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牛家长圈-

查看: 431|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招生信息】2016年成都市温江区中小学招生入学工作常见问题解答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6-4-13 09:07:35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相聚壹牛,和更多牛爸牛妈们一起交流!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招生信息】2016年成都市温江区中小学招生入学工作常见问题解答
一、温江户籍小学一年级入学
(一)温江区中小学入学工作主要遵循哪些原则?
1.划片、就近、免试招生原则。严格执行义务教育法关于“适龄儿童、少年在户籍所在地免试就近入学”的规定,公办中小学不择校,严格按划片、就近、免试原则入学。
2.“两个一致”原则。适龄儿童、少年户籍地址与父母(或其他法定监护人)户籍地址一致;适龄儿童、少年居住地址与父母(或其他法定监护人)房产证地址一致。
(二)温江区户籍小学一年级新生入学工作程序是怎样的?
小学一年级新生入学按:“发布公告——入学登记——划定学区——报名注册”的程序进行。
1.发布公告
6月1—3日,通过各中小学、幼儿园、镇政府(街道办事处)、社区公示栏,温江电视台、温江报、温江教育网、温江公众信息网、温江教育微博等多种方式发布《温江区小学一年级入学登记公告》。
2.入学登记
2016年6月6日、7日、8日、12日、13日(下午2:00—5:30)温江区户籍一年级适龄儿童法定监护人持户口薄、房产证件前往户籍地登记点进行登记。2016年6月14日(上午9:00—11:30补登)。
3.划定学区
6月22—24日,各小学校公布本校就学服务区域。
4.报名注册
6月27—28日,监护人持户籍证明到相应学校报名注册。

二、温江区户籍初中一年级入学常见问题
(一)温江户籍小学毕业生如何确定就读初中?
1.柳城街办户籍小学毕业生,按照“多校划片、微机派位”的原则,确定柳城街办户籍小学毕业生的初中就读学校。
2.柳城街办以外其他镇(街)户籍的小学毕业生,按照“单校划片、对口直升”的原则,确定各小学毕业生对应就读的初中学校。
(二)温江户籍小学毕业生读初中的工作程序是怎样的?
1.柳城街办户籍小学毕业生小升初程序:登记—摇号—报名。
4月13—21日完成信息采集;7月5日发放摇号号卡;7月12日组织微机摇号;7月13—14日持号卡、户口薄到校报到注册。
2.其他镇(街)户籍毕业生小升初程序:登记—报名。
4月13—21日完成信息采集;7月13—14日持户口薄到户籍所在地初中学校报名注册。
(三)区外就读的温江户籍小学毕业生怎么登记?
区外就读的温江户籍小学毕业生,若需要回温江区就读初中,应于5月中旬每周五,带上申请(包含孩子就学情况,父母情况,回籍就学原因,联系人电话等详细信息)、户口本原件及复印件(第1页,2页,孩子信息页)、房产证(购房合同)原件及复印件、父母身份证复印件、原就读学校学籍证明(需加盖学校及教育行政部门的章)到温江区教育局就学咨询接待室(万春路113号)办理登记手续。

三、温江户籍高中一年级入学常见问题
(一)温江初中毕业生怎么报名参加中考?
在温就读的温江籍初中毕业生由学校组织中考报名,考生需向学校交验居民身份证或户口薄,由学校进行报名资格审查。学校负责组织、培训、指导考生进行网上报名。
(二)本地户籍外地就读如何回温中考?
在外地读书返回温江参加中考的考生,须提供就读学校开具的学籍证明,同时提供生物、地理会考原始成绩及等级(A、B、C、D)、及综合素质评价结果(等级)并由就读学校所在区(市)县教育行政部门签章。于当年3月上旬到温江区招办办理报名手续。报名后,体育考试、理化实验操作考试以及政治、历史两科毕业会考都在温江参加。可拨打温江区招生办公室电话028—82762270进行咨询。

四、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入学常见问题
(一)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入学申请办理程序是怎样的?
1.材料初审:5月3日—5月31日期间的每周星期一、星期三、星期五下午,将材料送到指定的登记点进行申请登记。
2.材料复核:6月上旬,由各职能部门对通过初审人员的相关材料进行复审。
3.公示名册:6月中、下旬,各登记点公示复核通过名册。
4.发入学通知书:7月第三周,各登记点对通过审核人员发放《成都市温江区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接受义务教育通知书》,并按照通知书上要求到指定中学、小学报名登记。
(二)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接受义务教育需要提供哪些材料?
根据成都市《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接受义务教育工作的指导意见》(成教发〔2015〕7号)规定,2016年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申请在 我区就学,须提供以下七项材料:
(1)持证人在有效期内的《居民身份证》、《成都市居住证》;
(2)持证人及其子女同一户籍的原籍户口簿或其他能够证明其法定监护关系的有效证明;
(3)截止5月31日,已在我区连续居住满12个月的相关证明;
(4)《成都市居住证》持有人需提供截止5月31日,已在温江区连续依法缴纳社会保险费满12个月的证明(且申请入学当月处于持续缴纳状态);
《成都市临时居住证》持有人需提供截止5月31日,已在温江区累计依法缴纳社会保险费满12个月的证明(缴费累计时间在申请入学登记前24个月内,且申请入学当月及之前3个月处于持续缴纳状态);
(5)持证人与温江区范围内用人单位依法签订的《劳动合同》,或持证人在温江区办理的工商营业执照(含纳税或免于纳税证明);
(6)在温住房证明。住房证明包括房屋所有权证、购房合同、房屋租赁登记备案凭证、房屋租赁合同等;
(7)学籍证明(就读小学一年级提供幼儿园就读证明)。
(三)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在什么地方进行入学申请登记?
第一登记点  办理地点:柳城街办北街社区(来凤路22号)
受理范围:居住证地址为柳城街办辖区
第二登记点  办理地点:涌泉街办瑞泉社区活动中心大厅
受理范围:居住证地址为涌泉街办辖区
第三登记点  办理地点:公平街办便民服务中心(锦泉街118)
受理范围:居住证地址为公平街办辖区
第四登记点  办理地点:万春镇市民中心(春江东路15号)
受理范围:居住证地址为万春、寿安、和盛镇辖区
第五登记点  办理地点:永宁镇政务大厅(开金路18号)
受理范围:居住证地址为永宁镇辖区
第六登记点  办理地点:金马镇便民服务中心(锦蓉路98号)
受理范围:居住证地址为金马镇、天府街办辖区
第七登记点  办理地点:永盛镇便民服务中心(盛锦街242号)
受理范围:居住证地址为永盛镇辖区
(四)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小升初”和小学入学一样吗?
已享受政策统一安排就学的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小升初时,须按规定重新提交申请,按当年的小升初政策执行。
(五)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能在温江读高中吗?
正住户籍不在我区但在我区初中学校就读的学生原则上应回原籍报名参加中考。如果因特殊困难无法回原籍参加中考的,须填写《成都市中考非本地户籍考生申请表》,由考生、家长签字,经就读学校审批、同意后,随就读学校参加报名。非本地户籍考生在我区参加中考的考试成绩,供考生户籍所在地教育部门参考。如需在我区升学,在填报升学志愿时,只能填报普通高中的调招计划以及民办普通高中、中职类学校计划,不能填报普通高中的统招计划。

五、其他问题
(一)区外就读的温江户籍学生如何转学回温就读?
温江户籍回温插班须提供以下材料:1.申请(包含孩子就学情况,父母情况,回籍就学原因,联系人电话等详细信息);2.户口本原件及复印件(第1页,2页,孩子信息页);3.房产证明(房产证或购房合同)原件复印件;4.原就读学校学籍证明(需加盖学校及教育行政部门的章);5.父母身份证复印件。于转学当年5月上旬任一周五到万春路113号进行登记,通过审核后,再由区教育局根据学位空缺情况统筹安排就读学校。
(二)小学一年级入学“9月1日前满6周岁”的限定是否已取消?
考虑到全国各省、市、地区差异,国家颁布的《义务教育法》没有对“年满六周岁的儿童”进行时间界定,新修订的《四川省<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实施办法》为了与上位法阐述保持一致,将原表述“9月1日前年满6周岁”修改为“凡年满六周岁的儿童,其父母或者其他法定监护人应当送其入学接受并完成义务教育。条件不具备的地区的儿童,可以推迟到七周岁入学”,但并非意味着,我市儿童入学年龄不再以9月1日为界。教育部政策研究与法制建设司与国务院法制办公室教科文卫法制司联合编写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条文释义》对“年满6周岁儿童”有明确的解释,即“在新学年开始前也即在每年9月1日前年满6周岁的儿童、少年”。这些年来,成都市一直采用这一释义,按照“8月31日前(含8月31日)”作为判定时间。
(三)家长可以通过哪些途径了解到当年的相关政策?
相关政策会通过温江教育网、温江公众信息网、各中小学校和各镇(街)公告栏进行公布。同时,万春路113号、各中小学校和各镇(街)都会设立就学咨询点,家长可前往咨询,或拨打就学咨询电话028—82764596。

信息来源:温江教育局官网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支持支持 反对反对
更多的资源共享和互助成长,敬请大家关注壹牛微信公众号: “壹牛升学资源圈”和“壹牛家长圈”。搜索微信公众号“sxquaner”和“www-16jzq-com”添加关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让社区更精彩

  • 办公地址:成都青羊区通惠门路3号锦都1期18楼3号(浦发银行楼上)【地铁2号线通惠门站D出口、地铁4号线宽窄巷子站B出口】
  • 工作时间:周一到周六 10:00-17:00
028-86691808

关注我们

反馈建议:985052335@qq.com
Copyright   ©2016-2022  壹牛家长圈www.16jzq.com  Powered by©Discuz!
  ( 蜀ICP备16021970号-1 )|网站地图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