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牛家长圈-

      查看: 207|回复: 3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寒假,拿什么“喂养”我们的孩子?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7-1-26 10:23:26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相聚壹牛,和更多牛爸牛妈们一起交流!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本帖最后由 丁丁糖 于 2018-10-5 14:15 编辑

      寒假,拿什么“喂养”我们的孩子?



      1
      年,越来越近了。
      孩子们也玩嗨了,虽然很多人说如今的年少了年味。
      但是寒假这个短短的假期可是孩子们最喜欢的,甚至超过对过年的渴望。
      前几天有一个妈妈留言说,自从学校放假之后,家里的电视机就从早到晚没有停过。就算是广告时间,孩子也是守着不动。
      如今电视台也是为了迎合孩子的兴趣,一天连着播放好几个小时。看到孩子木讷地坐在沙发上,还不停地搓眼睛。
      自己又要上班,真是力不从心,怎么办呢?
      很多父母是恐惧假期的,因为一到假期,孩子的各种问题就集中暴露了出来。
      但是,从另一个角度来说,问题出来了反而好一些。
      至少我们有了一个方向,知道怎么去引导孩子。
      千万不要把教育孩子的事全部丢给学校,交给老师。
      你养一个孩子都觉得累,那一个班主任老师管几十个孩子,可想而知,不可能对每一个孩子都管教好。
      所以,家庭教育是关键的教育,父母的责任巨大。
      何不利用这个寒假,好好的喂养我们的孩子。


      2
      我们拿什么来“喂养”我们的孩子呢?

      首先是给孩子喂养“学习”
      我想很多孩子听到肯定不高兴了。
      经常强调要给我们自由和爱的鱼爸为什么要在这个时候跟我们的父母说抓紧学习呢!
      可千万不要怪我呀,孩子们。
      因为等你们长大了,就会感激我的。

      这就是给你们最真诚的爱
      这么多年,我明白了一点:就是要多读书。
      而我最遗憾的一点也是读的书太少。
      所以,做了父亲的我,还是每天努力学习,唯恐辜负时光。
      童年和青少年最美好的时光里应该有欢乐的笑声,也有奋斗的汗水。
      有汗水的笑声才真实,才能长久。
      你们现在不吃点苦,不努力学习,将来就会挨打。
      不是被父母打,而是被这个世界狠狠教训。
      以前是说经济落后就挨打,如今是不学习就挨打。
      很多时候你被打了自己还不知道。
      只知道别人运气好,风风光光。
      但是不知道别人背后付出了多少的汗水。
      有一句话说的好:“机遇是牵着婚纱的小童,如果你不学习,新娘就永远不会出现在你人生的殿堂”。
      所以在这个寒假,千万不要沉浸在电视机和手机游戏里。
      因为过度的沉迷,每天的好时光就被白白浪费掉了。
      记得利用这难得的假期,自己选一些好看的书,每天读上1个小时。
      20天就有20个小时,能读上好几本书了。
      如果是绘本的话,可以读好几十本。
      我相信读过书的孩子,爱阅读的孩子,会透着书香气,学习起来会更轻松的。
      老师布置的作业完成好,每天写一两页,总比在开学前临时抱佛脚要强。
      另外把自己喜欢的科目巩固巩固,把自己落后的科目补一补。
      我们生在这个时代,在应试教育的大轮船上航行,那就要适应这所大船。
      否则被丢进海里,游泳可到不了目的地。
      当然有少数的幸运儿找到了财富小岛或者一块求生的板子。
      那也只是偶然事件罢了。
      还是要相信“努力不一定有回报,但是不努力绝对没有回报”。
      不管在哪个时代,幸运女神都眷顾努力拼搏的人。
      对孩子们而言,也是如此。


      3
      当孩子努力学习,终于成为了一个学霸,那也不能忽视一点:教养。
      前段时间有一件事让大家很震惊。
      上海某体院女研究生反驳“男学霸”观点,被尾随暴打。
      一个堂堂7尺男儿,对一个女孩下狠手,原因竟然是在课堂上发生争论,男生觉得女生在反驳他,对他造成了一些影响。

      所以,我们要给孩子喂养的第二样东西就是“教养”
      培养孩子的教养,寒假是最好的机会。
      因为我们中国人最重视的节日就是春节。
      这个时候家人、亲戚朋友都会走动,聚会接二连三。
      很多父母会发现,平时孩子在家里没有的问题一聚会就出现了。
      特别是在饭桌上,在家里孩子大呼小叫、挑三拣四的时候父母没在意。
      如今到了大桌子上,什么菜都要夹,并且翻来翻去,挑自己喜欢的吃。
      一言不合就哭闹。
      饭桌上的表现能集中体现一个孩子的教养。
      有教养的孩子会规规矩矩地坐着,想吃的菜到了面前会夹,不会站凳子上,夹对面客人面前的菜。
      有教养的孩子也会安安静静地吃饭,而不会喧哗吵闹。
      另外很多孩子到了一起,有教养的孩子总是会得到其他小朋友的喜欢。
      而有的孩子好东西坚决不分享,看到别人有的东西就要抢过来。
      当然其他孩子都怕了他。
      如果父母从小什么都依着孩子。
      这可不是爱,这是骄纵。
      最后就养出那个一言不合就打人的研究生儿子。
      就算读了这么多的书,做人却如此失败。
      性格决定命运,好的人生要有好的性格和教养。
      这是值得每一位父母重视的一课。

      4
      别看寒假短,但是我们一路上都在旅行中。
      这是孩子们最好的旅行机会。
      所以,我们可以给孩子喂养“见识”。
      比如儿子就非常期待去外婆家过年。
      对他来说,那是一个新鲜的地方,可以说是去旅游一般。
      我们沿路开回去的经历,加上不同的年俗,拜访的亲戚,还有周边好玩的地方。
      加起来就是一趟值得期待的旅行经历。
      还有的家庭会去国外过年或者去国内的一些景点过不一样的年。
      这样也挺有意思。
      我们的人生需要一段又一段旅程。
      因为我们的见识就是在行走中培养起来的。
      只有到过远方,才知道世界的精彩和广阔。
      旅行不是说买工艺品、住高级酒店、合影拍照。
      而是用心感悟的过程,增长那见识的过程。
      “旅行让我们的身体感悟到不同的风和水,我们的头脑也在不同风情的滋养下变得机敏和多彩。目光因此老辣,谈吐因此谦逊”。
      说了这么多,没有哪一样能够离开父母。
      每一个优秀的孩子背后都站着更优秀的父母。
      而如果自己都天天在混日子,那就不要期待孩子去拼。
      要给孩子喂养“学习、教养、见识”这三道大餐。
      父母就首先要努力学习,自省自己的教养,提升见识。
      感谢孩子。
      我们养育他们的过程中,看到他们变得优秀时,我们也正优秀起来。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支持支持 反对反对
      更多的资源共享和互助成长,敬请大家关注壹牛微信公众号: “壹牛升学资源圈”和“壹牛家长圈”。搜索微信公众号“sxquaner”和“www-16jzq-com”添加关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沙发
      发表于 2017-1-26 19:39:36 | 只看该作者
      谢谢楼主分享
      更多的资源共享和互助成长,敬请大家关注壹牛微信公众号: “壹牛升学资源圈”和“壹牛家长圈”。搜索微信公众号“sxquaner”和“www-16jzq-com”添加关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板凳
      发表于 2017-11-21 11:01:49 | 只看该作者

      谢谢楼主分享
      更多的资源共享和互助成长,敬请大家关注壹牛微信公众号: “壹牛升学资源圈”和“壹牛家长圈”。搜索微信公众号“sxquaner”和“www-16jzq-com”添加关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地板
      发表于 2017-11-21 14:51:36 | 只看该作者
      谢谢楼主分享
      更多的资源共享和互助成长,敬请大家关注壹牛微信公众号: “壹牛升学资源圈”和“壹牛家长圈”。搜索微信公众号“sxquaner”和“www-16jzq-com”添加关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让社区更精彩

      • 办公地址:成都青羊区通惠门路3号锦都1期18楼3号(浦发银行楼上)【地铁2号线通惠门站D出口、地铁4号线宽窄巷子站B出口】
      • 工作时间:周一到周六 10:00-17:00
      028-86691808

      关注我们

      反馈建议:985052335@qq.com
      Copyright   ©2016-2022  壹牛家长圈www.16jzq.com  Powered by©Discuz!
        ( 蜀ICP备16021970号-1 )|网站地图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