教,是家风,是家传的一些不可改变的原则。

为什么我们的华侨,辛辛苦苦到了海外,等他年纪大的时候一定想要回家?为什么他再穷,他只要回家,他一定把他的东西变卖,带一大堆钱回来,跟他的邻里、亲戚朋友分享?我想这就是家风所造成的。

中国人第一个要修身,第二个就要齐家。齐家之后就可以治国吗?

儒家文化特别强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也就是说把自己修炼好了,就可以把家管理好;可以把家管理好了,就可以出来治国,乃至平天下。难道可以管理好一个家庭,就可以治理一个国家吗?很显然,这里的“家”,是指家族。一个家族所有事情你都能摆平,你就有资格去治国。

大家尊重我什么?是辈分吗?

不是,是声望!

做为一个中国人,事业是培养你声望的地方。我们建议大家要记住,所有的职场,都是帮助我们修身、帮助我们立德,帮助我们养望。这个“望”是需要养的,不是说你官大,人家就听你的;不是说你有钱,人家就服气。

中国人只相信那些有声望的人,通俗来讲就是那些有头有脸的人。这有头有脸是很不容易的,你要你的声望够,你的道德高,人家敬仰你,你讲话人家才会听。

一个宗族,就是家庭的扩展。所以中国人很重视同宗。你是宗长,你又是族长,宗族的族长,这个是了不起的。而且你这个宗族,能世世代代把这个优良的家风传下去,那就表示你能力是足够的。然后你就可以变成一个邦主,就可以做一个国家的元首。最后,就可以平天下。

平天下是不是要统一这个世界?

好像不是。

中国人不太讲统一世界,我们讲一统天下。这个一统跟统一是不一样的。真正能够行得通的,是一统天下。所谓一统天下,千万记住《易经》里的两个卦,一个叫“大有”,一个叫“同人”。合在一起,就叫大同。世界只能大同,无法一同。我们是求同存异,大同下面尊重小异,所以叫大同小异,就叫一统天下。

我们会变成四海一家,但是每一家还是有他每一家的家风、背景,不要勉强人家跟你一样。所以我们教小孩,不要他跟附近的人比来比去,因为每一家都是不一样。

把“家人”卦拿出来看一看。叫做风火家人,上卦是风,下卦是火。上面的风刮得越猛,底下的火就会越旺。这表示什么?表示家和万事兴:上面的人做好榜样,下面的人愿意去跟他模仿学习。

中国人最了不起一句话:生为陈家人,死为陈家鬼。全世界都找不到这样的。我既然投入这个家庭,我就要照这个家庭的家风,我不可以去破坏它。在这种情况之下,我们上下是一团和气,同心协力。所以我们就可以家道兴隆。靠谁?靠自己,靠一家人。

画外音:中华民族虽然经历多年战乱,而且面对传统文化毁灭性的打击,但还是流传下来许多族谱与家训。可见中国人是非常重视家庭的,而中国人浓厚的家庭观念则是来源于《易经》,那么,除了“家人”卦之外,《易经》中还有哪些卦象跟家庭有关呢?又是否能跟我们现代人有所帮助呢?

《易经》的下经有两个卦,是专门讲感情和婚姻的卦。首先出现的一个卦,就叫“咸”卦,就是感字把心去掉,就叫咸。一个人要把心去掉,你的感才是纯真的。叫做无心之感。(注:无心之感是指动机纯正、自然而然的感应,是以谦虚的态度追求,坚定的诚意感动,使对方喜悦的接纳,相互沟通,建立感情的。“无心”与“有心”最大的区别在于,无心以对方为圆心,重在顺其自然;有心以己方为圆心,重在改变和控制对方

现在男女交朋友要来电,来电就是有心嘛,所以永远不持久。

中国人对婚姻是很重视的,大家千万不要受媒灼之言、父母之命、门当户对的影响,这些都是错的。但是现在都在这样做。老实讲,天底下父母会狠心把女儿卖出去的,是非常少的,那个根本就不是人。做父母的,都以儿女的幸福,一生的荣辱为重。他会很谨慎处理这个事情。

一个人,要经过长期地了解,慢慢培养感情。但是有一个条件,你去看卦你就会知道,结婚以前,女的在上,男的在下,就表示男的要去追求女的,女的不可以追求男的。现在很多人都说,有什么关系,时代不同了。到时候你就会知道,男的追女的是隔一重山,女的追男的只隔一层纱。凡是女的追男的,那个婚姻不可能持久。因为对男的来讲,得来容易的他不会去珍惜。

但是结婚以后,就走“恒”卦,就是长长久久。

像我们这个年代的人,我们是不会离婚的。为什么?因为我们脑海里面离婚的观念都没有。人要有这个观念,他才会离婚。我可以说得很清楚,脑海里面有离婚的观念的,迟早会离。脑海里面没有离婚观念的,他绝对不会离。就是这么简单。

很多人问我,你跟你太太吵不吵架?

我说夫妻不吵架,那就是客人了。夫妻哪有不吵架的,但是我们有吵架的资格,有吵架的权利,因为我们再怎么吵就离婚了。不像现在很多人,刚吵就离婚了,还没有吵起来就离婚了。

画外音:俗话说,家和万事兴。但是要营造一个稳定和谐的幸福家庭,是需要一些智慧和能力的,《易经》中的“家人”卦,就是专门告诉人们,应该怎么做才能治理好家。那么,“家人”卦都说了些什么呢?古老的《易经》真的能够告诉我们现代人处理好家庭关系吗?

“家人”卦,上面一条,下面一条,告诉我们家是一个完整的团体,你要防着外面的人。家有家规,家有家的安全的范围。所以你看,没有一个家是没有门的,一定有门。门是防什么的?一方面防外人进来,一方面防里面的人出去胡作乱为。它是双方面的,有阴就有阳。

“家人”卦,九五代表爸爸,六二代表妈妈。而上卦代表外,下卦代表内,也就是说男主外,女主内。
这个是不平等吗?

那我现在问你,晚上半夜有人敲门,你让谁去开?爸爸再懦弱也要说:我去开。他就像个男子汉。他要是说:你去你去,自己躲床底下,他从此在家就没有地位了。所以说这个男主外,女主内是没有什么不平等的。

有例行的,就有例外,我们有武则天,有花木兰,我们也很尊敬她们。不是说男的就要绝对主外,女的就要绝对主内。你可以当特例,我们不反对,但是从常态来讲,外面的事情总是爸爸去做,家里的事总是妈妈来办。

《易经》告诉我们:父亲要严,母亲要慈。这是什么道理?

因为母亲跟小孩在一起的时间比较久,如果母亲很严的话,这小孩真的很可怜。幸好母亲长期在的要比较慈,那个偶尔进来要骂骂人的,就要比较严。

这样就对了嘛,你倒过来就完了嘛。现在很可怜的就是,父母一起来讨好小孩子,这整个家庭就乱掉了,毁掉了。

爸爸跟妈妈要通力合作,让小孩知道这个家庭是有规矩的。所以要讲究家教的方法。

妈妈为什么常说一句话:你再不乖,爸爸回来你就该死。这是不是出卖爸爸呢?

这是在造就爸爸的威严,没有出不出卖的。

人总应该给他一个怕的人,尤其是小孩。这句话不晓得大家能不能接受。连孔子都讲,君子要有三畏。你心里头总要有个害怕的对象,你才会质问你自己。天不怕,地不怕,那还得了。小孩需要教育,你就要让他有一个比较怕的人。

父亲尊重母亲是阴的,母亲尊重父亲是阳的。妈妈放心的讲:你再不乖,爸爸回来你就该死。爸爸回来后,妈妈要偷偷给他讲小孩做了什么不好的事情,把妈妈的口红啊,胭脂啊,涂得满脸都是。

那爸爸能出卖妈妈吗?(他要是说)妈妈告诉我,你不听话,我打你。你要恨恨你妈妈。那这算什么爸爸?这就是爸爸不懂事。这个家庭怎么会和呢?怎么会有长进呢?

正确的做法应该是爸爸不会有什么动静,他会等到吃饭的时候。

老实讲中国人教小孩,都是吃饭的时候。各位有没有发现,你做爸爸的,直截了当跟小孩讲,小孩根本就不太听。凡是父母直截了当去教小孩的,小孩都不太听。因为他知道,反正你又在唠唠叨叨。

我问过很多小孩子,被爸爸叫去骂,骂了半天出来。我就问他,爸爸骂你什么?他说他不知道。我说骂了你这么久你怎么都不知道。他就说爸爸就在那里嘟嘟嘟嘟嘟嘟嘟嘟,他一句话也没听进去。

这就是爸爸很不会教育。小孩子最有兴趣的,就是偷听爸爸妈妈在讲什么话。所以你们两个对答来教他,这才是会教育的人。

爸爸就问妈妈,说最近有没有看到小玉,她好可怜。妈妈说没有,好久没看到她了。爸爸说我今天办事的时候正好碰到小玉。妈妈说怎么可怜了,小玉怎么样了?(就是讲给小孩听的)

爸爸就说:不要讲,先吃饭。不适合讲这话。(你就吊小孩胃口)

妈妈说:你讲啊,你讲一半不行啊。

爸爸说:要是讲了,连饭都吃不进去。(小孩听了更有兴趣:你们到底在讲什么)

爸爸就讲:小玉啊,不晓得为什么,把他妈妈的胭脂乱涂啊,口红乱涂啊,涂到最后开刀啊,涂那个药又不好啊,好难看你知道吗?

到此为止,从此你让小孩拿胭脂,他碰都不会碰。这就好了,你还要怎么样?你讲话那么直做什么呢?
中国人讲究点他,一点他就醒了。中国人是全世界警觉性最高的人,但是,有一点我们忽略了,他也是自主性最强的人。我要改变,我随时可以改变。你们想改变我,门都没有。

我们老想改变小孩,这是父母的大错。他自己会改变的,你们急什么?小孩要改变,轻而易举。大人要改变他,你想尽办法都没有用。

画外音:我们现在大多是独生子女家庭,每一位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有出息。许多家庭不惜重金,用来培养孩子。但独生子女的教育,却越来越成为许多家庭头疼的事情,这又是为什么呢?

我们三个都搞错了。一是方向错误,二是方法不对,三是方式有问题。

你要把这些搞清楚,你很容易教小孩。

一个家庭,他是有一个框框的。就是我们家就是这个样子,别人家怎么样我不管。我跟妈妈有我们的原则,你少来挑战。没什么好挑战的。

家规要立起来,你的小孩就知道我要怎样去约束自己。

家教是会影响到一个人的一生的。

我们一定要记住一句话,养儿子不教,害死自己人,养女儿不教,害死人家一家人。

一个太太找错了,你们家会倒霉九代,不是一代而已。婚姻不是小孩子自己可以选择的。因为他不懂。
多少人跟我抱怨,我爸爸不懂,我妈妈也不懂。所以我才会这么糊涂。他们早该告诉我嘛。

但是有什么用?后悔是没有用的。要事先防范。所以《易经》里“家人”卦的第一个密码,一个字,叫做“闲”。

闲是什么意思?就是门要加上个木头,把它拴起来。第二个家里面不能有闲人。晚上少留不认识的人,或者不熟悉的人在家里。第三个家里面的人要勤劳,不能太闲,一闲就出事。还有,不要老一天到晚没事干讲些闲话。

最后归纳起来就是要防患于未然。

这个小孩现在这样,将来怎么办?

这是中国人最常想的问题,外国人很少。同样是家庭,西方的家庭是有限公司。他小孩到十八岁就退股了,他就走了。中国人是无限公司,一辈子就是你家里人。你想把他丢掉都不行。

像我们这个年龄,不管到哪里,我们用那个抽纸,永远只用一张。你看厕所里有纸,我们一下来就是一小张。我们不像现在的人,老是扯啊扯的。家里面如果一个小孩子拿纸是这样的话,你就知道这小孩将来一定是败家子。那么你就要教他,你不教他的话,将来就把家败掉了,你怪谁?

这是父母的责任嘛。

我从来没有用过第二张纸。我吃早餐一张纸刚用一下,那个服务员就来收。我说等一等,我还没用完。你那么浪费干什么。再有钱的人,也不能浪费。因为浪费是一种习惯,它一放开来,你就没救了。

节约永远是美德。这是不变的经。

小孩第一次拿了钱出去,你就认为他偷你的钱?这是大人没有知识。因为小孩在脑海里面没有偷这个字。你告诉他你偷了钱,他的脑海里就有了偷的观念,你就完了。他是向你学来的,原来这叫偷。还有这么好的事啊,我以后就偷。

因为小孩没有财产归属权的观念。

教育教育,不是那么简单的事情。

“家人”卦是《易经》里面对我们每一个人都很重要的一个卦。要严,宁可严,不能宽。可是现在很多人听到严,就以为是要打小孩,要虐待,这跟虐待一点关系都没有。

画外音:在教育孩子的问题上,一直有很多争议。古人云,棍棒底下出孝子,在传统社会中,对孩子不仅是严格教育,而且犯了错误,会受到严厉的惩罚。但现代人认为,那是封建教育制底。对孩子应该是说服教育,绝对不应该打孩子。那么,到底应该不应该打孩子呢?

我现在问大家,小孩要不要打?

你无论说要还是不要,都是不懂《易经》的人。如果你学了《易经》,你就不会问这些问题。人家问你这些问题,你也不要回答。真的要回答,只有一句话:打不打不重要,怎么打才重要。

你打得合理就打,打得不合理就不打。

宁可严,因为严了要放松很容易。松了要紧,那是非常困难的事情。

我希望各位从《易经》这个角度去看,你会看得很清楚,家庭永远是我们在人海茫茫里面最温暖的一艘船。

没有一个家人有权利把这艘船凿个洞让它破掉。

我们行有余力,还会照顾左右邻居。但是先要把家顾好,这是顾本。把小孩培养好,这是长远。
自己在里面,规规矩矩,到外面自然以身作则。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支持支持 反对反对
更多的资源共享和互助成长,敬请大家关注壹牛微信公众号: “壹牛升学资源圈”和“壹牛家长圈”。搜索微信公众号“sxquaner”和“www-16jzq-com”添加关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让社区更精彩

  • 办公地址:成都青羊区通惠门路3号锦都1期18楼3号(浦发银行楼上)【地铁2号线通惠门站D出口、地铁4号线宽窄巷子站B出口】
  • 工作时间:周一到周六 10:00-17:00
028-86691808

关注我们

反馈建议:985052335@qq.com
Copyright   ©2016-2022  壹牛家长圈www.16jzq.com  Powered by©Discuz!
  ( 蜀ICP备16021970号-1 )|网站地图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