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牛家长圈

查看: 800|回复: 2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跟你现在的成就有没有什么因果联系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3-4-27 11:29:16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相聚壹牛,和更多牛爸牛妈们一起交流!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一个法国化学家,在获诺贝尔奖金的时候,有一个记者采访他。问他“你今天获得这样的伟大科学成就,你童年的家庭教育跟你现在的成就有没有什么因果联系?”这个人几乎不加思考地说:“太有了!”  他说:“我的今天的成就应该一半归结给我妈妈。为什么这样说?有一件事让我终身无法忘怀。”他说:“在我五岁的时候,有一天我到厨房里去拿牛奶,我家的厨房,那个时候牛奶是用玻璃瓶子装的,三斤装的牛奶放在冰箱里,当我拿出来玻璃瓶子,取牛奶,一下子没抓住,三斤装牛奶瓶打到厨房的地上。
    妈妈听到了响声赶紧跑过来,一看,整个儿洒了一地牛奶,玻璃碎片满地都是。”他说:“我本以为妈妈会打我一顿,结果妈妈愣了一下突然笑了,说既然牛奶已经洒了,我们看他还有什么用吗?儿子,看看有什么用?别愣在这儿,你不是叠了很多纸船?这不是一个海洋吗?咱俩划纸船,把你的纸船找出来。在我去找纸船的时候,妈妈把地上的玻璃碎片,收拾干净,地上剩下一个牛奶的海洋。然后,我和妈妈拿着纸船在那个牛奶上面开始比赛。妈妈说,‘这是一个海洋,白色的海洋,我们俩比赛’,玩了20分钟,纸船也湿了,妈妈说,‘好了,玩够了,牛奶完成了它的使命,把它扫掉吧’,妈妈把它扫了。然后,妈妈把我领到院子里,找了一个一模一样的瓶子跟说,‘刚才你之所以把牛奶洒到地上,是因为不知道怎么抓,现在妈妈灌满水,你现在右手抓瓶颈,左手拖瓶底,试一下。’我在草坪上,来回走了十多次,等到我学会了拿牛奶瓶之后,他说,‘好了,没事了,玩去了,以后你就不会打了。’”  
    他说,这件事影响了我一生,这件事给我两点启发。
    第一,妈妈把一汪已经没用的牛奶变成海洋,变成有价值的东西,我们玩了20分钟。我后来的科学实验很多,我都是在实验失败之后,我想起妈妈把牛奶变成有价值的东西,这个失败的实验,有没有哪些有价值的东西,他说我很多科学发现是这样发展的。
    第二,最重要是,这件事给我太大的启发,我从童年开始就不害怕失败,不害怕犯错误,一个人任何错误都可以犯,只要以后改了就可以,下次做对就可以了。我从小不害怕犯错误,不害怕失败,这是我成功的关键秘诀。
    人的一生,大部分时间是在家庭中度过的,家长对孩子的教育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孩子的未来。从出生那天起,任何孩子的培养都离不开父母。家庭是孩子成长的摇篮,父母是推动摇篮的手。从某种意义上讲,未来的竞争与其说是孩子们的竞争,毋宁说是家长的竞争。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支持支持 反对反对
更多的资源共享和互助成长,敬请大家关注壹牛微信公众号: “壹牛升学资源圈”和“壹牛家长圈”。搜索微信公众号“sxquaner”和“www-16jzq-com”添加关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13-4-27 11:30:05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月亮之上410 于 2013-4-27 11:31 编辑

    家庭是孩子生活的第一个场所,家长是孩子学习的第一任教师,而且是终身的教师。培养孩子是所有父母义不容辞的责任。孩子的身体在父母的调养下迅速发育,同样,孩子的能力也在家庭成员的相互接触中不断提高。
       如今,越来越多的家长认识到,学校并不是培养孩子的惟一场地,在孩子综合能力及人品素质的培养方面,父母担负着十分繁重的任务。将子女送往学校读书,父母并没有完成自己的教育责任。如果没有父母的合作,再好的学校教育也不会收到很好的效果。纵观古今,凡是对人类有所贡献的名人志士,多数在幼儿时期就开始接受良好的家庭教育了,他们的成功都包含父母教育的心血。
        可是,并不是每个父亲都意味到自己的责任,他们对教育的投入总是非常吝啬。想想,有多少父母愿意购买豪华的家具,愿意购买漂亮的服饰,可是他们对教育投入了多少呢?又想想,有多少父母因为工作放弃了对孩子的教育,他们可以自己加班而雇保姆照顾自己的小孩,愿意参加各种交际娱乐而把孩子搁在一边呢?再想想,有多少父母愿意不断学习充电,愿意考研、出国深造,但他们花了多长时间来学习如何教育孩子呢?
       其实,有些人口口声声说怎么爱自己的孩子,也希望自己的孩子有出息,为自己争光。可是他们的教育还停留在教育的原始状态,他们仅凭着自己积累的经验就以为掌握了教育的真谛,他们以为给孩子足够的金钱就是满足孩子的需要,他们以为满足孩子的需要就是真爱。
       美国儿童心理学家布鲁诺在他所著的《当一个不错的家长》中表达了这样一个观点:任何人只要努力就可以成为一个不错的家长。但是他同时提醒人们,培育儿童是件艰苦的工作。
       在国外,很多家长都经常参加各种教育俱乐部,经常参加各种教育培训,经常购买各种教育类书籍。在日本,有一半的父母看过《狐狸的故事》,知道了要培养孩子的独立性,在美国,有三分之一的家长知道“罗森塔尔效应”(教育界一个经典案例),懂得如何去欣赏和赞美孩子。作为中国的父母,我们做了什么呢?很多家长只知道“棍棒底下出孝子”,只知道去和孩子要“双百”、“考第一”;只知道以“爱”的名义,去干涉孩子的独立与自由。
   

                                                                                           选自教育手拉手论坛




更多的资源共享和互助成长,敬请大家关注壹牛微信公众号: “壹牛升学资源圈”和“壹牛家长圈”。搜索微信公众号“sxquaner”和“www-16jzq-com”添加关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板凳
发表于 2013-4-28 10:57:03 | 只看该作者
谢谢,分享了。
更多的资源共享和互助成长,敬请大家关注壹牛微信公众号: “壹牛升学资源圈”和“壹牛家长圈”。搜索微信公众号“sxquaner”和“www-16jzq-com”添加关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让社区更精彩

  • 办公地址:成都青羊区通惠门路3号锦都1期18楼3号(浦发银行楼上)【地铁2号线通惠门站D出口、地铁4号线宽窄巷子站B出口】
  • 工作时间:周一到周六 10:00-17:00
028-86691808

关注我们

反馈建议:985052335@qq.com
Copyright   ©2016-2022  壹牛家长圈www.16jzq.com  Powered by©Discuz!
  ( 蜀ICP备16021970号-1 )|网站地图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