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聚壹牛,和更多牛爸牛妈们一起交流!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本帖最后由 么么茶 于 2018-3-27 18:17 编辑
我考了691分,落榜清华,我败在了自主招生
来源:自主招生内参
导读:今天,为大家分享一个学霸的故事,然而它却是一个悲伤的故事。故事的主角叫郑文,他在2017年落榜了清华大学。(以下全文来自考生自述)
郑文的案例,对于全国所有考生、家长而言,不可不读!某种意义上,他代表了当前的一种主流观点:唯分数论、考高分上名校……然而,在新高考改革中,这种选拔方式正悄然发生巨大变化,如不及时扭转观念,很容易在改革中被淘汰。
我叫郑文,浙江义乌人,2017年高考691,清华大学差7分,上了同济大学。
我败在了自主招生上。希望我的高考故事对你们有所启发。
与许多同学小时候一样,郑文也是有梦想的人:小学毕业的时候,他便树立了一个远大的梦想,一定要考上清华! 小学六年级升初一那个暑假,爸爸带我去了北京。早晨四点起床,去天安门广场等着看升国旗,内心无比激动。后来又去瞻仰了毛主席,梦想着有一天我也可以成为一个那么伟大的人物。然后我们又兴冲冲地去了清华大学。清华大学是培养君子的地方,自强不息,厚德载物,这个校训更加坚定了我的梦想。我暗暗的告诉自己:六年后我要跨进清华大学的校门,来这里度过我的大学生活。
我一直很努力,学习成为了我唯一的爱好,只为圆心中的清华梦。真正做到了“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当然我得承认读的也未必是圣贤书,更多的是教科书,应试教育的书籍。我知道这是通向清华大学唯一的路,到了大学有的是机会读圣贤书。
学校组织的各种活动我从来都不参加。由于我成绩好,一直受到老师的关照,他们为了不耽误我学习的时间,对我这些方面放任自流,不闻不问。
在学校我没什么朋友,我的性格非常内向,甚至可以用孤僻来形容。我过着苦行僧般的学习生活,但我不觉得苦,可能是因为受到清华这个目标的激励吧。成绩年年第一,每次表彰大会我都是最耀眼的明星,我成为了“别人家的孩子”。
可从来没有人告诉我,我有性格上的缺陷,孤傲,不合群,甚至跟父母都无法沟通。回到家我直奔书房,写作业看书,到了吃饭的时间点,妈妈叫我吃饭,我快速吃完饭,继续学习。父母感到非常的欣慰,我成为了他们的骄傲和希望,对于我的性格问题毫无察觉。 作为“别人家的孩子”,郑文来自于一所县城的重点中学,如同大多数县城中学一样,这所高中已经十年没有出清华北大了,而且面临着优质生源流失的困境。
成绩好可以掩盖一切,功利教育下尖子生也成为学校的门面和一颗棋子。作为一所县级中学,近年来中考绝大多数优秀生源都跑到市里读高中去了。我没有机会参加中考,因为我免试被县里这所唯一的重点高中提前录取,学校还给了我一大笔钱作为奖励。这对一个贫穷家庭来说,这笔钱确实不少。何况我一直非常自信,认为在哪读书并不是最重要的,关键在于自己的努力。
2007年我们学校出过一个北大,后来由于生源原因,再也没人考上清华北大了。于是我成为学校唯一的希望,重点培养对象。我获得了很多的特权,每天的跑操我可以选择去或者不去,课外活动我都可以自己安排。
作为新高考试点省份,郑文在2017年迎来高考。在“七选三”科目中,他把考试做到了极致,3门选考科目考了300分。
2016年十月份,七选三,我选的是理化生,300分,满分。我离清华的目标又近了一步。
为了确保可以进清华,学校给我争取到了自主招生的名额。现在通过裸分上清华真的太难了,别说县级高中,市里的高中都非常难。
自主招生可以获得10、20、30、40、50、60不等的加分。我初评初试都过了,复试在清华大学进行,专业测试还可以,体能测试勉勉强强。
十二年心血功亏一篑,面对自主招生时,郑文成了一个“奇葩”!
万万没想到的是,我败在了面试这一关!
当那个老师非常严肃的问我:“你的理想是什么?”
我突然卡壳了。理想,我的理想就是考清华大学啊!可我知道这个回答肯定不能说。这十二年来我一直思考的就是如何考上清华大学,至于以后做什么,从来没想过。我严重缺乏应有的应变能力,我语无伦次,不知所云,我的脸涨得通红。这是我人生第一次出丑。
我慌不择言地说了一句:“对不起,老师,我拒绝回答。这不属于自主招生的复试范围,这应该是属于保送清华大学的面试内容。” 结果可想而知,无功而返。我的心情非常糟糕,后悔莫及,怎么会说出如此愚昧无知的话呢。我只要随便说个科学家、数学家都可以蒙混过关,甚至微笑不答都可以,随便也能得到几十分的加分。现在我却成为一个最奇葩的学生,成为所有人的笑话。
郑文用他的个人前途,换来了血泪教训:唯分数论是中国教育的最大耻辱!
高考成绩出来了:语文126,数学148,英语117,加上前面的300分,总分691,以7分之差无缘清华大学。我没有勇气选择复读,我害怕碰到那个表情诧异的面试官。
没人知道这次所谓的意外面试,对我伤害到底有多大,我第一次意识到自己的浅薄无知。一个一心只想考清华大学的人,竟然不知道自己的理想是什么,所谓的成绩好又有何意义呢?我第一次意识到我缺乏与人沟通的能力,口头表达能力也非常差。回想起十二年的学习生涯,我竟然没有参加过一次学校活动,我把所有的青春都投入到学习当中,这样对吗?这是我第一次质疑自己。 我的班主任,我甚至有点恨他,他从来没有跟我聊过什么叫理想,什么叫综合素质,他总是以上清华为最终目的不断的要求我、鼓励我,他怎么可以这样教育他的学生呢?
我想告诉学弟学妹们,一个只会死读书的人是走不远的,中学阶段除了学习,必须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学会与人沟通,还要培养良好的口头表达能力。我还想说唯分数论的教育是中国教育最大的耻辱。
内参君解读:
2017年,作为首批新高考改革试点的“小白鼠”,浙江省近30万名考生走进了考场。迎接他们的,是一种全新的、前所未有的考试方式:语、数、外为必考科目,每门150分;不再分文理科,从理、化、生、政、史、地、科学7门里,任选3门。 当然,还有录取方式的巨大改变,不再是按照分数从高到低录取,而是参考自主招生、综合评价、三位一体等方式,全方位招录选拔。
新的政策下,仅仅是考一个高分,已经越来越没有优势了。以清华、北大为例:
从上表可以看出,清华、北大在浙江的分数线分别为698分、699分,分别对应的位次是全省69名、53名!
郑文的分数大概能排到全省174位。即使是这样,他报考复旦、中科大、上交大等高校,也极其不具有优势。
各位细心的朋友可能会注意到,清华、北大在浙江的计划数分别为9人、12人,真的是名额这么少吗?
然而并不是。事实上,清华、北大浙江省招生总数分别约150人、200人,两校录取总人数居全国第三(仅次于北京、河南)。这350人,录取情况是这样的:
北京大学保送29人,博雅计划录取10人,三位一体65人,自主招生、筑梦计划、艺体等80余人;
清华大学保送2人,三位一体录取105人,自主招生、自强计划、领军计划、艺术、体育等30余人。
正如同郑文同学所言,自主招生、领军博雅、自强圆梦等自主选拔方式,可以获取10—60分不等的加分,甚至过一本线就可以录取。在浙江省2017年录取中,清华北大90%以上的名额都放在各类自主选拔招生里,留给裸分报考的名额不到10%!
浙江省的案例、郑文的案例,对于全国900多万名考生来说,不可不为警钟!
浙江的今天,就是全国所有省份的明天,因为教育部已经明确表示,2020年前全国所有省份均实行类似于浙江这样新的高考模式,目前,北京、天津、山东、海南……正在陆续加入中!
对于仍迷信于只考高分的考生、家长,如果你没有任何兴趣特长、学科竞赛、创新潜质,郑文的今天就是你的明天,因为这一轮新高考改革中,教育部已明确提出:分类考试、综合评价、多元录取!
本帖由热心家长分享,么么茶转发至此,文中若有不妥之处,欢迎指正!分享于此,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欢迎大家回帖,和众多的牛爸牛妈一起交流讨论!作者和壹牛家长论坛拥有最终版权,转载请注明出处!如有违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壹牛】留学自助交流群 606486338(限关注国际高中、出国留学的学生家长加入)
更多的资源共享和互助成长,敬请大家关注壹牛微信公众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