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牛家长圈

查看: 6679|回复: 63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引导孩子爱学习会学习能学习 ——郑委老师讲座整理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3-7-9 15:02:58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相聚壹牛,和更多牛爸牛妈们一起交流!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引导孩子爱上学习——郑委老师讲座整理,略有修改

      纵观家庭教育,更多的家长采取了“总要求、总表扬、总批评、讲道理”这四种方法。孩子入学了,要求孩子必须好好学习啊;孩子成绩进步了,就表扬孩子如何如何棒,希望下次怎样怎样;孩子考砸了,家长又会狠狠地批评,轻者批评警告,更有恶语相加者,偶尔会有棍棒侍候;还有一个怪圈,不知道大家注意到没有:我们中国人最不喜欢别人给自己讲道理!可我们家长在对孩子进行家庭教育的时候,往往最喜欢跟孩子讲道理,讲起来那真是头头是道、娓娓动听、天南海北、没完没了啊。古人云“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啊,我们家长是不是又做错了呢?
   
       大家可以回想一下,经过上面的四种方法以后,在孩子身上见到效果了吗?说一点儿效果也没有那是夸张,起码效果不是很明显吧?原因何在?因为这四种方法都是“动嘴的”,动嘴的教育方法是最低级的教育方法。《道德经》上讲:“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教育孩子更多的是要动脑子,而不是动嘴巴。


                                                                  学习是快乐的

       大家经常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也就是说孩子只要喜欢学习,成绩好的可能性就已经存在了。可你的孩子喜欢学习吗?假如孩子不喜欢学习,你找到了原因了吗?有的家长可能会说:“我找到了,孩子的学习不刻苦,不认真。”那我又问了:“学习需要吃苦吗?”

       是啊,中国几千年来的教育,都在传达着一个非常重要的观点,“学习一定要吃苦,想要成绩好,一定要吃苦”,我们从小到大在接受各种教育的过程中,都在不断的被强化学习是“苦的”基本理念: “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曾经是教室里悬挂最多的经典标语之一; “梅花香自苦寒来”曾经是学生写作文最喜欢引用的经典名句之一;“寒窗苦读!”曾经是我们脑海里对成绩优秀的才子们的经典定义之一; “头悬梁、锥刺股”曾经是老师和家长鼓励我们发奋学习的经典故事之一;“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曾经是我们自己激励自己的经典名言之一。

        当我们的孩子问到家长:“妈妈,学习这么苦,为什么还要学习啊?”,“现在苦点没什么,以后考上大学,找到好的工作就好了”;有些家长还编了顺口溜“吃苦12年,享乐50年”…

       你去仔细观察或调研一下,就会发现——学习成绩优异的孩子,都不觉得学习苦!他们享受着学习的快乐!因为他们认为学习是快乐的,所以他们学习才是真正优秀的!”

       学习成绩不理想的孩子,大凡都是认为学习要吃苦的孩子。谁喜欢吃苦啊?因为我们每一个人都是“追求快乐,逃避痛苦”的动物,“痛苦”的事情都去逃避,快乐的事情都去“追求”。从内心就认为学习是吃苦的孩子,他们怎么会去学习呢?他们也是人啊,所以他们大都选择了逃避。

       造成以上结果的原因是谁?是我们家长!在孩子们还没怎么开始学习的时候,我们就把这样一个错误的观念雕刻在孩子的脑海里“学习是要吃苦的”。面对这样的境况,我们必须转变观念,更新概念——学习是快乐的!
            
                                   

                                                   什么是学习?
         
      很多家长回答不上来,更多的家长则认为是“获取新的知识就叫学习”。如果你回答不上来,你还天天要求孩子好好学习,刻苦学习,那是不现实的。家长的自以为是往往会把孩子带进学习成绩差得队伍里,甚至是带进沟里。

      孔子曰“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这是《论语六则》第一句话。很多人在解释“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这句话时是这样说的“学习的时候常常的温习(复习),是一件非常快乐的事情”。
        大家想想,有谁感到“学习了之后复习是一件快乐的事情?”而且还高兴的“不亦说乎”?如果这句话的解释是这样的话,那孔老夫子根本称不上圣人,这是“睁眼说瞎话啊!”。

        其实孔老夫子真的是圣人,只是很多人歪曲了这句话的正确解释。这句话的核心是在“习”上,“习”不是温习和预习的意思,“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温”才是温习和复习的意思。这里的“习”是“实践”--“学了了知识之后去尝试去实践,那是一件非常快乐的事情”。学的知识实践有效这才是快乐的事情。成功实践又增强了你的“学习动机和学习兴趣”,你又努力去“学”!“学”了“习”,“习”了“学”,“学”了再“习”,“习”了再“学”,这样就形成了非常好的学习过程。说白了,其实就是“学以致用”才是一件“不亦乐乎”快乐的事情。“学”本身不是一件快乐的事情,“习”才是一件快乐的事情。

        现在再来探讨学习,我们才知道学习是分为两部分的,一部分是“学”,更重要的部分是“习”。 现在有很多孩子不爱学习的根本原因之一是“只学不习”! 孩子们每天在学校学知识,根本没有用武之地?也不知道学这么多知识到底要干什么,他哪能有学习的兴趣呢?

        生活中,假如全家人去餐馆吃饭,吃晚饭算账的时候,最好能让服务员拿来“单子”做做“口算”,家长你先看,仔细算算,算出来是108元,你就和孩子说,“孩子,老爸怎么算不清楚,好像是98”,孩子仔细一算“爸爸,108,你好笨啊!”,你在旁边假装再仔细算算:“真的是98,你数学这么好啊,爸爸都不如你!”,孩子知道,原来学数学可以算账,而且还比爸爸强,他觉得被认同,学以致用,相信孩子到学校之后会更加努力的学习数学。

       看看我们周边的孩子们:喜欢天文的孩子物理好、喜欢阅读的孩子作文好,喜欢旅游的孩子地理好,喜欢逛庙的孩子历史好,喜欢做点小买卖的孩子数学好,这就说明“习”真的很重要。孩子毕竟是孩子,他学知识的实践环境,需要我们家长来营造。

       家长在“习”上做文章,孩子在“学”做文章,“习”是快乐的,“学”只有在“习”的基础上才是快乐的,否则“学”可能是一件极其痛苦的事情。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1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支持支持 反对反对
更多的资源共享和互助成长,敬请大家关注壹牛微信公众号: “壹牛升学资源圈”和“壹牛家长圈”。搜索微信公众号“sxquaner”和“www-16jzq-com”添加关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推荐
 楼主| 发表于 2013-7-9 15:54:31 | 只看该作者
如何引导孩子能学习?
   
    能不能学习是决定孩子学习好不好的三个关键条件之一,也就是学生应具备的学习能力。引导孩子培养学习能力的前提“孩子自己要做,不是家长要做。”
   《现代汉语词典》对“能力”的解释为“能胜任某项任务的主观条件”。解释强调了“主观条件”,即一个人的能力应该是自发行为,外界强迫使人产生的能力(往往在幼儿园、小学阶段存在老师和家长的强迫)不应算真正的能力,那是“伪能力”。

    孩子的学习能力是有三个大项(“个性品质”、“知识储备”和“智力水平”)和十五个小项构成的。只有这些能力均衡发展,才能说明孩子真正具备学习能力。
     “个性品质”、“知识储备”和“智力水平”构成了孩子的能力。个性品质是指孩子的自尊心、责任心、自信心、上进心、自控力和意志力等六个方面;知识储备是指孩子的自然知识、文化知识和社会知识等三个方面;智力水平是指孩子的注意力、观察力、记忆力、思维力、想象力和创造力等六个方面。
    智力在十一二岁以前是快速发展的,其后发展缓慢,到20岁前后达到顶峰,随后保持一个相当长的水平状态直至30岁,之后开始出现衰退迹象。孩子在上小学前后,即7岁左右,智力发展已经完成了70%,因此智力水平的培养应该趁早,这是早期教育重要性的因素之一。

    个性品质孩子学习能力的第二个关键点它决定成功与否。内容包括自尊心、责任心、自信心、自控力、意志力和上进心六个方面。
    自尊心是个性品质的基础条件,是一个人的脊梁,是维护自己人格尊严不容许别人侮辱和歧视的心理状态。具有自尊心的人,能够积极履行个人对社会和他人应尽的义务,为人处世光明磊落,对工作有强烈的责任心;在学习方面,能够发扬自觉、勤奋、刻苦的精神。
    责任心是个性品质的核心内容,是指对事情敢于负责、主动负责的态度。敢于负责是指没有做好分内的事而应承担的责任,主动负责是做好自己分内的事情。
    自信心是指不断超越自己、产生一种来源于内心深处的最强大力量的过程。这种强大的力量一旦产生,人就会有一种毫无畏惧的感觉。
   自控力,即自我控制,是对一个人自身的冲动、感情欲望施加的控制。自控力是一个人成熟度的体现。没有自控力,就没有好习惯。最有力量的是那些能掌控自己的人。
    意志力是指一个人自觉的确定目的,并根据目的来支配、调节自己的行动,克服各种困难,从而实现目的的品质。当人们善于运用这一有益力量时,就会产生决心。而人有决心就说明意志力在起作用。
    上进心是人们要求进步、不甘落后的心理意愿,是勇于开拓、不断前进的内在动力,是坚持真理、追求作为的思想信念,是引领人们不断谋求发展的精神导向和动力源泉。



    家长做好七件事,让孩子学习飞起来
    第一个方面,爱是需要学习的,我们改变不了社会,改变不了教育体制,也改变不了老师,家长只能努力提高自己的素质。你自己素质提高,帮助孩子,让自己拥有智慧,这是帮助孩子提高学习成绩的基础;
    第二个方面,如果你对教育孩子感到无助,可以考虑给孩子找个他信任的人。想办法让孩子交到高人,找到高人,和高人配合,共同帮助孩子提高学习成绩。
    第三个方面,帮助孩子宣泄负面情绪和压力。孩子也是人,不要不把他当人看,他也有压力和负面情绪,我们要多关注孩子,理解他,帮助他,他的能力才会慢慢地提高。后记我会提到孩子情绪问题;
    第四个方面和第五个方面,你想孩子全面提高,要从教孩子的生活习惯入手,学习行为入手,这是两个基本点,家长们记住,抓这两个点,两手都要硬。
    第六个方面和第七个方面,学会和老师及孩子沟通。
   
    请记住郑委老师的话:教育没有特效药,不要着急,慢慢来,千万不要霸王硬上弓,否则家长会越来越没威信的。记住“潜移默化,润物无声”。

点评

老师说讲的太好了。谢谢!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6-10-25 11:14
老师说的太好了,太有用了,谢谢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6-10-25 11:14
更多的资源共享和互助成长,敬请大家关注壹牛微信公众号: “壹牛升学资源圈”和“壹牛家长圈”。搜索微信公众号“sxquaner”和“www-16jzq-com”添加关注!
回复 支持 1 反对 0

使用道具 举报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13-7-9 15:15:05 | 只看该作者


      影响孩子爱不爱学习的因素有三:是否建立正确的学习认知、是否有浓厚的学习兴趣、是否具备学习动机(学习目标)。学习认知、学习兴趣和学习动机都不能靠“讲道理”来传授给孩子,生活是最好的老师,家长只要在“习”上做足功夫,孩子自然就会好好学习。

       首先让我们来看看什么是认知。人生活在“认为”中,我们的“认为”指导并影响着我们的“行为”:认为应该孝敬父母的人就会有孝敬父母的行为,认为不应该孝敬父母的人就不会有孝敬父母的行为。
       每个人的“认为”都有“正确与错误”之分,正确的认为被称作为“认知”。人脑接受外界输入的信息,经过头脑的加工处理,转换成内在的心理活动,再进而支配人的行为,这个过程就是信息加工的过程。正确的认知会支配人正确的行为,正确的行为会导致正确的结果。


                                                  让孩子在“习”上体验到快乐

       孩子在家长的影响或语言熏陶下,“建立了错误的学习认为”,认为“学习是苦的”。所以孩子不喜欢学习。我们只有把孩子这种错误的认知改变为正确的认知,孩子才能对学习有兴趣,办法只有靠家长动脑子,想办法,让孩子真正在“习”(实践)上体验到快乐。

       其实孩子们的“习”来源于两个方面,一个是考试,另一个就是玩。
       孩子每天在上学,每天在学校获取各种各样的知识,他们所学知识最直接的实践是“考试”。参加考试,考了第一名,同学羡慕、老师表扬、家长奖励,那种内心的喜悦太美妙了。为了保持住这样的快乐和喜悦,为了不断体会这样的快乐和喜悦,就要更加努力去“学”。他学了就能用,用了就高兴,高兴了就回来学,来来回回时间长了,他享受这种感觉的时候他就不愿意下来了,他怕老师不喜欢,同学看不起他,这就是为什么学习好的孩子越学越好的原因。

       但毕竟第一名只有一个,前五名只有五个,通过考试能够体会到被人羡慕感觉的孩子毕竟是少数,但这并不代表考试就不能给人带来快乐和满足。如果你的孩子并不是前五名的孩子,他也同样可以体会到考试的快乐,那就是“自己和自己比、这次和上次比、今天和昨天比”。我们关注孩子的进步,没有进步也要给孩子找出进步,孩子发现他每次都有进步,这也是考试“习”的快乐。千万不要拿自己孩子和别人的孩子比,这是抹杀孩子自尊的最有力的手段和武器。

       有的家长可能会说:“我的孩子没进步啊,上次考试87,这次考试78,我怎么办啊?”难道你就不会和孩子说:“爸爸看了看试卷,题目比上次难多了,其实你也是进步啦!”



       孩子的“习”除了考试以外,还有一个非常核心的方面是“玩”。很多家长不理解,因为对于大部分中国家长来说“谈玩色变”,很多家长最爱抱怨的是“孩子不好好学习很贪玩”。家长们,“你工作累了玩吗?你平时看电影吗?打麻将吗?KTV吗?…”我们成人工作累了后,还需要靠“玩”来调节,何况我们的孩子呢?现在的孩子很可怜,没人玩,不会玩,不知道怎么玩,我们的成人还说孩子贪玩!看看现在孩子的三大玩--看看电视、玩玩电脑、睡睡懒觉!可悲啊。我们家长都没有正确的引导孩子玩,给孩子营造“玩”的环境,让孩子有地方“玩”,有人“玩”,知道怎么“玩”。



      “玩”可分为:“娱乐性玩”、“兴趣性玩”和“学习性玩”三种类型,大多数的家长对玩的理解非常片面,常常局限在“娱乐性玩”上,忽视孩子“兴趣性玩”和“学习性玩”。其实也就是忽略了孩子们“学习兴趣和学习动机”的培养,让孩子不再爱学习。让孩子学会“玩”才是真正的“习”或说“学习”!把三种玩合三为一,事半功倍,那就是 “长见识、交高人、读好书”。这三件事情是孩子“学习动力、学习兴趣和学习目标”建立的原动力。

读好书   
       引导并帮助孩子“广泛接触图书,陶冶情操,让孩子多读好书,增长知识” 。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读书和行路时互补的,读书是静态的,行路是动态的,古人把“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作为一种追求,因为两者都能使人开阔眼界,增长知识和能力。
      调查表明,北大清华的高考状元们有一个共同特点--“喜欢阅读并涉猎广泛、博览群书”。引导并帮助孩子“喜欢阅读,养成阅读习惯,最终达到博览群书的境界”是我们家长的首要任务。其中更要注意三点:

        首先,家长要明确自己培养孩子阅读习惯的目的是什么?大量家长希望孩子养成阅读的习惯以增长知识、学写作文、学会表达、开阔眼界、陶冶情操……这些目的都无可厚非,但都不应该是是家长的目的。它们是孩子阅读的目的!
       家长培养孩子阅读的目的是“让孩子喜欢上阅读”,也就是说,让孩子感受到“阅”的“悦”是家长培养孩子阅读的唯一目的,只有这样才可能让孩子养成阅读的习惯。正如犹太人世代传言:“书本是甜的”。如何让孩子能够从小就体味到读书是一桩快乐的事情,从而终生享受书籍所带来的无穷乐趣是摆在我们家长面前永恒的题目。

       其次,家长要学会引导孩子选择图书,一定更“读好书”。清代曾国藩说过:“人之气质,由于天生,本难改变,唯读书则可变化气质。”读书能够改变一个人的想法,从而改变一个人的气质,但是关键在于阅读什么书才能达到这般效果。对孩子来说,也许看多少书不太重要,看什么样的书,才是真正值得考虑的问题。我个人的建议是“多读科普书”、“多读故事书”、多读“传达正确价值观的书”。

       第三,营造家庭读书环境。家长是孩子的榜样,家长爱读书,孩子就可能会爱上读书。家长一定要在家中营造读书环境,家长要有专门的书柜,孩子要有专门的书柜,家庭要有共同的阅读时间,家庭要有共同的购书时间,让孩子们感受到读书的氛围。我曾经告诉孩子年龄骗小的家长:“每天少看电视,多买些书,到了晚上,手中捧书做阅读状,一段时间后,你的孩子就有可能喜欢上阅读了!”



长见识
       引导并帮助孩子“广泛接触事物,开阔眼界,让孩子多长见识,增长见闻”。 “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并不冲突,他告诉我们,读万卷书固然重要,但行万里路更为重要。这两方面就像我们上文提到的“学”和“习”的关系。读书是“学”,行路是“习”。只有“习学”才能“学习”。
       陶行知先生是我国的教育家,他最初的笔名为“陶知行”,经过多年的实践,他发现,其实“知行”不如“行知”,“生活中学”、“玩中学”才是最有效的学习手段,因此他改名为“陶行知”,我在看陶行知文集的时候,曾经也有过给自己起个笔名叫“郑习学”的想法,因为“习学”和“行知”有异曲同工之妙。行万里路就是“长见识”。



交高人
       引导并帮助孩子“广泛接触人际,深入社会,让孩子多交高人,树立榜样”。“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行万里路不如阅人无数,阅人无数不如名师指路”,这个顺口溜道出了“人际关系和榜样”对一个人成长来说至关重要。
       家长必须要引导孩子——“交高人”,让孩子广泛的接触社会,和更多人打交道,逐步建立自己的社会关系,不断找到自己欣赏的人作为自己的朋友,多接触比自己强的人作为自己的榜样。
      “交高人”的好处有四:
       其一,在孩子不断寻找高人的道路上,让孩子永远学会“看别人”的优点,孩子一定会成为一个心理健康、阳光上进的人;
       其二,一旦一个孩子喜欢上一个人,这个人将是这个孩子的榜样,孩子从内心就会去模仿和学习,促进孩子进步,正所谓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其三,高人一定是在某一方面拥有特长的人,经过他们指点,我们学习他们擅长领域的知识和技能可以事半功倍。
      最后,孩子一旦喜欢上一个人,这个人的话他“言听计从”,家长帮助孩子找到信任的人,也是帮助自己找到了教育孩子的助手,共同引导孩子建立良好的生活和学习习惯,树立正确人生观和价值观。




       总结:想让孩子爱上学习,就要要让孩子建立“学习是快乐的”、学习的本质是“习学”等基本学习认知,在此基础上,家长做好习的三件事,让孩子拥有学习的动机,学习的目标和学习的兴趣。

点评

学习了,感谢老师的教导!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6-10-25 11:12
更多的资源共享和互助成长,敬请大家关注壹牛微信公众号: “壹牛升学资源圈”和“壹牛家长圈”。搜索微信公众号“sxquaner”和“www-16jzq-com”添加关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板凳
 楼主| 发表于 2013-7-9 15:50:24 | 只看该作者
                                                               引导孩子“会学习”     
     影响孩子学习成绩好不好的原因有三个方面:孩子爱不爱学习、孩子会不会学习和孩子能不能学习。前面讲了爱不爱学习的问题,今天我们继续探讨孩子会不会学习的问题。
   “会不会”学习是决定孩子学习好不好的三个关键条件之一。会不会学习涉及学习环节、学习方法、学习行为、学习习惯等问题。家长想要帮助孩子学习好,会学习是基本点,也是着手点。

                                                             一、学会学习

  “会不会”就是懂不懂“怎么做”
   “怎么吃饭?”这个问题,很多家长都回答“用嘴吃,吃饱就可以了”,却忽略了人是社会化的动物,我们的一切行为都应该遵循一定的社会规则,否则和动物没什么区别。吃饭不是吃饱就行的。孩子在吃饭的时候,不等长辈就自己开始吃;专挑自己喜欢的一直吃,根本不考虑别人……这些都是不会吃饭的表现。孩子在社会化的过程中,每一个行为都需要学习,学习的基础是需要大人在最开始时告诉他怎么做,在此基础上不断重复正确的行为,最终养成良好的习惯。



“认真”是会学习的基础
    什么是“认真”?通常的回答:专心、用心、专注、一心一意、一丝不苟、不马虎……——用更多抽象的词去解释本来就抽象的词,孩子理解不了,似懂非懂。
        认真原则:认真就是“目标明确、程序完整、结果达标”。把任何一件事情认真做好,都需要有明确的目标和达标的结果,其中更为重要的就是程序的完整,只有程序完整,才能在正确目标的指引下,达到满意的结果。
    如,认真洗手:目标明确——洗手,结果达标——把手洗干净,程序完整——只有按照正确的洗手程序去做,结果才会达标。手洗得干净与否是洗手这个行为的程序是否完整和每个程序是否达到标准决定的,如果家长只是要求目标和结果,而不告诉孩子程序也就是怎么去做,那孩子永远都不能认真,不会掌握做事情的技能。



会不会学习详解
    会不会学习是行为的问题。我们做任何一件事,好的结果都是由正确的行为造成的,坏的结果都是由错误行为造成的,即行为决定做事情的结果。好的学习行为产生优异的学习成绩,坏的学习行为产生差的学习成绩。
     做一件事情,要有好的结果或养成一个好的习惯,一定要有正确的环节、秩序、方法和行为。
      方法=环节+秩序+时间(或用量);环节是最基本的单位。基本的环节和秩序是方法的基础。
    要教育好孩子,做好两件事:第一,不要做错事;第二,正确教给孩子最基本的流程和方法。
          明确学习的环节:
    想让孩子认真学习,目标明确——学习,结果达标——成绩不错,程序完整是重点。程序完整的重点是家长应该明确学习的环节:预习、听课、作业、复习、考试、阅读、改错、记忆、讨论(提问)、检查、定计划、玩其中“玩”就是“习”。家长在每一个环节前加上“怎么”,认真地搞明白答案,然后引导孩子学会,这就是家长辅导孩子学会学习需要做的重点。



                          二、建立正确的学习认知

    只有建立正确的学习认知,才可能有正确的学习行为。其技巧是先理解认知,再学习方法。
最为基本的10个认知和基本方法:
1、错误——“错误是让我们进步的宝贝”
     绝大部分人认为“错误不好”,一遇到错误就盯着错误不放:“我怎么又错了!”“我是不是很笨啊!”“太倒霉了,又错了!”……因为这种不喜欢错误的态度,造成很多人犯错后,根本不去想“我怎么去改”。
    很多家长对“错误”也建立了错误的认知,导致孩子建立错误认知:孩子犯错误的时候,家长如临大敌,批评、讲道理……长期这样,给孩子造成“错误很可怕”的印象,孩子逐渐也害怕犯错误,一旦犯错,孩子也和家长一样,不去想是什么原因造成的,怎么才能改正,而是出现逃避的心态,造成学习成绩越来越差。
       关于“错误”的错误学习认知:错误不好!
       关于“错误”的正确学习认知:错误是让我们进步的宝贝!



      家长应该怎么帮助孩子?
       第一,看到孩子出错了,应该想“太好了,孩子又犯错了,我要好好帮助孩子分析原因,怎么解决”。家长有这样的心态,对孩子的错误就会包容、理解,孩子就不再害怕错误。      第二,引导孩子“犯错后要高兴”。例如孩子考卷上出现了错误,告诉孩子要高兴,为什么?因为出错说明这个知识点没有完全掌握,这是好事情,分析出错的原因,重新掌握这个知识点,不是又进步了吗?
       第三,牢记“错误是让我们进步的宝贝”,但只有改正的错误才是真正的宝贝!有些孩子出了错后对家长说:“你不是说错误是宝贝吗?”而根本不去改正。这是孩子建立的错误认知。因为“错误是宝贝”指的是遇到错误主动去改正,改正过来的错误才是真正的宝贝。
       第四,给孩子一个“宝贝本”。刚开始的时候,最好是全家人每天花几分钟的时间,分析每个家庭成员今天有没有“宝贝”,有了就写在“宝贝本”上,大家共同帮助这个家庭成员找到解决方法。只有是全家人的行为,孩子才会很快接受。很多家长觉得这个方法很好,直接就用在学习上,而很多孩子并不喜欢学习,这样就很难建立正确的认知和良好的习惯。家长切莫急于求成,在最初的阶段,“宝贝本”只记录生活中的“宝贝”,不要记录学习中的“宝贝”,孩子容易接受。当家长确认了孩子改变了观念,认为“错误是让我们进步的宝贝,只有改了的错误才是真正的宝贝”后,再引导孩子将“宝贝本”用在学习上。
    只有不怕犯错误的孩子才会主动改正错误,养成主动改正错误习惯的孩子就越来越少犯错误。


2、作业——  一天中的一次考试
     作业是学习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能独立、认真、保质保量完成作业的孩子学习都不会太差。
       什么是作业?
       很多家长和孩子的答案是“老师留的就是作业”。这是一个非常错误的认知!孩子们这样认为,行为上写作业就应付差事,没有责任心,写完了事。
    正确的答案:作业是一天课堂知识的学习与巩固,是查疑补漏,是检查所学的知识是否完全掌握的方法。换句话说,作业就是一天的一次考试。考试怎么考,作业就怎么写。如果能养成这样写作业的习惯,孩子的学习一定会好。
     当然,孩子写作业不好的原因很多:不喜欢学习,写作业的环境不佳……有的家庭,孩子在写作业,家长在打麻将、看电视,孩子能写好作业才是怪事呢。“和家长消极对抗”也是很多孩子写不好作业的根本原因,孩子很快完成作业后,家长还布置其他作业,造成孩子故意慢慢写,边写边玩,最后养成了不良习惯。
        关于“作业”的错误学习认知:老师留的就是作业;
        正确学习认知:作业是一天中的一次考试!考试怎么考,作业就怎么写!

引导和帮助孩子按照考试的流程写作业:
    第一步,准备。准备分两部分,首先是生理准备,考试让上厕所吗?不让。作业是一天的一次考试,写作业中间也不能上厕所。在孩子写作业前要求他去厕所,如果孩子说:“妈妈我没有尿。”要告诉他“没尿也要去一趟。”让他知道这个环节是必须要做的,21天养成一个习惯,家长坚持做,孩子写作业之前就会想起上厕所。其次是物力准备,考试是不允许在中途出教室的,所以让孩子自己提前把该用的学习用具都一一准备好。很多孩子把上厕所和准备学习用具作为磨蹭作业的借口,因此要在第一时间让孩子“死了这条心”。第一步养成习惯,孩子就会开始重视学习。
     第二步,静心。很多孩子可能在外边疯玩刚刚回来,也可能刚刚看完电视心不静,写不好作业。告诉孩子,写作业前要静心。简单的方法是深呼吸几次,不要觉得这个行为微不足道,当孩子养成习惯后,一深呼吸就提醒自己“静下心来,要写作业了”。还有一种方法是让孩子闭上眼睛三分钟,什么都不要想,或者想想太阳照在身上暖洋洋的感觉,为了不让自己胡思乱想,静下心来。让孩子学会静心,孩子才能全心投入去写作业。如果孩子养成了静心的习惯,做任何事都会这样,上课前他会闭上眼睛静一会儿,就能全神贯注听课了。
    第三步,回忆拿出一张纸,我们把这张纸称作“回忆纸”,让孩子回忆一天讲了哪些知识,语文和数学分别讲了几个重点,把重点写在这张纸上。这个步骤相当于考试前的复习,只有复习了才能取得好成绩,把重点写在回忆纸上,相当于对一天学习的一次知识梳理。更重要的是,在写作业过程中,孩子不断看这张回忆纸,不知不觉当中就重复记忆了知识重点。一定要重视这个步骤,很多孩子到初中以后,写作业时总是乱翻书,翻什么呢?翻重点和公式呢!有了这一步,孩子就能在潜移默化当中把重点都记在了脑子里。
    第四步,预计时间。考试是有时间限制的。让孩子预计一下自己写作业的时间,做到心里有数,就会有紧迫感。很多家长总说孩子写作业慢,关键是没有时间标准。
    第五步,记录开始时间。让孩子自己记录开始时间,或由家长帮助记录。
    第六步,正式写作业。正式写有三不原则:不翻书、不打扰、不间断不翻书,考试不允许翻书,写作业时也尽量不翻书。如果题目写在书上就把书翻到那页。这里说的“翻”是不能让他翻来翻去找重点,因为重点已经写在了回忆纸上,如果坚持让孩子这么做,孩子就会重视回忆环节,会尽量把重点写在回忆纸上,习惯养成了,中学以后收效明显。不打扰,爸爸、妈妈,尤其爷爷、奶奶,在孩子写作业时总爱说:“宝贝,吃个苹果吧。”“宝贝,歇会儿,喝点牛奶吗?”他缺那一口吗?也许孩子一道题马上就想出来了,一杯牛奶喝下去——白想了。不间断,写作业的过程中不允许看电视和上厕所,他预计写完一个科目的作业要40分钟,在这期间不要让孩子间断,即使孩子有不会的,也不要去帮助他,考试时你不能随叫随到的。孩子发现没有办法了只有逼着自己思考,千万不要成为孩子的“拐棍”。孩子实在想不出来,就先空着,等写完作业后统一解决。
    第七步,记录结束时间。
    第八步,统计实际作业时间。这有三个好处:孩子建立了时间观念,了解自己的真实情况,预计作业时间会越来越准确;因为有了实际时间,就大致有了孩子写作业的时间标准;做到孩子和家长心中有数,以这个时间为标准,逐步提高写作业的速度。
    第九步,检查作业。家长千万不要帮助孩子检查作业,我们要帮孩子养成检查的习惯,而不要替他检查作业。
    第十步,预习明天的课程。
    写作业的流程都是按照科目来做的,每一个科目都按照这样的一套流程来做。写作业最好能文理交叉搭配来写,先写自己不喜欢的科目,把自己喜欢的拿手的作业放在后面写
    方法是死的,人是活的,要根据孩子的实际情况,适当改变以上步骤,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小技巧一:作业是孩子自己的事情,千万不要让孩子认为作业是写给家长和老师的。如果老师要求家长签字,只要家长在作业上签上是否独立完成、用了多长时间就可以了。
       小技巧二:每个孩子都希望自己进步,只是由于家长教育方法错误才阻碍了孩子进步。孩子预计了40分钟写完作业,实际上38分钟就写完了。遇到这样的情况,“无知”的家长会说:“你预计40分钟,38分钟就写完了,明天35分钟行不行?”这样,孩子就会在心里产生“凭什么”的想法。应该反着说:“宝贝,你预计40分钟写完作业,没想到38分钟就写完了,妈妈太高兴了,明天只要40分钟就行了。”孩子听到这样的话就会说:“不,明天35分钟就能完成。



3、预习——发现问题就是预习
      关于“预习”的错误认知:预习是学习的负担!预习没有用!预习就是学会;
      正确认知:发现问题就是预习!

纠正孩子对预习的错误认知的方法和技巧:
    第一,告诉孩子,预习不是学会,只要发现问题就说明预习有效了。这样,孩子就不再讨厌预习了,觉得这样做非常简单。
    第二,给孩子准备一个专门的本子——“暂存本”——暂时存问题的本子,预习时,把提出的问题写在“暂存本”上。
    第三,根据科目、孩子年龄和孩子的学习程度帮助孩子制订找问题的数目。
    第四,跟踪和分析孩子找问题的质量。找问题质量越高,预习效果越好。千万不要把找问题流于形式。
    第五,认真预习:目标很明确——不用学会,只找问题;程序完整——用“暂存本”;结果达标——按照标准保质保量写在暂存本上。
    第六,预习贵在坚持。只有坚持就能养成习惯,其实就是养成了自学的能力和习惯。



4、学习流程——暂存问题是关键
    学习是围绕问题展开的。解决问题与否,与知识储备、情绪态度、客观环境等都有密切关系。遇到问题,根据实际情况,可以不立即解决,对待问题最可怕的态度是没有解决就把问题放下了,不再去解决或忘了解决。
   “发现问题就立即解决”对大部分人是不现实的,“不放过问题”才是绝大部分人优秀学习品质的体现,也只有不放过问题的人才能逐步具备发现问题并立即解决的能力。
      关于“学习流程”的错误学习认知:发现问题就要立即解决;
      “学习流程”的正确学习认知:就是发现问题、暂存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暂存问题是关键!



5、好学生——无疑之处能生疑    真正学习好的孩子,都是“无疑之处能生疑”的孩子。就是没有问题还能找到问题去解决问题的,即探究式学习。只有这样才能成为学习顶尖的学生。有的孩子虽然聪明,但往往不求甚解,总觉得自己不错,没有养成主动思考、踏实努力的学习品质,结果聪明反被聪明误。
      关于“好学生”的错误学习认知:聪明的孩子一定是好学生!成绩好的就是好学生!
     关于“好学生”的正确学习认知:无疑之处能生疑的学生才是好学生。



6、上课——围绕问题去上课
    一个孩子注意力高度集中的时间是8分钟左右,一个成人注意力高度集中的时间也就是15分钟左右,让一个孩子在教室里40—45分钟时间全神贯注是不可能的。“围绕问题去上课”才能让孩子认真地听课。
      关于“上课”的错误学习认知:上课就是认真听,老师讲什么我就记什么!
      关于“上课”的正确学习认知:围绕问题去上课


7、考试——把考试当作业
    考试成绩不理想,有两个方面的原因:一是没考好,二是考不好。考不好说明平时知识没有掌握,需要在知识储备上加强辅导,但更多地孩子是因为知识掌握了,没有发挥出来,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是没有静下心。
       关于“考试”的错误学习认知又要考试了!我害怕考试!考试很可怕
       关于“考试”的正确学习认知考试不过是一段时间的一次作业而已。


8、复习——“先封顶,后装修”
    考试考什么?核心是考知识结构。所以在复习时一定要先搭结构,知识间的关系有了,知识这栋楼搭起来了,然后再说“装修”,否则考试考知识结构时就傻眼了。
       关于“复习”的错误学习认知:复习就是重新学习一遍!复习就是重复学习!
      关于“复习”的正确学习认知:“先封顶,后装修。
     引导孩子建立“先封顶,后装修。”的认知:


9、粗心——粗心是错误,是不求甚解的表现
    孩子通过预习、上课、练习、作业等环节学习知识时,我们希望孩子能够100%掌握,而很多孩子掌握了60%就认为自己会了,这就是不求甚解。家长和老师问他时,他说得头头是道,考试时成绩却不理想,当你拿着卷子问他时他恍然大悟,给人的感觉是“孩子会做,但粗心了”,家长就不再追究了,其实背后真实的原因是孩子对这个知识点并没有完全掌握。
        关于“粗心”的错误学习认知:粗心是小事
        关于“粗心”的正确学习认知:粗心是错误,是不求甚解的表现!

10、检查——“大便之后不擦屁股,难受吗?”
    养成检查的习惯是让孩子学习成绩优异的必要手段。孩子都知道检查重要,但总是检查不出来错误,是因为潜意识里就认为检查是多余的。检查是责任心的体现,没有检查习惯的孩子一般对自己的学习行为不负责任。
      关于“检查”的错误学习认知:检查是小事。检查是多此一举。
       关于“检查”的正确学习认知:“大便之后不擦屁股,难受吗?”
更多的资源共享和互助成长,敬请大家关注壹牛微信公众号: “壹牛升学资源圈”和“壹牛家长圈”。搜索微信公众号“sxquaner”和“www-16jzq-com”添加关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
发表于 2013-7-10 10:56:55 | 只看该作者
讲地太好了,太有用了,谢谢{:soso_e179:}
更多的资源共享和互助成长,敬请大家关注壹牛微信公众号: “壹牛升学资源圈”和“壹牛家长圈”。搜索微信公众号“sxquaner”和“www-16jzq-com”添加关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方可·牛 该用户已被删除
6#
发表于 2013-7-10 12:39:18 | 只看该作者
讲得太好了,谢谢!{:soso_e163:}
更多的资源共享和互助成长,敬请大家关注壹牛微信公众号: “壹牛升学资源圈”和“壹牛家长圈”。搜索微信公众号“sxquaner”和“www-16jzq-com”添加关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
发表于 2013-9-22 17:11:33 | 只看该作者
讲得太好了,谢谢!
更多的资源共享和互助成长,敬请大家关注壹牛微信公众号: “壹牛升学资源圈”和“壹牛家长圈”。搜索微信公众号“sxquaner”和“www-16jzq-com”添加关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
发表于 2013-9-25 18:41:44 | 只看该作者
粗心是错误,是不求甚解的表现!这句话让给儿子看看
更多的资源共享和互助成长,敬请大家关注壹牛微信公众号: “壹牛升学资源圈”和“壹牛家长圈”。搜索微信公众号“sxquaner”和“www-16jzq-com”添加关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happytime101 该用户已被删除
9#
发表于 2013-9-26 08:56:59 | 只看该作者
越来越不懂了,教育是个难题
更多的资源共享和互助成长,敬请大家关注壹牛微信公众号: “壹牛升学资源圈”和“壹牛家长圈”。搜索微信公众号“sxquaner”和“www-16jzq-com”添加关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0#
发表于 2013-9-30 10:50:54 | 只看该作者
这个得下载、打印后认真、经常的学习。

点评

讲得太好了,值得多看。照这样学习,成绩一定会好的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5-9-25 23:13
很实用,我也让小孩学习一下,谢谢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5-7-24 17:58
更多的资源共享和互助成长,敬请大家关注壹牛微信公众号: “壹牛升学资源圈”和“壹牛家长圈”。搜索微信公众号“sxquaner”和“www-16jzq-com”添加关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让社区更精彩

  • 办公地址:成都青羊区通惠门路3号锦都1期18楼3号(浦发银行楼上)【地铁2号线通惠门站D出口、地铁4号线宽窄巷子站B出口】
  • 工作时间:周一到周六 10:00-17:00
028-86691808

关注我们

反馈建议:985052335@qq.com
Copyright   ©2016-2022  壹牛家长圈www.16jzq.com  Powered by©Discuz!
  ( 蜀ICP备16021970号-1 )|网站地图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