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牛家长圈-

      查看: 874|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升入中学,家长引导孩子必做的五件事

      [复制链接]
      胡萝卜 该用户已被删除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5-7-15 10:22:54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相聚壹牛,和更多牛爸牛妈们一起交流!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文:方舟
      原文刊载于《7~8年级,改变孩子一生的关键》

      在我刚刚从教的那几年,每界毕业前的最后一次聚会中,总会有考得不理想的孩子这样对我说:“老师,如果我在七八年级能够听您的话,我敢肯定我今天的分数会高很多。”这是孩子们的心里话,但却使我感到很失落、很遗憾。

      是的,七八年级的孩子已经拥有了强烈的自我意识和成熟的理性思考能力,那些好好学习、认真听课、老实做人等道理他们都懂,但他们缺少的是行动力、意志力和自控能力。

      在与这些七八年级孩子相处的过程中,相信大多数家长也会有这样的感受:

      虽然孩子很清楚,孝敬父母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作为一名中学生必须具备的素质,但每当家里有自己爱吃的东西时,他们总会想独自占有;

      虽然孩子知道不好好学习,将来前途很可能就会不光明,但在趁父母不注意的时候,他们总是会偷偷地玩一会儿;

      虽然孩子知道,与社会上那些“小痞子”交往很容易就会走上“斜路”,但在虚荣心、利益心的驱使下,他们还是喜欢与那些“大哥大”、“大姐大”一起玩;

      ……

      因此,每当送走一界毕业生时,我心里既有欣喜又有自责。欣喜的是,很多孩子的理想终于实现了;自责的是,对于初中三年收获不大的孩子来说,如果当时我能够对他们再多些耐心、再多些教诲……也许这些孩子的收获会好很多,他们未来的道路也会宽广很多。

      从这以后,为了使每一个孩子在初中三年里都会有收获,在接下来教育初中新生的过程中,我又多了一条经验——在他们的行动力、意识力、自控能力等方面下足工夫。具体的做法就是从七年级开始,让孩子们每天问自己几个问题:

      今天上课时,我积极思考问题了吗?

      今天值日时,我积极的劳动了吗?

      今天回家后,我孝敬父母了吗?

      今天,我对自己一天的表现满意吗?

      明天,打算怎样改变自己?

      ……

      家长不要小看这些问题,它的作用比座右铭可要大的多,具体到理论上,它还是有心理学依据的。心理学家曾做过这样一个实验:

      让一只黑猩猩戴着漂亮的花照镜子,一连照了十天。突然有一天,心理学家把黑猩猩头上的花摘掉,然后再让它照镜子,没想到这只黑猩猩竟然主动去找来一支花,并示意心理学家给它戴上。

      由这个实验,心理学家得出这样一个结论:只有清楚自己的理想状态是什么样时,人们才会看到自己的不足,并会通过积极的行动去弥补自己的不足。

      每天我让孩子自问那些问题,其实就是让这些孩子在寻找自己理想与现实行动的差距。当他们发现自己的行动不够时,自然会主动在行动上下工夫。在这一点上,一个孩子是这样说:“我觉得老师的这种方法很高明,每天让我们自问这些问题,每当我做得不好时,心里就会产生内疚的感觉,为了尽快使这种感觉消失,尽管十分不情愿,每天我还会把这些事做好,这样我的心里就会舒服了。”

      的确,七八年级这个年龄段的孩子还会有这样一个特点,虽然他们的行动力差,但当他们应该去做、或者计划去做的事情而没有去做时,他们的心里就会产生强烈的内疚感。当然,这种内疚感很容易消失,但在此时,如果有父母在他们身边提醒、引导,这种内疚感就会转变成行动力。

      因此,在我这条新教育方法实施以来,再参加初中生的毕业聚会时,很少有学生说“初中这三年一无所获”,或者“为自己这三年的行为表示后悔了”。

      很多时候我们必须承认这样一个事实:提高孩子的行动力、意志力以及自控能力,是孩子脚踏实地地走过初中三年的关键。但在此,我要提醒家长们的是,孩子这些能力,仅仅靠在学校的锻练是完全不够的,它需要孩子在日常生活中一点点改变、一点点提高。因此,在孩子进入初中的那一刻起,家长就应该有意识地去培养孩子的这方面能力。
      那家长们具体该怎样做呢?我通常会建议家长们引导孩子做以下几件事:

      一:闹钟一响,马上起床——锻练孩子的行动力

      “闹钟一响,马上起床”,看到这个题目,肯定有家长想,这个建议很不好使,闹钟响上三次、五次,我家的孩子都不会起床,这对于这些“懒”孩子来说太难了。

      是的,在早晨的时候,要想孩子离开温暖、舒服的被窝是很难的一件事情,但“赖床”不仅会助长孩子体内的“懒惰”细胞,而且会使孩子的行动力大大减退。举个例子来说,一个喜欢喜欢“赖床”的孩子不论做什么事情,都会“拖”:

      家长让他们去做作业,他们会说“再五分钟再去”;

      家长让他们去锻练身体,他们会说“等一会儿再去”;

      老师让他们去打扫卫生,他们会说“等两分钟再去”;

      ……

      因此,就是在这种“等一会儿”、“等几分钟”等的拖延过程中,孩子的行动力在一点点的减退。当拖延成为孩子的一种习惯时,他们就会把拖延当成一种理所应当,当他们在拖延时,他们的内疚感也会消失。也就是说,“懒惰”会毫不费力地战胜“理智”,这对初中孩子的发展来说,将是很可怕的一件事情。

      其实,在很多情况下,孩子的这种“懒惰”行为往往是由家长造成的。孩子早晨不起床,家长为他们准备两个或三个闹钟,再不行,家长会亲自执行闹钟的“职责”,亲自叫孩子起床,而家长的这一做法,便成了孩子“再睡两分钟”理由。第一个闹钟响了,孩子心想:“反正有第二个闹钟呢,再睡几分钟吧!”第二个闹钟想了,孩子会想:“反正我不起床,爸爸妈妈也会来叫我起床,再睡两分钟吧!”在这种心理下,孩子的行动力永远也不会强。

      所以,要想锻练孩子的行动力,家长只需要做到一点就可以了,送孩子一个闹钟,这个闹钟只能订一个闹铃。闹铃想过之后,起不起床是孩子自己的事情,起床晚了就让孩子接受自然后果的惩罚吧。

      升入初中之后,爸爸指着韩波的小闹钟对他说:“初中的作息时间跟小学不一样了,你看你是否应该跟你的‘老朋友’商量一下,改变一下作息时间呢?”

      韩波想了想,把闹钟提前了半个小时。

      七八年级的孩子什么道理都懂,在很多时候,他们是看家长的态度“下菜碟”的:如果家长送他们两只闹钟,并时刻关注他们的起床情况,他们就会把起床当作一种艰难、不能轻易完成的任务,甚至有时还会以不起床来要挟家长;但当家长送他们一只闹钟,并坚定地告诉他们,起床是他们自己的事情,起不起床由他们自己决定,在这个时候,七八年级的孩子当然知道,起床晚了迟到了要受到老师的惩罚,当然自己就会主动去把握起床的时间了。

      这也就是说,在锻练孩子的行动力方面,家长必须要给孩子一种明确的态度:行动不行动是你自己的事情,行动慢了,或者没有去行动,那你就必须接受自然惩罚。

      二:让孩子学着洗衣、做饭——转变孩子的小学思维

      洗衣、做饭以及一些简单的家务,其实孩子在小学高年级时就应该学着去做。但在这里,我特别把它作为中学生必做的一件事情,是有一定目的的。

      首先,让孩子学着洗衣、做饭,可以培养孩子的自立能力。自立是每位优秀中学生都必须具备的素质,也是他们走向社会必须具备的能力。然而现在的中学生没有洗过衣服、没有做过饭的却大有人在,因为有些家长心疼孩子,怕孩子吃苦,因此把这些事情都大包大揽了;还有一些家长担心孩子做不好,既浪费时间,又浪费自己的精力,所以所有事情都由自己代劳了。其实,如果家长能够这样想,就能够坦然地让孩子去参与家务劳动了:洗衣、做饭以及让孩子做一些简单的家务,实际上是在培养孩子的动手能力和自立能力。

      其次,也是最重要的一点,家长让孩子学着洗衣、做饭,实际上是在帮着孩子转变小学思维。

      所谓小学思维,就是在小学阶段,孩子特有的思维。具体来讲,就是孩子总是认为自己年龄小,需要人照顾。家长不要小看这种思维,在这种思维的影响下,孩子会理所应当地懒惰、不承担责任、不去面对现实……这对孩子的成长是非常不利的。

      我曾接触过很多这样的孩子:

      有些孩子上了初中,还在让妈妈洗内衣、洗袜子,妈妈让他们自己洗,他们却说:“我还是小孩子呢,你就帮我洗了吧!”

      有些孩子上了高中,还不懂得照顾父母,父母对他们的行为不满,他们却说:“等我长大了以后再照顾你们吧!”

      有些孩子上了大学后,总是以一副需要人保护的姿态示人,亲人朋友劝他们成熟些,他们却说:“人家比你们小吗,你们就应该让着我!”

      ……

      不管是在家长眼里,还是在他人眼里,这些初中生、高中生、大学生是永远长不大的。而事实上,他们也的确真的没有长大,虽然他们的身体在成长,他们的年龄在增加,但他们的心理年龄并没有跟随身体一起成长。也可以说,他们的思维还处在小学阶段。由此我们可以想像出这样的画面:当这些孩子走向社会时,由于他们的思维还处于小学阶段,他们肯定会被现实打击的遍体鳞伤。即使他们在现实的社会中,思维方式在一点点改变,但他们的发展将远远落后于那些同龄的孩子。

      由此可见,在初中阶段,让孩子尽快摆脱小学思维尤为关键。而让孩子洗衣、做饭以及做一些简单的家务,恰好是帮孩子摆脱小学思维的最好方法。

      孩子的衣服脏了,家长告诉他:“你已经是初中生了,必须要自己洗衣服了。”在这种情况下,家长不仅使孩子学着去洗衣服,而且在向孩子传达这样一种思想:你已经长大了,自己的事情必须要自己去做了。

      周末,家长请孩子给全家人做饭,并这样对他说:“初中生应该学着照顾家人了。”那孩子就会得到这样一种思想:照顾家人是初中生的责任。

      ……

      任何一个刚刚升入中学的孩子,都会带有很严重的小学思维,但如果家长及时采用让孩子用洗衣、做饭、做家务等方式教育孩子,那孩子的思维就会一点点被扭转过来。

      当孩子彻底摆脱小学思维后,你会发现,孩子就像彻底变了一个人一样:他们变得积极、勤劳、负责任,更重要的是,面对问题,他们不再逃避,而是主动去解决问题了。

      三:让孩子每天都去读报纸、看新闻——开阔孩子的视野

      看到这个题目,肯定会有家长会问,到了初中,孩子们的时间比以前紧多了,让他们每天去读报纸、看新闻不是在浪费时间吗?

      的确,升入中学之后,孩子们会明显地发现,时间比小学时要紧迫得多。但是事情并不像家长们所说的那样,因为孩子的时间变得紧迫了,让孩子读报、看新闻就是在浪费孩子的时间。读报、看新闻确实会占用孩子一定的时间,但孩子在读报、看新闻的过程中所获得的价值,要远远大于在同时间内学习的价值。

      作为一名老师,我认为初中生与小学生的主要区别之一,就是他们的视野要不同。小学生每天关注最多的事情,就是自己身边的这些事情,而中学生的视野就不能仅限于此了,他们要把视野从自己身边扩大到全国,乃至全世界。视野的开阔能够使孩子思维活跃、心态平和,从而使孩子能够以最优异的状态走过初中阶段。

      也许又有家长会说,让孩子每天主动去读报、看新闻很难,我们总不能强迫他们去做这些事情吧?

      的确,家长不能强迫这一阶段的孩子做任何事情,否则只会引来孩子的越来越反叛。“对付”初中阶段的这些孩子,家长们必须要讲究方法,这也是我在教学过程中不断总结出来的。

      每当我接触新一界初中孩子时,我都会告诉他们:“为了开阔你们的视野,你们应该每天读些报纸、看些新闻。从今天开始就要多关注新闻了,明天老师提问呀”

      第二天,当我跟这些孩子分享中国发生了什么事情、世界发生了什么事情时,几乎所有的孩子都用迷茫的眼光看着我,我知道,放学回家后,他们中的大多数人都没有看新闻。然而从们的目光中我可以看出,他们对我所说的这些新闻很感兴趣。于是,从那一刻起,我决定改变措施——每天把我看到的那些新闻分享给他们听。在分享完新闻后,我请同学们来评价这些新闻,并鼓励他们说出自己的感受。

      没想到这种措施坚持了一个学期,这个班上的同学几乎全部都会主动去读新闻、看新闻了。更重要的是,在读、看新闻的过程中,孩子们受益匪浅:一些孩子坚持每天都读报纸,在视野开阔的同时,写作能力也在日益提高;一些孩子在新闻中找到了自己的定位,立志要做一名国家经济的管理者……

      的确,读报、看新闻能让孩子得到意想不到的收获。但当孩子不愿意去做这些事情时,家长可以通过巧妙地引导,使孩子爱上这些事情。

      例如,一开始,家长可以讲新闻给孩子听,让孩子了解到读新闻的乐趣;

      家长还可以带孩子多接触一些爱读新闻、视野开阔、知识渊博的人,让孩子找到榜样;
      当然,家长还可以让孩子多与那些爱读新闻的同学多交流,在同龄人的影响下,孩子很容易就会接受读新闻的重要性。

      四:多培养一个好习惯——孩子比别人更优秀的资本

      我曾教过这样一个孩子:

      初中三年,这个孩子的成绩很出色,英语成绩尤为出色。她是我们班,也是我们学校第一个坚持用英语与英语老师交流的学生,也正因如此,她成了全校闻名的“明星”。

      在一次家长会上,我问这个孩子的爸爸:“你是怎样把孩子教育得这样优秀的?”这位爸爸想了半天,说:“我觉得我家孩子比别人多的仅仅是一些好习惯,比如每天利用课余时间背几个单词、坚持与英语老师用英语交流等,也许正是这些好习惯,使她的成绩比别人稍微好一点吧。”

      这位爸爸说得很有道理,他说出了孩子成才的秘密,这个孩子的这些好习惯,就是她比别人优秀的资本。其实,不管孩子在小学时表现如何,升入初中之后,所有的孩子都是站在同一条起跑线上。在这一新的起跑线上,几乎所有的孩子都会尽自己的最大努力向前跑,他们之间要想拉来差距是很难的。但如果孩子身上的优点多一点、好习惯多一点,这些就会成为孩子比他人优秀的资本。

      也许家长们会说,小时候是培养孩子好习惯的最佳时期,但现在,这个最佳时期已经错过了,想再培养他们的好习惯已经很难了。

      家长们的这些观点有一定的道理,在孩子小时候,由于他们的合作欲望比较强烈,孩子很容易就会养成好习惯。但这并不是说,上了初中之后,孩子就再也不能再养成新的好习惯了。家长们应该明白,在任何时候培养孩子的好习惯都不算晚,在任何时候培养孩子的好习惯都是必要的。

      自孩子升入初中之后,家长们就应该有这样的意识:多培养孩子一个好习惯,孩子就会比同龄人更优秀一点。所以,家长们不妨就从现在开始,从细节处入手,培养孩子的好习惯。

      就像上面那个事例中那位家长所说的那样,家长可以让孩子每天只多记住两个单词,积少成多,初中三年读完,孩子很可能就会记住一本英语词典中所有的单词;

      家长还可以让孩子每天记住一个数学公式、一个成语,就在这种记忆和巩固的过程中,孩子比别人优秀的资本就会一点点显露出来。

      ……

      当然,家长也可以培养孩子别的方面的习惯,如帮助他人、孝敬父母等,这些好习惯不仅能使孩子顺利地渡过初中三年,而且也将成为孩子以后人生路上的资本。但父母们还要特别注意一点:孩子的好习惯不在多,贵在坚持到底。所以,父母还应在孩子的意志力上多下工夫。

      五:今日事,今日毕——锻练孩子的意志力、自控力

      由于正处在青春期,这些初中的孩子可谓是“性情中人”,高兴的时候,他们会把该做的事情统统都做完;不高兴的时候,他们干脆手一甩,该做的事情也不去做。

      从孩子的长远发展来讲,这将十分不利于孩子成长。同时,这表明孩子身上存在着至少两个缺点:一,没有时间观念;二,没有做计划的观念。

      在前面我们已经提到过,由于七八年级的科目要比小学时多得多,知识的难度也会有大幅度的提高,所以在这时,孩子只有学会做计划、学会利用时间,才能尽快适应初中的学习,才能取得好成绩。其实,不仅仅是学习,生活中的事情也是如此,只有孩子有了做计划的意识、有了时间观念,所有的事情才会按部就班地完成。

      当然,也有很多孩子有时间观念,也知道做计划的重要性,但一遇到困难,他们的计划就要宣告失败。我就接触过这样一个孩子:

      在放暑假之前,这个孩子就把自己假期每天的任务安排好了,每天写一篇观察日记、做一点作业、读5页课外书。

      暑假的第一天,由于新鲜,孩子的这些计划很快完成了;第二天,同学来找他玩,并且很晚才回来,他想完成今天的任务但又觉得很累,于是他对自己说:“明天再把今天的任务补上吧。”结果明天又有特殊情况,晚上他又对自己说:“明天再把这两天的任务补上吧。”……就这样今天拖明天、明天拖后天……这个孩子已经彻底忘记了他曾经做过的计划。

      初中的孩子往往就会这样,计划做得很好,但执行起来却没有那么顺利,常常是今天拖明天,明天拖后天。所以,在这个时候,家长很有必要让孩子明白“今日事,今日毕”的重要性了。

      当然,也许“今日事,今日毕”的重要性,孩子都明白,但就是做不到,那家长就要从孩子的自控能力上下工夫了。

      对待这些意志力不坚定的初中孩子,一位家长是这样做的:

      我知道这个年龄段的孩子做事最容易拖拉,于是我提前给孩子打“预防针”,我经常这样问他:“如何到了该锄草的时候,农民不去锄草,会出现什么情况?”

      “那杂草会在田地里越长越多,最后会影响收成。”孩子认真地说。

      “那如果今天应该做完的事情,很多人却常常会拖到明天去做,会出现什么情况?”

      “那这些人只能是越来越懒惰了。”

      “那如果这种情况发生在你身上,为了防止你变懒惰,妈妈应该如何帮助你呢?这样吧,你自己订一个规矩,告诉妈妈应该如何帮助你?”

      “那好吧。”孩子一口答应了。

      结果,孩子自己订下了以下这一规矩:

      规矩

      如果以后我今天的事没有完成就想去睡觉,我赋予妈妈权力,妈妈可以这样对待我:

      1.提醒我把今天的事情做完,否则不允许我睡觉;

      2.如果我耍赖,妈妈可以以后不理我,让我尝尝苦头;

      3.当然,妈妈最好是采取措施,让我快乐地把事情去做完。

      订规矩人:李肖

      有了这个规矩,孩子很少再出现拖拉的现象了,而且基本上已经做到了“今日事,今日毕”。


      家长要想让这些初中的孩子做到“今日事,今日毕”,必须要给他们一定的规则,而这一规则的制订人最好是孩子自己。

      其实,这些初中的孩子很清楚自己的缺点,只是在做事情方面,他们没有足够的意识力和自控能力。但由于自我意识的发展,他们又一般不希望父母插手他们的事情。因此父母就要找机会让孩子认识到拖拉的危害性,并找准机会让孩子自己制订一个规则,来约束他们的行为,使他们真正做到“今日事,今日毕”。

      家长不要小看孩子自己制订的这一规则,更多的时候,其实不用家长的参预,这个规则本身就对孩子起着督促作用。例如,当孩子没有做完作业就想睡觉时,在意志力与身体或心理上的懒惰成分在做斗争时,因为有孩子自己制订的这一规则存在,孩子的行为很容易就会偏向意志力一方,从而很轻易地就会战胜懒惰。

      当然,当孩子的意志力真正被打败时,家长也要坚持原则,按规则办事。孩子该做的事情没有做完,即使拖到了晚上十一点,也要等他们把事情做完后,才能允许他们睡觉。这一过程不仅培养的是孩子的意志力、自控能力,更会使孩子明白:明天要想早点休息,就要早点把该做的事情做完。由此,孩子的行为就会进入“自控能力增强——意志力增强——效率提高”的良性循环中。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2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支持支持 反对反对
      更多的资源共享和互助成长,敬请大家关注壹牛微信公众号: “壹牛升学资源圈”和“壹牛家长圈”。搜索微信公众号“sxquaner”和“www-16jzq-com”添加关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让社区更精彩

      • 办公地址:成都青羊区通惠门路3号锦都1期18楼3号(浦发银行楼上)【地铁2号线通惠门站D出口、地铁4号线宽窄巷子站B出口】
      • 工作时间:周一到周六 10:00-17:00
      028-86691808

      关注我们

      反馈建议:985052335@qq.com
      Copyright   ©2016-2022  壹牛家长圈www.16jzq.com  Powered by©Discuz!
        ( 蜀ICP备16021970号-1 )|网站地图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