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牛家长圈-

      查看: 131|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好好爱发脾气的孩子

      [复制链接]
      胡萝卜 该用户已被删除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6-5-11 19:13:23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相聚壹牛,和更多牛爸牛妈们一起交流!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来源:360个人图书馆
      愤怒像是会传染的疾病,我们都是这种疾病的带原者。我们在各种场合得到致命的愤怒病毒,再带进家交互传染。太多的孩子住在充满紧张、审判、悲观和排斥等混合一起的家庭氛围里。你给孩子最大的两个礼物就是:无条件的爱和教导他们用更成熟的方式管理自己的愤怒。

      当孩子耍赖的唉叫持续传进耳朵,真是很惹人厌!但你最好克制发脾气的冲动,以免脱口而出:“马上闭嘴,否则我揍你!”因为如果你真这样说,这场战役你就输了。

      当你对孩子发怒,你就提供他们更多的火药来对抗你;孩子也明白他们真的把你打倒了。之后,一旦孩子想要伸手压下启动你情绪的开关,他就知道耍赖唉叫是操纵你最有效的策略。你愈显得气愤,你就会听到更多孩子的唉叫声。

      对这种行为最好的回应是“不要理他就好了”,但知易行难。不过,父母若照着去行,对大多数孩子确实有效。如果你不回应,孩子就不能操控你的行为。如果你确定你仍旧冷静,就用真正好玩的事物分散他的注意力。这是我最喜欢用的方法:依照孩子的年龄,把能吸引他的有趣事物摆在他面前。

      有些孩子很固执,若是你用尽耐心和方法还不能让他停止,你就让他一个人待在安全的地方,并事先告诉他,一旦他找回正常的声音,好好说话,你会很高兴和他讨论他想要的。你的冷静是关键,因为孩子会知道你坚定地握有控制权,也不会被发脾气的尖叫所操纵。

      保持冷静需要极大的自律。不然,就是孩子被你硬逼着压下怒气,表面上你胜了,其实败得更惨——反而让孩子发展出反权威和被动攻击型的行为和心态。

      所谓被动攻击型行为,是一种因愤怒而起的非立即性反应。这种行为故意全盘违背别人的预期,就是说,他所做的与他应该做的事恰好相反。你希望他学业有成,人生成功,他偏偏辍学早恋、和明显不合适的对象结婚、离婚、不肯生育……这种行为的主要目的,是想击败父母或其他权威角色。

      愤怒从何而来?

      今天许多或是说大多数家庭,并不真的了解如何处理孩子的愤怒。而愤怒如果处理不当,只会导致灾难的发生。你能给孩子最大的两个礼物就是:无条件的爱和教导他们用更成熟的方式管理自己的愤怒。

      我想身为父母的你,会注意把有害、有毒的东西小心藏在安全的地方,也一直很注意孩子身处的环境,或许连小孩应该看什么电视节目、玩哪种计算机游戏,你都会规定。但是,你知道最大的危险、最可怕的毒药,就是住在你孩子心里的那股泛滥、没有约束的愤怒吗?

      对你孩子健康快乐过一生最大、最普遍的威胁,就是存在着隐藏而处理不当的愤怒,这将使他们的心思、灵、魂、和体力受创。随着小孩长大成人,他们也把愤怒带进由学校、社会、工作场所、婚姻、教会和家庭所形成如同压力锅的世界里,然后自己继续在里面受到各样错综复杂的伤害。成年人生活中的每个问题,差不多都可以追溯到这个普遍的源头。

      研究表明,令人难以接受的事实是,孩子心中愤怒的最大来源,竟是他们根深蒂固地以为自己没有人爱。我相信大多数的父母亲都真的爱自己的儿女。这个问题产生的原因,在于父母有没有能力把真诚之爱传送到孩子的心里。事实显示,这个讯息并没传到。

      童年是建造的时刻,一砖一瓦地从稳固的地基往上盖。我们是建筑工人,神是建筑师。一步一步、经年累月地,神建造许多舒适优雅的房间,直到孩子成年,神自己就要搬进去住下。我们得体认到,只有一次建造的机会。错置的砖块和粗糙的结构,会导致长期性的损坏;反之,我们可以在孩子身上,建立如磐石般强大坚固的自我统合。我们可以引导他们成为神的殿,足以抵挡成人世界的风风雨雨。

      假如你的孩子注视着镜中的自己,然后得到的结论是,他们自己觉得做人没什么价值,那该怎么办呢?他们感觉自己的言语举动从来都不重要,他们没有人爱,也没有动机去创造充满爱的生活。

      一旦这样的自我观感在他们心里生根,问题就会变得很棘手,一旦孩子无法发展自己成为他们内心期待的样式,不能拥有真正的自我,一旦他们觉得生命只不过像儿童乐园哈哈镜里所看到的映像:不是嘲笑、被扭曲,就是记恨;那么,他们的内心就会充满怒气。

      从来没有一个时代像我们这世代有这样深的叛逆。这一代的孩子不仅需要爱,也需要进一步懂得如何因应愤怒激动的情绪。容我再重复一次:我们广泛的反抗权威是起源于愤怒。愤怒的原由,是因为得不到充分的爱。

      孩子发怒后父母要做的三件事

      你当然不会故意为孩子制造可怕的挑战,只是很多父母不会把自已为得着爱而挣扎的历程与孩子正在经历的事情做一番联想。父母自己曾渴望那份无条件的爱,最后却演变成不让依赖他们的孩子得到那样的爱。

      有限度或有条件的爱,会让你自己及孩子的生活变得不轻松。有条件的爱不会奏效,因此你会一直对孩子的行为感到头痛,而不知道要怎么指导他们。带着条件的爱,意思是要求孩子做出他们做不到的事。谁能因做得尽善尽美而得到爱呢?

      但是无条件的爱却能让你和孩子的生活变得很丰富。你可以不设限、自由地去爱——像神爱人一样,“不特别为了什么原因”。你的管教就会满有力量和自信,你也会带着恩慈和智慧去因应孩子的需要。无条件爱所赋予的自由,能培育孩子产生强烈的自我意识,并且释放他们成为发展成功的小孩和大人。

      你的孩子不但从你的言教,也从你的身教学习;不只学习你所做的,也学习你所克制不做的。他们因为本身的不完美,而学习到你的忍耐;他们可以学习到,你为了付出时间和注意力所做的牺牲,还有你的受苦——就是在很为难的时候,仍努力与他们保持目光的接触而不发怒。他们看得到你用来平静大风大浪的力量,而他们也会相信,迟早能在自己里面找到同样的力量。

      许多父母其实是在告诉孩子:“照我们说的去做,而不要看我们所做的。我们是父母,我们可以依自己喜欢的方式去行。”为人父母者都应了解,这样的教导是无效的;可是,他们往往看不到摆在眼前的事实。

      我们希望教导儿女说出他们心中的话,诚实地自我表白,并活出正直的人生。 当你忍受孩子的怒气到快发狂时,关注孩子成长,要记得这场小小的风暴终将过去;当孩子的怒气耗尽,你也预备好随后的沟通和教导。不只你的孩子要经历成长中愤怒的表达方式,你也一样要在自我节制的过程中成长。

      当然,我们不应该认同有些孩子,根本没什么令他们忿忿不平的事,却说得气愤填膺。他们或许是利用这样的行为操纵父母,这是你一定要辨认和予以纠正的。但需要应用同样的规则,不要动怒。

      你的怒气不会传送正确的讯息,也不会对情况有帮助。你需要冷静、心平气和,但也要坚守原则。当孩子在父母面前发怒,他们就成了被训练的对象。

      有一件事很重要:必须等到你和孩子都冷静下来,并且重建你们之间的好感之后,再开始训练他们。但也要避免间隔太久;这点也很重要,不然就会失去机会教育的功效。时机是关键点,你们的情绪一旦稳定了,就一起坐下来,然后实行以下三件事:

      • 第一、你希望孩子知道你并不是要责骂他,特别是让那些对权威很敏感的孩子明白;他可能因自己所做的事产生罪恶感。让你的孩子明白,你接纳他是独立的个体,也一直想要知道他的感受,就如:快乐、伤心或愤怒。告诉孩子:当你生气的时候,我要知道你的感受。


      • 第二、你称赞他做的正确的事。我告诉戴维:“你真的让我知道你在生气,那样很好。你没有把气出在你弟弟或小狗身上,你没有摔东西或捶墙壁,而是告诉我,你很生气。”你要寻找各种机会给予赞美,寻找各样值得作为鼓励的事。


      • 第三、最后帮你的孩子再前进。这需要以请求的方式,而不是用禁止的方式进行。与其说:“绝不可再对我恶言相向!”不如说:“儿子,从现在开始,我希望你不会对我恶言相向,好吗?”在你通过够多这样的历练之后,你的孩子逐渐不需你的提醒而会自己思考。


      训练孩子以成熟的方式掌控怒气,再加上你的好榜样,将有助于他们在不久的将来能自我训练。假设现在你女儿回到家中并生着闷气,你就可以和她谈一谈,她正经验到的受伤、痛苦、失望、愤怒、灰心、憎恨或其它感受。帮助她口述自己的感觉很重要,如此,她就不会需要用行动来表示。 在你帮她养成口头表达的习惯之后,下一步就是要从不愉快的诉苦进步到能心平气和的叙述。一旦她能用不具伤害力的口述方式解决她的怒气,你就已然达到一个重要的里程碑。这样的表达方式,能一生一世加惠于她以及她周遭的人。

      这段过程的核心是无条件的爱,就是你希望孩子从你身上得到的。让孩子见到你在他们最软弱、最糟糕的景况中,却能坚忍度过风暴,以恩慈的心接受难堪的话,并且不放弃对他们的爱与支持。如此,他们就能看到、听到,也感受到何谓无条件的爱。你的儿女会因此很肯定自己确实被关爱,而且从爱中找到内在的力量,在一生的旅途上继续往前走,最终成为合神心意的人。

      最坏的结果:被动攻击型人格

      一个孩子是如何演变成被动攻击型人格的? 答案是:若是没有经过训练,学会以成熟的方式管理怒气,任何一个孩子都会发展被动攻击型愤怒的反应。 但是,如果父母把自己的怒气倾倒在孩子身上,就绝对会促成孩子发展出这种不良行为。

      孩子心中有两种深度的恐惧: 1、感情需求得不着满足,仿佛一个空空如也的情感储存箱。2、父母亲的怒气。孩子没任何防卫装备得以对抗这两种问题。

      当我们对孩子发火,怒气就深深地栽植在他们心里的软土中;这样所播下的种子,最终会使他们借着行为,将所结的苦毒果实散出来。他们会采取各种行动,就是:颠覆父母、老师、雇主、警察、配偶,或任何掌权的人,却不清楚自己的目的何在。 要记得,权威人物不只是那些我们需要遵行其指示的人,也包含一些我们要为其尽心尽力的人,比如配偶。这点非常值得留意,我们有时会发现,另一半就是不给我们所需要的,我们明明告诉对方,我们需要这个。

      我们尝试用各种策略来纠正被动攻击型行为,但却不管用。事实上,父母愈努力矫正,孩子就愈狠心使他们失望。由于这样的行为很不合逻辑,也不理性,父母几乎总是战败的一方。这种情况让被动攻击型孩子很有成就感,他会进一步努力造成父母更大的挫败,而孩子最常利用的战场就是学习成绩和价值观。

      他们专注在反击父母、老师,或其他权威角色,可是到后来,他们才是这些行动最大的受害者。美国每年大约有三分之一的大学新生被退学,但是这人当中的绝大部分确实有能力得到不错的成绩。会不会是他们其中有些人,只为了表现对某人的愤怒,而不自觉地这么做?

      有些独特的案例还发展成更严重的被动攻击型行为,例如吸毒、酗酒、疾病、贫困或甚至自杀——最极端的被动攻击型行为。一旦那股怒气被掩埋,它并不会如有机物一样自动分解,反而会像有毒的废物,在内心的土壤中扩散;最后,以一种新的型态出现,就是反权威的性格,进而埋下被动攻击型行为的种子。

      长年累月严重的压抑愤怒,将使得一个人叛逆的态度存留到成年期,结果就形成具有危险性的被动攻击型人格。也就是说,过分压抑的愤怒经过千锤百炼之后,会以让人几乎无法招架的方式随时准备发作。

      当你面对一个满腔怒火的孩子,你有两项义务:
      • 第一要接纳他的怒气,纵使这怒气很令人厌恶。
      • 第二,虽然你想要豁出去,但要忍耐。尤其当你想到你的目标,就是帮助孩子不断学习用更成熟的态度掌控怒气。无论好坏,你都会成为孩子的榜样。


      要面对孩子的怒气,并且正面处理,不容愤怒潜伏在一个成长变化中的年轻人里面,等着以被动攻击型行为表现出来。最后,你会见到你的孩子从正常的被动攻击型阶段走出来。

      另外,我们当然也不能用自己也失控发怒的行为来教导孩子。目前被父母怒气掌控的部分,将来会演变成一种无法无天的行为模式。孩子可以表达愤怒,但不准有攻击的行动。

      在孩子发泄怒气时,命令他们闭嘴就等于把他们推往我们所不愿意见到的行为反应上去。我们需要拦住自己,免得冲他们大喊:“闭嘴! ”或是:“我不想听这件事!”虽然我们不想听,但是孩子需要我们这么做,这就是舍己。我们唯一也是最好的方法就是教导孩子:透过言语、心平气和释放出怒气。

      父母需要对付自己的怒气

      在孩子周遭的人事物中,你最有影响力;而在你的影响力当中,怒气是最具关键性的。怒气的掌控若不合宜,最容易惹孩子的气,会伤害孩子的自信心、自我认同、社交能力、对事物认知的能力、压力管理的能力,以及影响他们是否能在社会上发挥全部能力。

      如果到了青春期的尾声,这些行为都还未被纠正,那么这样的态度就会根深蒂固地成为他们基本性格中的一部分。之后,又轮到他们的小孩被这样的态度影响。

      父母要正确管理怒气。第一步是愿意为怒气负责。这一步很困难,因为要怪罪其他人比较容易。我们会说:“我就是没办法。假如我的上司不那样对我,我就不会那么气愤。如果我的孩子没有一次比一次离谱,我就不会发火。我的配偶若没有对我说那些话,我就不会生气。”

      我们告诉孩子说:“我不喜欢用这样的方式对你大喊,吓着你。可是我没办法——因为你不听话。”我们怪孩子让我们发怒。我们用气愤当借口,来合理化我们的行为,好像怒气是个完全无法掌控的变量一样。

      唯有你需要对自己的怒气负责!怪罪别人就相当于给他们钥匙直通你内心,因为你赋予他们权力来扰乱你。别人要为他们自己的行为举止承担后果,但只有你要对你自己的反应负责。

      当你领悟到:生气的感觉其实很正常,但也可以选择不做出任何反应。 你就会感到重担从双肩滑落。怪罪孩子让你生气,实在是不可原谅的事,同时也很危险;因为你会把其它不相关的问题扯进来。

      你今天变得易怒,是因为在外面遇到一些事情,根本不知情的孩子,刚好做了一些让你讨厌的事,于是你就顺势把怒气出在他身上。这样的怒气不是发在应受的当事人身上,反而使无辜的人受伤。

      唠叨是一种诡秘狡猾的愤怒表现,它以一种微妙的方式倾倒怒气在孩子身上。如果不多加留意,我们的唠叨会在孩子内心不断制造一股挫折的暗流,最终逼出孩子反权威的心态。

      有时候,我们不给孩子甜点或不让他到公园玩,以此当作合理的管教手段。每一位家长都有必要在某个时间点阻止某件事,但如果我们处于不断制止的模式中,我们要仔细察验我们本身的情绪。我们是在气愤的心情中藉此处罚孩子呢?还是我们受挫到一个程度,以此当作惩罚来伤害孩子?很多父母不明白,他们本身的愤怒就像镭射光集中在孩子身上;他们也不知道,孩子其实非常清楚这一点。

      气愤的父亲或母亲可能不给孩子关爱和滋养,脸埋在报纸里或电视前面冷冷地说话,或是打着官腔并且不正眼看孩子;这么做其实很危险。如此,就等同对孩子说,他没人爱;也恰似为孩子上了一堂带着不祥之兆的课程。因为他们从父母身上学到不付出关爱、不顺从、不合作、不和颜悦色,或其它可能会让父母受伤的态度。

      我们许多人在处理怒气方面没有进步,原因是我们拒绝面对令自己不舒服的情形。我推荐你在笔记本上记录你处理怒气的进步过程,你会蛮惊讶,自己竟然可以从这项习惯中获得诸多力量来控制局面。

      你可以参考下面三项做法,慢慢调整其比重,以便形成掌控怒气的最佳方式: 1、以言语的方式表达怒气,2、以心平气和的方式表达,3、以引发你生气的人为直接的目标,不要迁怒别人。如果可以的话,你要期盼与那人和好,彼此之间能有更多的谅解。可以找一个朋友、配偶或是辅导人员,与他们分享你的感觉,但不是对他们发泄。

      真正的亲密关系是从冲突获得解决而来的

      如果你能驻留在一个由五个字组成的避难所里,那么你就可以控制整个情况。这五个字是——温和而坚定。

      记住,孩子对你的情绪,不管是愤怒或厌烦,他们其实都很清楚,也很害怕你会把他们当成出气筒;他们能感受到你正在气头上。 但你若还能保持和颜悦色,他们就会松一大口气,而在心里充满感激。

      但你也是人,某些时候你没办法有最好的表现,可能就快把情绪发泄在孩子身上了。在那一刻,你该怎么办? 我个人采用的是“与自我对话”的方法。

      有时候我还会对自己说:“冷静!”这样通常都会有效。我也可能自言自语:“如果你不想让自己的孩子变成被动攻击型人格,或者发展成不负责任的成人,你最好节制自己的行为。”

      我也充分利用所谓的“逃生出口”,我个人是利用洗手间。万一“与自我对话”的方法无法让我冷静,而我又意识到一场充满火药味的冲突即将爆发,那时我会说: “我必须去一趟洗手间,等一下回来。”那里刚好适合我去洗净我的情绪。

      在独自安静的时刻,我发现一些可供采用来解除当时危机的步骤。例如,我可以回想过去这个孩子某一次令人发笑的小插曲;这些正向的想法使我冷静下来,也加强我对那个孩子愉悦的感觉。

      甚至在最坏的情况,就是你失控而说出或做了令你后悔的话或事情,都还是有机会从负面的情况中扭转,产生正向的事物。你可以从要求孩子的原谅着手。孩子藉此便学到了谦卑和宽恕,那会是个极超凡的时刻——他们不只学会原谅你,也有能力原谅他们自己。你接受宽恕的榜样,对你的子女非常有教导的意味。我们在生活中看到一些可怜的人,没有能力宽恕别人或是自己。

      “真正的亲密关系是从冲突获得解决而来的”。我一直都衷心地相信这句话。 在婚姻关系中,当夫妻一起用正确的方式解决一个问题后,他们之间的距离就比先前更近。在亲子关系方面也是如此。当彼此间发生不愉快的事,让你对孩子或自己的感觉很不好,请记得:你的确有机会让亲子之间更亲密。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支持支持 反对反对
      更多的资源共享和互助成长,敬请大家关注壹牛微信公众号: “壹牛升学资源圈”和“壹牛家长圈”。搜索微信公众号“sxquaner”和“www-16jzq-com”添加关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沙发
      发表于 2016-10-26 08:41:16 | 只看该作者
      谢谢楼主分享!挣牛币中!
      更多的资源共享和互助成长,敬请大家关注壹牛微信公众号: “壹牛升学资源圈”和“壹牛家长圈”。搜索微信公众号“sxquaner”和“www-16jzq-com”添加关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让社区更精彩

      • 办公地址:成都青羊区通惠门路3号锦都1期18楼3号(浦发银行楼上)【地铁2号线通惠门站D出口、地铁4号线宽窄巷子站B出口】
      • 工作时间:周一到周六 10:00-17:00
      028-86691808

      关注我们

      反馈建议:985052335@qq.com
      Copyright   ©2016-2022  壹牛家长圈www.16jzq.com  Powered by©Discuz!
        ( 蜀ICP备16021970号-1 )|网站地图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