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牛家长圈-

查看: 611|回复: 18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学法综合] 【方法】如何帮孩子克服马虎粗心的习惯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6-9-20 22:42:56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相聚壹牛,和更多牛爸牛妈们一起交流!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昨天午夜时分,一阵急促的铃声划破夜空,有个孩子焦急地打电话问我,老师我马虎怎么办?我问有什么体现吗?他说比如早上挤地铁,我发现鞋带开了,我赶紧蹲下来系上然后下地铁。下来以后发现我下早了,而且鞋带没系上,我回忆了一下,我好像把别人鞋带系上了。完了,老师,我手机哪去了?



我明白孩子是在开玩笑,但是马虎确实是大家非常常见的问题,每天困扰我们的除了学习时间太长,玩的时间不够,剩下的就是马虎了。今天,吴铮老师和大家一起交流一下专心致志矢志不渝地把马虎弄死,在它弄死我们之前。



1、能力不强造成的马虎



这个是造成马虎的罪魁祸首,带头大哥,幕后元凶,始作俑者。能力不强指的是基本的能力还有些欠缺,比如有的人计算能力就是不好,问三乘以七等于多少,他想:到底是多少呢?算了,不管三七二十一,我就写个十五吧。结果他就失误了。那么,我们需要怎么办呢?



方法1:培养良好习惯。



在平日培养孩子注意培养孩子认真细致的好习惯,培养孩子自检的能力和习惯。孩子都有荣誉感,可以给孩子一个自我暗示,自己每次因马虎犯错时,记错本上会留一条记录,很难看,家长可以对孩子说:“亲,我想看到这个本子上的错题不再增多,你一定能战胜马虎”。



同时,家长也要给孩子创造一个适宜学习的环境,嘈杂的环境孩子很难安心学习的,也容易出现马虎的问题。我们总是说毛爷爷当年闹中取静,在菜市场学习,我以前也尝试了一下,半天下来,学会卖菜了。家长可以准备练个登记表,贴在床头,由他自己去填写自己的进步和退步。



方法2:提高孩子的识别能力和记忆能力。



在家里,经常让孩子观察图,做“找不同”的游戏,有意识地让孩子比较两幅容易混淆的画,找出细微差别,或者是让孩子快速找出画中隐藏的一些内容,家长可以和孩子一起读书,读书的时候孩子如果漏字、串行,家长可以耐心提醒,让孩子逐步习惯视觉落在每一个字上,不跳过去,另外在生活中给孩子做一些训练,如:让孩子自己练习缝扣子、穿珠子、做饭时挑拣大米、择菜等,这些都是练习手眼配合,提高视觉分辨能力的好方法。



我最喜欢的就是找别扭,后来习惯了,看谁都觉得别扭,商场里看见两件同款的衣服,我一定要比较一下他们有什么不一样,后来才发现他们大小号不一样,周围的售货员阿姨都用不一样的目光看着我,那目光的意思是小样不买赶紧走,在这看女士羽绒服看半天有意思么。



2、急躁造成的马虎



孩子在做作业的时候,总是急急忙忙,慌慌张张的,好像身边有什么人催着他们。他们内心好像有两个小人在吵架,一个小人说,赶紧做完这题好去吃饭,别墨迹,饭都等着急了。另一个小人说对呀对呀,快点呀还愣着干嘛呢。平时作业写的快,但是问题却不少,考完试总是一副信心十足的样子,可成绩一出来,就傻眼了。



方法1:教孩子稳住心态。



家长要了解孩子心理想的其他事情到底是什么,是不是可以告诉阿玛和额娘?



家长给孩子一些安稳情绪的方法,比如:做事前和中间过程多做几次深呼吸,数若干个数;或者心理默念若干遍“安静下来”;再或者给自己一些语言提示:“好了,今天要做今天的事情”等,这样坚持下去,孩子慢慢就学会自己抚平急躁的情绪,把精力集中在要做的事情上。这个其实是一个受用终生的好习惯,也是佛教的叔叔们终生在练习的境界。



有个孩子问我我担心埃博拉要是来中国了自己会死怎么办?明儿就考试了我却还在担心这些。我告诉他,你可以这么想,明天要是考不好,你肯定会死。他说,有道理。



方法2:帮助孩子克服学习中的厌烦情绪。



如果是对人的厌烦,需要家长帮助孩子缓和与他厌烦的人的关系,如果是对事情厌烦,比如孩子想看电视,家长让其去做作业,家长可以和孩子约定好,什么时间看电视,什么时间学习,与孩子讨论一个方案,家长和孩子都遵照执行。



孩子厌烦学习造成的马虎,一方面来自学习本身的厌烦,另外一方面是学习耽误了自己喜欢做的事情,造成孩子情绪不佳。所以这里面我们必须有一个劳逸结合的习惯,虽然玩会耽误一点时间,但是也会休息大脑,除非孩子一定要玩一些刺激的电脑游戏比如一人单挑一百人等等。西方有句古话曰,只学习不玩耍,聪明小孩也变傻。就是这个道理。



方法3:对性格急躁的孩子要减少刺激。



性格是孩子导致马虎的心理因素。



现在吴铮化身为一个专业的二手医学家,生物学家告诉大家,通常多胆汁质、多血质的人,容易急躁,出现马虎。有些孩子性格急躁,家长也有推波助澜的原因,主要是家长对孩子包办过多,所以教育孩子应从生活开始,从小做事情就要有计划性,条理性,孩子的衣物,让孩子自己分类收拾等,学习上让孩子自己制定学习计划和作息时间表,自己做到心中有数。我见过有的家长除了学习什么都不让孩子做,而且不断抱怨孩子除了学习什么也不会做。您看看,这就是矛盾。



方法4:情绪性马虎——探源和等待。



如亲子关系紧张、和同学闹矛盾,丢失了心爱的东西等都可能会出现马虎,但是这个阶段的马虎是阶段性的。此时理解和疏导远比批评重要。批评可能会导致适得其反的效果。人都是有情绪的动物,咱们和一只汪星人是不一样的,而且汪星人不爽的时候还会狂吠呢。咱们的情绪得不到宣泄,每天憋在心里憋成内伤,怎么能够平静地学习呢。



3、思考问题不周全造成的马虎



一个是孩子思维懒惰,只要稍加提示,他们就可以多想几步,得出答案。另外一个原因就是孩子年龄偏低,储备不足,考虑问题不周全。



这个是非常正常的,我刚开始学习做饭的时候,每一次爸妈都要充当火线消防员,端着水拿着毛巾在后面严阵以待,因为我经常会开着煤气然后去做别的,煤气很快就没气了,或者是把什么点着了。还有就是做的饭菜,经常把稀饭做成干饭,后来全家大早上吃干饭就着豆腐乳,或者把干饭做成锅巴,全家一起嘎崩嘎崩地吃,而齿牙动摇。每次做汤就跟配农药一样,做完以后狗都不吃,但是我爸妈给吃了。也就是这样过了几次,我就再也不敢粗心大意了。



方法1:提示马虎点。



孩子可能某一类型的题反复纠正也修改不了,这是习惯性思维滑动,是生活总每个人都有的常见心理。只不过孩子的思维滑动大多数表现在学习方面。解决办法是找到这个特殊的“马虎点”,让孩子记住,每次临近这个“马虎点”时候,就提高警惕,一旦到了这个地方,闭一下眼睛,数几个数,然后再睁开眼睛往下做。



这和公路上设置的“事故多发地段”警示牌的道理差不多。当然警示牌一次不能太多,比如“转弯慢行!”就很好,不能是“亲爱的司机朋友们您知道出门在外安全第一吗?前方不太远的地方有一个弯弯的弯道弯道那边有一个粪坑非常危险,所以建议您最好慢一点哦否则出事概不负责哦”,这样的提示牌只怕会大大增加事故发生率。



方法2:提高孩子的思维能力克服马虎。



家长不要直接告诉孩子答案,而是启发孩子,遇到一个问题,先看问的是什么,找到关键的文字,找到提示信息……孩子想不明白的时候,再教孩子怎么看书,怎样查找资料,等等,这些都是家长教给孩子的。



提高孩子的思维能力的渠道很多,家长可以和孩子一起讨论问题,寻找满意的答案,跟孩子一起收集动脑筋的故事和资料,利用节假日的时间,带孩子走出家门去看看,在游玩中有意识地引导孩子去全面观察,积累思维而对材料,这些过程都能提高孩子的思维能力。



最忌讳的就是有些家长直接质问孩子你怎么想的,这题答案不就是3吗?你怎么变2了呢?赶紧改过来。吴铮觉得授之以渔不如授之以渔,而有些人觉得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鱼香肉丝盖饭免得给了鱼孩子不会做。



方法3:培养孩子思维的严密性。



家长提示了多遍,孩子还是记不住,主要原因是孩子思维不严密,总是跳跃。断断续续的。看到哪里想到哪里。



两个方面来训练。



一方面是生活的中的实践。比如,一起包饺子、从买菜开始,让孩子亲力亲为;洗衣服、刷碗、收拾房间,可以成为一个需要设计的小工程,孩子做的事情多了,遇到的麻烦多了,自然会总结经验。让孩子在生活中学会计划、安排。



另一方面是学习本身,做应用题,审题后总结有几步,用铅笔标出1.2.3……作为标记,做题时按照标记写步骤。比如初二证明题的时候,吴铮发现有的孩子属于思维大条型,眼睛里面只能看到已知求证,中间的条件一概忽略,还责怪出题人给的条件不够,还有一种就是左右逢源型,他觉得他想要的条件题干中肯定就给了,然后他就直接用了。这个思维就不严密。



方法4:打破马虎的思维定式。



家长可以多和孩子玩“找不同”的游戏,培养他们的观察能力,家长一定让孩子说明是怎么发现的。爸爸妈妈是怎么发现的,家长还可以和孩子一起总结,还可以采取什么方法,从上倒下,从做到右,还是先看主要人物,后看背景,促使孩子思维更活跃。



和孩子讨论问题时,多想一想问题的可能性。有时候马虎是只从一个错误的固定思维来考虑问题,比如初一的求线段长度问题,AB=3BC=2AC=多少,许多人就直接写5,实际上吴铮总结过了,几何题目是有图有真相,无图有粪坑。碰见没有图的题目,咱们马上画一个图,那就马上错了。



4、表面看是“马虎”,实际是“不会”



方法1:分辨孩子是马虎,还是不会



学习的四个层次:第一个层面是知道这个知识学过,看见后认识,第二个层面是用基础练习题考查,孩子会做;第三个层面是孩子在学习基础知识上,反复地练习后,可以较灵活地运用知识解答相关问题,最高层面是活学活用,综合运用,解决高难度的题目。对于这种情况,可以和任课老师沟通,明白孩子所处的阶段,然后再帮孩子提高。



方法2:举一反三做验证



家长可以利用一道题,换一个角度解题,或换一个已知条件,看孩子是否还会做,来验证孩子是不是真的学会了。



方法3:总结规律——判断孩子是否马虎



家长可用筛选的方法,把系统的题变一下数字,或者同样的题变一下问法。在不纠正孩子错误的情况下,让孩子多做几道题,看看孩子做错了没有,错在哪里,有无规律,如果能找到规律,可能是没有掌握,如果没有规律,可能就是马虎了。



5、缺乏责任感造成的马虎



方法1:培养孩子的责任感



方法2:对懒惰型孩子要加强锻炼



家长一定要合理安排孩子的生活,使他们在生活中远离懒惰,要教育孩子在家中、在学校,主动承担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培养他们勤劳的作风。在家庭中实行“家务劳动承包”---把家里的活儿写在纸上,让孩子挑两样来做。并提醒他长期坚持。依赖性是懒惰的根源之一,要锻炼孩子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所以在很多场合让孩子自己做。



肯定会有家长觉得,教孩子做家务,比我自己亲自做花的时间还长。这是肯定的,但是确实很有必要的。试想一只老虎可不能能跟孩子说,乖儿子,你不用学什么捕食三十六技毙敌七十二招啥的,你就跟在为父后面就行,我吃肉你喝汤?这是不可能的,因为老虎不会说话。



方法3:准备“错题集”



家长要求孩子把所有的作业、练习、考试中的错题原封不动地抄在“错题集”上,留下自己的“错误档案”,同时要让孩子认真检查自己错在什么地方,并用红笔在错误的下面画上横线,引起自己的重视,对于年龄大点的孩子,可以让他把错误的原因写下来,一定要写具体,即便是马虎,也要写明怎么马虎。到一定阶段,加行在哪个可以让孩子进行统计,这时,孩子会认识到马虎的危害。期末复习时,错题集也是一本很好的复习资料。有的孩子相同类型的提一错再错,甚至是同一道题一错再错,到后来老师都记住这个孩子哪一个题一定会错了。



6、不良情绪造成的马虎



情绪是重要的非智力因素,积极地情绪对学习有激发、维持和促进作用,消极的情绪则能妨碍、中断和削弱学习活动的进行,如焦虑、恐惧、紧张、担忧、烦躁等不良情绪,都能破坏孩子稳定的心情,干扰其正常的认知活动,让孩子变得心浮气躁、注意力难以集中,思想开小差。



情绪干扰的不仅仅是学习,而且容易使孩子误看误写。现在的孩子后援供给充足,后勤保障到位,所以衣食无忧,但越是这样,自己的抗挫折能力可能就越低,一点点的小问题就会想一个月,后来问题都没了还在想。比如我说的那个担心埃博拉到中国的例子,孩子感冒了,却总以为自己是染上埃博拉了,后来感冒好了,心病却没好,还是担心自己染上埃博拉了,只是埃博拉暂时潜伏了,转入地下了。试想,如果做题的时候还在想着我能不能活到下个月这样的生死攸关的问题,还能静心做题吗。



方法1:述说也是一种宣泄



孩子述说的时候家长应该站在孩子的角度,去理解、体验他们的感受,不要摆出一副挑刺的架势。听孩子述说的目的不是找到理由说明孩子不对,湖综合驳倒孩子的“谬论”。所以家长要多听少说,在孩子心平气和的时候,对孩子确实需要调整的地方,结合孩子的个性加以分析,供孩子参考。



要善于观察孩子,即使发现孩子不良的情绪。以前我爸爸看我不开心,就问我为啥,我就滔滔不绝地说你们管的太严了动不动就惩罚我根本就不民主。爸爸耐心地听我说完然后又打了我一顿。这个方法就不好,后来我再也不说了。



方法2:帮助孩子找到宣泄的途径



一个方法是,和孩子聊天,另外一个方法是让孩子做一些其他事情,转移孩子的注意力。比如有一个孩子被老师斜眼看了一下,然后就觉得老师不喜欢他,处处针对他。我建议他好好完成自己的作业,不断得到老师的肯定,而不要想之前是不是做了什么错事或者做了错事被老师知道了等等问题。



方法3:让孩子学会管理自己的情绪



家长可以对孩子说:“你长大了,一定会遇到很多烦心的事儿,妈妈真的帮不上你,靠你自己想开了,该忍的忍,该放的放,该忘的就忘,只有你自己最了解你自己,要学习自己开导自己。”



7、轻敌造成的马虎



方法1:用数字说话



每一张考卷拿回来,家长都要对孩子好的地方进行肯定,不好的地方加以分析,然后让孩子把因马虎丢分的分数记录下来,每次都累加,打字写在A4纸上,然后贴在墙上,其他什么内容也不用写,只让孩子和家长知道是什么意思,每次检测、摸底都换一张新纸,把马虎丢分加上,作为对孩子的提醒,随着时间的增长,分数不断积累增多,孩子将会看到一个惊人的数字,时间久了孩子就回家动心。孩子受到震撼后,也容易灰心丧气,此时,家长需要告诉孩子,“天生我材必有用”,他的特征确实在学习中可以发挥很多优势,但是也会妨碍孩子成长。



方法2:消除“情敌”马虎问题



教育这样的孩子,家长除了提示他们必须解决马虎问题外,还要注意对他们的成功不要给予过多的表扬,让他们感到,如果马虎的问题不解决,就没有什么值得表扬和称赞的了。如果在提醒和督促下,孩子还是轻视马虎问题,家长和老师可以把表扬降到没有,必要的时候做一些惩罚。另外家长误认为会解难题就是聪明,在孩子面前夸奖他聪明,使得孩子自以为这就是可以炫耀或者自豪的资本,这是不正确的。不能让孩子考局部的成绩,掩盖他的问题和不足,妨碍孩子健康的成长。



8、紧张造成的马虎



方法1:适当分散孩子注意力



在孩子过度紧张的时候,可以让他看看笑话书,看看动画片、小说,做点儿自己喜欢的事情,或者散散步,暂时分散注意力。



方法2:减少外部压力



方法3:教给孩子一些环境紧张的小方法



腹式深呼吸。让孩子想象一些宁静、优美的景象,知道他觉得已经得到完全放松。

点评

谢谢微微妹,我的孩子思维不错,就是不太注重细节,收藏了,好好学习  发表于 2016-10-31 11:13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2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支持支持 反对反对
更多的资源共享和互助成长,敬请大家关注壹牛微信公众号: “壹牛升学资源圈”和“壹牛家长圈”。搜索微信公众号“sxquaner”和“www-16jzq-com”添加关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沙发
发表于 2016-9-21 12:25:45 | 只看该作者
学习了,很有用!
更多的资源共享和互助成长,敬请大家关注壹牛微信公众号: “壹牛升学资源圈”和“壹牛家长圈”。搜索微信公众号“sxquaner”和“www-16jzq-com”添加关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板凳
发表于 2016-9-21 12:50:05 | 只看该作者
谢谢分享!
更多的资源共享和互助成长,敬请大家关注壹牛微信公众号: “壹牛升学资源圈”和“壹牛家长圈”。搜索微信公众号“sxquaner”和“www-16jzq-com”添加关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地板
发表于 2016-9-22 13:56:32 | 只看该作者
学习了,很有用!
更多的资源共享和互助成长,敬请大家关注壹牛微信公众号: “壹牛升学资源圈”和“壹牛家长圈”。搜索微信公众号“sxquaner”和“www-16jzq-com”添加关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
发表于 2016-9-24 15:31:50 | 只看该作者

谢谢分享!!!
更多的资源共享和互助成长,敬请大家关注壹牛微信公众号: “壹牛升学资源圈”和“壹牛家长圈”。搜索微信公众号“sxquaner”和“www-16jzq-com”添加关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
发表于 2016-9-26 11:58:32 | 只看该作者
谢谢分享。
更多的资源共享和互助成长,敬请大家关注壹牛微信公众号: “壹牛升学资源圈”和“壹牛家长圈”。搜索微信公众号“sxquaner”和“www-16jzq-com”添加关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
发表于 2016-9-26 13:30:12 | 只看该作者
学习了,希望对娃娃有用!
更多的资源共享和互助成长,敬请大家关注壹牛微信公众号: “壹牛升学资源圈”和“壹牛家长圈”。搜索微信公众号“sxquaner”和“www-16jzq-com”添加关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
发表于 2016-10-26 15:20:56 | 只看该作者
谢谢分享!
更多的资源共享和互助成长,敬请大家关注壹牛微信公众号: “壹牛升学资源圈”和“壹牛家长圈”。搜索微信公众号“sxquaner”和“www-16jzq-com”添加关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9#
发表于 2016-10-26 17:00:48 | 只看该作者
原来马虎还有这么多原因,教育孩子学问深啊!
更多的资源共享和互助成长,敬请大家关注壹牛微信公众号: “壹牛升学资源圈”和“壹牛家长圈”。搜索微信公众号“sxquaner”和“www-16jzq-com”添加关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0#
发表于 2016-10-31 10:54:01 | 只看该作者
不错,好文章,感觉都有
更多的资源共享和互助成长,敬请大家关注壹牛微信公众号: “壹牛升学资源圈”和“壹牛家长圈”。搜索微信公众号“sxquaner”和“www-16jzq-com”添加关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让社区更精彩

  • 办公地址:成都青羊区通惠门路3号锦都1期18楼3号(浦发银行楼上)【地铁2号线通惠门站D出口、地铁4号线宽窄巷子站B出口】
  • 工作时间:周一到周六 10:00-17:00
028-86691808

关注我们

反馈建议:985052335@qq.com
Copyright   ©2016-2022  壹牛家长圈www.16jzq.com  Powered by©Discuz!
  ( 蜀ICP备16021970号-1 )|网站地图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