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聚壹牛,和更多牛爸牛妈们一起交流!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本帖最后由 利卡 于 2016-4-13 11:01 编辑
“德国哲学家费尔巴哈说过,人活着的第一要务就是要使自己幸福。《幸福在哪里》这首歌为什么会流行?因为,幸福几乎是所有人向往而不可得的境界。今天,我想讲讲“幸福的教育”。——东湖中学校长钟如惠
4月10号上午9点,闹翻了全城的汉马正在浩荡上演,城市的另一头,有一群家长和学生却选择了坐在教室里,安静地听校长分享一本好书。“虽然是校长读书会,但我今天是作为一名家长来跟大家交流。” 东湖中学校长钟如惠说,作为一名有着25年教龄的教育工作者,同时也作为一名父亲,他总在思索:如何让孩子幸福,并且持续拥有幸福的能力?
孩子,为了你幸福我该怎么做
《做懂孩子的父母》一书中说,《论语》中探讨了一个人的成才之路,古人是按照伦理经验——社会经验——书本经验三个步骤孩子进行教育。钟如惠觉得,这种分类对应当下的家庭教育、社会教育、学校教育。 “我们今天的教育有点走偏了,家长们只重视书本经验的教育。”钟如惠跟家长分解了教育的“教”字,“教”是由“孝与文”构成,这也说明了教育不仅仅给孩子提供书本知识,还包括孝文化在内的伦理教育和社会教育。比如,孩子请父母分享他的食物的时候,父母一定要欣然接受,并要展现出一种满足的表情,这是对孩子“爱心”的鼓励与奖赏。但现实中,有些家长要么忽视或无所谓“一口拒绝”,要么心疼地说“你自己吃”。而这些家长说得最多的一句话就是:“孩子还小呢,现在先把学习搞好,长大就懂事了。”
他说:“别指望孩子‘长大了就懂事了’,长此下去,小孩只会想到自己,不会考虑别人;只知道获取,不知道付出。我有时看到一些高分学生干出一些低情商的事,就哭笑不得,很为他们的未来担心。
”保护我们的孩子:性教育要从小做起
日前北京和颐酒店的女子遇袭事件,让女性自我保护再次成为热门话题。在读书分享中,钟如惠也特别提及到了性别教育和性教育这两个话题。
“书中探讨了欧洲的性别教育和性教育,但这两项在我国的教育中经常被弱化。其实随着时代与社会的发展,这些教育已经迫在眉睫。” 钟如惠认为,性教育,是生理学教育的一部分,具体内容包括性生理教育、性心理教育、性道德教育。由于东西方文化背景不同,中国家庭、学校、社会皆缺乏对青少年的性教育机会,青少年也容易受到这方面的伤害。
“性教育需要从小做起。”钟如惠说,比如家有女儿的父母,在孩子小时候乘坐公共交通工具或者独自去公共场合时,要提前告诉她公交车上、公共场合有好人也有坏人,注意跟别人保持一定的距离,比如说告诉小姑娘:有些身体部位是任何人都不能触碰的,还要教授她一些必要的求助方式。在东湖中学,钟如惠也将性教育作为一项必修课,男女单独授课,让孩子们能在交流时大胆提问。
少一点啰嗦:批评是一种反向强化剂
“有时候批评反而是一种强化,越批评他,他的不良行为反而越多。” 钟如惠很认同《做懂孩子的父母》书中的这句话。“中国的父母太容易苦口婆心、循循善诱、唠唠叨叨,殊不知,啰嗦就是一个反向强化剂。”
钟如惠风趣地说,跟孩子相处和夫妻相处差不多,太爱念叨的妻子容易遭人烦,太爱啰嗦的家长也不受孩子喜欢。对于这两种家庭关系的正确的做法也是相通的“少说多做”。
钟如惠还在做高中班主任时,班上有位父亲早逝的女孩儿,在高一时突然迷上了言情小说,母亲喊她吃饭也不搭理,这位母亲不但没收了这本书,还不停地跟在女儿后面诉苦和念叨,不断把孩子逼上叛逆之路。“后来,我劝这位妈妈把啰嗦转化成关心的举动,晚上复习功课时准备一杯热牛奶,每周给出一定的倾听时间。”这个女孩逐渐体会到了母亲的良苦用心,高考成绩很好,现在职场也很顺利。 “无声的行动甚比有声的语言”,钟如惠说,优秀的孩子继承的是父母的优点,问题孩子继承的是父母的缺点。优质的教育总是潜移默化的,父母应该注重自己言行,努力用行动给孩子做出榜样。
父母不妨跟孩子分享工作上的小挫折
学生:我是东湖中学2015年毕业的学生郭晗琲,现在就读于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我今天特意来听钟校长的读书分享,觉得特别受触动。钟校长呼吁家长跟孩子多交流,让孩子能说出心里话。我想跟家长们说的是,青少年都有自己内心的小秘密,不要希望能有一蹴而就的亲子交流,也不要只做单方面的交流。我们建议父母也跟孩子们分享一些工作中的小故事,比如小挫折、小喜悦,让孩子也有一种分享对方心情故事的满足感,这样才能慢慢地彼此敞开心扉。
钟如惠:感谢毕业学生特意来学校听这场分享会,我觉得你的建议非常好,我也推荐给各位家长,跟孩子做彼此分享秘密的伙伴。
现场互动
家长:这是我第三次参加长江日报举办的校长读书会,今天钟校长讲了尊重和顺应孩子的成长,我的孩子今年九岁,他很爱读书,每次放学回家都抱着书看,让我很欣慰。但他也常常耽误了做作业的时间,我提醒他也不怎么奏效,这怎么办呢?
钟如惠:家长们先要了解逆反心理的本质是不适应,他还不能理解有些规则或者说是习惯。做父母的要少说大道理,跟孩子讲明利害关系,多做一些引导的行动,比如设计一些工作内容,跟他一起回家“做作业”。
家长:我的孩子是高一学生,他很爱玩手机,怎么办?
钟如惠:玩手机这是个普遍现象,现在成人们都是手机控,也不要过于责备孩子。不让孩子玩手机或者上网是不可能的,因为他们会失去同伴间的共同话题,也会觉得自己落伍了。正确的做法是在周末合理规定玩手机或者上网的时间,允许他玩一些小游戏。
家长:我的孩子上高中了,他每天回家学习到很晚,我们家长很担心,怎么办?
钟如惠:高中课业确实很紧张,我觉得这位家长需要先了解其他同年级孩子的做作业情况,如果您的孩子比其他孩子的学习时间长很多,我建议家长跟老师、孩子一起分析原因,找到学习突破口。如果大家都是这么晚,家长们不妨用行动支持一下刻苦学习的孩子们,比如一顿可口的宵夜,一些鼓励的话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